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競賽」:台灣準備好應對中國「武統」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烏克蘭戰爭的警示下,台灣正重新思考其防務戰略,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

從舉行軍演、購買武器、提高軍隊素質到民眾的自發行動,這個島嶼正努力 ... 國際中國商業與經濟鏡頭科技科學健康教育文化風尚旅遊房地產觀點與評論亞太中文中中英雙語雙語英文英AMYQIN,AMYCHANGCHIEN2022年6月14日5月,在台北附近舉行的戰鬥醫療訓練中,平民參與模擬戰鬥。

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開始為自己的戰爭做準備。

台灣台北——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殘酷戰爭讓台灣不得不面對來自面積和實力更大的鄰居——中國可能突然襲擊帶來的恐懼。

這樣的入侵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威權願景帶來了新的影響力,長期以來,他一直說要收回實行自治的台灣以實現中國的「復興」——就像俄羅斯總統普丁對烏克蘭所做的那樣。

對許多台灣人來說,烏克蘭在運用戰術和武器減慢更強大力量的入侵速度方面提供了經驗。

對台灣來說,這也是一個嚴厲的警告,它可能並沒有為全面攻擊做好充分準備。

很多人認為,台灣的防務裝備薄弱,人員不足。

總統蔡英文鄭重宣告要保衛該島,但她一直難以將新的戰略願景施加給軍隊領導層。

台灣在戰鬥機和潛艇上花費數十億美元,但應徵入伍者卻幾乎沒有足夠的彈藥進行訓練。

許多人認為義務兵役太短,而且預備役計劃不夠嚴格。

台灣軍隊正在建設一支專業部隊,但一直難以招募和留住高技能的士兵。

上個月,數十人在台北自由廣場集會支持烏克蘭。

3月,台北的天際線。

現在,烏克蘭已成為台灣做出改變的推動力。

3月,在台灣中部茂密潮濕的森林裡,台北的電腦工程師吳銓勛(音)與其他預備役軍人聚集在一起訓練,與過去幾年他們這樣的士兵相比,他們訓練的時間更長、更艱苦。

他說,指揮官幾乎每天都會提醒他們,來自中國的威脅正在增加。

「烏克蘭讓我們看到,你必須要先向別人展示出你有防衛的決心,別人才會來支援你,」31歲的吳銓勛說。

5月,在台灣新竹,救援人員在模擬建築物和公共交通被中國導彈襲擊的演習中。

在5月的模擬襲擊演習中,救援人員練習移動一名扮演受傷者的男子。

台灣防務困境的根源是一個本就無法回答的問題:美國會派遣軍隊援助台灣嗎?5月,拜登總統表示他會這樣做,但美國沒有提供明確的安全保證,它希望這一戰略既不會激怒北京,也不會鼓勵台灣宣布正式獨立。

習近平曾表示他尋求與台灣和平統一,而且入侵導致的巨大經濟和外交打擊可能會使他退卻。

但中國的警告也很直白。

中國的國防部長魏鳳和上將在上週末表示,北京將為台灣「戰鬥到底」。

中國幾乎每天都向台灣派出戰機——上個月有一天就出動了30架。

廣告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演習可能有意或無意地成為衝突的前奏。

「我們不能等待;我們正在與時間競賽,」台灣前國防部長蔡明憲說。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發生在一瞬間——沒人知道解放軍會選擇什麼時候入侵台灣。

」「豪豬戰略」台灣在今年1月進行的幾次軍事演習是為了向中國展示武力——它將如何阻止入侵者侵入領空、登陸,以及佔領城市——這是最壞的情況。

在台灣中部的一個空軍基地,警報聲響起,飛行員在幾分鐘內駕駛F-16戰鬥機起飛,抵禦入侵者。

在北部海岸附近,海軍首次亮相新的佈雷艇,兩艘小型軍艦發射了實彈。

在南部城市,空氣中瀰漫著濃煙,士兵們正在進行城鎮戰演練,他們拖著腳步走過假的珍珠奶茶店和咖啡館,與戰鬥人員交火。

這些演習也反映出台灣國防戰略核心持續存在的衝突。

1949年國民黨領導人逃往台灣後,最初的想法是終有一天會收復大陸。

幾十年來,即使這一前景變得黯淡,台灣仍通過購買或開發傳統的昂貴武器——例如在空軍基地展示的戰鬥機——來應對中國入侵的威脅。

但中國投入了巨資建設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軍隊之一,台灣的軍事實力已經被壓倒。

廣告看到這種日益嚴重的不平衡,美國官員和一些台灣戰略家最近加快了推動台灣加大小型武器儲備的努力。

其中包括海軍艦艇,例如上述演習中出動的那種艦艇,它們可以迅速布下水雷阻止登陸部隊。

該戰略的支持者認為,台灣可以像烏克蘭那樣,很容易地部署可以擊落飛機的肩射式刺針飛彈和可以攻擊船隻的便攜式魚叉反艦導彈。

與坦克和大型戰艦不同,它們很難被瞄準和摧毀。

台灣新竹空軍基地準備起飛的戰機。

北京幾乎每天都向台灣派出戰鬥機和其他軍用飛機。

今年3月,在台灣桃園市,士兵們在一處軍事設施外站崗,這是一場為後備軍力進行的新教召訓練的尾聲。

台灣前海軍司令、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說:「這樣的打法讓敵人難以接受,以至於他們在採取任何行動時都會三思而後行。

」他是台灣對所謂的非對稱作戰最直言不諱的支持者之一。

對台灣發動全面攻擊——涉及海陸空三軍,將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為複雜,但美國和台灣的一些國防官員認為,北京在未來幾年將能夠做到這一點。

如果威懾失敗,台灣將寄希望於所謂的豪豬戰略,為美國提供幫助爭取時間。

蔡英文總統在2019年表示,台灣能夠堅持24小時,屆時中國將面臨國際壓力。

蔡英文根據戰略轉變購買了魚叉反艦導彈和其他武器,但她面臨一些軍事領導人的抵制。

他們認為,較小的武器對於通過顯而易見的方式對抗中國沒有用處。

軍方領導人說,能夠打擊大陸的遠程導彈可以威懾北京。

當中國軍隊在台灣附近行動時,戰鬥機可以做出反應。

大型戰略在政治上也很受歡迎。

廣告如果中國入侵,除非美國及其盟國提供幫助,否則台灣的防禦幾乎肯定會崩潰。

台灣一些人認為,在沒有切實支持承諾的情況下放棄他們最致命的武器太過冒險。

「我們不能確定美國會來救我們,」台灣國防部下屬的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的研究員歐錫富說。

「因此,台灣需要一些打擊能力。

不然,你就是束手待斃。

」提高士兵素質去年秋天,25歲的胡祐桓應徵服義務兵役,渴望學習如何保衛自己的家園。

他發現自己來到的不是新兵訓練營,而是夏令營。

當他和其他應徵者慢跑時,由跑得最慢的人決定速度,那人跑一百公尺後就累了。

他們花了幾個小時除草和掃地。

胡祐桓是半程馬拉松運動員,他說四個月的服役讓他重了五六公斤,處於「我一生中最糟糕的狀態」。

隨著台灣在上世紀80年代末實現民主化,新當選的官員削減了國防預算,導致軍力萎縮。

台灣只有約16.9萬志願役兵力和約200萬後備軍人,而中國大陸有200萬現役軍人。

後備軍力在完成兩週的教召訓練後,官員們說,這個計劃比過去更嚴格。

今年3月,一名後備軍人在完成台灣更嚴格的教召訓練後被解散。

新項目還處於試驗階段,將持續兩週而不是一週,並將重點放在戰鬥訓練上。

台灣領導人一直在尋求逐步取消徵兵制,轉而建立一支專業的全志願部隊。

台灣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去年的招募獲得率為95%以上。

但專家們表示,軍方的威權主義傳統,以及相對較低的薪資,讓它很難吸引到有技能的新兵。

戰鬥訓練也被廣泛批評為敷衍了事,無論是對胡祐桓這樣18歲以上服義務兵役的男性,還是對後備軍人。

30年前,應徵入伍的士兵必須接受長達三年的訓練,每天要跑大約五公里。

現在,根據專家和最近的受訓者的說法,他們服役四個月,每天就算跑步,最多不到三公里。

廣告台灣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說,對應徵者的體能要求是根據科學指導放寬的,軍隊在設計訓練時必須考慮到安全問題。

蔡英文政府正在考慮將兵役期限延長至一年。

它正在測試一個為期兩週而不是一週的後備軍人教召訓練,其中有更多時間用於戰鬥訓練。

計算機工程師吳銓勛是第一批參與新項目的人之一。

除了射擊練習之外,吳銓勛說,他和其他後備軍人在山路上長途跋涉,測試該小組長時間攜帶重型武器的能力。

吳銓勛說,到了最後,他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如果有槍的話,應該是可以的,」他說。

「矛頭」在台灣的談話節目中,專家和官員們就中國入侵的可能性展開辯論。

在立法院,立法者擔心台灣軍隊的準備情況。

在消息群組中,活動人士討論如何讓公眾參與到該島的防禦中去。

廣告這種新的緊迫性反映出台灣態度的急劇變化,許多人長期以來對中國的進步漠不關心,聽任失敗,或者對美國的支持感到盲目樂觀。

蔡英文一直試圖利用烏克蘭衝突來推動自己的議程。

她任命了一個專家小組來研究烏克蘭的戰略。

現在的問題是,她能否推動可能不受歡迎的改革,比如進一步增加軍費開支。

目前台灣軍費開支僅佔台灣國內生產總值的2%多一點。

「我們不能把烏克蘭人民的苦難僅僅看作新聞,」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說。

「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課。

」前海軍司令李喜明等人敦促台灣建立一支由平民組成的領土防衛隊,類似於烏克蘭的防衛隊。

今年5月,在一場戰場模擬演習中,參加戰鬥醫療訓練的人員在一個停車場周圍悄悄走動。

參加戰鬥醫療訓練的人學習如何包紮繃帶來止血。

舉辦民防講習班的非政府組織「壯闊台灣聯盟」創始人吳怡農說,一支訓練有素的民間部隊可能是台灣防務的「矛尖」。

「這將決定台灣的成敗。

」一些民眾也在自發地做準備。

最近一個週六,20多人在台北附近一個停車場使用逼真的軟氣槍模擬了一場槍戰,這是由PolarLight公司舉辦的一個課程,教授基本的急救和射擊技能。

他們躡手躡腳地繞過停著的汽車和公車,用氣槍瞄準假想的對手。

一些人倒在地上,另一些人衝進去把他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用止血帶包紮。

21歲的丹尼·石(音)是一所軍事學院的學生,他說自己報名是因為擔心在學校沒有獲得足夠的實踐經驗。

他說他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作為一個台灣人,」他說,「我們應該更認真地準備作戰。

」台灣離島金門海灘上排列著幾十年前的反登陸路障。

遠方可見中國城市廈門。

相關報導中國防長:若分裂台灣,中國不惜一戰2022年6月13日中國稱在台灣周邊海域空域組織軍演2022年5月26日俄烏局勢在台灣引發自我防衛呼聲2022年3月2日拜登稱將在軍事上保護台灣是口誤嗎2022年5月24日最受歡迎習近平香港行:勝利宣言、權力展示和警告一場以習近平為主角的中國領導人接班大戲「香港的一切都變了」:在皇后大道,見證變化和重塑習近平彭麗媛訪港首日各有活動,參觀地點透露何種信號無力感、脆弱和創傷:封鎖給上海民眾留下的心理傷痕習近平在香港發表講話:「政權必須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在美國,台灣炸雞正當紅為什麼說我們這樣的小國轉向中國情有可原北約勾勒強硬戰略願景,首次宣布中國為「戰略挑戰」習近平訪港慶祝主權移交25週年,稱香港「浴火重生」國際中國商業與經濟鏡頭科技科學健康教育文化風尚旅遊房地產觀點與評論國際亞太南亞美國美洲歐洲中東非洲中國時政經濟社會中外關係港澳台商業與經濟全球經濟中國經濟交易錄文化閱讀藝術電影與電視體育風尚時尚美食與美酒生活方式觀點與評論專欄作者觀點漫畫更多鏡頭科技科技公司科技與你科學健康教育旅遊房地產免費下載紐約時報中文網iOS和AndroidApp點擊下載iOSApp點擊下載AndroidApp點擊下載AndroidAPK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