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社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資訊社會的目標是通過具創意而有成效地使用資訊科技,以取得國際上的競爭優勢。

在經濟上相對應的就是知識型經濟,即通過開發知識來創造財富。

有方法參與這種社會的人有時被 ... 資訊社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格式需要修正以符合格式手冊。

(2021年2月16日)請協助補充相關的內部連結,並使用百科全書的語氣來改善這篇條目。

此條目離題。

掛模板者須於討論頁闡明條目離題之處以便其他編者討論及修改。

請參閱討論頁的意見。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著作權協定,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資訊社會(資訊性社會、資訊型社會、資訊化社會),被視為社會自農業社會經由工業革命形成工業社會後,產生資訊革命而進入的一個新的社會階段[1]。

資訊社會的目標是通過具創意而有成效地使用資訊科技,以取得國際上的競爭優勢。

在經濟上相對應的就是知識型經濟,即通過開發知識來創造財富。

有方法參與這種社會的人有時被稱為數位公民。

[2]。

造成這種急劇改變的可能是科技、經濟、職業、空間、文化,或者是以上所有因素的結合[3]。

在一個資訊型社會中,資訊的創造、分發、散播、使用、整合和操縱是一種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

與資訊社會有緊密關係的概念包括:後工業社會、後福特主義、後現代社會、知識型社會、遠程通信社會、資訊革命、液態現代性,以及網路社會(曼紐·卡斯提爾)。

目次 1農業化以前的社會 1.1農業化經濟 1.2工業化以前的媒介 2工業化與媒介 2.1都市化、媒介與社會 2.2工業化媒介的誕生 2.3影片、無線電廣播與流行媒介 2.4工業化媒介、廣告與大眾市場 2.5大量生產與文化產業 2.6工業化時代的資訊科技 3資訊化社會 3.1後工業化社會 3.2資訊化經濟 3.3市場中的資訊 3.4資訊的市場 3.5資訊的基礎建設 4參考 農業化以前的社會[編輯] 大部份是以狩獵採集為生以維持生計,在這小的勞動市場中,人們所需要的各種知識與技巧進行傳播也極為容易,例如,族譜或古老傳說,以口頭方式進行世代相傳,又稱口傳文化(oralcultures),而在現代工業化及資訊化的社會中仍然倚賴這種方式傳遞訊息。

農業化經濟[編輯] 人們大多在農田內工作以獲取資源,此種社會偏向定居集中的生活形式,也發展出特定的職業如工匠、戰士、祭司、商人、政治領袖等,也逐漸形成了社會階層(socialstratification)的落差。

極少數的人有時間以及機會學習閱讀和寫字,一部份人是接受宗教指示,擔負儲存、寫字、閱讀書信的責任。

而在歐洲地區,十四世紀以後才開始有閱讀的能力,大部份的傳播或溝通都是以口頭來進行,但在速度及時效上則較為緩慢。

社會日益的複雜與需求人員的專門化,需要有更多人具有閱讀與寫字的能力,中世紀末期的歐洲,國與地區之間的商業行為也日益增加,包括像商人、組織的領導人也就更需要有閱讀及書寫的能力了。

事實上,各種技藝也必須透過求學或閱讀的途徑來獲得成果[1]。

工業化以前的媒介[編輯] 在活字版印刷、機械式印刷術被發明以前,將書籍加以複製是困難的,因為書籍仍能廣為流傳,也算是大眾媒介一環。

其次是對於那些具有權勢的人來說,他們並不希望一般大眾有閱讀的能力。

直到十四世紀時,更多從事貿易或從商者才開始藉由書籍來獲取資訊與知識。

在十四世紀以前,只有被視為菁英或中堅份子者才有機會讀書,所有的書籍媒介也是為了他們而生產[4]。

工業化與媒介[編輯] 約翰尼斯.古騰堡(JohannesGutenberg)於1450年發明活動式金屬鉛字及機械式印刷技術而有了古騰堡聖經,科技也使得在經濟與社會上都能夠對新媒介進行開發,當印刷技術變得更符合經濟效益時,能夠針對新的讀者而生產更多種類的書。

在讀寫的社會裡,輿論(publicopinion)的概念逐漸出現,人們也開始察覺大眾媒介很有可能對輿論的形式產生影響,例如,1640年英格蘭政治領袖奧利佛.克倫威爾(OliverCromwell)便利用新聞界配合政治活動獲得一般大眾支援。

都市化、媒介與社會[編輯] 在工業社會中具有讀寫能力(literacy)的人數隨之增加,人們為了要符合工作需求,而在高度工業化國家中,對於居住在都市裡的人來說,求學已經是相當普遍的事情。

教育也使人們文明化,以強調教育的功能,而並非娛樂。

工業化媒介的誕生[編輯] 社會大眾對於印刷產品需求日益增加,都市中的印刷媒體也不斷增加,對於文盲及貧窮人來說,他們無法負擔報紙的費用,導致他們閱讀能力不夠,所謂社會階級(SocialClass)的概念。

尤其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中,中產階級雖仍然只是少數,窮人與富人之間的貧富差距更是可觀[1]。

影片、無線電廣播與流行媒介[編輯] 二十世紀初,許多人尚無足夠資本來獲取印刷媒介等,對美國人來說,影片成為一項重要的大眾媒介,尤其是移民至美國,並集中在都市地區者,影片更是一項重要媒介,甚至是一些休閒娛樂(例如,歌舞劇場)。

西元1920年,無線電廣播也成為一種流行媒介,當報紙、書籍、電影等仍然是以都市為主要發展,無線電廣播已擴及整個鄉下地區,拓展鄉村文化。

工業化媒介、廣告與大眾市場[編輯] 透過工業化、都市化等三方面的過程,各種媒體與市場也成為了企業系統的一部份,同時也成為了公司中的重要部門,並開始為已存在的媒體賺進大把鈔票。

十九世紀初,商人在穀倉或車子兩邊的漆上標示,並提供口嚼菸草等產品情報,同時也以更為醒目的方式出現在各大報紙與雜誌中。

隨著時間變遷,廣告對報紙也相當重要,西元1880年,報紙僅提供四分之一版面給廣告,西元1990年,大約佔了百分之六十至七十,西元1920年中期,美國無線電廣播就被定義為是高度商業化,而且也是靠廣告支援的媒介。

現今,無線電廣播聽眾數量增加,廣告商對於聽眾的喜好也極為關注,廣告在無線電廣播的時間又增加了,一當無線電廣播的節目開始針對某特定族群的聽眾時,廣告也以此特定族群為主[1]。

大量生產與文化產業[編輯] 科技與經濟透過工業上的結合,對於廣大的受訊者而言,產生所謂「大量生產的文化」(massproductionofculture),自西元1880年愛默生(RalphWaldoculture)直至目前,許多專家、學者更謂「流行文化」(popularculture),就是經由書籍、電影、歌曲等媒介方式傳達給大眾,文化的概念,尤其是書籍以及音樂等是否應是藉由摘取古典文化的精華,而將新的想法傳遞給大眾,作為教育並能夠提高品質的方式,這也攸關著人們的價值觀。

工業化時代的資訊科技[編輯] 早期的美國西部,由一種驛馬快信制(PonyExpress)的快捷服務,人員攜帶著郵件,騎著快馬由一站奔馳至另外一站,而將郵件遞交給等在那裡的傳遞人員,再送往最後目的地。

藉由電子科技,演進到電子方式傳送,先是經由電線,接下來是無線電波,如同鐵路以及電信,運輸以及通訊科技彼此互補與支援的功能,所謂公共運輸者(commoncarriers),皆以中立性的態度創造有關內容與形式上的業務。

歷史學家丹尼爾.席創(Czitron)[5]。

便將電信稱為閃電產業,是由於電信傳送速度的便捷,這些科技的問世,讓商業訊息或新聞報導等都能以更快的速度,而能夠傳送到更遠的地方。

資訊化社會[編輯] 丹尼爾.貝爾(Bell)、艾爾文.多佛勒(Toffler)等學者認為,美國及一些少數國家中,已由工業化的經濟及社會,進入了資訊化的經濟及社會。

後工業化社會[編輯] 後工業化社會(post-industrial)由美國、日本及其他先進國家體系中,自商品製造轉變為服務及資訊的處理,也就是說,資訊是創造財富以及經濟活動的來源,是成長最迅速的產業,及僱用人力最多的行業。

所謂的資訊工作(informationjobs),定義為資訊之製造、處理或分配主要關連的工作,例如,記者、媒介製作人等,以及資訊業的工程人員、設計人員等[1]。

與資訊性工作相比來說,服務性的工作(servicejobs)通常在待遇上都比較低一些,縱使在服務業中也存在著許多高待遇的工作,資訊性工作也存在於製造業或服務性質的公司之內,待遇一般而言則較高。

其實,美國已是極度集中於資訊工作之國家,其他高度工業化國家中,也都朝向資訊化社會的趨勢邁進,例如,原先存在於韓國低薪資之製造業,已經轉移至其他亞洲國家內(原先在國內製造的低價位商品,轉移到其他國家生產時,就已成為工業化的國家),而像新加坡,則已成為與資訊工作有高度牽連的狀況[6] 資訊化經濟[編輯] 波瑞特[7]將資訊的主要部份分為資訊的市場(Marketsforinformation)、市場中的資訊(InformationinMarkets)、資訊的下游組織(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關於資訊的處理,例如,印刷、電訊傳播、資訊商品的製造產業(例如,電視機、電腦等)、資訊商品的批發及零售商(Wholesaleandretailtradeininformationgoods)、資訊活動的支援設施(Supportfacilitiesforinformationactivities),包括資訊產業使用的建築物等。

市場中的資訊[編輯] 資訊科技的發展,許多新的主要資訊之企業也隨之誕生,例如,海外股票市場的詳細資訊。

資訊的市場[編輯] 數位寬頻技術出現,傳媒製作簡易化,行銷通路普及化,包括電腦業、通訊業、資訊內容業(娛樂、出版、廣告)和傳統媒體業(廣播或電視)之間產生了新的數位寬頻傳播產業,數位寬頻,成為了所有大眾媒體的混和體,也是新經濟體系的龍頭,經歷了合併、結盟、併購等過程[1]。

資訊的基礎建設[編輯] 1967年,美國的國民生產毛額中,資訊的基礎建設佔了百分之二十一,1970年-1980年間,其成長更是快速,對經濟等各方面而言,伴隨著資訊科技,企業內部通訊、員工及客戶獲取資訊通道(channel)、以及企業本身的網路延伸至客戶處也因應而生。

大約超過百分之三十的家庭,以及超過三分之二的學校都擁有電腦裝置,已是普遍,而電話系統也是必備的基本網路。

目前,大型公司所使用的電訊傳播網路,是藉由不同的網路系統及資料通訊服務,擴展網路工作環境。

參考[編輯] ^1.01.11.21.31.41.5蔡念中、張宏源(2008)。

匯流中的傳播媒介-以美國與台灣為例。

台北市:亞太。

^Beniger,JamesR.TheControlRevolution:TechnologicalandEconomicOriginsoftheInformationSociety.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6.  ^Webster,Frank.TheoriesoftheInformationSociety.Cambridge:Routledge.2002.  ^Burke,J.(1991).CommunicationintheMiddleAges.InCrowley&Heyers(Eds.),Communicationinhistory.NewYork :Long-man. ^Czitron,D.(1982).MediaandtheAmericanmind :FromMorsetoMcluhan.ChapelHill :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 ^Dordick,H.,&Wang,G.(1993).Theinformationsociety.NewYork :Longman. ^Porat,M.(1997).Theinformationeconomy:Developmentandmeasurement.Washington,D.C :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 規範控制 GND:4114011-4 LCCN:sh89000606 NDL:00865137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資訊社會&oldid=65514800」 分類:​資訊信息社會信息技術信息革命數位落差後工業社會社會學術語歷史理論資訊科學社會變遷社會模式隱藏分類:​可能帶有原創研究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21年2月需要維基化的頁面文不對題的條目需要從外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አማርኛ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FrançaisGaeilge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ОлыкмарийМонгол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Тоҷикӣ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