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退場時就退場!生命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為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千萬不要做生命的延畢生。

更多演講論述,請看大愛電視《人文講堂》節目:《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 社會觀察 該退場時就退場!生命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 作者 陳秀丹演講 林玫妤整理 2021-11-06 真正的愛,是讓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

醫生不應只是救活病患,還要讓人活得健康有尊嚴。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已成功複製連結 《天下雜誌》在2014年與393公民平台合作調查,發現臨終前的無效醫療,是另類的「台灣第一」:加護病房的密度世界最高,長期靠吸呼器維生的人數是美國的5.8倍,逾5成醫師為避免醫療糾紛,明知再繼續救治病人仍然無法存活,或救回來也沒有意識,還是寧可實施無效醫療。

因此,陳秀丹醫師大聲宣言:「愛他,請讓他好好的走!」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秀丹,從事重症醫學多年,日日在第一線工作,不捨所見聞的臨終受苦病人,因此參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法,並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

獲獎無數的她說:「這些獎項都是病人的辛苦,家屬的眼淚所造就的。

」 從小生長在苗栗苑裡的陳秀丹醫師,在家中排行老八,童年時常生病,半夜發高燒時,媽媽總會背著她,坐上爸爸騎的腳踏車,到街上唯一的診所看病,當時內心對於醫生這個能夠幫人治病的職業充滿仰慕,於是立下心願,長大後一定要當醫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秀丹,分享第一線所見所聞的生命故事,並致力於推動善生善終理念。

圖片來源:大愛電視提供。

診間時常有長輩憂心詢問,「醫生,我會不會死?」陳秀丹醫師總是回答,「您一定會死,我也會死,人如果不會死,就會變成妖怪!」長輩聽完後開懷大笑。

人生無常,不變的是,人一定會死,因此心中要常存無常觀,如此才會更珍惜此刻的美好。

陳秀丹醫師曾經照顧一名老太太,歷經嚴重休克救回後,四肢已嚴重壞死,之後她雙大腿被截肢,手指頭全切除,因為意識不清也做了氣切,只能使用呼吸器。

如此景象讓她開始省思,醫生不應只是救活病患,還要讓人活得健康有尊嚴。

醫療的目的,是要恢復及增進病人健康 英國醫學會在多年前昭告會員,醫療的目的在於恢復及增進病人健康,使其獲得利益或減少傷害,如果無法達到這個目標,治療的正當性就隨之消失。

在這樣的情況下,停止或撤回治療並不違法,也不會違背倫理原則。

哲學家田立克先生說:「不計一切代價,去延長末期病人的生命,是一種殘酷的仁慈。

」因為醫療無止盡的延伸,會妨礙有尊嚴的死亡,造成「四輸」:病人很痛苦、有良心的家屬很心痛、醫療人員很無奈(因為醫療的本質是行善,若強加無止盡的痛苦給病人時,就變成行惡),也讓國家財政陷入困境。

行醫30年來,陳秀丹醫師從苦難病人身上,也看見人性的貪婪。

有些家屬說,「我們以前都沒有好好孝順父親,現在要讓爸爸活久一點,才可以多看看他。

」也有長輩領有高額退休金、私人保險金,孩子甚至表示,「爸爸當然要活久一點,我們才可以領越多。

」還有人說,「我兒子下個月要娶老婆,所以爸爸不能死。

」結婚對年輕人來說是件開心的事,當然也希望阿公能健康地參加婚禮,但如今卻是拖著病痛的身體,在病床上等著孫子完婚。

這些血淋淋的故事,讓陳秀丹醫師體悟,當人的欲望越多,就會造成越多苦痛。

遵從老天給予的生命退場機制 陳秀丹醫師常向兩個同樣身為醫師的孩子說,「人生無常,如果有一天我無法再進食,千萬不可插鼻胃管,因為我要漂漂亮亮的離開,這時被老天爺接走,肯定比躺在人世間苟延殘喘的好」。

其實臨終期失去食慾是自然現象,當人老到、病到不能吃的時候,身體處在相對脫水狀態,腦內的嗎啡生成量會增加,再加上吃得少、口水少、痰也少,也比較不會拉肚子或是吐。

無論是心臟或是肺臟衰竭,都會造成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而導致昏迷,這也是人體舒適的退場機制,所以照顧者千萬不要罣礙。

家屬常說「捨不得」,若是捨不得末期病人受苦的話,那很好,如果是捨不得末期病人死的話,那就很不好。

因為當家屬捨不得,躺在床上的人就會動彈不得。

台灣現在已經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保障我們自然死的權利,可以簽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也有《病人自主權利法》,讓我們可以在特定狀況下,主張不插鼻胃管、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呼吸器,不洗腎……等等,透過預立醫療指示,來保障自己的善終權。

而想要善終,一定要先「善生」,如果不想太早離世,平日就要好好愛護身體,正常作息。

如果希望臨終有人陪伴,平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好好孝順父母、教養孩子,因為認真的活在當下,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事。

在預立醫囑之外,也要告訴親朋好友,讓他們來護持自己的臨終意願。

人生是在不斷的取捨中前進,取是一種本事,捨是一種哲學,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

真正的愛,是讓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

以愛為中心思想來做抉擇,內心就會平安,能夠適時放手才是真愛,就如同佛光山慧開法師所說的四句偈「真誠擁抱生命,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永續經營來生。

」因為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千萬不要做生命的延畢生。

更多演講論述,請看大愛電視《人文講堂》節目:《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大愛一台:首播11/06(六)17:00,重播11/07(日)10:30 瀏覽次數:9505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病人自主權利法》來了!迎接新時代的醫病關係 病主法的剛與柔,要讓全民「好命到終老」 【投書】在談「善終」之前,更需要談家庭溝通、自我實現與不留遺憾 延伸閱讀 關鍵字: 死亡 生命 醫療 病人自主權利法 安寧醫療 葉嘉雯 大愛電視《人文講堂》 邀請社會各界精英或意見領袖,以24分鐘講演方式,分享個人故事、學識涵養與人文觀點。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葉嘉雯 大愛電視《人文講堂》 邀請社會各界精英或意見領袖,以24分鐘講演方式,分享個人故事、學識涵養與人文觀點。

熱門文章 1 冬奧比賽中,羽生結弦與女子冰壺的美好力量 2 150歲的少年:鰻魚、等待與時間 3 外交、經濟、資訊戰,烏克蘭戰爭可以給台灣什麼警惕? 4 想丟又下不了手?空間整理師教你如何從心放下物質羈絆 5 【投書】海洋的「類保護區」,要比缺乏有效管理的「海洋保護區」更能發揮保護功能!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