攝類學(進階版)32-4如何學好攝類學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你就會覺得可惜:「那我花那麼多的時間不都白費了嗎?」話雖如此,然而我們都有喜新厭舊的習氣──只想學新的,不想複習舊的,而且學到新的東西 ... 這是小小魚的部落格希望在這裡紀錄與分享自己學習廣論的心得,並能與班上各位同修及所有對廣論發心學習之善知識進行廣論義理與佛法探討,希望能營造一正面、和諧且如理如法的討論空間,並引發熱烈討論與迴響。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2002252206攝類學(進階版)32-4如何學好攝類學?2018攝類學(進階版)攝類學(進階版)32-4如何學好攝類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AtU3PZhDU   講解:如性法師 日期:2018年11月6日~11月26日 地點:南印度 課程:第四講(如何學好攝類學)   課程提綱: 1.何謂攝類學(00:29) 2.學習攝類學的兩大目的(01:53) 3.如何學習攝類學:一、先掌握三相(21:56) 4.二、將新的名相互相比較(32:20) 5.三、透由研討集思廣益(34:47) 6.四、學習期間反覆練習(52:38) 7.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1:13:02)   開示全文: 前幾堂課,我們主要討論的是有關學習的問題,當中包括了「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時應該講求次第」以及「學習的心態」。

  1.何謂攝類學(00:29) 接著,我們正式介紹《攝類學》。

我們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何謂《攝類學》;第二個部分,學習《攝類學》的目的;第三個部分,如何學習《攝類學》。

  首先介紹何謂《攝類學》。

攝:統攝;類:分門別類;學:學科。

統攝,指的是《攝類學》將《量學》裡時常出現的名相統攝起來,並將有關聯性的名相分門別類,這樣的學科稱為《攝類學》。

  2.學習攝類學的兩大目的(01:53) 接著,學習《攝類學》的目的。

既然《攝類學》將《量學》裡重要的名相統攝起來並分門別類,這代表學習《攝類學》是希望能為將來學習《量學》,甚至學習《中觀》打下深厚的基礎;這是學習《攝類學》的第一個目的。

  第二個目的:透由學習《攝類學》,能夠培養正確的思惟理路。

平時,我們多數人的思惟模式──只有想法,沒有理由;即便有理由,多數的理由也都不正確。

這代表我們的思惟模式有問題。

  舉一個例子:有些人在學法時經常會說「我學不上去」,理由是「因為我年紀大了」,這應該是多數長輩們會使用的理由。

而這當中的「長輩」也不需要太年長,稍微有點年紀的人,他就會把這個理由搬出來──「我學不上去,因為我年紀大了。

」請問:這個理由合理嗎?如果這個理由是合理的,難道年紀大的人都學不上去嗎?有沒有年紀大卻可以學上去的人?(學員:有。

)既然有,那為什麼你學不上去?這就表示「年紀大」的這個理由不合理,這個理由無法證成「你學不上去」的這一點,因為有很多人年紀雖然比你更大,但是他們依舊學得上去。

由此可知,「我年紀大了,所以我學不上去」,這個理由不合理。

  再來,「我學不上去,因為我記憶力差」,這個理由合理嗎?「記憶力差」的這個理由可以成為「我學不上去」的正因嗎?或者是以「記憶力差」為理由,就能證明「我學不上去」嗎?(學員:不能。

)為什麼不能?(學員:也有人記憶力很差,但是仍舊可以學得上去。

)所以這也不能成為我們學不上去的理由。

況且,當我們在說「我的記憶力很差」時,我們的記憶力有比當時的周利槃陀伽還差嗎?應該沒有。

還是有人對於這一點感到懷疑的?當時,佛陀在教周利槃陀伽唸「掃塵除垢」這四個字時,周利槃陀伽唸「掃塵」、忘「除垢」,唸「除垢」、忘「掃塵」;各位的記憶力應該還不至於那麼差吧?如果連周利槃陀伽都可以證悟,為什麼我們不能證悟?   有些人會說:「那是祖師大德的示現。

」即便是示現,難道那些示現都是我們無法成辦的嗎?況且,他示現那一幕,應該有他的用意在吧?應該是想要藉此告訴後輩一些學法的正確心態,而不是無緣無故示現那個面貌,對吧?所以不管是他的本地風光或是他的示現,當我們在閱讀、思惟這些公案時,我們就應該告訴自己:「即便我的記憶力差,只要我肯努力,我都有學上去的機會。

」   再者,其實我們的記憶力沒有很差,只是看我們想不想運用它罷了。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的記憶力非常好──很愛錢的人可以很清楚存摺裡還有多少錢、一天花了多少錢、賺了多少錢,他記得清清楚楚。

有些人很愛看韓劇、日劇,在看的時候應該沒有人拿錄音筆錄音吧?誰在看韓劇、日劇時會寫筆記的?應該也沒有。

看完之後難道你會馬上忘記嗎?有些同學說:「我上課很專心聽,但是一下課就全部忘光。

」為什麼會這樣?如果上課很專心聽,但都聽不懂,下課會忘記,這情有可原,因為你本來就聽不懂;但如果上課很專心聽,而且都聽得懂,下課之後馬上忘光,這個合理嗎?(學員:不合理。

)不合理?但有沒有這樣的情況?的確也有。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看電影、看韓劇、看日劇不會這樣?而且我們在聞法前還會刻意提醒自己:「我要專注、我要調整動機。

」看電影時需要做這些前行嗎?不需要。

那為什麼我們看完兩個小時之後,對於劇情瞭若指掌?除了可以跟別人討論之外,甚至還會分析它下一集有可能會演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學員:因為電影的內容比較吸引我們。

)意思是上課的內容不怎麼吸引人?的確,過去有同學跟我說:「法師,為什麼你的課不拍成影片?」一開始要有音檔,還要有文字檔,之後要求越來越高,現在要做成影片,以後要拍成動畫,那乾脆拍電影算了!   說真的,如果你不想學,縱使把上課的內容拍成電影,你也學不來;如果你真的想學,即便只有聲音,你都可以學得上去。

佛法的傳遞是經驗的傳遞,佛法的傳遞是透由聲音在傳遞,所以是口耳相傳──講法者將自己的經驗透由聲音傳遞給弟子;如果弟子有問題,也應該將心中的問題如實啟白。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的祖師大德,不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傳法嗎?   就像剛才有同學提到:「因為電影的內容比較吸引我們,至於上課的內容則不是如此。

」如果追根究柢,為什麼電影的內容比較吸引我們,上課的內容則不然?(學員:因為我們不相應。

)還有呢?(學員:電影會製造一些比較吸引人的效果。

)上課很無聊,是嗎?(學員:看電影不用負責任。

)看電影不用負責任?你們上課需要負什麼責任?(學員:上課要很認真聽。

)還有呢?(學員:平常串習電影的情節比較多。

)平常串習的內容跟電影的內容比較接近,跟我們上課的內容比較有距離感。

還有呢?(學員:我很清楚看電影會帶給我的好處,可是對於學習《攝類學》能帶來的利益卻很模糊。

)   其實講來講去都是同樣的思惟理路──我們很在意「看電影」這件事,卻不太在意「上課」這件事。

為什麼?看電影能夠帶給我們的利益與快樂非常顯著,上課對我們帶來的利益不顯著、不直接,我們甚至感受不到。

我們之所以會去看電影,目標很明確;我們來這個地方上課,目標不見得那麼明確。

所以講白了,對於一者,我們很在意;對於另外一者,我們相對沒有那麼在意。

只不過我們會透由言語告訴別人,也告訴自己:「我想學習。

」但那種「想」的心,跟「想看電影」的那個心層次不同;雖然都是「想」,但想的程度不一樣。

  剛才我們說學不上去的第二個理由:因為我的記憶力太差。

但記憶力差不代表你學不上去,一次記不住,你可以學兩次;兩次記不住,可以學三次,反覆多學幾次。

所以這個理由不合理。

  還有同學會說:「我學不上去是因為我的工作太多,我根本沒有時間學習。

」這個理由合理嗎?如果只說「工作太多」,或許你會覺得「工作多,還是可以找時間學習」;但如果他又加了一句「而且我沒時間學習」呢?(學員:如果認為學習是重要的,就應該會找出時間學習。

)但如果真的沒有時間呢?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有沒有可能忙到沒有時間學法?   如果我們真心想學法,但是白天工作很忙碌,晚上回家又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真的沒有時間學法,這時不得不犧牲三十分鐘的睡眠時間來學法,這應該值得吧?(學員:值得。

)所以這時候說:「因為我的工作太多,而且我沒有時間學法。

」這個理由不合理吧?這個理由之所以不合理,是因為當我們說「我沒有時間學法」,是真的沒有時間學法嗎?還是沒有找出時間學法?這兩者不一樣吧?有些人說:「我沒有時間學法,但我有時間看電視。

」如此一來,弄到最後,當然沒有時間學法,就像有些人什麼節目都要看,新聞也要看、球賽也要看、政論節目也要看……那當然沒有時間學法。

  所以我們是真的沒有時間學法?還是我們沒有找出時間學法?應該是後者。

由此可知,當我們說「我的工作太多,所以我沒有時間學法」,這個理由本身就有問題,因為你確實是有時間,只是你沒有找出來罷了,所以這也不能成為「我學不上去」的理由。

  但你仔細觀察,平時不論是我們自己或是我們周圍的人,都時常把這幾個理由拿出來──「我學不上去,因為我年紀大、記憶力差;因為我沒有時間、我有很多的事情要忙,我哪有時間學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怎麼學得上去?」但問題是:這當中有哪一個理由是正確的?有哪一個理由是合理的?根本沒有。

還是各位有更合理的理由,可以證明自己學不上去?   如果你說:「我學不上去,因為我根本不想學法。

」這個理由呢?如果根本不想學法,當然學不上去,這個理由比較合理!但有誰會用這個理由?多半都是說:「我想學法,但因為我年紀大、工作多、沒有時間、記憶力差、身體不好,所以我學不上去。

」有誰會很誠實地告訴自己「我學不上去,是因為我根本不想學法」?沒有。

多數人都只不過是拿一些不合理的理由在欺騙自己,但是這沒有用;使用那些理由不代表自己就能學得上去。

當他用那些理由時,雖然他知道那些理由不合理,或是他知道那些理由不見得合理,但為什麼他還是要用那些理由?因為他可以用那些理由來安慰自己。

如此一來,他對於自己學不上去的這一點內心會感到比較舒坦;不然,「大家都學上去了,只有我學不上去。

」他很痛苦,所以他要給自己一個理由:「我學不上去,就是因為……」但問題是:沒有一個理由是合理的。

  所以,為什麼要學習《攝類學》?透由學習《攝類學》,我們要培養一個正確的思惟模式──當我們在表達一件事情時,「理由是什麼」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沒有理由,只是講出我們當下的感受、想法,其實多半的想法都站不住腳;如果那個想法能站得住腳,多半都有理由,而且那些理由是我們經過長時間地思考、反覆推敲之後所產生的定解,那種想法才是堅固的。

不然我們多數的想法都是隨當下的心情,或是別人灌輸給我們的資訊而隨口說說罷了。

所以當我們要表達某個想法或論述時,請先問問自己:「我的理由是什麼?」這一點很重要;學習《攝類學》主要學的就是這個。

  如同剛才我們所提及的,學習《攝類學》的目的:第一個,我們希望為將來學習《量學》或是《中觀》打下基礎。

第二個,透由學習《攝類學》培養一個正確的思惟模式;簡單來說,當我們在表達一件事情時,理由才是關鍵。

  3.如何學習攝類學:一、先掌握三相(21:56) 接著,如何學習《攝類學》。

首先,學習《攝類學》時應該先掌握三相。

所謂的「三相」分別是:名相、性相、事相。

  在學習《攝類學》的期間,我們會聽到很多新的「名相」,例如:常、無常、有為法、無為法、色法、心法、不相應行法、因、果、總、別、相違、相屬、無遮、非遮……這當中有些名相你曾經聽過,有些名相你從來沒聽過。

我們要如何了解這些名相?從它們的「性相」──定義──開始下手。

為了讓我們能清楚知道某個性相到底在表達什麼內涵,我們應該先找出它的「事相」,也就是它的例子。

從這個例子去分析,為什麼它具備這個定義的特質;進一步的,我們為它安立上一個名相。

所以在學習《攝類學》的期間,應該先掌握「三相」──名相、性相、事相。

這個部分,之後我們都會介紹。

  這個道理,就跟我們平常在學法時會一再強調「宗、因、喻」的觀念是相同的。

宗:提出自己的想法;因:理由是什麼;喻:舉出一個簡單的譬喻。

為什麼要舉喻?透由「喻」,我們才能得知「為什麼這個因能證成這個宗」,它能加深我們的印象。

相同的道理,當我們要了解新的名相時,應該先從它的性相下手,那個性相就像是一個理由。

例如:為什麼鬧鐘是無常?「因為它是剎那性」,這個是它的理由。

當我們想要了解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時,我們應該舉一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鬧鐘是無常,因為它是剎那性,例如?有沒有更容易理解的例子?   對很多人來說,你告訴他:「鬧鐘是無常。

」他無法認同。

為什麼?「這個鬧鐘就跟我昨天看到的一模一樣──昨天它在桌上,今天也在桌上;上午在這裡,下午也在這裡。

」對他來說,他很難理解「鬧鐘是無常、鬧鐘是剎那性」,所以要舉一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

(學員:日出日落。

)(學員:打破的杯子。

)(學員:燭火。

)(學員:生老病死。

)(學員:香蕉。

)你們是從什麼角度舉這些例子?生老病死的無常比鬧鐘的無常更容易理解嗎?香蕉的無常比鬧鐘的無常更容易理解嗎?(學員:對。

)為什麼?(學員:因為香蕉馬上會被我吃掉。

)我覺得最容易理解的例子應該是我們的心。

我們的心是無常的──我們的心隨時都在改變,一下想東、一下想西。

尤其是在逛街的期間,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通通都想要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起心動念剎那剎那地改變。

不過這些問題我們之後再討論。

  我們說在學習《攝類學》的期間,應該先掌握三相。

在三相裡,一開始我們提到「名相」。

我發現很多人對於這個詞很反感,當你告訴他:「學習《攝類學》要學很多新的名相。

」他的第一個反應:「我是來學法的、我是來學佛的、我是來修行的,不是來學名相的。

」但問題是:如果我們都不了解佛經論典當中的名相,我們要如何學法?在不了解法理的情況下,請問我們要如何修行?如果我們不了解名相,當我們在念誦《心經》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請問這在講什麼?什麼叫做「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當中的「色」及「空」分別是指什麼?「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什麼意思?而且它的下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指的又是什麼?難道這些都不需要學習嗎?   換另外一個例子:「四法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什麼叫做「諸行」?什麼叫做「無常」?什麼叫做「有漏」?什麼叫做「苦」?什麼叫做「諸法」?什麼叫做「無我」?什麼叫做「涅槃」?什麼叫做「寂靜」?對我們來說,這些是不是都是新的名相?如果學習佛法不需要了解這些名相,請問:我們要怎麼學習?就像有人說:「我想要當廚師。

」但是進到廚房之後,柴、米、油、鹽、醬、醋、茶沒有一樣認識,他只告訴你:「我想當廚師。

」各位覺得如何?相同的道理,「我想學佛、我想學法、我想修行,但是佛法當中的名相,我沒有一個認識。

」或者是「大部分我都不認識。

」這樣行嗎?這樣不行。

  況且,我們學習這些名相,不是只為了要增長自己的知識而已;學習這些名相是我們將來學法的工具,是我們將來修行的道路上必備的資產。

如果沒有這些,我們要怎麼學法?弄到最後,還是持咒、誦經、拜佛、行善,又走回老路!但那一條路行不通。

並不是說做那些事情不可取,那些事情有其重要性,但問題是:光做那些事情是不夠的。

所以不要聽到「要學習名相」,內心當中就起反感,沒有這樣的必要。

  4.二、將新的名相互相比較(32:20) 當我們學到幾個新的名相之後,我們要如何確定自己已經完全掌握這些名相?這當中的「掌握」強調的是,我們要如何確定自己已經清楚這些名相到底在說什麼。

對此,《攝類學》中特別強調:當我們學到幾個不同的名相之後,我們應該把這些名相兩兩放在一起比較。

透由互相比較,如果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反應出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這就代表我們對這兩個名相已經夠清楚了;相反的,如果把兩個名相放在一起比較,比了半天還是比不出來,那就表示我們對這兩個名相了解得不夠透澈。

  平時我們多數的學習方式,都是別人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並且舉一個例子;如果那個道理,我們經過思考後覺得可以接受,他舉的那個例子,我們也覺得合理,我們就會認為自己懂了。

但如果把我們新接收的這個觀念跟另外一個觀念放在一起比較,我們就會比較不出來;而且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猶豫──「明明是那樣,為什麼又是這樣?為什麼不是那樣?」我們心中會有各式各樣的念頭現起,這代表我們對於那個新的觀念沒有全盤掌握。

為了讓我們知道自己對這個新的名相是否已經完全認識,在《攝類學》裡會特別強調:要將兩個名相放在一起比較。

關於這個部分,明天我們會提到同義、相違、三句、四句這幾者的差別。

  5.三、透由研討集思廣益(34:47) 接著,在學習《攝類學》的期間要「多討論」,這個動作非常重要。

為什麼要討論?因為我們的思考方式非常片面、狹隘,而且我們的想法多半是單一的。

有時我們自認為已經看清楚,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看到的有可能只是事情的一個面相,但實際上事情本身不止那個面相。

透由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聽聽其他人的想法,這對我們的思惟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討論」這個動作很重要。

  在討論的期間,比較常出現的問題是:當我們提出一個想法,對方不認同,而且對方反駁我們時,我們內心會覺得不好受──「你為什麼要反駁我?」請問:他是在反駁「你」嗎?(學員:不是。

)那他是在反駁誰?(學員:反駁我提出的主張。

)他在反駁我提出的論點,但他不是在反駁「我」,是嗎?(學員:是。

)為什麼他不是在反駁「我」,而只是在反駁「我提出的論點」?在他反駁我提出的觀點時,難道不就是在反駁「我」嗎?這時有同學會說:「我提出的觀點又不是我,所以當他在反駁我提出的觀點時,不代表他在反駁我。

」各位是這樣想的嗎?(學員:是。

)   當對方在打我們的手的時候,難道對方不是在打「我」嗎?因為我的手不是我,是不是?這是不是相同的思惟理路?之前是說:對方只是在反駁我提出來的想法,他只是在反駁我的論點,但不是在反駁我,理由是「因為我所提出來的論點不是我」;以此類推,當對方用棍子打我們的手,這時我們會說「他只是在打我的手,並沒有打我」嗎?(學員:不會。

)難道我們的手是我嗎?(學員:不是。

)那為什麼對方打我的手可以說「他在打我」?他打的那個「我」在哪裡?在手臂上嗎?不是。

手臂只是我的一部分,但那是我嗎?(學員:不是。

)既然手臂不是我,他打到手臂,為什麼我們要說「他打我」?他打的那個「我」在哪裡?不過我們先不要一下子就討論那麼深奧的問題。

  我們說,他在反駁的是「你提出來的想法」。

對於這樣的回答,或許有些同學還是不滿意──「我提出的想法這麼好,為什麼他要反駁我?」首先,如果我們提出的想法有依據且理由充分,請問:對方能夠反駁得了我們嗎?應該不能。

所以當我們的想法、我們所提出的觀點既沒有依據又沒有理由時,會被對方反駁,這很正常。

而且對方在反駁我們之後,我們是不是會進一步去思考?這對我們有沒有幫助?(學員:有。

)所以對方在反駁我們時,對我們是有幫助的,是不是?(學員:是。

)意思是說,對方在罵我們時,對我們也是有幫助的?(學員:要罵得有道理。

)好,這是你們說的。

  在討論的過程中,的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甚至,當我們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時,我們會看人表達──如果我們覺得對方好欺負,我們的表達就會比較直接、不留情面;如果我們覺得對方學得比我們多,我們的表達就會比較客氣;如果對方是自己的師長,表達起來又更不一樣。

但實際上,真正的討論不是這樣的;真正的討論不是看「人」在討論,而是看「理由」在討論。

  學法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把焦點放在這一句話是誰講的,而應該著重在這個人講這段話的理由是什麼、他的依據在哪裡,這才是依法。

如果我們把焦點都放在「講這段話的人」身上,而來取決我們要不要去相信他說的話,「因為這句話是我的師長說的,所以我選擇相信;那句話是其他師長說的,我打上問號;如果又有另外一句話是我的同行善友說的,那根本不需要採納。

」如果我們是用這樣的態度在學法,這叫「依人不依法」。

如果我們是要「依法」,應該從以下的角度去思考:「雖然這句話是我的師長說的,但這句話合不合理?理由充不充分?它到底有沒有依據?」   但各位仔細觀察,平常我們在講話時,都會直接把講那句話的人是誰搬出來──「這是誰誰誰說的、那是誰誰誰說的」,但問題是:難道他說的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學員:祖師大德通常都是對的。

)先這麼說,祖師大德講那段話當下的因緣為何,我們不清楚;他對誰說,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說,我們也不了解。

而且那句話對他來說是對的,對我們來說不見得是對的。

如果祖師大德們說的話都是對的,當龍樹菩薩說「諸法無自性」、清辨論師說「諸法有自性」時,這兩句話應該都是對的,所以我們都要選擇接受嗎?那當別人問你「諸法到底有沒有自性」時,你要怎麼回答?最後我們的答案就變成是「龍樹菩薩說諸法無自性,清辨論師說諸法有自性」,那我們的想法是什麼?學法學到最後,自己在想什麼自己都不知道。

  我們時常會說:「宗大師說什麼、《廣論》說什麼、仁波切說什麼、某某師父說什麼……」但我們自己的想法是什麼?是我們想要學法還是其他人在學法?是我們想要學法。

所以當我們在學法時,我們應該問自己:「我在想什麼?我對這件事情到底有什麼看法?我在面對這個境界時,我到底是怎麼思考的?」而不要只是把某位祖師大德、某位師長所說的話拿來引用;光是引用,這沒有用。

(學員:但是擺不平的時候很好用。

)我們學法的目的不是為了調伏內心,而是為了在公眾場合把其他人擺平嗎?如果是這樣,那根本不需要學法,拿棍子或許比較快。

  所以我們應該仔細地思考:為什麼要討論?為什麼要多方面地討論?不就是為了要釐清事情的真相嗎?當我們為了釐清事情的真相,卻發現自己的力量非常有限時,我們就應該聽聽其他人對這件事情的想法──集思廣益,這對我們的學習、對我們的思考才能產生幫助。

  這就像《四部宗義》裡的宗義師也時常針對某些問題作討論,有些人說「是」、有些人說「不是」、有些人說「有」、有些人說「沒有」。

很多同學在學習《四部宗義》時都會有一個反應:「一下說『是』、一下說『不是』、一下說『有』、一下說『沒有』,何必那麼麻煩呢?」但問題是:你覺得那些宗義師們是沒事找事做嗎?他們為什麼要不斷地討論?他們為的是什麼?首先,那些宗義師們是為了什麼討論?他們是不是為了要獲得解脫而討論?是。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即便是外道,他們的目標都很明確。

有時我們光聽到「外道」這兩個字,就覺得別人比自己差;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千萬不要小看外道。

不過我們先不討論這個。

  即便是外道,都有可能經過深思熟慮,設定出一個清楚的目標──解脫。

為了獲得解脫,他必須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所以他會從他的角度去分析這件事情──是、不是、有、沒有;這是最基本的判斷。

但畢竟每個人的條件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所依據的經論不同、所提出的看法也不同,所以就需要彼此互相討論。

為什麼他們要討論?為了要釐清真相。

為什麼要釐清真相?因為他們想要獲得解脫。

如果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如何解脫?眾生就是因為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因為無明,才會在輪迴當中流轉;所以想要跳脫生死輪迴的大海,我們必須看清事情的真相。

但如果光藉由自己的力量,我們難以看清事情的真相時,就必須透由討論的方式,看是否能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在探究事情的真相時,「理由」才是主要的依憑,「人」並不是主要的依憑。

所以在討論的期間,如果你想要把我的名字搬出來,請同時說明:「法師上課講了什麼內容,理由是什麼。

」而不要只說:「法師上課說了什麼……」理由呢?說不出來。

平時我講話多數情況下都有理由,至於理由正不正確、合不合理,這個你們自己判斷。

所以在討論的過程中,如果各位想要把我搬出來,你想要說明「法師上課講了什麼內容」,請連帶把我講的理由一同說出來;如果我講的那句話是沒有理由的,請不要把我說的那句話當成依憑。

  在討論的過程裡面,「誰說這句話」不重要,而是當這個人說這句話時,他到底有沒有依據、有沒有理由,這才是重要的。

不要覺得「別人為什麼要反駁我」,其實他只是對我們提出來的觀點、理由不滿意罷了;如果兩個人的想法都完全相同,他有沒有必要反駁你?(學員:沒有。

)你認為鬧鐘是無常的,他也認為鬧鐘是無常的,而且兩個人的理由都很接近,甚至完全相同,他有沒有必要反駁你?沒有必要。

他之所以會反駁你,就代表針對這件事情,他跟你的想法是不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彼此需要討論,但不要覺得對方在攻擊你。

雖然現在是這樣講,但在正式討論時可能不是這麼一回事。

  6.四、學習期間反覆練習(52:38) 之前我們提到:學習《攝類學》要先掌握三相;第二個部分,把兩個新的名相放在一起比較;第三個部分,在學習的期間要多討論;第四個部分,要反覆練習。

  「複習」這個動作很重要。

其實不是只有學《攝類學》,學習任何的法類,甚至學習任何新的知識,「反覆練習」這個動作都很重要。

我們多數人在學法的期間都有一個毛病──「我只想學新的;舊的東西,我不想複習,我也不想再聽,因為我聽過了。

」但問題是:聽過了就代表你聽懂了嗎?不一定。

聽過了就代表你記得住嗎?也不一定。

聽過了就代表你想得通嗎?都不一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聽過了又怎麼樣?有沒有可能我們在聽完之後馬上就忘了?很有可能。

「聽過之後忘記了」跟「沒有聽過」有什麼差別?   假設你從來沒聽過某種法門,當別人問你:「你會不會?」你會怎麼回答?(學員:不會。

)另外一種情況,聽完之後忘記了,當別人問你:「你會不會?」你會怎麼回答?(學員:不會。

)但我們多數人不會這樣回答。

假設我們聽過但忘記了,當別人問我們:「你會不會?」我們多半會說:「我聽過了。

」但別人又沒有問你「聽過」還是「沒聽過」,別人問你的是「會」還是「不會」,所以這時應該誠實回答,而不要裝著一副「這個我很懂,但我一時講不出來」的樣子,不懂就是不懂。

以我們習慣炫耀的本性,當我們懂的時候,我們會毫無保留地說出來;所以說不出來,多半都是自己不懂。

  但當別人問我們:「你到底懂還是不懂?」我們就會告訴別人:「這個我學過,這個我剛才聽過,而且昨天晚上我才複習過。

」講了半天,你就是不懂,只是你沒有針對對方的問題來回答罷了。

人家是問你「懂不懂」,而不是問你「昨天晚上有沒有複習」,也沒有問你「這個內容你聽過沒」。

所以在問答的過程中請誠實回答,而不要講一堆,就像蒼蠅到處亂飛一樣。

人家問你「是、不是」時,你就選擇一個答案;問你「有、沒有」時,你就選一個答案;不要回答「好像有」、「好像是」。

  當我們在說「好像是」時,那到底是「是」還是「不是」?(學員:不是。

)所以各位在說「好像是」的時候,意思是說「不是」,是嗎?「好像」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學員:「好像」就是「不是」。

)「好像」就是「不是」?(學員:因為沒有確認。

)(學員:好像他,就不是他。

)「像」就是「不是」;如果「是」就不會用「像」。

我們會說「鬧鐘是無常」,但我們不會說「鬧鐘像無常」吧?為什麼我們不會說「鬧鐘像無常」?因為它就是,既然「是」,為什麼要用「像」?所謂的「像」,指的是它的本質不是、它本身不是,但有某一方面的特點很類似,我們才會用「像」這個字。

所以當別人說你「很像豬」的時候呢?(學員:不是豬。

)那句話背後的意涵是指「你不是豬」,這樣你何必生氣?(學員:但有特質很像。

)雖然特質很像,但還是「不是」,是不是?那只是很像罷了,但它不是。

  所以當我們在說「好像是」的時候,指的是什麼?(學員:不是。

)各位平常在說「好像是」的時候,意指「不是」;說「好像不是」的時候,意指「是」,是這樣嗎?平常我們在說「好像是」時,應該是指我們認為它比較接近「是」的這方面,但不太確定,我們才會用「好像是」。

所以當對方在用「好像是」一詞時,你大概就可以知道對方對這個問題是不確定的。

所以你從對方的表達裡面,約略就能推測得出來他在想什麼,這一點都不難。

  在回答時,如果你覺得你的想法偏向於「是」,你就說「是」;即使當下你不確定,或者你不是百分之百確定,但你就說說看。

當你說「是」,對方反駁你,而且他的理由非常充分時,你可以再選擇回答「不是」;兩邊都說說看,這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辯經場就是這樣──今天說「是」、明天說「不是」、後天說「是」、大後天說「不是」,找不同的人來跟自己辯論,看看自己這樣回答到底有沒有問題,並且從中思考說「是」的理由比較充分、還是說「不是」的理由比較充分。

經過這種討論,你再作出最終的決定,而不要「因為昨天晚上在研討時,我在大家面前說『是』;今天早上研討的時候,我不好意思說『不是』,因為別人會說我自打嘴巴」,這有什麼關係?我們要的是尋找、釐清事情的真相,這時面子沒有那麼重要;雖然我們還是很在意,但要養成這個習慣。

  除此之外,很多同學會說:「我當下就聽懂了,為什麼要反覆練習?」即便上課聽得懂,就代表不需要複習嗎?上課聽得懂的道理,就代表下課一定記得住嗎?不一定。

那你想不想把你得到的這個資訊記住?如果想,光是上課聽得懂是不夠的,所以下課需要複習;當然,如果上課就聽不懂,更需要複習,這不在話下。

如果上課聽得懂、下課也記得住,還需不需要複習?(學員:需要。

)為什麼?(學員:幫別人複習。

)還有呢?(學員:希望學習能夠保溫,因為時間久了還是有可能忘記。

)如果也沒忘呢?(學員:還是要複習。

)所以你一輩子都要複習《攝類學》,是嗎?   我們上課聽得懂,不見得下課記得住;即便我們下課記得住,也不見得我們想得通。

有些道理,上課有人帶著你思考,你會覺得很有道理,而且你會將他的思惟理路記下來;但要你獨立思考,你想不通,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學員:有。

)如果你有學過《攝類學》,你就知道──看影片時,你都覺得「這個不難,我聽得懂」;如果你有寫筆記,複習個幾次,你也會覺得「這個我記住了」;把筆記本闔上,要你自己想,你想不通──「為什麼他那個時候要說那句話?為什麼在這一點上,他是那樣思考的?」   很多人學法只想當一台「影印機」──他想把別人講的話一五一十地影印到自己的心中;那樣學法是無法成就的。

別人那樣想一定有他的理由,但我們不見得適用那個理由。

所以在思惟的那條十字路口,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思惟跟講法者的觀念背道而馳,你就應該把這個問題記錄下來,有空的時候多去請教。

甚至在討論的過程中,你就可以針對這個問題跟其他同行討論:「為什麼在這個環節我的想法是這樣,但是他的想法是那樣?你們認為他那樣想的理由是什麼?」要想得通才行,而不能只是把別人的思惟模式、思惟理路背下來。

有些人寫文字稿,不就是在做這個動作嗎?把別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記錄下來,早上讀三遍、晚上讀三遍,請問:那是你的「六座瑜伽」嗎?學法不是這樣學的。

  所以除了上課聽得懂、下課要記得住之外,很多的道理你要能夠想得通。

然而,光想通就夠了嗎?有些人他自己想得通,但是你要他講,他講不出來。

所以各位要試著講,這在討論的過程中需要練習。

  之所以需要複習的理由:有可能是你上課沒有聽懂,所以需要複習;即便你聽得懂,但是你有可能記不住,所以需要複習;即便你聽得懂、記得住,但你不見得想得通,所以需要複習;即便你聽得懂、記得住、想得通,但你不見得說得出來,所以需要複習。

這幾個理由夠充分吧?而且不要以為在這裡一個月你好像學得很不錯,只要你回去兩、三個禮拜沒複習,很多東西都會忘記,所以「複習」的這個動作很重要。

  請問:複習重要還是學新的東西比較重要?(學員:都重要。

)如果二者只能擇其一呢?每天複習是不是有在進步?還是複習只是在原地踏步?多數人不想要複習,講白了,他心中的想法就是「學新的東西才有在進步;複習,那只是原地踏步」。

但請問:複習只是原地踏步嗎?不是。

如果透由複習,你能將之前不懂的弄懂,請問你是不是有進步?(學員:是。

)如果透由複習,能夠將你之前記不住的記牢,是不是有進步?(學員:是。

)如果透由複習,可以把之前想不通的想通,是不是也是一種進步?(學員:是。

)這些都是進步。

所以不要認為複習只是在原地踏步、學習新的東西才叫進步。

  我們在寺院學習的期間,很多長輩都很重視「複習」這個動作。

就像我們在背經論時,每天都有新的進度,但很多老師都會要求自己的學生,在還沒有背新的內容之前,先把舊的複習一遍。

甚至,每天晚上老師都會考試,看你今天該背的背完了沒;他除了考新的之外,也會考舊的。

背到什麼程度就不需要再背了?各位需要複習六字大明咒嗎?(學員:不需要。

)各位需要複習《密集嘛》嗎?(學員:不需要。

)為什麼不需要?因為已經背熟了。

以「背書」為例,如果我們能夠背到那種程度,就不需要再複習。

我們不需要複習《皈依發心偈》吧?除非你真的沒唸過,你多唸幾次,唸到熟透了,就不需要複習,背書也是如此。

在寺院,有很多老師在考試之前或是在考試之後,會要求學生把之前背過的內容重新背一遍。

不要小看「複習」這個動作。

如果都不複習、只學新的,到最後,之前學過的你都會慢慢忘記;即便後來你學到新的,但根本沒有「根」,所以「複習」這個動作很重要!   但說真的,連我自己都懶得複習,只要有新的可以學,我都會想:「先學新的,之後再複習。

」但不得不說,如果沒有複習,學再多新的東西,學來學去,學到最後就只有那一兩樣,之前你花時間學過的那些東西都不屬於你的。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你就會覺得可惜:「那我花那麼多的時間不都白費了嗎?」話雖如此,然而我們都有喜新厭舊的習氣──只想學新的,不想複習舊的,而且學到新的東西,才能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這個我有學,你沒有學。

」是不是?   關於如何學習《攝類學》,我們提到了哪幾點?第一點?(學員:掌握三相。

)這「三相」分別是:名相、性相、事相。

第二點?(學員:要把兩個名相放在一起比較。

)在學到新的名相後,要試著把兩個新的名相拿來相互比較。

第三點?(學員:多討論。

)學習的期間要多討論。

第四點?(學員:反覆練習。

)反覆練習,要反覆做這個動作──之前學過的東西,反覆練習。

  7.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1:13:02) 所謂的「複習」,不應該是只有反覆地聽音檔,也不應該只是看筆記;真正好的複習,是你把書本闔上,憑藉自己的力量去思考:「我今天學到哪個名相?它的性相是什麼?它有哪些例子?這個名相跟那個名相彼此之間有什麼關係?」必須自己去思考,而不要都只是聽音檔思考,也不要只是看著文字稿思考。

  有時,你聽音檔或看文字稿會覺得自己懂了,但那只是別人帶著你思考,而讓你覺得自己懂了,但實際上你並沒有懂。

這就像一個正在學走路的孩子,當大人牽著他的手,看起來孩子好像會走路,但實際上那個孩子真的會走路嗎?不會。

為什麼?因為當大人的手放開之後他就會跌倒。

相同的道理,有時聽音檔、看文字稿,你會覺得自己懂了,但當你把那些工具全部都放在一旁、自己思考時,你就會發現其實自己了解得非常有限。

  這個教授,以前拉諦仁波切也曾耳提面命地告誡我。

由於藏系的早晚課不能帶課誦本進去大殿,所以如果你不會背誦的儀軌,進到大殿之後,你什麼都唸不出來。

當時,仁波切就告訴我:「如果不會唸那些課誦,你應該把之前學過的東西一一拿出來思考,其中一定有些你懂、有些不懂,有些記得住、有些記不住。

思考過一遍之後,針對那些部分,回到房間馬上翻書,如此一來,印象才會深刻。

」如果你只習慣翻書學習,你就會誤以為自己都懂了;但當沒有書在手,你就會覺得「我連一步都跨不出去」。

  為什麼要做這個動作?當有一天我們躺在病床上,體力已經非常衰弱,甚至奄奄一息時,我們要怎麼思惟法義?難道還要翻書、還要聽音檔嗎?到了那個時候,想看書,眼睛看不清楚,你甚至無法坐起來;想聽音檔,耳朵也聽不清楚,那要怎麼思惟法義?如果平時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到了那個時間點,你就會覺得痛苦,因為就算你想思惟法義也思惟不起來。

先不談臨終時,就連平時我們生重病躺在床上,我們想要思惟法義都很困難,光是身體的病痛我們就無法忍受,再加上我們平時沒有經過訓練,我們的心無法獨立思考,那時我們就會覺得痛苦,因為我們所學的法都派不上用場。

  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在修行的期間很重視打坐的原因。

打坐不是只有身體坐在那個地方,打坐也不是只有在修學禪定;打坐的人是坐在那個地方之後,開始思惟法義──思惟佛陀的教誡、思惟師長們的教誡。

反覆地思惟,思惟到某個程度之後,他覺得「的確,這就是事情的真相」時,設法讓心安住在那樣的狀態;這樣的修行既有觀修又有止修,這樣的修行才是好的修行。

  如果平常我們都沒有經過這樣的訓練,老是要翻書、聽音檔、看影片,等將來我們想要打坐修行時,我們要修什麼?由於心中沒有法義,沒有法義就無法思考,但又要坐在那個地方,那只能設法讓心專注。

最後就變成,你平常所學的法跟你正修的當下所要修行的內容毫無關聯。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平時就應該用上述的方式來學習。

在學習《攝類學》的一開始,就應該以這種方式養成一個好習慣,而不要學了十幾、二十年之後,這個習慣還沒有養成,那很麻煩!   在座應該有些同學已經學法學了十幾、二十年,但還是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吧?不過沒有關係,或許你還有下一個十幾、二十年,所以請善加利用剩餘的時間。

至少在死亡到來前,你能夠交出一張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單,這樣就好了;不要因為自己過去學錯了,而不斷地指責自己:「我怎麼浪費了這麼多的時間跟一群人瞎攪和?弄了半天什麼都沒學到,不該學的卻通通都學到了。

」不必如此指責自己,你應該問問自己:「我剩下多少時間?我到底想不想要學法?我在臨終時,想要交出怎麼樣的一張成績單?」過去的都過去了,那都不重要了,你再想也沒有用,你再想也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只有當下。

如果我們願意改變當下的念頭,我們的將來就有希望;相反的,如果我們始終想著過去,我們就會浪費當下的時間,我們的將來會變得沒有任何希望可言。

所以不需要想過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好,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謝謝各位。

 黃郁棻/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攝類學(進階版)32-3掌握...|日誌首頁|攝類學(進階版)32-5攝類學...上一篇攝類學(進階版)32-3掌握學法的方向...下一篇攝類學(進階版)32-5攝類學的基礎理路...回應 cfyu8989'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fyu8989's新文章毗婆舍那27-26破除有關勝義諦的爭辯毗婆舍那27-25介紹勝義諦毗婆舍那27-23辨析無為法無諦實毗婆舍那27-24介紹世俗諦毗婆舍那27-22顯現如幻之理與略述緣起毗婆舍那27-21介紹諸法如幻毗婆舍那27-20探討分別知如何假立境毗婆舍那27-19介紹七相正理毗婆舍那27-18介紹二相與五相正理毗婆舍那27-17探究我與蘊體的關係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