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主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割讓台灣
臺灣民主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臺灣在1895年短暫存在的政體。
關於臺灣獨立運動支持者主張在臺灣與週圍島嶼建立的國家,請見「台灣共和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5月27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臺灣民主國"—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臺灣民主國1895年
國旗
臺灣民主國國璽國徽
臺灣民主國的所在地--臺灣島地位未被國際普遍承認的歷史政權首都臺北(1895年5月-6月)臺南(1895年6月-10月)常用語言清朝官話(官方)閩南語(民間通用)[1]客家語政府共和制大總統 • 1895年5月-6月唐景崧(首任)• 1895年6月-10月劉永福(末任)
立法機構議院歷史時期新帝國主義• 日清簽訂馬關條約1895年4月17日• 臺北第一共和建立1895年5月25日• 臺南第二共和建立1895年6月26日• 日軍攻陷台南城滅亡10月21日
貨幣清兩
前身
繼承
台灣清治時期
台灣日治時期
今屬於 中華民國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漢字臺灣民主國注音ㄊㄞˊ ㄨㄢ ㄇㄧㄣˊ ㄓㄨˇ ㄍㄨㄛˊ台羅Tâi-uânBîn-tsúKok客羅ToiˇVanˇMinˇZuˋGuedˋ(四縣腔)荷蘭語RepubliekFormosa西班牙語RepúblicadeFormosa日語假名たいわんみんしゅこく英語RepublicofFormosa葡萄牙語RepúblicadeFormosa
臺灣歷史、臺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荷治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明鄭時期1662-1683
清治時期1683-1895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1945迄今
其他政權
宋治澎湖 ·元治澎湖 ·明治澎湖 ·法佔澎湖
淡水國 ·雞籠國 ·荷治雞籠
'蛤仔蘭'卑馬巴
大肚王國 ·大龜文 ·加祿堂 ·崩山八社 ·普卡爾 ·斯卡羅酋邦 ·魍港十寨(諸羅外九莊) ·大明永和 ·林氏天運順天 ·陳氏天運 ·鎮海光明 ·張氏天運 ·戴潮春政權 ·大南澳政權 ·臺灣民主國 ·鐵國山 ·大靖政權 ·大明慈悲國 ·臺中地區治安委員會
臺灣專題史
政治史(憲法史-外交史-軍事史-戰爭史)
經濟史(貨幣史-鹽業史-糖業史-農業史-漁業史-林業史-建築史(百大建設-十大土木史蹟)-工業史-礦業史-煤礦史-茶業史-彩券史)
文化史(文學史-藝術史-
電影史-攝影史-漫畫史-
動畫史-臺語文史)
媒體史(報業史-電視史)
交通史(鐵路史-航空史-公路史-古道史-郵政史-通訊史)
體育史(棒球史-賽馬史)
教育史
社會史(人口史-猶太人史)
科學史(地質史-地圖史-氣象史-天文史-
鳥類學史-昆蟲學史)
臺灣地方史
臺北史(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
宜蘭史-桃園史
新竹史-苗栗史-臺中史
彰化史-南投史-雲林史
嘉義史-臺南史
澎湖史-高雄史-屏東史
花蓮史-臺東史-小琉球史
綠島史-蘭嶼史-龜山島史
歷史列表
臺灣歷史年表
臺灣古蹟列表-臺灣遺址列表
臺灣第一列表
臺灣舊地名列表
臺灣城市歷史人口列表
臺灣行政中心列表
臺灣歷代行政機關職稱列表
臺灣社會運動(黨外-臺獨-學運-環保-勞工運動)
臺灣統治者(總統)
史前臺灣歷史年表
荷治臺灣歷史年表
西治臺灣歷史年表
明鄭臺灣歷史年表
清治臺灣歷史年表
日治臺灣歷史年表
戰後臺灣歷史年表
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列表
其他史料
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
新帝國主義-臺灣抗日運動
太平洋戰爭-國共內戰
二二八事件-臺灣白色恐怖
美麗島事件-本土化運動
臺灣問題-臺海現狀
其他臺灣系列
人口-族群-經濟-交通
地理-文化-教育-法律
政治-政府-軍事-外交
臺灣主題首頁
閱論編
臺灣
臺灣概況
臺灣人民-臺灣人口
臺灣經濟-臺灣奇蹟
臺灣能源-臺灣交通
臺灣政區-臺灣城市
臺灣政治-臺灣政府
臺灣政黨-臺灣選舉
臺灣法律-臺灣總統
臺灣外交-臺灣軍事
臺灣族群-臺灣原民
臺灣人權-臺灣權益
臺海現狀-臺灣問題
臺灣紀錄-臺灣之最
臺灣第一列表
臺灣文化
臺灣語言-臺灣文學
臺灣宗教-臺灣喪葬
臺灣古蹟-臺灣遺址
臺灣國寶-民俗文物
臺灣節日-民俗陣頭
臺灣教育-臺灣體育
臺灣媒體-臺灣郵票
臺灣料理-臺灣茶藝
臺灣小吃-臺灣夜市
臺灣建築-臺灣眷村
文化活動-觀光景點
購物中心-百貨公司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
臺灣流行文化
臺灣藝術
臺灣音樂-臺灣舞蹈
臺灣戲劇-臺 劇
臺灣電影-臺灣攝影
臺灣漫畫-臺灣動畫
臺灣地理
臺灣天文-臺灣氣候
臺灣地質-臺灣地震
臺灣斷層-臺灣火山
臺灣生態-臺灣濕地
臺灣山峰-臺灣山脈
臺灣湖泊-臺灣水庫
臺灣河流-臺灣溫泉
臺灣島嶼-臺灣海岸
特有生物-保育物種
棲息環境-保護 區
臺灣國家自然公園
臺灣國家森林遊樂區
臺灣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直轄市風景特定區
縣市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歷史
史前時期-大肚王國
荷西時期-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各分類歷史
臺灣主題首頁
臺灣民主國是1895年(清光緒21年/明治28年/永清元年)短暫存在於臺灣的共和制政權。
大清在甲午戰爭戰敗後,被迫於同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與周邊島嶼割讓予日本,遭到臺灣住民強烈反對,臺灣部分仕紳因而鼓動前清臺灣巡撫唐景崧在同年5月25日宣布建國,並由唐景崧擔任首任大總統[2]。
然而在隨後因日方接收臺灣而起的乙未戰爭中,其中部分民兵首先叛變,臺北遭到佔領,唐景崧不久後便逃亡廈門,第一共和迅速瓦解。
同年6月26日,劉永福被選出任第二任大總統,以臺南為基地建立第二共和,並以大天后宮為總統府。
但劉永福亦於該年10月19日西渡大陸,兩日後臺南遭日軍攻陷,臺灣民主國滅亡,歷時150天。
[3]台日軍隊有數場激戰,日軍傷亡以病死者多。
臺灣民主國是臺灣住民為了引起國際社會牽制日本統治而建立的,由年號定為「永清」便可看出其本質上奉清朝為主國,並闡明當獨立事成後(驅逐日本人)將回歸清朝統治。
臺灣民主國的合法性並沒有得到任何國家承認,另有一種說法是:清廷起初默許,但德國警告清廷若是開戰可能將付出更多賠償,使清廷亦不支持臺灣民主國,並命令唐景崧離臺赴京[4]。
目次
1歷史
1.1甲午戰爭
1.2澎湖陷落
1.3割讓台灣
1.4建立民主國
1.5乙未戰爭
1.6滅亡
2臺灣民主國宣言
3政府組織
3.1歷任大總統
3.2台北時期政府組織
3.3台南時期政府組織
4票樣
4.1臺南官銀票
5研究與評論
5.1關於英文名稱
5.2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之疑義
5.3各界對民主國的解讀
6相關影視作品
7註釋
8參考文獻
8.1書籍
9參見
10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甲午戰爭[編輯]
日本帝國於1874年(清同治13年/明治7年)牡丹社事件出征台灣之前,聘用美國人李仙得為外交顧問。
李仙得參與出征台灣的計劃,同時向日本政府進言:「除非將北自樺太島、南至台灣的一連串列島加以佔有,把中國以半月形勢包圍,再在朝鮮與滿州兼持立足點,否則不足以保障帝國之安全、制御東亞」[來源請求]。
他的建言給予日本天皇很大刺激,影響所及種植了日本侵略台灣,佔為殖民地的決心。
日皇後來的大陸政策,幾乎都是根據李仙得的建議而訂的。
清廷與日本於1894年(光緒20年/明治27年)爆發甲午戰爭。
同年年底,日方眼見勝利在望,前樞密顧問井上毅,向首相伊藤博文遞呈漢文意見書,陳述:「世人皆知朝鮮主權必爭之,卻不知台灣之佔有尤為必爭。
朝鮮究竟無力獨立。
而且,為其保護國雖有義俠美名,並無富殖實益,台灣則然。
不但能扼黃海、朝鮮海、日本海航權,亦可開闔東洋門戶。
況且與沖繩(琉球)及八重山群島相連,一臂伸處,得以鉗制他人出入。
若此一大島落入他人之手,我沖繩諸島將受鼾睡之妨礙,利害相反不啻霄壤。
若失此機會,二、三年後台島必為他一大國所有。
不然又必成為中立而不可爭之地」,井上說明領有台灣的重要性,並指出如失此良機,再沒有機會。
當時,兼任海軍教授、隸屬大本營的中村純九郎,也向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提出「有關佔領台灣島的建議」,極力主張:「台灣為南中國海的咽喉,日本非把它納入版圖不可」。
1894年(清光緒20年/明治27年)10月,中日開戰之初,英國政府已覺察到日本帝國對台計劃,促使《倫敦時報》報導此事以引起各國注意。
法國也極力反對日帝佔領台灣,表示不辭使用武力加以阻止。
清朝兩江總督張之洞被這些行動所鼓舞,於翌年3月透過駐倫敦的清朝公使,欲以台灣作抵押向英國借貸數千萬兩,但被拒絕。
同一時期,法國艦隊來到澎湖島,告知日軍不久即將進攻澎湖島的消息,法國政府並向清政府提議將台灣暫且讓給法國,戰後再歸還。
但是,此提議被中法戰爭時防守台灣的劉銘傳激烈反對而未實現。
澎湖陷落[編輯]
1895年1月(清光緒21年/明治28年),日軍大本營接納井上與中村的意見,決定先行佔領澎湖列島。
3月13日於佐世保軍港下令比志島支隊攻佔澎湖,因天候不佳,至3月23日始登陸正角,並於26日完全佔領澎湖[5],日軍以霍亂病死二千人。
為封鎖清政府對台灣的支援,佔領澎湖島不但必要而且是有效的戰略。
台灣官民受此衝擊,對日本佔領台灣的企圖感到不安。
雖然中日兩國於同月30日簽署了停戰協定,但台灣與澎湖列島被排除在停戰區域之外,不安情緒更為增高,台灣與澎湖列島割讓的傳說也增加了真實感。
清政府極力隱瞞和談會議上有關遼東半島與台灣割讓之事,但台灣官民由外國人洋行得到情報,對和談會議的內容約略已知。
割讓台灣[編輯]
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除賠款外,清廷將臺灣、澎湖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
台灣巡撫唐景崧上書表示,台灣民眾不服,其約(馬關條約)可廢。
5月8日,清朝皇帝批准馬關條約而使其正式生效。
5月10日,日方擢昇海軍中將樺山資紀為大將,並任命為首任台灣總督。
18日,樺山總督指揮常備艦隊及當時駐在遼東半島的近衛師團,準備接收台灣[6]。
而原本一併割讓的遼東半島則因沙俄、法國、德國三國出面干涉,改由清廷贖回。
建立民主國[編輯]
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臺灣民主國國旗摹繪本
台灣民主國為籌湊龐大軍需而發行的「股分票」
據《清史稿》記載:「光緒……二十一年,棄臺灣,省巡撫。
」[7]「日索交臺灣益亟,朝旨命臺灣巡撫唐景崧交臺,臺民洶洶欲變,並引公法力爭。
」[8]
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臺灣住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5月15日,巡撫唐景崧與臺灣士紳密談,會後發表「臺民布告」如下。
我臺灣隸大清版圖二百餘年。
近改行省,風會大開,儼然雄峙東南矣。
乃上年日本肇釁,遂至失和。
朝廷保兵恤民,遣使行成。
日本要索臺灣,竟有割臺之款。
事出意外,聞信之日,紳民憤恨,哭聲震天。
雖經唐撫帥電奏迭爭,並請代臺紳民兩次電奏,懇求改約,內外臣工,俱抱不平,爭者甚衆,無如勢難挽回。
紳民復乞援於英國,英泥局外之例,置之不理。
又求唐撫帥電奏,懇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商請俄、法、德三大國併阻割臺,均無成議。
嗚呼慘矣!查全臺前後山二千餘里,生靈千萬,打牲防番,家有火器。
敢戰之士,一呼百萬,又有防軍四萬人。
豈甘俯首事仇?今已無天可籲,無人肯援。
臺民惟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臺政。
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國,作何辦理。
倘日本具有天良,不忍相強,臺民亦願顧全和局,與以利益。
惟臺灣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幹預。
設以干戈從事,臺民惟集萬衆禦之。
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
所望奇材異能,奮袂東渡,佐創世界,共立勛名。
至於餉銀軍械,目前儘可支持,將來不能不借貸內地。
不日即在上海、廣州及南洋一帶埠頭,開設公司,訂立章程,廣籌集款。
臺民不幸至此,義憤之倫,諒必慨為佽助,洩敷天之恨,救孤島之危。
如肯認臺灣自立,公同衛助,所有臺灣金礦、煤礦以及可墾田可建屋之地,一概租與開闢,均沾利益。
考公法:讓地為紳士不允,其約遂廢;海邦有案可援。
如各國仗義公斷,能以臺灣歸還中國,臺民亦願以臺灣所有利益報之。
臺民皆籍閩、粵,凡閩、粵人在外洋者,均望垂念鄉誼,富者挾貲渡臺,臺能庇之,絕不欺凌;貧者歇業渡臺,既可謀生,兼同洩憤。
此非臺民無理倔強,實因未戰而割全省,為中外千古未有之奇變。
臺民欲盡棄其田裡,則內渡後無家可依;欲隱忍偷生,實無顏以對天下。
因此槌胸泣血,萬衆一心,誓同死守。
倘中國豪傑及海外各國能哀憐之,慨然相助,此則全臺百萬生靈所痛哭待命者也。
特此布告中外知之[9]。
臺灣士紳又發電報給總理衙門、北洋大臣、南洋大臣、閩浙總督、福建布政使及全臺長官,表明獨立的意圖:
伏查臺灣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惟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洋屏蔽。
[10]。
5月19日,一艘法國巡洋艦抵達基隆[11],對急需外國勢力協助的臺灣人而言,不啻為大好消息。
法國軍官在21日拜訪唐巡撫時,表明如果是為清政府取回土地,則相當困難;如果是為臺灣保護人民,則較容易[12]。
在此鼓舞下,原本猶豫不決的唐巡撫遂於5月25日發布「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唐景崧就任大總統宣言)如下:
台灣民主國總統,前署台灣巡撫布政使唐為曉諭事:照得日本欺凌中國,大肆要求,此次馬關議款,於賠償兵費之外,復索台灣一島。
台民忠義,不肯俯首事仇,履次懇求代奏免割,總統亦奏多次,而中國欲昭大信,未允改約。
全台士民,不勝悲憤。
當此無天可籲,無主可依,台民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
以為事關軍國,必須有人主持,於四月二十二日士民公集本衙門遞呈,請余暫統政事。
經余再三推讓,復於四月二十七日相率環籲;五月初二日,公同刊刻印信,文曰:「台灣民主國總統之印」,換用國旗「藍地黃虎」捧送,前來竊見眾志已堅,群情難拂,不得已為保民起見,俯如所請,允暫視事。
即日議定,改台灣為民主之國,國中一切新政,應即先立議院,公舉議員,詳定律例章程,務歸簡易。
惟是台灣疆土,荷鄭大清經營締造二百餘年,今須自立為國,感念列聖舊恩,仍應恭奉正朔,遙作屏籓,氣脈相通,無異中土,照常嚴備,不可稍涉疏虞。
民間有假立名號,聚眾滋事,藉端仇殺者,照匪類治罪。
從此台灣清內政、結外援、廣利源、除陋習,鐵路、兵輪次第籌辦,富強可致,雄峙東南,未嘗非台民之幸也。
特此曉諭全台知之。
永清元年五月〇日
吾等如甘受,則吾土吾鄉歸夷狄所有。
如不甘受,防備不足故,斷難長期持續。
屢與列強折衝,無人肯援,臺民惟有自主。
臺民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
臺民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
決定國務由公民公選官吏營運。
為達計劃且抵抗倭奴侵略。
新政府機構中樞必須有人主持,確保鄉里和平。
素敬仰巡撫承宣布政使唐景崧,會議決定推舉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
初二日公同刊刻印信,全臺灣紳民上呈。
當日拂曉,士農工商公集籌防局,開始嚴肅此壯舉。
乞勿遲誤
以全臺之民布告之[13]。
24日將宣言譯成外國語並送至各國駐臺領事館,25日上午9時舉行獨立典禮,宣佈成立「臺灣民主國」。
唐景崧被推為臺灣民主國的大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團練使,領導義勇軍。
劉永福被推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務大臣。
臺灣民主國制定藍地黃虎的「黃虎旗」為國旗及國徽[14]、刻有「民主國寶印」文字的國璽、以及建年號為「永清」[15],臺北為首都。
第四條 採用藍地黃虎國旗,並作為國徽。
——《臺灣民主國臨時憲法》
臺灣第一富豪林維源,雖被推為國會議長,但堅持婉拒,在獨立慶典的第二天就潛逃至廈門。
臺灣民主國郵票,又稱「獨虎票」,部分西方文獻指為「黑旗票」。
本件為第三版,面值50錢,郵票顏色為紅色,四邊有齒孔,厚紙印製,圖案分為4個部分,上方字體為「臺灣民主國」,左邊有「士擔帋」(stamppaper),中間為老虎圖案,右邊面值「伍拾錢」[16][17]。
乙未戰爭[編輯]
主條目:乙未戰爭
臺南官銀票伍大員。
臺南府城義民牌。
5月27日,日本近衛師團的主力部隊與樺山總督在沖繩會合後,即往台灣前進。
5月29日,日軍在澳底(今新北市貢寮區境內)登陸。
6月2日,清廷代表李經芳與日本代表樺木完成台灣交接。
6月3日,獅球嶺砲台與基隆相繼陷落,民主國正規軍戰死者在200人以上。
6月3日敗兵退入台北,引發紛亂。
6月4日傍晚,總統唐景崧化妝成老婦,帶著銀兩逃出台北。
6月6日,唐景崧搭上德國商輪鴨打號(Arthur),從淡水逃往廈門。
有部分史學家據此,將該日定為台灣民主國的滅亡日。
6月7日,副總統丘逢甲得知唐景崧率先逃亡後,也決定跟著逃亡,帶著十萬兩白銀的起義款項[18]逃往廣東嘉應。
6月11日,泉州人辜顯榮代表艋舺士紳迎接日本軍進入台北城。
同時,軍務大臣李秉瑞、義勇軍大統領吳湯興堅守崗位積極備戰。
6月19日,日軍開始南下進攻桃園、新竹。
22日前鋒部隊佔領竹塹城前後,開始遭到客家烈士吳湯興(苗栗銅鑼人)、姜紹祖(新竹北埔人)、徐驤(苗栗頭份人)等人率領的義勇軍的游擊式「壯烈反抗」[19]。
另外,在三角湧的隆恩埔、分水崙等地,日軍分別遭到當地義勇軍的包圍伏擊,死傷多達數百人。
6月26日,餘眾在台南擁立民主國大將軍、黑旗軍統帥劉永福為第二任大總統,遷都臺南,號稱南都,設總統府於大天后宮。
為籌措經費,劉甚至曾經發行鈔票與郵票。
學者將劉永福在臺南所建的政權稱之為「台南共和」(TainanRepublic)[20][21][22]或「第二共和」(SecondRepublic)[23]。
劉永福以劉成良統福軍駐旗後砲臺,合鄭超英、周得啟、孔憲盈各軍防安平;是為海口之防[24]。
8月下旬,雙方各自集結於八卦山一帶。
27日,日軍開始零星砲擊八卦山的抗日義勇軍陣地。
29日半夜發動進攻,歷經八小時的激戰,於當日上午八時取得勝利。
此役為乙未戰爭最大的正面會戰,史稱「八卦山之役」。
由於戰情不如預期,日軍增派混成第四旅團及第二師團,分別於嘉義布袋與台灣最南端屏東枋寮登陸。
10月3日起,分別於三方向進佔台灣南部各城。
10月11日,當嘉義之陷,劉永福知事不可為[25],令鄭超英守安平、柯月坡守炮台,並分兵扎罾門溪上[26]。
10月16日,日艦七、運船二攻旗後砲臺,守將劉成良,永福義子也,互擊兩時許,臺陷,逃歸臺南。
10月18日,日軍略舊城,以騎兵迫臺南。
鄭青拒之於二層行溪,旋聞劉帥已遁,斷橋退入山[27]。
滅亡[編輯]
鎮守台南的劉永福也和台北的唐景崧、台中的丘逢甲一樣陣前潛逃。
10月20日,劉永福見大勢已去,與其義子劉成良搭乘英國籍商船「塞里斯輪」(Thales,《臺灣通史》譯作「爹利士」)內渡廈門而去(1895年台海登船臨檢事件)。
郡中大震,爭舟走廈門,臺南城內秩序大亂。
10月21日辰刻,地方士紳陳修五、吳道源懇請英國牧師巴克禮及宋忠堅等人向日軍第二師團乃木希典將軍交涉,巴克禮與及教徒執英國旗,在夜間前往軍營,引導日軍不流血和平入城,日軍由小南門順利進入臺南城,至此民主國滅亡。
10月22日,日本水軍由安平南路入安平港,遺兵二十餘人被殺[28]。
10月23日,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由北路入安平,日軍四旅團大軍會合後,和平進入台南城。
臺灣民主國宣言[編輯]
黑虎票以老虎為圖案,是1895年時,臺灣民主國為籌措抗日軍餉而發行的郵票。
左方的「士擔帋」三字即是「郵票(Stamp)」的音譯。
該宣言係由陳季同所起草,於1895年(清光緒21年/明治28年/永清元年)5月24日將宣言的英文譯文送給在臺北的各國領事館。
宣言內容主要為:
“
日寇強橫,欲併臺灣。
臺民曾派代表詣闕力爭,未蒙俞允。
局勢危急,日寇將至。
我如屈從,則家鄉將淪於夷狄;如予抗拒,則實力較弱,恐難持久。
業與列國迭次磋商,儉謂臺灣必先自立,始可予我援助。
臺灣同胞,誓不服倭,與其事敵,寧願戰死。
爰經大會議決,臺灣自立,改建民主國;官吏皆由民選,一切政務秉公處理。
但為禦敵及推行新政,必須有一元首,俾便統率,以維持秩序而保安寧。
巡撫承宣布政使唐景崧為萬民所敬仰,故由大會公推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29]。
”
政府組織[編輯]
主條目:臺灣民主國政府和臺灣民主國大總統
歷任大總統[編輯]
1895年(清光緒21年/明治28年/永清元年),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
5月25日,共和國政體的「臺灣民主國」成立,原臺灣巡撫唐景崧擔任大總統。
不久,唐景崧率先逃回中國。
同年6月,民主國在臺南城擁立原大將軍劉永福為第二任大總統。
10月20日,劉永福亦兵敗逃離;翌日臺南城陷落,臺灣民主國因而滅亡,存在時間僅150天。
[30]
任別
姓名
任期
第一任
唐景崧
1895年5月25日─1895年6月6日
第二任
劉永福
1895年6月26日─1895年10月21日
台北時期政府組織[編輯]
大總統:唐景崧
副總統兼團練使:丘逢甲
大將軍:劉永福
義軍總兵:李惟義
軍務大臣:李秉瑞(原禮部主事)
內務大臣:俞明震(原刑部主事。
唐景崧就任後,改布政使司為「臺灣承宣布政總理內務衙門」,以俞明震為「臺灣承宣布政總理內務衙門」督辦。
)
外務大臣:陳季同(原副將)
情報局長:李祥甫
遊說使[31]:姚文棟
議院議長:林維源
議院議員:陳雲林、洪文光、白其祥等
臺灣道觀察使:忠滿(兼護印)[32],一說為區鴻基[33]
臺北府知府:俞鴻
淡水縣知縣:凌汝曾
新竹縣知縣:王國瑞
宜蘭縣知縣:俞秉焜
基隆廳同知:方祖蔭
南雅廳通判:宋維釗
臺灣府知府:黎景嵩
臺灣縣知縣:史濟道
彰化縣知縣:羅樹勳
苗栗縣知縣:李烇
雲林縣知縣:羅汝澤(農曆五月內渡,後改李郁華)
埔裏社廳通判:溫培華
臺南府知府:忠滿(兼護印)
安平縣知縣:忠滿
嘉義縣知縣:孫育萬
鳳山縣知縣:盧自鑠
恆春縣知縣:歐陽萱(乙未戰爭陣亡)
臺東直隸州知州:胡傳(原職,胡適之父親,內渡)
台南時期政府組織[編輯]
大總統:劉永福
義軍總兵:李惟義
軍務大臣:李秉瑞
全台義民大統領:吳湯興
情報局長:李祥甫
議院議長:許獻琛
議院議員:許南英、林際春、徐元焯、謝鵬翀、陳鳳昌、林馨山等
籌防局長:陳鳴鏘[34]
財政部長:連德政[註1]
臺灣道:忠滿(兼署)
臺北府(府治已失陷)
新竹縣(部分失陷)知縣:李烇(兼署)
臺灣府知府:黎景嵩
臺灣縣知縣:史濟道
彰化縣知縣:羅樹勳
苗栗縣知縣:李烇
雲林縣知縣:羅汝澤(農曆五月內渡,後改李郁華)
埔裏社廳通判:溫培華
臺南府知府:忠滿(署理)
安平縣知縣:鄭文海
嘉義縣知縣:孫育萬
鳳山縣知縣:林東青
恆春縣知縣:盧肇經
臺東直隸州知州:孫振鐸(原砂金局督辦)[35]
票樣[編輯]
臺南官銀票[編輯]
圖案
正面
背面
面值
發行日期
備註
直式臺南官銀票壹大員券光緒21年發行
藍色調碑形圖像、官銀錢票總局、臺南官銀票、「憑票支付圳平銀壹大員照」及各式紅色官章戳加印。
無
壹大員
光緒21年(1895年)永清元年
版別:臺南官銀票壹大員券印製年版:光緒21年(1895年)發行地區:臺灣地區鈔券尺寸(毫米):250X135。
直式臺南官銀票壹大員券光緒21年發行
藍色調碑形圖像、護理臺南府正堂忠、臺南官銀票、「憑票支付圳平銀壹大員照」及各式紅色官章戳加印。
無
壹大員
光緒21年(1895年)永清元年
版別:臺南官銀票壹大員券印製年版:光緒21年(1895年)發行地區:臺灣地區鈔券尺寸(毫米):250X135。
直式臺南官銀票伍大員券光緒21年發行
藍色調碑形圖像、官銀錢票總局、臺南官銀票、「憑票支付圳平銀伍大員照」及各式紅色官章戳加印。
無
伍大員
光緒21年(1895年)永清元年
版別:臺南官銀票伍大員券印製年版:光緒21年(1895年)發行地區:臺灣地區鈔券尺寸(毫米):250X135。
直式臺南官銀票伍大員券光緒21年發行
藍色調碑形圖像、護理臺南府正堂忠、臺南官銀票、「憑票支付圳平銀伍大員照」及各式紅色官章戳加印。
無
伍大員
光緒21年(1895年)永清元年
版別:臺南官銀票伍大員券印製年版:光緒21年(1895年)發行地區:臺灣地區鈔券尺寸(毫米):250X135。
直式臺南官銀票拾大員券光緒21年發行
藍色調碑形圖像、官銀錢票總局、臺南官銀票、「憑票支付圳平銀拾大員照」及各式紅色官章戳加印。
無
拾大員
光緒21年(1895年)永清元年
版別:臺南官銀票拾大員券印製年版:光緒21年(1895年)發行地區:臺灣地區鈔券尺寸(毫米):250X135。
直式臺南官銀票拾大員券光緒21年發行
藍色調碑形圖像、護理臺南府正堂忠、臺南官銀票、「憑票支付圳平銀拾大員照」及各式紅色官章戳加印。
無
拾大員
光緒21年(1895年)永清元年
版別:臺南官銀票拾大員券印製年版:光緒21年(1895年)發行地區:臺灣地區鈔券尺寸(毫米):250X135。
研究與評論[編輯]
關於英文名稱[編輯]
臺灣
臺灣概況
臺灣人民-臺灣人口
臺灣經濟-臺灣奇蹟
臺灣能源-臺灣交通
臺灣政區-臺灣城市
臺灣政治-臺灣政府
臺灣政黨-臺灣選舉
臺灣法律-臺灣總統
臺灣外交-臺灣軍事
臺灣族群-臺灣原民
臺灣人權-臺灣權益
臺海現狀-臺灣問題
臺灣紀錄-臺灣之最
臺灣第一列表
臺灣文化
臺灣語言-臺灣文學
臺灣宗教-臺灣喪葬
臺灣古蹟-臺灣遺址
臺灣國寶-民俗文物
臺灣節日-民俗陣頭
臺灣教育-臺灣體育
臺灣媒體-臺灣郵票
臺灣料理-臺灣茶藝
臺灣小吃-臺灣夜市
臺灣建築-臺灣眷村
文化活動-觀光景點
購物中心-百貨公司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
臺灣流行文化
臺灣藝術
臺灣音樂-臺灣舞蹈
臺灣戲劇-臺 劇
臺灣電影-臺灣攝影
臺灣漫畫-臺灣動畫
臺灣地理
臺灣天文-臺灣氣候
臺灣地質-臺灣地震
臺灣斷層-臺灣火山
臺灣生態-臺灣濕地
臺灣山峰-臺灣山脈
臺灣湖泊-臺灣水庫
臺灣河流-臺灣溫泉
臺灣島嶼-臺灣海岸
特有生物-保育物種
棲息環境-保護 區
臺灣國家自然公園
臺灣國家森林遊樂區
臺灣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直轄市風景特定區
縣市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歷史
史前時期-大肚王國
荷西時期-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各分類歷史
臺灣主題首頁
「台灣民主國」所用的英文名稱似乎是「TheRepublicofFormosa」。
後來以劉永福為首的「第二共和」政府也併用「TheTaiwanRepublic」這個名稱[36]。
然而,在英文文獻中,相關作者對「民主國」採用的譯名卻相當不一致,除了「TheRepublicofFormosa」[37]和「TheTaiwanRepublic」[20]
[21][38]以外,還可以發現的譯名包括「TheFormosanRepublic」[39]、「RepublicofTaiwan」[40]以及「TheFormosanDemocraticRepublic」[41]。
民主國的英文郵戳則有使用「FormosanRepublic」[42]。
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之疑義[編輯]
臺灣民主國的誕生比同樣採取共和制的中華民國早16年,容易被誤認為「亞洲最早的共和國」或「亞洲最早的民主共和國」[43]。
然而在此之前,早在1777年婆羅洲就出現蘭芳共和國,是亞洲第一個以共和國自稱的政權。
接著1868年北海道出現蝦夷共和國,是亞洲最早透過選舉制度組織政府的政權(士官級以上的幹部具備選舉權)。
精確的說,臺灣民主國應該是亞洲第一個以民主國自稱的政權,但因戰亂,未能執行民主制度。
另一方面,比台灣民主國晚了3年,在菲律賓也出現同樣短命之阿奎納多(DonEmilioAguinald)的菲律賓共和國。
繼1912年的中華民國之後,1920年在極寒地帶之西伯利亞,也出現另外一個短命的遠東共和國。
其後,亞洲地域再有新的共和國出現就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44]。
各界對民主國的解讀[編輯]
對於這個在臺灣歷史上曾經短暫存在的政權,學者間對其本質一直存在著不盡相同的看法。
首先,全世界大多數的學者,似乎不約而同地強調這個所謂「共和國」的「人為性(artificiality)」。
他們認為,民主國是清朝官方及台灣地方上層領導階級用來尋求國際支持、藉以嚇阻日本攻台的權宜作法,還維持其對清廷的忠誠。
以李筱峰的看法為例,他說:「台灣民主國不能算是一次真正的台灣獨立運動。
清廷的官吏在甲午戰敗後,想以台灣作為和談的籌碼,但恐台民不服,因而必須在台灣製造抗日行動,使台民覺得是日本來占領台灣,而不是清廷將台灣出賣」。
第二,比較傾向中國民族主義的作者,則認為民主國的抗爭是中國人民對抗日本帝國主義之鬥爭的一環。
為了強化其對台灣主權屬於中國的結論,他們通常會強調「抗日運動」當中的中國性(Chineseness)。
賴建國就對「民主國」有這樣的評論:「台灣民主國的政治定位,是設計屬於清朝或中國之下的,並不具備一種獨立自主的地位;加上它是一種過渡性的短暫組織,當台灣歸還中國的任務達成後,它就自行結束。
」
也有一些支持台獨的學者所持看法與上開論述十分的類似。
史明認為:「『台灣民主國』雖說以獨立自主為宗旨,但是,其所代表的思想意識,並不一定和台灣本地人大眾相吻合……所指向的政治目標也脫離不了老一套的滿清統治下封建中國之圈內。
」另外,王育德也認為台灣民主國的獨立宣言格調不能算高,主要是宣言中的「恭奉正朔,遙作屏籓」這句話,令他懷疑民主國的獨立精神。
支持台獨立場的學者,試著將民主國視為一個「事實(defacto)」獨立的國家,而將其放在台灣人民從十七世紀以來反抗異族統治的脈絡下來解讀[45][46]。
黃昭堂就認為,和台灣歷史上之前的政治運動相比,台灣民主國有以下三大特點:
在獨立宣言中主張:「所有的國務都由公民公選出來的官吏來推動」。
關於這一點,不管是出於歐美人士的建議,或是為了得到外國承認而採取的一種手段,用公民(People)這個詞彙來宣揚台灣住民的意志有其特別的意義。
台灣民主國是第一個明確地表達了以台灣作為領土的建國運動。
不論實際的情形如何,它是首次嘗試亞洲任何其他國家所未曾經歷過的共和體制。
[47](實際上在此之前,亞洲已出現過兩次共和制國家)
相關影視作品[編輯]
電影《一八九五》,改編自李喬《情歸大地》,2008。
電視劇《台灣1895》,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2008。
電視劇《亂世豪門》,台灣公共電視,2007。
註釋[編輯]
^連戰的曾祖父。
參考文獻[編輯]
^竺家寧《聲韻學》第四講
^連雅堂,《台灣通史》卷四,獨立紀,105頁
^連雅堂,《台灣通史》卷四,獨立紀,118頁
^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博客來:92–95.[2019-02-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9).
^許佩賢譯,《攻台戰紀》,遠流,1995年,76-91頁
^許佩賢譯,《攻台戰紀》,遠流,1995年,102-103頁
^志九十一/職官三/外官/總督巡撫,中央研究院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
^志一百三十三/邦交六/日本,中央研究院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
^連雅堂,《臺灣通史》卷四,獨立紀
^黃昭堂,2006,臺灣民主國研究,廖為智譯。
臺北:前衛出版社。
p.061。
^JamesW.Davidson,"TheIslandofFormosa,HistoricalViewrom1430to1900(NewYork,1903),p.284
^《張之洞全集》,電牘二四,唐撫臺來電,4月29日(陽曆5月23日)到電
^黃昭堂,2006,臺灣民主國研究,廖為智譯。
臺北:前衛出版社。
p.067-077。
^簡後聰.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下冊)(PDF).第240頁.
^依中華民國教育部審定之國民中學歷史課本教師手冊的解釋:永清是永遠效忠清朝之意。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臺灣民主國郵票第三版雙連一套.斯土斯民展品列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李明亮.臺灣民主國郵史及郵票.花蓮:獨虎出版社.1995[2018-01-31].
^連橫.《臺灣通史》
^洪棄生,《瀛海偕亡記》,1906年
^20.020.1Chang,Lung-chih(1995).The1895TaiwanRepublic:ACentennialReassessment.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NorthAmericaTaiwanStudiesConference,2-4June,NewHaven,Conn.
^21.021.1Lamley,HarryJ.(1968年).「The1895TaiwanRepublic:ASignificantEpisodeinModernChineseHistory」.TheJournalofAsianStudies,27(4):739-62.
^Wang,Mei-lingT(1999).TheDustthatNeverSettles:TheTaiwanIndependenceCampaignandU.S.-ChinaRelations.Lanham,Md:UniversityPressofAmerica.p.7
^Long1991,26
^連雅堂,《臺灣通史》卷四,獨立紀
^連雅堂,《臺灣通史》卷四,獨立紀
^吳德功,《讓臺記》,省立臺北圖書館,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春。
^吳德功,《讓臺記》,省立臺北圖書館,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春。
^連雅堂,《臺灣通史》卷四,獨立紀
^楊碧川,《臺灣歷史詞典》,臺北,前衛,1997年,265頁
^連雅堂,《臺灣通史》卷四,獨立紀
^任命姚文棟為遊說使的目的,是赴北京陳述台灣民主國的情形。
黃昭堂,2006,台灣民主國研究,廖為智譯。
台北:前衛出版社。
p.164
^"黃著官職"
^連雅堂,〈職官志〉《台灣通史》卷六
^連雅堂,《台灣通史》卷四,獨立紀
^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197-199頁
^黃昭堂,《台灣民主國之研究》,廖為智譯,台北,台灣現代學術研究會,1993年,60頁
^Chen,I-te(1968).JapaneseColonialisminKoreaandFormosa:AComparisonofItsEffectsupontheDevelopmentofNationalism.Ph.D.diss.,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57-60.
^Wang,Mei-lingT(1999).TheDustthatNeverSettles:TheTaiwanIndependenceCampaignandU.S.-ChinaRelations.Lanham,Md:UniversityPressofAmerica.p.40
^Davidson,JamesW(1988).TheIslandofFormosa:PastandPresent.Taipei:SouthernMaterialsCenter,Inc.,p.275-289
^Su,Bing(1986).Taiwan's400YearHistory:TheOriginsandContinuingDevelopmentoftheTaiwaneseSocietyandPeople,translatedbyKuo-tsiTai,Washington,D.C.:TaiwaneseCulturalGrassrootsAssociation,p.101
^Meisner,Maurice(1964).「TheDevelopmentofFormosanNationalism」,MarkMancall編:FormosaToday.NewYork:FrederickA.Praeger,149-150
^[1]
^Goddard,W.G.(1966).Formosa:AStudyinChineseHistory.EastLansing:MichiganStateUniversityPress,p.140
^黃昭堂,《台灣民主國之研究》,廖為智譯,台北,台灣現代學術研究會,1993年,226頁
^黃昭堂,《台灣民主國之研究》,廖為智譯,台北,台灣現代學術研究會,1993年
^施敏輝,《台灣意識論戰選集》,注視島內一場「台灣意識」的論戰,台灣出版社,1985年,10頁
^黃昭堂,《第二次大戰前「台灣人意識」的探討》,《台灣淪陷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6年,87頁
書籍[編輯]
(按作者姓氏注音符號與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史(M)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台北市:衆文圖書.1990年.
李筱峰.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台灣,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M)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台北:玉山社.1995年:73–145.
台灣史研究會.簡論邱逢甲詩並對連橫著「台灣通史」及其他有關邱逢甲事蹟評論的覆議.台灣史學述研討會論文集第一集(C)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台灣史學述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出版.1988年:26–50.
梁華璜.光緒乙末台灣的交割與保台(M)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高雄:庚子出版社.1974年.
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M)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黃昭堂.台灣民主國之研究(M)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廖為智.台北:台灣現代學術研究會.1993年.
台灣史研究會.邱逢甲乙末抗日保台鬥爭述論.台灣史學述研討會論文集第一集.台灣史學述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出版.1988年:310–336.
陳偉芳.台灣乙未戰紀(M)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西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施敏輝.注視島內一場「台灣意識」的論戰.台灣意識論戰選集(C)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1985年:1–18.
施家順.台灣民主國的自主與潰散(M)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屏東:現代教育出版社.1984年.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冊)(平裝普及版)(M)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SanJose,Calif.: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
吳密察、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1895年「台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台灣史論文精選(下)(C)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幫助).台北:玉山社.1996年:11–54.
Chang,Lung-chih.The1895TaiwanRepublic:ACentennialReassessment.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NorthAmericaTaiwanStudiesConference,2-4June,NewHaven,Conn.1995.
Lamley,HarryJ.The1895TaiwanRepublic:ASignificantEpisodeinModernChineseHistory.TheJournalofAsianStudies.1968,27(4):739–62.
Lamley,HarryJ.The1895TaiwanWarofResistance:LocalChineseEffortsAgainstaForeignPower.LeonardH.D.Gordon(編).Taiwan:StudiesinChineseHistory.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0:23–77.
Lamley,HarryJ.AShort-livedRepublicandWar,1895:Taiwan'sResistanceAgainstJapan.PaulK.T.Sih(編).TaiwaninModernTimes.NewYork:St.John'sUniversityPress.1973:241–316.
Morris,Andrew.TheTaiwanRepublicof1895andtheFailureoftheQingModernizingProject.StephaneCorcuff(編).MemoriesoftheFuture:NationalIdentityIssuesandtheSearchforaNewTaiwan.Armonk,N.Y.:M.E.Sharpe.2002:3–24.
Su,Bing.Taiwan's400YearHistory:TheOriginsandContinuingDevelopmentoftheTaiwaneseSocietyandPeople.translatedbyKuo-tsiTai.Washington,D.C.:TaiwaneseCulturalGrassrootsAssociation.1986.
參見[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臺灣民主國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馬關條約
台灣交割全書
割台記
臺灣紳民籲奏清廷免割臺灣之電文
唐景崧電請清廷文
全臺紳民痛罵李鴻章文
唐景崧就任大總統宣言
全臺紳民致中外文告
全臺紳民電稟總理衙門北洋大臣閩浙總督福建藩臺暨全臺官憲文
劉永福與臺民盟約
劉永福致臺民佈告
樺山資紀與劉永福往來書函
東寧王國
台灣歷史
乙未戰爭
台灣民主國大總統
劉永福
鄭超英
丘逢甲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共和國
臺灣府城教會報
外部連結[編輯]
南瀛抗日人物誌:台灣民主國的成立
郭弘斌:日本對台灣的企圖
《台灣民主國》的假獨立與短命,邱國禎,《民眾日報》
閱論編臺灣歷史文化與政權史前時代(代表文化)舊石器時代澎湖原人·大崗山人*·左鎮人·長濱文化·網形文化新石器時代大坌坑文化·訊塘埔文化·牛罵頭文化·牛稠子文化·東部繩紋紅陶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芝山岩文化·營埔文化·大湖文化·卑南文化·麒麟文化金屬器時代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蔦松文化·靜浦文化史前→歷史時代原住民政權大肚王國·大龜文酋邦·瑯嶠十八社中原政權南宋晉江縣(澎湖群島)·元&明澎湖寨巡檢司其他稱呼蓬萊山*·夷州*·流求國*·福爾摩沙·高山國1624年-1895年主要政權荷蘭東印度公司·西班牙帝國·明鄭(東都明京→東寧)·大清(福建省臺灣府→福建臺灣省)次要政權大明永和·林爽文(天運·順天)·陳氏天運·鎮海光明·張氏天運·戴潮春·美利士&荷恩氏大南澳·法國遠東艦隊(法語:escadred'Extrême-Orient(France))(澎湖地區)1895年-1945年主要政權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次要政權
臺灣民主國·鐵國山·大靖· 大明慈悲國1945年-主要政權中華民國(臺灣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政府→中央政府)次要政權台中地區治安委員會*·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
·高砂國說明:標*者尚存爭議
閱論編臺灣各時期最高行政區劃及最高政府機構 荷西時期
福爾摩莎
荷蘭東印度公司
艾爾摩莎
西班牙帝國
明鄭時期
東都明京(承天府)
東寧
清治時期臺廈道(臺灣府)→臺灣道→福建臺灣省 臺灣民主國臺灣民主國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 中華民國時期
臺灣省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政府(自1998年起已虛級化))
中華民國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1949年-1950年)
中華民國政府
閱論編清朝歷史女真崛起
建州女真
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之戰
古勒山之戰
建造費阿拉
擊敗葉赫部
統一海西女真
攻滅哈達
攻滅輝發
攻滅烏拉
攻滅葉赫
征撫野人女真
後金建國
創製八旗
議政王大臣會議
立國戰事
明清戰爭
七大恨誓師
清兵入塞
清兵入關
洪承疇
多爾袞攝政
綠營
甲申國難
揚州十日
嘉定三屠
江陰慘殺
屠蜀
張獻忠被殺
清荷聯軍
反清復明
南明
李成棟反清
通海案
計丁授田
天聰新政
四大貝勒
代善
阿敏
莽古爾泰
皇太極
三王歸順
孔有德
尚可喜
耿仲明
清軍入侵朝鮮
丁卯戰爭
丙子戰爭
征服察哈爾
蒙古衙門
編設盟旗
清初
清初六大弊政
圈地令
剃髮令
投充法
逃人法
柳條邊
屠城
湖廣填四川
大清律例
首崇滿洲
滿城
皇商
遷界令
庚寅之劫
函可案
南北黨爭
丁酉科場案
哭廟案
江南奏銷案
丁未漂人事件
中期
康雍乾盛世
四大臣輔政
索尼
遏必隆
鰲拜
蘇克薩哈
康熙曆獄
雅克薩戰役
《尼布楚條約》
俄羅斯館
文字獄
莊廷鑨明史案
南山案
三藩之亂
吳周
南書房
佔領台灣
遷界禁海
澎湖海戰
多倫諾爾會盟
烏蘭布通之戰
昭莫多之戰
喀爾喀蒙古
康熙帝南巡
編製《康熙字典》
字貫案
中國禮儀之爭
清中期禁教
《弟子規》出書
九子奪嫡
朱一貴事件
世宗改制
駐藏大臣
羅卜藏丹津之亂
藏區分治
改土歸流
《恰克圖界約》
火耗歸公
軍機處
攤丁入地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密摺制度
骨宗事件
水沙連之役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古州苗亂
八旗生計
漢軍出旗
大小金川之役
大金川之戰#
第二次金川之戰#
珠爾默特那木札勒之亂
乾隆帝南巡
準噶爾之役#
準噶爾入藏
和通泊之戰
光顯寺之戰
阿睦爾撒納之亂#
鎖國政策
一口通商
大小和卓之亂#
庫車之戰
葉爾羌之戰
通古思魯克之戰
呼爾璊大捷
和闐之戰
霍斯庫魯克之戰
阿爾楚爾之戰
伊西洱庫爾淖爾之戰
清緬戰爭#
編纂《四庫全書》
撤驛之變
甘肅冒賑案
蘇四十三起義
林爽文起義#
天地會
篤嘉莊之戰
清軍入越戰爭#
廓爾喀侵藏戰爭#
《西藏善後章程》
《欽定藏內善後章程》
十全武功#
議罪銀
英使禮節爭議
嘉慶苗亂
川楚教亂
白蓮教
陳德行刺嘉慶案
孜牙墩事件
癸酉之變
天理教
嘉慶兵部大印丟失案
張格爾之亂
嘉道中衰
律勞卑事件
1840年代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穿鼻之戰
虎門銷煙
《穿鼻草約》
第一次定海之戰
第二次定海之戰
鎮海之戰
乍浦之戰
吳淞戰役
鎮江之戰
不平等條約
《廣州和約》
《江寧條約》
《中美望廈條約》
五口通商
《虎門條約》
西藏森巴戰爭
七和卓之亂
1850年代
太平天國
之亂
天京之變
捻軍
廣東洪兵起義
小刀會起義(天地會)
團練武裝
淮軍
湘軍
楚軍
苗民起義
大成國(天地會)
廓藏戰爭
塔城貿易圈事件
戶部寶鈔案
戊午科場案
雲南回變
潘泰人
《璦琿條約》
英法聯軍
廣西教案
亞羅號事件
廣州城戰役
大沽口戰役
火燒圓明園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1860年代
辛酉政變
顧命八大臣
兩宮聽政
慈禧太后專政
同光中興
陝甘回變
聖山砍竹事件
血洗秦家灘
左宗棠入陝
東干族
回變(陝甘、新疆、雲南)
馬家軍
洋務運動
樟腦戰爭
1870年代
刺馬案
天津教案
中國留美幼童
《申報》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左宗棠收復新疆
伊犁危機
1880年代
胡雪巖錢莊擠兌倒閉
新疆置省
新式海軍
北洋水師
中法戰爭
交趾支那遠征
《中法新約》
臺灣建省
長崎事件
丁戊奇荒(旱災饑荒)
1890年代
甲午戰爭
《馬關條約》
三國干涉還遼
《中俄密約》
通商銀行
乙未割讓台灣
臺灣民主國
興中會
乙未廣州起義
新軍
定武軍
列強瓜分中國
門戶開放政策
戊戌變法
公車上書
曹州教案
《萬國公報》
保國會
《明定國是詔》
百日維新
戊戌政變
戊戌六君子
保皇會
自立軍起義
1900年後
己亥建儲
庚子國變
八國聯軍
東南互保
庚子俄難
《辛丑條約》
庚子賠款
清末新政
廢科舉
五大臣出使
北洋新軍
交通銀行
立憲運動
資政院
諮議局
木龍年戰爭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川軍入藏
巴塘事變
趙爾豐在康區改土歸流
中國同盟會(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合併)
黃花崗起義
日俄戰爭
光復會
丁未政潮
國會請願運動
皇族內閣
保路運動
戕官事件
辛亥革命
共進會
文學社
武昌起義
第一次驅漢事件
灤州兵變
外蒙古獨立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宗社黨
清帝退位
《清室優待條件》
專門史歷史·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科技·君主·區劃【說明:標「#」為十全武功】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漢朝→三國→晉朝/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遼金夏→元朝→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閱論編清朝貨幣(含外國在華殖民地)各時期的流通貨幣附:後金貨幣
天命通寶
天聰汗錢
清廷發行歷朝制錢
順治
康熙
羅漢錢
雍正
乾隆
嘉慶
道光
咸豐
同治
光緒
宣統
其他貨幣
銀兩
平色
順治鈔貫
龍洋
大清寶鈔
戶部官票
大清戶部銀行兌換券/大清銀行兌換券
銅元
大清銅幣
大清銀幣
大清金幣
地方發行
銀毫
滇藩司鈔
藏幣
寶藏幣
章噶噶布
桑松果木
桑康雪阿
色章果木
卡岡
噶欽
噶窮
噶啟介
雪岡
雪松
雪阿
四川藏洋
普爾錢
其他勢力
港元
南明貨幣
永昌通寶
大西貨幣
興朝通寶
裕民通寶
太平天國貨幣
熱西丁紅錢
流入中國的外國貨幣
尼泊爾銀幣
尼泊爾莫哈爾
多種外國銀元
羌帖
幣值單位
文
貫/吊/串/弔
兩
錢
分
厘
元
角
分
鑄錢局、造幣機構
寶源局
寶泉局
宣府鎮局
密雲鎮局
薊州鎮局
寶直局
寶德局
大同局
寶晉局
陽和錢局
盛京錢局
寶奉局
寶吉局
江寧府局(寶安局)
寶蘇局
寶浙局
福建省局(寶福局)
台灣府局
寶台局
漳州局
寶昌局
臨清鎮局
山東省局(寶濟局)
萊州局
寶河局
寶武局
荊州府局
襄陽錢局
鄖陽錢局
常德府局
寶南局
寶廣局
肇慶府局
寶桂局
寶川局
寧遠府局
寶黔局(貴陽府局)
畢節縣局
大定府局
寶雲局
大理府局
祿豐縣局
蒙自縣局
臨安府局
霑益州局
東川府局
廣西州局
東川府新局
順寧府局
永昌府局
曲靖府局
楚雄錢局
廣南錢局
寧台廠錢局
文山縣局
寶藏局
延綏錢局
寶陝局
寶鞏局
寧夏府局
葉爾羌局
阿克蘇局
烏什局
庫車局
喀什噶爾局
寶迪局(寶新局)
寶伊局
廣東造幣廠
成都造幣廠
江南造幣廠
扎什造幣廠
曾發行貨幣的外國銀行
東藩滙理銀行
渣打銀行
滙豐銀行
有利銀行
上海法蘭西銀行(英語:Comptoirnationald'escomptedeParis)
東方匯理銀行
德華銀行
銀兩票
銀元票
大德國寶
橫濱正金銀行
華俄道勝銀行
制錢票
銀兩票
銀元票
花旗銀行
華比銀行
上海和囒銀行
臺灣銀行
相關歷史
中尼銀錢貿易
廢兩改元
中國貨幣史:先秦 ·秦漢 ·魏晉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國 ·宋遼金夏 ·元代 ·明代 ·清代 ·民國/共和國
閱論編臺灣清治時期歷史事件消極政策時期(1683-1874)
澎湖海戰
渡臺禁令
康熙大地震
吳球事件
朱一貴事件
陳賴章墾號
骨宗事件
水沙連之役
蔡牽事件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林爽文事件
篤嘉莊之戰
瀰濃莊戰役
朱蔚事件
張丙事件
彰化地震
頂下郊拚
購買台灣計畫
台南地震
大南澳事件
戴潮春事件
羅發號事件
美國福爾摩沙遠征
南岬之盟
基隆海嘯
八瑤灣事件
牡丹社事件
積極治理時期(1874-1895)
獅頭社之役
太魯閣戰役
大港口事件
加禮宛事件
西仔反
澎湖之役
臺灣建省
大嵙崁戰役
劉銘傳鐵路
大庄事件
施九緞事件
觀音山事件
日軍佔領澎湖
臺灣民主國
專門史
台灣分類械鬥
閩粵械鬥
泉漳械鬥
原漢衝突
開山撫番
台灣原住民抗清事件
清代台灣民變
土牛界線
清治台灣歷史年表
相關模板
台灣清治時期行政區劃
台灣清治時期民變領導者
臺灣城池
臺灣書院
清朝福建臺灣巡撫
劉銘傳鐵路
日治時期→
閱論編台灣日治時期歷史事件專門史
總督府
總督
總務長官
行政區劃
抗日運動
原住民政策
軍事制度
臺灣守備隊
臺灣軍
警察制度
司法機構
高等教育機構
市區改正
台北
高雄
公共住宅
神社
日本移民村
灣生
發電所
日台交通
始政時期(1895-1919)
馬關條約
始政
臺灣民主國與乙未戰爭
隆恩埔戰役
分水崙戰役
八卦山之役
嘉義之役
蕭壟事件
雲林大屠殺
六三法
臺灣紳章
國語傳習所
芝山巖事件
住民去就決定日
三段警備法
台灣賣卻論
陋習改正
鴉片
纏足
辮髮
隔離教育
公學校
小學校
台灣銀行成立與台灣銀行券發行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歸順會場事變
蕃人公學校與蕃童教育所
三一法
梅山地震
北埔事件
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阿里山鐵路主線通車
苗栗事件
五年理蕃計畫
太魯閣戰爭
高雄港拓建
台中中學校創立
西來庵事件
臺灣列紳傳
臺灣勸業共進會
六三法撤廢運動
西班牙流感疫情
同化時期(1919-1937)
內地延長主義
法三號
南進論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
第一發電所
第二發電所
臺灣通史
臺灣詩乘
臺灣語典
地方制度改正
町名改正
州制
市制
街庄制
裕仁太子訪臺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治警事件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民報
日台共學
蓬萊米培植成功
米糖相剋
二林事件
桃園大圳
嘉南大圳
烏山頭水庫
台灣農民組合成立
臺灣美術展覽會
臺灣民眾黨與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台北帝國大學創立
霧社事件
台灣話文論戰
嘉農棒球隊
古倫美亞唱片
望春風
台灣文藝聯盟與台灣新文學
新竹-台中地震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
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
臺灣拓殖
皇民化時期(1937-1945)
皇民化運動
國民精神總動員
皇民奉公會
松山空襲
設置國立公園
大屯
次高太魯閣
新高阿里山
莎韻之鐘與國歌少年
五二七事件
國語家庭
國民學校
台籍日本兵
高砂義勇隊
陸軍特別志願兵
海軍特別志願兵
高千穗丸沉沒
新竹空襲
高雄大空襲
岡山大空襲
台灣沖航空戰
臺北大空襲
澎湖大空襲
戰俘營
高雄州特高事件
終戰
同盟國佔領日本
臺灣光復
後續事件及影響
反日情緒
舊金山和約
台灣地位未定論
二二八事件
反華情緒
臺灣主體意識
臺灣人日本情結
慰安婦問題
親日人士
台日關係
相關導航模板
臺日關係
台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
行政區劃
教育
日本移民村
望族
發電所
大型公園
←清治時期
閱論編臺灣主題歷史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考古遺址
荷治時期
西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
牡丹社事件
日治時期
自治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首個政黨
首次選舉
戰後時期
二二八事件
戒嚴
國府遷臺
白色恐怖
臺灣奇蹟
美麗島事件
民主化
解嚴
野百合學運
修憲
國會全面改選
總統全民直選
首次政黨輪替
對外關係史亞太
中國大陸
兩岸三通
服貿協議
太陽花學運
福建
香港
澳門
日本
琉球
韓國
印尼
菲律賓
越南
歐美
英國
西班牙
荷蘭
法國
德國
瑞典
俄羅斯
美國
巴西
地理
城市
氣候
自然災害
地震
地形
島嶼
海岸
火山
百岳
山峰
河流
湖泊
瀑布
濕地
地質
斷層
溫泉
特有種/保育物種
國家公園
國家風景區
自然保護區
自然生態保護區
環境保育
政治內部
政府
總統
副總統
行政院院長
總統府
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
憲法
民主化
選舉
審查制度
國家安全會議
國安局
法律
警政署
國籍
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試院
監察院
軍事
國防部
國軍
空軍
海軍
陸軍
資通電軍
憲兵
後備兵
兵役
政黨
外部
外交
統獨議題
臺海現狀
中華民國在台灣
中華民國是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一邊一國
兩個中國
兩國論
特殊非兩國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
議題
中華意識/台灣主體意識
臺灣意識論戰
去中國化/去臺灣化
台灣本土化運動
中國史觀/臺灣島史觀
台灣民族主義/中華民族主義
中國統一
台灣獨立運動
白色恐怖
南北差距
轉型正義
不當黨產
軍公教爭議
年金改革
經濟
銀行
中央銀行
新臺幣(貨幣)
統一發票
經濟史
美援
十大建設
十二項建設
六年國建
亞太營運中心
新十大建設
愛台十二建設
前瞻計畫
台灣農業
土地改革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
科技
科學園區
半導體產業
能源
電力
礦業
都會區
證交所
期交所
櫃買中心
集保結算所
臺灣ETF
TAIEX
交通
公路
汽車客運
鐵路運輸
台鐵
高鐵
捷運系統
飛航
民航相關事業列表
航空公司列表
港口
漁港
社會概觀
台灣社會學會
公衆假期與國定假日
文化輸出
臺灣書院
國際排名
人權
LGBT
社會運動
台灣之最
台灣之光
文化
文化史
次文化
飲食
小吃
夜市
茶文化
公益彩券
電影(電影列表)
戲劇
布袋戲
歌仔戲
梨園戲
客家大戲
電視劇(列表)
音樂
流行文化
語言
文學
文學史
建築
列表
攝影
觀光景點
台灣八景
哲學
人口
臺灣人
族群
原住民
漢族
本省人
外省人
閩南人
客家人
臺灣新住民
在臺外國人
省籍情結
國語政策
日本情結
倭寇
皇民化運動
國語家庭
灣生
去日本化
族群械鬥
原漢衝突
閩客械鬥
漳泉械鬥
海外臺灣人
日本籍
越南籍
美國籍
加拿大籍
澳大利亞籍
媒體
媒體史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新聞記者協會
電視
電台
報業
報業史
雜誌
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
電玩
雜誌及期刊
地下電台
兩報三台
老三台
南臺灣三大報
媒體操縱
黨政軍退出媒體
亂象
財團化
統派
泛藍
親中
獨派
親綠
三民自
醫療
十大死因
國家衛生研究院
衛生福利部
全民健保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醫療機構
醫學中心
教育
教育史
發明與發現
體育
學術期刊
文獻資料庫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政大機構典藏
華藝學術資料庫(英語:Airiti)
國家檔案館
環境
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
垃圾焚化爐
分類
主題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民主國&oldid=69833586」
分類:1895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台灣民主國台灣歷史政權已不存在的東亞共和國乙未戰爭獨立戰爭1895年台灣建立1895年台灣廢除隱藏分類:調用重複模板參數的頁面自2017年5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使用未知infoboxcountry參數的頁面在infoboxcountry或infoboxformercountry使用symbolcaption或類型欄位的頁面含有非中文內容的條目含有荷蘭語的條目含有西班牙語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葡萄牙語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含有格式卻不含網址的引用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تۆرکجهCatalàMìng-dĕ̤ng-ngṳ̄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lg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ietuvių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impleEnglishSvensk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