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央銀行(簡稱央行)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銀行,直屬於行政院,具有部會級地位,肩負穩定國家金融發展、維持物價平穩、維護國幣(新臺幣)幣值、管理中華民國外匯存底等 ...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央銀行CentralBankoftheRepublicofChina(Taiwan)(英語)中華民國政府機構中央銀行行徽基本資訊機關類型中央二級行政機關所屬部門行政院(依法決策獨立)授權法源行政院組織法、中央銀行法主要官員總裁楊金龍副總裁嚴宗大、陳南光任命者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組織編制內部單位4局、5處、3室、2駐外辦事處附屬機關中央印製廠、中央造幣廠成立沿革成立日期1928年11月1日聯絡資訊中央銀行總部,左為第一大樓、右為第二大樓地址10066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2號電話+88622357-1999+88622393-6161網站www.cbc.gov.tw
中央銀行(簡稱央行)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銀行,直屬於行政院,具有部會級地位,肩負穩定國家金融發展、維持物價平穩、維護國幣(新臺幣)幣值、管理中華民國外匯存底等重要事務。
目次
1歷史沿革
1.1中國大陸時期
1.2臺灣時期
2組織架構
3歷任總裁
4參考文獻
4.1引用
4.2來源
5相關條目
6外部連結
歷史沿革[編輯]
中國大陸時期[編輯]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任命吳鼎昌為監督,在原清代之大清銀行基礎上改組成立中國銀行,後由孫多森接手重建事宜。
《中國銀行章程》全文一百二十條以及八局制度,全盤仿效於日本銀行制度。
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中華民國上海市漢口路3號大清銀行舊址開業,孫多森擔任第一任總裁;此時的中國銀行為中華民國的國家銀行。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的善後大借款被公開,北洋政府和國民黨公開決裂,梁士詒將孫多森趕下台,中國銀行落入袁世凱手中。
1914年2月7日,北洋政府公布《國幣條例》,以銀圓為本位(銀本位),同時設立幣制局,發行新銀幣。
新銀幣上有袁世凱頭像,俗稱「袁大頭」。
8月1日,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與上海錢業公會達成協議,以袁大頭全面取代以前的貨幣。
1916年3月22日,強行登基的袁世凱宣布取消洪憲帝制,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梁士詒提出停止兌換銀元、中交兩行合併,擠兌風潮爆發。
1923年,孫中山於廣州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後,籌設廣州政府自有的國家銀行。
1924年8月15日,中央銀行正式開幕,為中華民國有「中央銀行」名稱之始。
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北伐到達上海,中國銀行從北洋政府轉移到國民政府手中。
10月25日,國民政府制定《中央銀行條例》19條,規定「中央銀行為特許國家銀行,在國內為最高之金融機關,由國家集資經營之」,並設中央銀行籌備處於上海。
[1]
1928年10月6日國民革命軍北伐進入尾聲時,國民政府公布《中央銀行條例》,明定中央銀行為國家銀行。
10月8日,國民政府修訂《中央銀行條例》為20條,由國民政府撥款2,000萬元。
10月26日,中國銀行轉為政府特許國際匯兌銀行。
11月1日,中央銀行正式成立[1],總部設於上海外灘15號原上海華俄道勝銀行大樓;原國民政府設於廣州的中央銀行,則先後改組為廣東中央銀行、廣東省銀行。
1935年5月23日,國民政府制定公布《中央銀行法》。
抗戰期間,中央銀行隨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市,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
後因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央銀行再隨中央政府遷往廣州、重慶、成都,決定年底遷往臺北;但因許多重要文件隨同太平輪沉沒,中央銀行遷臺後十餘年無法復業。
1949年3月30日,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廣西大學學生及教職員工包圍中央銀行桂林分行,在銀行大門兩側寫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對聯,並用瀝青把「中央銀行」塗改成「种殃銀行」
臺灣時期[編輯]
中央銀行遷臺灣之初,原有編制僅保留六單位,重要業務均委由臺灣銀行辦理,包括通貨之發行、收受各銀行存款準備金、辦理重貼現及轉質押、代理國庫、辦理國際匯兌業務等;以致此時中央銀行有名無實,由臺灣銀行代行實質之中央銀行業務。
1961年6月27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電令核准「中央銀行復業方案」;中央銀行隨即於1961年7月1日借用臺灣銀行總行大廈(今重慶南路臺灣銀行營業部)正式在臺復業[2],並收回委託臺灣銀行業務;唯通貨發行業務,考慮新臺幣幣值穩定且流通已久,仍沿用新臺幣為法定貨幣,由中央銀行印鑄存儲,委由臺灣銀行發行。
1968年12月,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裁撤;1969年1月1日,中華民國經濟部成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管理全國對外貿易,外匯業務改歸中央銀行。
1979年7月4日,中央銀行遷入在羅斯福路上由楊卓成與陳其寬共同設計的中央銀行第一大樓(大門懸掛「國庫局」題字);同年11月8日,中央銀行由中華民國總統府改為隸屬行政院。
1984年7月1日,在愛國西路上的中央銀行第二大樓完工啟用(大門懸掛「業務局」題字),緊鄰第一大樓。
2000年,中華民國財政部發行新臺幣新鈔,並將新臺幣發行權收歸中央銀行;至此,收回所有中央銀行業務功能。
之後隨著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設立,央行亦同時協助其辦理外匯部分的金融檢查業務。
組織架構[編輯]
中央銀行設有監事會及理事會,下設總裁及副總裁負責營運,再下設所屬部門及單位。
其中:
監事會(設監事5至7人,由行政院報請總統派任。
行政院主計長為當然監事,監事會置主席一人,由監事互推之。
監事任期為三年,可續任)
理事會(設理事11至15人,由行政院報請總統派任,其中5至7人為常務理事,組織常務理事會。
本行總裁為當然主席、財政部長及經濟部長為當然理事與常任理事,並為常務理事。
理事任期為五年,可續任)
總裁(特任,任期五年,可續任)
副總裁(兩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任期五年,可續任)
以下為中央銀行組織架構圖:
監事會理事會
總裁及副總裁
中央印製廠駐紐約代表辦事處業務局
中央造幣廠駐倫敦代表辦事處發行局
外匯局
國庫局
金融業務檢查處
經濟研究處
秘書處
會計處
資訊處
人事室
政風室
法務室
註:
紅色為附屬機關
綠色為駐外單位
藍色為內部及業務單位
歷任總裁[編輯]
任別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廣州行長時期
1
宋子文
1924年8月
1928年2月
總裁時期
1
宋子文
1928年2月1932年2月
1931年12月1933年4月
2
孔祥熙
1933年4月
1945年7月
3
俞鴻鈞
1945年7月
1946年2月
4
貝祖貽
1946年3月
1947年2月
5
張嘉璈
1947年3月
1948年5月
6
俞鴻鈞
1948年5月
1949年1月
第二度就任
7
劉攻芸
1949年1月
1949年6月
1949年3月底-6月同時任財政部長
8
徐堪
1949年6月
1949年10月
9
俞鴻鈞
1950年1月
1960年6月1日
第三度就任
10
徐柏園
1960年7月
1969年6月
11
俞國華
1969年6月
1984年5月
12
張繼正
1984年5月
1989年6月
13
謝森中
1989年6月1日
1994年5月31日
14
梁國樹
1994年6月1日
1995年3月20日
15
許遠東
1995年3月20日
1998年2月16日
大園空難殉職
16
彭淮南
1998年2月25日
2018年2月25日
目前任期最長的央行總裁、14A總裁
17
楊金龍
2018年2月25日
現任
副總裁升任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01.1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735頁
^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中央銀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李榮謙
來源[編輯]
網頁
中央銀行簡史(PDF檔)
中央銀行處務規程-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5-2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央銀行令:修正中央銀行理事會會議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7-20
相關條目[編輯]
維基文庫中相關文獻分類:中央銀行(中華民國)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法幣
太平輪沉沒事件
新臺幣
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華民國財政部
外部連結[編輯]
中央銀行-中文版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央銀行的Facebook專頁
YouTube上的中央銀行頻道
閱論編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行政院/內閣(現任:第二次蘇貞昌內閣)院本部行政院院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秘書長·政務委員·行政院會議二級機關部國防部·外交部·教育部·法務部·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衛生福利部·勞動部·文化部·科技部·數位發展部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大陸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海洋委員會·僑務委員會·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客家委員會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總處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行政院主計總處獨立機關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其他機關中央銀行·國立故宮博物院三級機關獨立機關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參見:中華民國內閣(北洋時期 –國府時期 –行憲後)·行政院組織改造
閱論編中華民國(臺灣)銀行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
本國銀行
臺灣銀行
臺灣土地銀行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
第一商業銀行
華南商業銀行
彰化商業銀行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中國輸出入銀行
高雄銀行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全國農業金庫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王道商業銀行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台中商業銀行
京城商業銀行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
瑞興商業銀行
華泰商業銀行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
陽信商業銀行
板信商業銀行
三信商業銀行
聯邦商業銀行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
元大商業銀行
永豐商業銀行
玉山商業銀行
凱基商業銀行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
日盛國際商業銀行
安泰商業銀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連線商業銀行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
外國及大陸銀行分行
瑞穗銀行
美國銀行
泰國盤谷銀行
菲律賓首都銀行(英語:Metrobank(Philippines))
美國紐約梅隆銀行
大華銀行
道富銀行(英語:StateStreetBankandTrustCompany)
法國興業銀行
澳盛銀行
德意志銀行
東亞銀行
摩根大通銀行
星展銀行
法國巴黎銀行
渣打銀行
新加坡華僑銀行
東方匯理銀行
瑞士銀行
安智銀行
富國銀行
三菱日聯銀行
三井住友銀行
花旗銀行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西班牙對外銀行
法國外貿銀行
印尼人民銀行(英語:BankRakyatIndonesia)
中國銀行
交通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辦事處
蒙特婁銀行
德國商業銀行
金融銀行(英語:EquitablePCIBank)
恒生銀行
美國國泰銀行
美西銀行(英語:BankoftheWest)
越南投資發展商業銀行
福岡銀行
秋田銀行
鹿兒島銀行
招商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閱論編中央銀行 國際性機構國際性機構
國際清算銀行
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
金融穩定委員會
按洲排列非洲(東部)
(歐洲央行-歐元區:馬約特(法)·留尼旺(法))
盧安達國家銀行
吉布地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Djibouti)
厄利垂亞銀行(英語:BankofEritrea)
馬拉威儲備銀行(英語:ReserveBankofMalawi)
尚比亞銀行(英語:BankofZambia)
塞席爾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Seychelles)
葛摩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theComoros)
肯亞中央銀行
索馬利亞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Somalia)
索馬利蘭銀行(英語:BankofSomaliland)
衣索比亞中央國家銀行(英語:NationalBankofEthiopia)
蒲隆地共和國銀行(英語:BankoftheRepublicofBurundi)
莫三比克銀行(英語:BankofMozambique)
烏干達銀行(英語:BankofUganda)
馬達加斯加國家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Madagascar)
辛巴威儲備銀行
模里西斯銀行(英語:BankofMauritius)
坦尚尼亞銀行
非洲(中部)
(中部非洲國家銀行:中非共和國·喀麥隆·查德·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彭)
剛果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theCongo)
安哥拉國家銀行(英語:NationalBankofAngola)
聖多美普林西比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SãoToméandPríncipe)
非洲(北部)
(歐洲央行-歐元區:梅利利亞(西)·休達(西)·加那利群島(西)·馬德拉(葡)·亞速爾(葡))
阿爾及利亞銀行(英語:BankofAlgeria)
馬格里布銀行(英語:BankAl-Maghrib)
利比亞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Libya)
突尼西亞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Tunisia)
埃及中央銀行
蘇丹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Sudan)
南蘇丹銀行(英語:BankofSouthSudan)
非洲(南部)
賴索托中央銀行
波札那銀行(英語:BankofBotswana)
南非儲備銀行(英語:SouthAfricanReserveBank)
納米比亞銀行(英語:BankofNamibia)
史瓦帝尼中央銀行
非洲(西部)
(西非國家中央銀行:貝寧·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幾內亞比索·馬里·尼日·塞內加爾·多哥)
賴比瑞亞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Liberia)
茅利塔尼亞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Mauritania)
獅子山銀行(英語:BankofSierraLeone)
加納銀行(英語:BankofGhana)
奈及利亞中央銀行
幾內亞共和國中央銀行
維德角銀行(英語:BankofCapeVerde)
甘比亞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theGambia)
南美洲
(歐洲央行-歐元區:法屬蓋亞那)
(歐洲央行-非歐元區:福克蘭群島(英)·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英))
厄瓜多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Ecuador)
巴拉圭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Paraguay)
(哥倫比亞)共和國銀行(英語:BankoftheRepublic(Colombia))
智利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Chile)
委內瑞拉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Venezuela)
烏拉圭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Uruguay)
阿根廷共和國中央銀行(英語:BancoCentraldelaRepúblicaArgentina)
巴西中央銀行
秘魯中央儲備銀行(英語:CentralReserveBankofPeru)
蘇利南中央銀行
玻利維亞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Bolivia)
蓋亞那銀行
北美洲
(丹麥國家銀行:格陵蘭)
(庫拉索與聖馬丁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CuraçaoandSintMaarten):庫拉索(荷)·荷屬聖馬丁)
(歐洲央行-歐元區:馬提尼克(法)·聖皮埃爾和密克隆(法)·瓜德羅普(法))
(聯邦儲備系統:美國·波多黎各·美屬維京群島·英屬維京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
(東加勒比中央銀行(英語:EasternCaribbeanCentralBank):安圭拉(英)·蒙塞拉特(英)·格瑞那達·多米尼克·聖露西亞·安巴·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巴哈馬中央銀行
巴貝多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Barbados)
哥斯大黎加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CostaRica)
古巴中央銀行
牙買加銀行
貝里斯中央銀行
百慕達金融管理局
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英語:CaymanIslandsMonetaryAuthority)
千里達及托巴哥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TrinidadandTobago)
巴拿馬國家銀行(英語:NationalBankofPanama)
尼加拉瓜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Nicaragua)
墨西哥銀行
瓜地馬拉銀行(英語:BankofGuatemala)
薩爾瓦多中央儲備銀行(英語:CentralReserveBankofElSalvador)
海地共和國銀行
宏都拉斯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Honduras)
加拿大銀行
阿魯巴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Aruba)
多米尼加共和國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theDominicanRepublic)
歐洲(西歐)
(歐洲央行-歐元區:奧地利國家銀行·比利時國家銀行·盧森堡中央銀行·荷蘭中央銀行·德意志聯邦銀行·法蘭西銀行·摩納哥公國)
瑞士國家銀行
列支敦斯登國家銀行(英語:NationalbankofLiechtenstein)
歐洲(東歐)
(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俄羅斯·克里米亞·南奧塞梯)
(亞美尼亞中央銀行:亞美尼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
(歐洲央行-歐元區:斯洛伐克國家銀行)
(歐洲央行-非歐元區:保加利亞國家銀行·波蘭國家銀行·匈牙利國家銀行·捷克國家銀行·羅馬尼亞國家銀行)
摩爾多瓦國家銀行
亞塞拜然中央銀行
白俄羅斯共和國國家銀行
喬治亞國家銀行
烏克蘭國家銀行
阿布哈茲國家銀行(英語:NationalBankoftheRepublicofAbkhazia)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銀行(英語:Trans-DniesterRepublicanBank)
歐洲(北歐)
(歐洲央行-歐元區:拉脫維亞國家銀行·芬蘭銀行·愛爾蘭中央銀行·愛沙尼亞銀行·立陶宛銀行)
(歐洲央行-非歐元區:丹麥國家銀行·瑞典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
挪威銀行
冰島中央銀行
歐洲(南歐)
(歐洲央行-歐元區:西班牙銀行·葡萄牙銀行·賽普勒斯中央銀行·馬爾他中央銀行·希臘銀行·梵蒂岡銀行·義大利銀行·聖馬利諾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SanMarino)·斯洛維尼亞銀行·安道爾公國)
(歐洲央行-非歐元區:克羅埃西亞國家銀行)
土耳其共和國中央銀行
阿爾巴尼亞銀行(英語:BankofAlbania)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BosniaandHerzegovina)
黑山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Montenegro)
馬其頓共和國國家銀行
科索沃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Kosovo)
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theTurkishRepublicofNorthernCyprus)
塞爾維亞國家銀行
大洋洲
(紐西蘭儲備銀行:庫克群島·紐埃)
(聯邦儲備系統: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帛琉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澳大利亞·吉里巴斯共和國·吐瓦魯·諾魯共和國)
(太平洋貨幣聯盟制度(法語:Institutd'émissiond'outre-mer):瓦利斯和富圖納(法)·新喀里多尼亞(法)·法屬玻里尼西亞)
萬那杜儲備銀行(英語:ReserveBankofVanuatu)
巴布亞紐幾內亞銀行(英語:BankofPapuaNewGuinea)
薩摩亞中央銀行
湯加國家儲備銀行(英語:NationalReserveBankofTonga)
索羅門群島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SolomonIslands)
斐濟儲備銀行
亞洲(東亞)
中國人民銀行
香港金融管理局
澳門金融管理局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蒙古銀行
日本銀行
韓國銀行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銀行
亞洲(東南亞)
(聯邦儲備系統:東帝汶中央銀行(德語:BancoCentraldeTimor-Leste))
汶萊金融管理局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越南國家銀行
柬埔寨國家銀行(英語:NationalBankofCambodia)
泰國銀行
菲律賓中央銀行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
寮國中央銀行
印度尼西亞銀行
緬甸中央銀行
亞洲(南亞)
不丹皇家金融管理局(英語:RoyalMonetaryAuthorityofBhutan)
巴基斯坦國家銀行(英語:StateBankofPakistan)
孟加拉銀行
印度儲備銀行
馬爾地夫金融管理局(英語:MaldivesMonetaryAuthority)
斯里蘭卡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SriLanka)
尼泊爾國家銀行(英語:NepalRastraBank)
亞洲(中亞)
塔吉克斯坦國家銀行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家銀行
吉爾吉斯共和國國家銀行
土庫曼斯坦中央銀行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中央銀行
亞洲(西亞)
阿富汗銀行
巴林中央銀行
科威特中央銀行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
葉門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Yemen)
以色列銀行
約旦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Jordan)
卡達中央銀行(英語:QatarCentralBank)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中央銀行
伊拉克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Iraq)
黎巴嫩銀行
阿曼中央銀行(英語:CentralBankofOman)
敘利亞中央銀行
巴勒斯坦金融管理局(英語:PalestineMonetaryAuthority)
沙烏地阿拉伯貨幣管理局
政策及管制政策
資本適足要求
擴張性貨幣政策
收縮性貨幣政策
巴塞爾協議
新巴塞爾資本協定
巴塞爾協議III
巴塞爾協議4(英語:Basel4)
管制
資本管制
利率
貼現率
貨幣擴張
公開市場操作
主權財富基金
布雷頓森林協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多邊投資擔保機構·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及國際開發協會組成)
相關列表
中央銀行列表
非洲中央銀行及貨幣列表
加勒比地區中央銀行及貨幣列表
美洲中央銀行及貨幣列表
以上列表仍需要不斷更新最新情況
閱論編中華民國主題歷史大陸時期(年表)
護國戰爭
鄭家屯事件
張勳復辟
府院之爭
護法運動
五四運動
北京政變
第二次直奉戰爭
廣州商團事變
六一六事變
第一次直奉戰爭
直皖戰爭
北伐
東北易幟
中原大戰
南京十年
抗日戰爭
國共內戰
外蒙古獨立
國府遷台
台灣時期(年表)
反共抗俄
古寧頭戰役
西昌戰役
四大改造
縣市選舉
中美協防
雲南反共救國軍
救濟大陸災胞
白色恐怖
榮民退役
復校
金門炮戰
中科院
反攻
中華文化復興
九年義務教育
臺灣奇蹟
中美斷交
退出聯合國
自強救國
黨外運動
美麗島事件
民主化
解嚴
野百合學運
國會全面改選
總統全民直選
在台灣
南向
裁軍
首次政黨輪替
去蔣化
是台灣
世貿
志願役
倒扁運動
二次政黨輪替
潛艦國造
課綱微調
太陽花學運
三次政黨輪替
台灣
轉型正義
新南向
萊豬
政治政府
北洋政府
護法軍政府
國民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
蔣中正政府
嚴家淦政府
蔣經國政府
李登輝政府
陳水扁政府
馬英九政府
蔡英文政府
外交
外交史
中俄蒙協約
中日民四條約
開羅宣言
2758號決議
邦交國
外交部
駐外機構
彈性外交
務實外交
活路外交
踏實外交
口罩外交
兩岸
臺灣問題
歷史
臺灣光復
臺海危機
開放兩岸探親
辜汪會談
飛彈危機
ECFA
CSSTA
馬習會
臺海現狀
疆域
區劃
軍事
國防部
國軍
軍旗
勳章
憲法
增修條文
訴訟法
法律
審查制度
國民
身分證
護照
政黨
列表經濟
大陸時期經濟
大陸時期鐵路
中央銀行
科技
臺灣經濟
台灣經濟史
黃金運臺
美援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
農技援外
六期四年計畫
十大建設
勞動基準法
十二項建設
十四項建設
新十大建設
愛台十二建設
前瞻計畫
媒體
彩券
統一發票
貨幣
大陸時期
銀圓
法幣
金圓券
銀圓券
中儲券
聯銀券
邊幣
銀毫
舊臺幣
東北券
藏幣
四川藏洋
老滇票
台灣時期
新臺幣
新臺幣硬幣
海南銀行銀圓券
文化
教育
高等教育
國家考試
國語
新文學運動
國語運動
國語政策
國字標準字體
國寶
國樂
節日
國家公園
國家風景區
自然保護區
自然生態保護區
環境保育
人口
大陸時期
臺灣人口
五族共和
中華民族
國族認同
中國人
臺灣人
金門人
華人
原住民
新移民
宗教
悟善社
主徒會
非基督教運動
中國佛教會
中國回教協會
穆斯林叛亂
國家象徵
稱號
國旗
國徽
國璽
國慶日
國歌
國旗歌
國花
國家元首
首都
分類
主題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華民國中央銀行&oldid=70117635」
分類:中央銀行(中華民國)中央銀行臺灣的銀行行政院臺北市中正區的政府機關1928年建立政府機構1924年成立的銀行1924年中國建立1961年台灣建立楊卓成的建築設計陳其寬的建築設計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DeutschEnglishEspañol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NederlandsNorskbokmålРусский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文言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央銀行-中文版
重要指標 ; 新臺幣/美元銀行間收盤匯率 ; 外匯存底. 2022.02(十億美元)549.99 ; 貨幣總計數M2年增率 ; 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 ; 重貼現率.
- 2中央銀行 - Facebook
中央銀行, 台北市. 27865 likes · 494 talking about this · 280 were here. 中央銀行臉書粉絲專頁提供政令宣導、金融教育宣導、金融統計數據、疑...
- 3中央银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央银行(英語:central bank),简称央行,是負責国家或地区(如歐盟)貨幣政策的主體機構,通常也是一个經濟共同體的唯一货币发行机构。正常的发行方式为贷款和买賣 ...
- 4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央銀行(簡稱央行)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銀行,直屬於行政院,具有部會級地位,肩負穩定國家金融發展、維持物價平穩、維護國幣(新臺幣)幣值、管理中華民國外匯存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