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走? 臺灣關鍵時期的策略抉擇-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出版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07年iPhone出現一直到2015年期間,臺灣電子業又跟著全球科技產業的變化,進入新的階段,我稱之為智慧應用的快速發展期。

這段期間,智慧行動平台逐漸主導世界,智慧應用愈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中心出版品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專欄Column 向左走,向右走? 臺灣關鍵時期的策略抉擇口述/黃欽勇 整理/劉麗惠 攝影/李庭歡 圖片來源/法新社近年來臺灣產業面臨很大的挑戰,尤其資通訊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轉變、新興市場崛起的多重轉變之下,面臨很大的挑戰,未來面對總體經濟持續混沌不明,競爭將愈來愈激烈,於此關鍵時刻,臺灣應該朝什麼方向前進,正考驗著政府、法人研究機構與產業界的智慧。

要深入論述目前臺灣產業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得從1985年開始談起。

1985年是臺灣產業發展的分水嶺,在此之前,臺灣處於傳統工業時代,大多數製造業以家庭組裝、簡單加工為主,而當1985年微軟推出Windows電腦(PC),個人電腦興起對製造業帶來很大的變革,臺灣因為跟上這波電腦產業的大浪潮,電子業快速起飛,整個臺灣展現前所未見的生命力,之後又面臨手機、物聯網時代的來臨,臺灣產業又面臨不同的挑戰,在每一個關鍵時刻,臺灣各界如何做出對的抉擇,深刻影響產業的發展。

不同階段 不同挑戰綜觀1985年代開始後的30年,臺灣電子業發展又分成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約是1985~2000年期間,全球電腦產業蓬勃發展,這時期臺灣製造業進入效率至上階段,並藉由委託製造代工(OEM)、與委託設計製造(ODM),產業進入快速成長期,在發展最好的時間點,臺灣一個月可以生產1,250萬臺筆記型電腦,這段期間包括宏碁、神通、華碩等科技大廠,都以飛快的速度成長茁壯。

2000年之後,臺灣電子業發展進入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因為工資與土地成本大幅上漲,剛好中國大陸加速對外開放,因此許多電子業者如廣達、仁寶等,都陸續西進,一開始落腳廣東、深圳等長三角沿海地區,2010年重慶、成都等城市再以優惠措施鼓勵臺商往內陸移動。

產業西移的過程,我稱這是臺灣對於中國大陸的「Outside-In」策略,即為了其廉價與豐富的勞動力而積極前往當地設廠,同時也分享一些當地市場的機會。

2007年iPhone出現一直到2015年期間,臺灣電子業又跟著全球科技產業的變化,進入新的階段,我稱之為智慧應用的快速發展期。

這段期間,智慧行動平台逐漸主導世界,智慧應用愈來愈成熟,人們使用科技的能力也不斷進步,這使得以PC為根本的臺灣電子業,面臨很大的挑戰,如何因應,政府與產業界都還在努力。

一直到今日,世界已經正式進入物聯網時代,整個產業又出現新的翻轉,不管是政府、工研院或產業界,都必須有跨界整合思維,採取新的對應策略,才能迎合新的時代。

政府推動產業的政策思維首先來看政府應該如何看待臺灣主力產業與電子業的未來發展。

目前新政府準備加強發展五大產業,其中一項產業是生物科技,在此我想談談發展電子產業與生物科技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就是電子業非寡占型產業,但生物科技比較容易變成寡占局面,這也導致兩者對於國家整體經濟與就業的發展,截然不同。

就電子業而言,因為不是寡占產業,整個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各自形成一個產業,從IC、面板、PCB、鍵盤、滑鼠……等,每一個領域都為臺灣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當臺灣電子產業全面興起,龐大的電子供應鏈體系不僅帶動大量的就業機會,為許多人創造可觀的財富,甚至於也間接帶動其他產業的繁榮,物流運輸業就是其中之一。

舉例來說,當年臺灣NB產業發展最好的時期,每月臺灣生產的NB多達1,250萬臺,這些筆電要往全球運送,便衍生出物流需求,如果以華航或長榮一架飛機可以裝載2.5萬臺筆電計算,當時光是運送筆電,臺灣一個月就需要500架飛機,可以想見,舉凡生產NB所需的零組件需求都納入,其背後衍生經濟加乘效益有多大。

顯而易見,過去臺灣電子業的蓬勃發展,對整個國家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如今,回過頭來看政府準備加碼推動的生物科技產業,由於在生物科技領域,誰擁有最先進的技術,誰就可能獨占整個市場,因此產業帶起來之後,受益者可能侷限於少數人,這時候我們就應該思考,臺灣在推動生物科技產業時,是否能夠把整體產業效益,擴散到最多人身上,盡可能讓更多數的民眾受益。

當然,電子業是臺灣非常重要的產業,未來政府勢必也會多所著墨,只是,現階段電子產業環境與20~30年前大不同,過去臺灣是由上而下,政府帶頭推動產業政策,如今,全球電子產業發展已經非常成熟,政府當然已不能再採取由上而下的策略,推動產業繼續往前進。

最近政府提出臺灣產業應該打國家隊的策略思維,我認為政府在推動這項策略時,應該思考如何讓大廠如晶圓代工業的台積電、晶圓設計業的聯發科、晶圓封裝廠日月光、或是IC通路業者大聯大等,願意加入國家隊,才能讓電子產業的國家隊動得起來。

法人加速轉型 跨領域創新思維政府之外,法人研究機構的角色扮演,也必須跟著產業的變化調整。

我認為,臺灣應該效法韓國,對臺灣財團法人研究機構如工研院、資策會等,提供超過90%的政府直接補貼,讓我國法人機構不需要有自負盈虧的壓力,才能更專注於高端技術研究,如此才能與大集團進行長期戰略合作,以具備高度互補的技術研發角色,持續為臺灣產業的注入源源不絕的技術能量。

再從另一層面來看,法人研究機構面對物聯網時代的來臨,必須進一步採取跨界整合的策略思維。

以科技產業與觀光業的跨界整合為例,過去幾年,中國大陸不管是企業或觀光客,都大舉往海外走出去,光是觀光客一年來臺數量就將近1,000萬人,因此臺灣法人機構應該以「Inside-Out」的策略思維,思考如何利用龐大觀光客來臺的機會,行銷臺灣、開創產業商機。

舉例來說,面對蜂擁從中國大陸來的觀光客,臺灣如能把桃園國際機場打造成智慧物聯網實驗場域,即可變成面對中國大陸市場的行銷平台,以此為概念,桃園機場屋頂上的綠能建築,可以全部採用台達電或研華等廠商的綠色節能系統,藉以推廣我國智慧應用解決方案;當陸客入關之後,只要支付押金500~600元人民幣,便可取得一台華碩或宏碁的平板;此外,來臺旅遊的頻寬費用由中華電信與華碩等品牌商合作,讓陸客免費上網,再搭配臺灣新創公司開發的智慧旅遊平台,不僅可以達到同時行銷臺灣軟、硬體產品的效益,藉由平台串聯商圈,也可帶動更多的採購商機。

其實,上述商業模式只是一種可能,當物聯網時代來臨,臺灣應該思考如何從過去以生產製造為主的角度,轉而從創新商業模式出發,過程中當然也有賴法人研究機構的加速轉型,提供符合產業新階段需求的研發。

採取「技耕隊」模式 迎向新興市場再來看產業如何因應變革。

我認為臺灣電子產業現在應該正視: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成長趨緩,新興市場快速崛起等趨勢。

目前,2015年印度智慧型手機銷售量超過一億支,如今印度是全球智慧型手機成長最快的地區,2017年更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

除了印度之外,全世界還有許多值得臺灣關注的地區,例如,距離我們非常近的菲律賓,2014年人口已經超過一億,是全球第12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該國一年智慧型手機需求應該在2,000萬支上下;還有越南人口也多達9,000多萬,手機普及率也快速提升;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Sub-Sahara)的8.3億人中,已經有6.9億名手機用戶,其中更有超過28%的用戶已經使用手機處理銀行帳戶,這些數據都顯示,臺灣不能再只是想著經營同文同種的中國大陸市場,而是要加快腳步思考,如何利用新興市場開啟臺灣產業的縱深。

當印度、東南亞與非洲等新興市場快速起飛時,小米、聯想、華為都已積極卡位,這些中國大陸公司到了新興市場之後,必然得找合作夥伴,這時臺灣手機供應鏈廠商就應該思考,與中國大陸廠商之間的競合關係。

以與小米的競合為例,過去在中國大陸市場,小米手機都是由臺灣供應鏈廠商生產製造,如今,到了新興市場,小米是否還需要臺灣廠商生產其手機?而臺灣廠商又為什麼要繼續替小米生產?這些都是臺廠應該重新思考的問題,試著想想看,過去小米創辦人雷軍可以霸氣地說,小米手機可以不用錢。

雷軍說這句話,是因為小米在中國大陸擁有三億個「米粉」,小米可以透過線上服務或電子商務獲利,所以能用極低價賣手機,但是在新興市場沒有龐大米粉支持的小米,顯然無法再用低價搶市。

在新興市場,臺灣與中國大陸廠商將具備一樣的競爭條件,這時候臺廠應該思考:如何擺脫過去單向行銷的思考,採取新的策略搶進新興市場。

所謂新的策略,大家都在思考其模式為何,對此我認為,臺灣可以效法過去派遣「農耕隊」到非洲的作法。

例如,1964~1966年中華民國派駐甘比亞的農耕隊,把臺灣種稻技術複製移植到當地,為當地帶來貢獻之際,也建立兩國之間的關係。

時空來到今日,臺灣科技業或許也可以採取「技耕隊」的形式,派駐專業技術人員與團隊到菲律賓、越南、非洲等市場,在當地建立手機生產基地,而後臺灣透過提供零組件的模式,把臺灣的整個電子產業鏈帶到全球,開拓新商機,跳脫出口過度依賴中國大陸的現況。

綜觀來看,面對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科技時代,未來所有的技術都不可靠,唯一可靠的是學習新技術的能力,因為在科技快速演進的今天,一個新技術還未成熟到可邁入商用化的階段時,就已經出現下一個技術取而代之。

面對未來,臺灣真正要思考的問題,都必須圍繞著商業模式出發,才能開創新的格局,發展更美好的產業前景。

下載全文PDF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