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科普】麥肯錫、 BCG 這類頂尖管理顧問公司到底在忙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仔細閱讀報告的內容,裡頭盡是談一些未來趨勢與公司現況,而且用精美 ... 這樣的工作型態使得顧問業成為一項「高壓」、「高工時」的職業,如果有 ... 跳至內容 金融>投資銀行 內容目錄 公司面臨轉型困境,為何老闆要花大錢找「外行人」? 當然不可能,管理顧問真正解決的問題是:「組織」跟「人」 專業報告背後的真正價值 比專家更厲害?關鍵在於運用「具說服力」的通用分析框架 顧問是一份「高壓」、「高工時」的工作 企業花大錢找管理顧問到底有沒有用? 管理顧問業也面臨轉型問題 金融>投資銀行 內容目錄 公司面臨轉型困境,為何老闆要花大錢找「外行人」? 當然不可能,管理顧問真正解決的問題是:「組織」跟「人」 專業報告背後的真正價值 比專家更厲害?關鍵在於運用「具說服力」的通用分析框架 顧問是一份「高壓」、「高工時」的工作 企業花大錢找管理顧問到底有沒有用? 管理顧問業也面臨轉型問題 「管理顧問」一直是全球知名頂尖大學MBA畢業生最嚮往的職業:麥肯錫(McKinsey)、波士頓諮詢(BCG)、貝恩諮詢(Bain)以及艾森哲顧問公司(Accenture)每年都吸引龐大的學生投遞履歷,對外被塑造成「一群天才聚集的地方」,但「天才們都在幹什麼?」卻是一個極少數人知道答案的問題。

對於應屆畢業的頂尖大學學生們,即使需要經過困難重重的履歷海選、測驗與面談,光鮮亮麗的管理顧問職業仍是拼命想擠進去的窄門,最後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夠進入這門神秘的行業,但應徵的學生們真的了解管理顧問的工作內容嗎? 即使翻閱顧問公司的網站、官方部落格或是坊間常見的書籍,你也難以一窺他們的全貌,裡頭盡是談論些策略、市場趨勢、數位轉型等等的議題、歌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告訴你進入頂尖顧問公司的訣竅」,例如著名的個案面試(CaseInterview)、BCG矩陣、麥肯錫筆記術等等的內容,卻沒有回答到核心問題:「這些顧問公司到底在幹嘛?」。

如果你到網路上發問,或是諮詢學長姊,他們大多都會告訴你:這類頂尖的管理顧問是當公司陷入困境或是需要作出重大決策時,專門被企業老闆找用來「回答」公司的營運問題──這個「答案」的代價可不低,顧問費用直接新臺幣數百萬元起跳、甚至上億元,而且據說神奇地能讓公司起死回生。

但這群非業內的「外行菁英」真的了解怎麼開公司嗎?為什麼企業主不重用內部人才,反倒找這些人來? 公司面臨轉型困境,為何老闆要花大錢找「外行人」? 當公司面臨困境,對內正準備大舉裁員並且凍結調薪的時候,老闆卻支付了昂貴的顧問費用,聘用了一批「外行人」進入公司?他們還試圖對內部的專業經營階層提出策略建議? 更令人好奇的是,這批團隊大多是企管研究所(MBA)剛畢業的新鮮人,帶著自信與流利的多語能力、看似極端聰明的外貌,剛入行就開始為客戶企業進行詳細的調查與訪談,整理出公司營運現況,製作出精美的簡報,最後把公司內所有員工都召集起來,開始一連串漫長的會議協商。

如果仔細閱讀報告的內容,裡頭盡是談一些未來趨勢與公司現況,而且用精美的分析架構歸類公司的營運狀況,這幾本報告就值得老闆掏出幾百萬?他們真的懂嗎? 許多人質疑稚嫩的MBA顧問真的聰明到「短時間內徹底了解客戶產業」、「預測未來趨勢」以及「解決客戶問題」? 當然不可能,管理顧問真正解決的問題是:「組織」跟「人」 所謂的「管理顧問」受制於有限的專案時間,對產業的了解大多只能從研究報告中獲得,更偏頗一點說,他們只懂教科書上的理論現學現賣,但他們確實有一套自己的獨門解析架構。

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句子是「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但不是負責解決產品技術問題,而是處理「組織架構」與「利益衝突」,更直白一點就是內部鬥爭。

舉例來說,如果企業要重新設定他的績效評估制度,分配各部門KPI的衡量方式、重整部門的人力配置,甚至是引入全新的IT系統架構,或者是新上任的執行長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威,必須重新調整部門的主管權責,這些改變會不會引起公司各方人馬的激烈反彈? 這時就是管理顧問公司出場的時機,作為客觀的第三方,適合作為外部力量解決組織內部的利益衝突,力求以客觀的數據論述來說服公司內部的高階主管,讓他們接受企業主的決策。

為此顧問公司都必須投資大量的資源在研究「產業趨勢與管理策略」,這也是頂尖顧問公司的人才甄選標準如此嚴格的原因,他們要說服的對象都是企業的高階主管。

專業報告背後的真正價值 表面上管理顧問提供營運的客觀改善建議:比如說市場趨勢、產品歸類分析、公司架構研究以及競爭策略,交出來的報告十分精美,專業上頗具說服力,加上客戶是花了大錢聘請顧問公司,任誰都會認為昂貴的服務一定有效,所以專家規劃的方法肯定可行,就照著報告的計畫執行吧。

然而背後的實質動機卻是為了推動「組織內部的激進變革」,透過引用有力的第三方數據與報告論點,讓企業內部的各方勢力乖乖坐下來協商,顧問公司作為一層衝緩,替客戶跟相關決策者懇談未來公司的內部資源該如何「重新分配」以及「組織改革」。

當然,對於大部分的員工來說,遇到組織改革通常不是好事情,尤其是當企業面臨到了經營問題,解決辦法不外乎「簡化組織架構」、「削減部門預算」,或是「裁員凍薪」。

由於牽涉到諸多的利益衝突問題,如果由公司自己來做,內部肯定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以及激烈鬥爭,所以許多企業會選擇聘用外部顧問代替高階主管執行。

管理顧問美其名是協助客戶回答「公司內部沒辦法回答的問題」,更真實的情況是「客戶心中早就有答案,只是欠缺有力的第三方去證實答案是正確的」,這使得顧問的角色更加困難。

比專家更厲害?關鍵在於運用「具說服力」的通用分析框架 管理顧問的工作不像表面所看到的簡單,處理內部衝突不是只靠寫出精美的報告、開會跟協商就能輕易達成。

經營階層可都是老練的產業菁英,不但對公司內部的利益分配瞭若指掌,對外也具備相當程度的市場經驗,能夠輕易質疑並否定管理顧問提出的解決方案。

如果提出的解決方案被決策階層反駁,更沒辦法針對內部質疑提出合理的解釋的話,那麼改革的程序便無法繼續推動下去,所以最大的挑戰在於「說服專業且經驗老道的管理階層」。

因此必須運用獨門的通用分析框架,最知名的工具包含麥肯錫矩陣、BCG矩陣之類的思考框架,能夠以最直覺的方式「整理」出企業的營運現況,展示給企業的決策階層檢視。

這類的通用分析框架應用範圍不限產業,而且能創造意外的專業感,讓決策者跳脫原本的思考才能使他們信服──否則不可能在專業領域中擊敗這些高手。

另外,分析框架的作用並不是「發現問題」,而是「整理問題」:管理顧問會為客戶劃出許多複雜的框架圖,主要用途是回答決策階層刁鑽的問題,再援引深度的產業報告達到「說服與安撫」的效果,這才是管理顧問最艱難的挑戰。

由於上述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成功的關鍵取決於本身「隨機應變」以及「論述」的能力,跟本身累積了多少產業經驗無關──管理顧問處理的是「組織」與「利益紛爭」問題。

顧問是一份「高壓」、「高工時」的工作 為了順利說服企業的管理階層,管理顧問需要花費非常大的心力在撰寫分析報告、訪談與田野調查活動,甚至需要到第一線進行考察,想盡辦法獲取「難以取得」的數據以證明自己對公司的了解程度。

他們的工作內容並沒有外界想像的美好,不是只坐在辦公室吹冷氣,更多的時間是在外面奔波調查資料,除了要在短時間內認識客戶產業,還要跟眾多的高階主管打交道、協商,過程中更要往來應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

在完成研究並撰寫成報告後,緊接著是一連串漫長的協商過程,還有開不完的討論會議。

這樣的工作型態使得顧問業成為一項「高壓」、「高工時」的職業,如果有跟外部顧問合作的經驗,應該會對他們的工作時數感到印象深刻,凌晨寄信回覆你的問題已經是常態,在專案進行過程中幾乎是24小時待機,能休息的時間少之又少。

平均而言,每一個分析師的平均壽命只有2年的時間,離開稱為「畢業」,即成為該公司的「校友(Alumni)」,顧問公司也會介紹校友到客戶工作,持續為彼此建立緊密的連結。

企業花大錢找管理顧問到底有沒有用? 「顧問團隊是否真的有價值」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客戶本身:老闆找管理顧問背後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簡化冗餘的企業架構?整頓人馬以鞏固權位?還是為了整合集團內部資源?事實上有沒有成效還是要看企業主的決策品質,聘用顧問只是一項達成目標的手段。

因此麥肯錫之類的顧問公司向來不替企業「對外背書」,企業不論對外宣布任何決策都跟麥肯錫沒有關係,所有決定純粹都是依據內部的營運方針;但是對內,高階主管卻會宣稱決策都是出於麥肯錫的研究,請團隊配合專業,一起朝著正確的趨勢走。

管理顧問業也面臨轉型問題 從1940年代開始,跨國企業開始蓬勃發展,給了管理顧問公司極大的發揮舞台,當時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像是通用汽車、可口可樂、奇異電器等集團,讓跨國的組織管理成了一項重大的問題,紛紛委託具跨國管理經驗的顧問公司來為他們建立全球的管理制度。

隨著時代變遷,產業跟科技的革新下,跨國市場的組織管理已經趨於成熟,為了開闢市場,顧問公司已經逐漸朝著「在地化」發展,不像是過去各地區市場的合夥人都是外國人,現在已經轉為在地的高階主管擔任。

舉例而言,麥肯錫與波士頓諮詢近幾年在中國相當活躍,負責協助中國當地的國營企業轉型為民營企業,其中許多中國國營企業都是大客戶,為他們的亞洲辦公室提供高額的營業收入,由於當地市場的特殊性,顧問公司往往是聘請當地的合夥人,而不是由總部派出合夥人執行專案。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經濟的成長動能已經從傳統製造業轉型為網路科技產業,也讓傳統顧問公司面臨了成長問題,因為科技業的全球化與高變動性,顧問公司過去的管理模型已經難以說服科技業客戶掏出大錢買單。

為此他們正在尋求科技諮詢的業務轉型方向,近幾年招募都偏好理工背景的畢業生,與Google及Amazon等等的網路公司一同競爭最好的人才,反倒是傳統企管人才已經不再吃香。

文章導覽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上一頁上一集 本系列完整集數 第一集:騰訊眾創—真的是眾創嗎?還是幫騰訊創業?第二集:從Unicorpse看創投股權分配第三集:揭開有著「富人遊戲」之稱、全球企業併購背後的神秘推手—私募股權基金第四集:傳統IPO和直接上市,有什麼不同?第五集:十分鐘了解美團IPO招股書:估值500億美元合理嗎?第六集:獨角獸股價崩盤,矽谷創投正對華爾街IPO服務失去信心第七集:投資銀行學:你常聽到DD嗎?企業併購前的盡職調查該掌握什麼要點?第八集:【職涯科普】麥肯錫、BCG這類頂尖管理顧問公司到底在忙什麼?看懂收費數百萬報告的真正用途 專筆於科技史。

瞭解產業的運行規則,保有好奇、推理與觀察力的敏銳。

關於我們 創站目標 深度分析 熱門產業 半導體 通訊 雲端運算 美股SaaS 金融 遊戲 聯絡我們 Email Facebook Instagram 訂閱免費通知 Leavethisfieldemptyifyou'rehuman: Copyright©2021寫點科普Kopuchat 常見問題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理念 產業研究樹選單收合 軟體資訊選單收合 雲端運算 美股SaaS 行動App 數位行銷 硬體製造選單收合 半導體 記憶體 通訊 電腦科學選單收合 電腦起源 IC原理 人工智慧 程式教學 其他產業選單收合 金融 遊戲 精品時尚 會員限定分析選單收合 訂閱寫點週報 往期寫點週報 我的帳號 會員登入會員登入 立即訂閱立即訂閱 搜尋了: 本網站使用Cookie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Manageconsent Close PrivacyOverview Thiswebsiteusescookiestoimproveyourexperiencewhileyounavigatethroughthewebsite.Outofthese,thecookiesthatarecategorizedasnecessaryarestoredonyourbrowserastheyareessentialfortheworkingofbasicfunctionalitiesofthewebsite.Wealsousethird-partycookiesthathelpusanalyzeandunderstandhowyouusethiswebsite.Thesecookieswillbestoredinyourbrowseronlywithyourconsent.Youalsohavetheoptiontoopt-outofthesecookies.Butoptingoutofsomeofthesecookiesmayaffectyourbrowsingexperience. Necessary Necessary AlwaysEnabled Necessarycookiesareabsolutelyessentialforthewebsitetofunctionproperly.Thesecookiesensurebasicfunctionalitiesandsecurityfeaturesofthewebsite,anonymously. CookieDurationDescriptioncookielawinfo-checkbox-analytics11monthsThiscookieissetbyGDPRCookieConsentplugin.Thecookieisusedtostoretheuserconsentforthecookiesinthecategory"Analytics".cookielawinfo-checkbox-functional11monthsThecookieissetbyGDPRcookieconsenttorecordtheuserconsentforthecookiesinthecategory"Functional".cookielawinfo-checkbox-necessary11monthsThiscookieissetbyGDPRCookieConsentplugin.Thecookiesisusedtostoretheuserconsentforthecookiesinthecategory"Necessary".cookielawinfo-checkbox-others11monthsThiscookieissetbyGDPRCookieConsentplugin.Thecookieisusedtostoretheuserconsentforthecookiesinthecategory"Other.cookielawinfo-checkbox-performance11monthsThiscookieissetbyGDPRCookieConsentplugin.Thecookieisusedtostoretheuserconsentforthecookiesinthecategory"Performance".viewed_cookie_policy11monthsThecookieissetbytheGDPRCookieConsentpluginandisusedtostorewhetherornotuserhasconsentedtotheuseofcookies.Itdoesnotstoreanypersonaldata. Functional Functional Functionalcookieshelptoperformcertainfunctionalitieslikesharingthecontentofthewebsiteonsocialmediaplatforms,collectfeedbacks,andotherthird-partyfeatures.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Performancecookiesareusedtounderstandandanalyzethekeyperformanceindexesofthewebsitewhichhelpsindeliveringabetteruserexperienceforthevisitors. Analytics Analytics Analyticalcookiesareusedtounderstandhowvisitorsinteractwiththewebsite.Thesecookieshelpprovideinformationonmetricsthenumberofvisitors,bouncerate,trafficsource,etc.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cookiesareusedtoprovidevisitorswithrelevantadsandmarketingcampaigns.Thesecookiestrackvisitorsacrosswebsitesandcollectinformationtoprovidecustomizedads. Others Others Otheruncategorizedcookiesarethosethatarebeinganalyzedandhavenotbeenclassifiedintoacategoryasyet. SAVE&ACCEP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