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普|一文教你看懂地质图(来源:中国地质网) - BiliBili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

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 ... 地质科普|一文教你看懂地质图(来源:中国地质网)成理小地 关注专栏/生活/日常/地质科普|一文教你看懂地质图(来源:中国地质网)地质科普|一文教你看懂地质图(来源:中国地质网) 日常 2020-11-0418:41--阅读· --喜欢· --评论 成理小地粉丝:117文章:15 关注    把各种岩层和地质构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影在平面上,并用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

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

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水平岩层   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

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如果平坦地面经过河流下切,或者地面起伏很大,可以看到下面较老的岩层,其在地质图上的特点是:   ★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   ★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面的高度差。

(二)直立岩层    除岩层走向有变化外,岩层界线在地质图上按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任何影响。

(三)倾斜岩层   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

   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

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

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

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   ★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大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   ★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与沟谷坡度一致,在沟谷两侧岩层露头互相平行;   ★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小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上述V字形规律都是指在沟谷中岩层的露头形状;若在倾斜的山脊山梁或山坡等处,岩层的V字形尖端指向与在沟谷中的正好相反。

    对于初学者来说,V字形法则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在野外穿过沟谷时,常常看到岩层向沟头方向或沟口方向呈V字形弯曲,总以为是岩层产状有了变化,或者发生了褶曲,实际上岩层的产状并没有变化,而是由于地面坡度、岩层倾向和倾角这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对露头形状所产生的错觉。

换句话说,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并不等于岩层的产状(垂直岩层除外)。

这种法则在地质图上特别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上有明显的反映。

   其它构造线如断层线,其露头形状也适用于V字法则。

 褶曲和断层等在地质图上的表现(一)褶曲   背斜和向斜:两翼岩层对称重复出现,从核部到两翼,岩层越来越新,是为背斜;反之,是为向斜。

   两翼产状和褶曲种类:两翼倾角大致相等,倾向相反,为直立褶曲;两翼倾角不等,倾向相反,为倾斜褶曲;两翼倾角不等,但倾向相同,为倒转褶曲(倾角较大的一翼为倒转翼);两翼倾角相等,倾向亦相同,有一翼倒转,为等斜褶曲(应注意与单斜岩层的区别);两翼倾向相反,两翼皆倒转,为扇形褶曲。

   褶曲轴:褶曲轴可以用平面上各岩层转折端的顶点联线来表示。

如果褶曲轴延伸很远,一系列背斜向斜相连,是为线形褶曲:如果褶曲轴较短,岩层投影为长圆形或近似浑圆形,是为短背斜、短向斜、穹窿或构造盆地。

   枢纽产状:核部宽窄大体不变,两翼的岩层界线大致平行,表示枢纽是水平的;核部呈封闭曲线,两翼岩层不平行,或具有弧形转折端,表示枢纽是倾伏的;若背斜向斜相连,岩层则呈“之”字形弯曲;若核部忽宽忽窄,表示枢纽忽高忽低呈波状起伏;沿任一褶曲轴岩层越来越新的方向为枢纽的倾伏方向。

   褶皱时代:主要是根据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即不整合面上下岩层的相对时代来确定。

下伏一组岩层的褶皱的时代在不整合面以下一组岩层中最新的地层时代之后,在不整合面以上一组岩层中最老的地层时代之前。

(二)断层       纵断层和横断层:岩层重复或缺失,为纵断层(或走向断层);岩层发生中断或错开,为横断层(或倾向断层)。

    上升盘和下降盘:对纵断层来说,在断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较老岩层一侧为上升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下降盘;但当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而断层面倾角小于岩层倾角时,较老岩层一侧为下降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

然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决定正断层或逆断层。

如果断层横穿或斜穿背斜或向斜,同时在断层两侧核部宽窄(或相当翼间的距离)发生显著变化,则在背斜中变宽的一盘为上升盘;变窄的一盘为下降盘。

在向斜中恰好相反,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变宽的一盘为下降盘。

如果两盘核部(或相当翼间的距离)只有水平错开而无宽窄大小的变化,则为平推断层。

   断层时代:根据断层与不整合的关系、断层与岩体岩脉的关系和断层交叉错断与被错断的关系等确定,前已述及不赘。

(三)岩层接触关系       整合:岩层界线大致平行,一般没有缺层现象(有时有岩层变厚、变薄及自然尖灭现象)。

   平行不整合:岩层界线大致平行,有显著的缺层现象。

    角度不整合:较新岩层掩盖住较老岩层的界线,较新岩层的底部界线即为不整合线,不整合线两侧岩层产状不同,较新岩层一侧的岩层界线与不整合线大致平行,较老岩层一侧的岩层界线与不整合线相交,新老岩层之间有显著的缺层现象。

(四)火成岩体    岩基或岩株:岩体界线常穿过不同的围岩界线,若规模较大,形体不甚规则,为岩基;若规模较小,形体较规则,为岩株。

    岩盘:岩体界线与围岩走向一致,外形浑圆或较规则。

    岩床:岩体呈长条状,延伸方向与围岩走向一致。

    岩墙:岩体呈长条状,穿过不同的岩层。

   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看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等    图名和图幅代号可以告诉我们图幅所在的地理位置。

一幅地质图一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岭等命名的。

比例尺告诉我们缩小的程度和地质现象在图上能够表示出来的精确度。

此外,还应注意图的出版时间、制图人等。

看图例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制图地区出露哪些地层及其新老顺序等。

图例一般放在图框右侧,地层一般用颜色或符号表示,按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每一图例为长方形,左方注明地质年代,右方注明岩性,方块中注明地层代号。

岩浆岩的图例一般在沉积岩图例之下。

构造符号放在岩石符号之下,一般顺序是褶曲、断层、节理、产状要素等。

剖面线    有时通过地质图相对图框上的两点画出黑色直线,两端注有AA′或II′…等字样,这样的直线称剖面线,表示沿此方向已经作了剖面图。

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    如果是大比例尺地质图,往往带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一下山脉的一般走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如果是不带等高线的小比例尺地质图,一般只能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的特点,如巨大河流的主流总是流经地势较低的地方,支流则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顺流而下地势越来越低,逆流而上越来越高;位于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地区总是比河谷地区要高,等等。

了解地形特征,可以帮助了解地层分布规律、地貌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等。

分析地质内容   应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首先了解图内一般地质情况,例如:   ★地层分布情况,老地层分布在哪些部位,新地层分布在哪些部位,地层之间有无不整合现象等;    ★地质构造总的特点是什么,如褶皱是连续的还是孤立的,断层的规模大小,它发育在什么地方,断层与褶皱的关系怎样,是与褶皱方向平行还是垂直或斜交等等;    ★火成岩分布情况,火成岩与褶皱、断层的关系怎样。

在掌握全区地质轮廓的基础上,再对每一个局部构造进行分析:    开始时最好从图中老岩层着手,逐步向外扩展,以免茫无头绪;对每一种构造形态,包括褶曲、断层、不整合、火成岩体等逐一详加分析。

例如褶曲类型,断层类型,各构造组合关系等。

把各个局部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整个构造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   根据地层和构造分析,恢复全区的地质发展历史;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的关系;地质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等等。

    以上所述不过是读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至于如何具体分析某一幅地质图和其中的每一种构造,必须通过实践来逐步掌握。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分享到: 投诉或建议 推荐文章 更多精彩内容古生物学,地质年代三叠纪+龙族起源三叠纪时间,2点5亿年前~2点05亿年前命名在1834年,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①将在中欧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页岩以及其间的红色的三层岩石层统称为三叠纪。

日本首先将希腊文“Trias”译为三叠纪,我国地质界沿用了这一名称。

此期形成的地层称为三叠系,代表符号为“T”,分为早、中、晚三个世,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

特点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开始,因此生物开始时分化很厉害。

六放珊瑚亚纲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种会飞的脊椎动物(翼龙)可能也是这时候出现的。

三叠纪又以一次灭绝事件结风是青的 日常 24 5 4 地质记录中消失的10亿年,科学家探讨了152年,还是没有答案1869年7月3日,《芝加哥论坛报》头版的标题是“可怕的灾难”。

这篇报道指的是一个事件,该事件涉及一个由自学成才的地质学家约翰·韦斯利·鲍威尔(JohnWesleyPowell)领导的混合探险队。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但并不容易——从怀俄明州的格林河岸下游行驶1,609公里,边走边记录他们的发现。

然而,已经有几个星期没有人收到他们的消息了,公众的焦虑情绪越来越高。

一名自称是唯一幸存者的男子向媒体发表了讲话。

他说,最后一次见到他们时,鲍威尔一直站在他的船上,挥舞着帽子欢快地告别……就在这时尖叔小资讯大世界 日常 28 0 0 马角坝实习日志——内业这几天是内业,要完成前几天的刺林包实测剖面资料整理。

虽说不用出野外了,但是却没有感到有多少放松,如果说我对出野外的喜爱程度是100(不是说我喜欢出野外)的话,那么我对现在状况的喜爱程度就是99,因为内业也不是个轻松活。

实测剖面一隅刺林包顶刺林包名副其实内业很麻烦,麻烦在“规范”。

规范这种东西,你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会很期望它的存在,因为符合规范的资料总是容易看懂;而当你需要根据规范来进行工作时,也不是说规范很烦,规范要求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总是会有一些稍微偏离规范的情况。

规范看似繁文缛节,不过在工作风氢云氮 日常 28 2 1 评论------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