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只說得出70 分的話?」 嘴砲的美國人與沉默的台灣人(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效表達包含邏輯和技巧兩部分:前者是簡短清晰地論述想法,後者是使用恰當的語氣及肢體語言,使對方更能夠理解,這對非英文母語的留學生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時事現場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上架,夢想人生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文史藝術 文化 「為什麼明明有90分的實力,卻只說得出70分的話?」──嘴砲的美國人與沉默的台灣人(下) 徐聖修/PhDJourneytotheWest 2018/12/27 37513 PhotoCredit: 不論提問、回答、表達想法,這些行為背後一定有動機和目的,這是我指的廣義的心態。

前文:「這麼簡單的問題,你們幹嘛要浪費上課時間發問?」──嘴砲的美國人與沉默的台灣人(上) 第二層困難:表達的邏輯和技巧 即使勇敢發言,不代表能「有效」地表達。

有效表達包含邏輯和技巧兩部分:前者是簡短清晰地論述想法,後者是使用恰當的語氣及肢體語言,使對方更能夠理解,這對非英文母語的留學生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我至今仍沒找到任何捷徑來克服這個挑戰。

我沒辦法像以英文為母語的同事,直接在腦中構思就可以做出精彩的邏輯論述,發言前我必須先把我的想法和問題的邏輯架構簡短寫下來,找出合適的句型與用字,發問前再嘗試把它記起來,才能像其他人發言那般流暢。

對非英文母語的人來說,並不習慣用英文想法梳理邏輯,我需要先靠寫作固化邏輯鏈條,隨著一次次的練習,才逐漸能夠跳過(更精確的說是內化)寫作的步驟,用英文清晰地論述。

表達的技巧對我來說仍是挑戰,尤其是表達不同意見之時。

我連用英文論述都十分費神,哪還有餘力去兼顧語氣或肢體語言、思考對方聽起來有何感覺。

好在科學或工程的學術圈子裡重內容也體諒非英文母語人士,並不像在商場對語言表達那麼苛求。

不過表達的技巧,往往是美國人能把80分讓人聽起來像100分的關鍵。

最關鍵的差異在於自信。

表達時,肢體動作透露的訊息,比說話內容傳遞的訊息還直接而強烈。

如果我被找上台給一段即興演講,縮著身體、雙手握拳、眼睛盯著地板、說話無力結巴、言語冗長累贅,我想即使我講的是有趣的論點,聽眾早就心不在焉。

相對的,如果大方往講台一站、雙臂張開、眼睛直視觀眾、聲音宏亮、言語簡潔有力,即使講的是屁話也有些人會信以為真(在政治評論台隨處可見)。

帶有自信的說話和強而有力的肢體語言,就是把80分講成100分的那20分差。

但是為什麼美國人普遍來說具備這樣的表達技巧呢?除了前述他們養成表達習慣透過不斷練習而精進,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表達的心態(mindset),也就是問題的第三個層面。

帶有自信的說話和強而有力的肢體語言,就是把80分講成100分的那20分差。

圖/Shutterstock 第三層困難:表達的心態(mindset) 不論提問、回答、表達想法,這些行為背後一定有動機和目的,這是我指的廣義的心態。

你是否奇怪:提問不就是尋求疑惑的解答、回答不就是知識的測驗、表達不就是邏輯思考的辯證,還能有什麼其他的動機與目的? 以我自己的經驗與觀察,在我從小到大的教育環境,有時提問、回答、表達的深層目的其實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與成就感,不見得是想補足自己知識或邏輯的漏洞。

提問時,在意老師和同學是否認為這是好問題;回答時,在意自己是否知道正確答案;表達想法時,在意自己是否言之有物讓他人驚豔。

從小在高度競爭的教育環境,我們被獎勵的方式是能否「答對」,而不是「勇於嘗試」及「獨立思考」。

評量方式常為了方便出是非及選擇題,常為了公平總有標準答案。

即使推論精彩,最後答案錯誤還是零分。

在這種獎懲制度的潛移默化之下,我們在意的是結果的對錯,而非過程的思辨;因為對錯直接影響成績,而成績是我們在這個社會(至少在第一份工作前)最重要的個人價值分數。

看出這個可怕的因果心態了嗎?或許我們認為每一次表達都是別人評量我的時刻,唯有問出好問題、知道正確答案、說出一番令人驚豔的言論,才能增加我在社會中的個人價值分數。

更可怕的是每一次嘗試非對即錯,而每次錯誤就是扣分。

以經濟學損失厭惡的概念,若不是我有十足的把握能有一次加分的表達,那我寧可選擇沉默,因為我更厭惡錯誤而被扣分。

這種「因為害怕錯誤而不去嘗試」的心態,被稱為"FixedMindset"(出自CarolDweck的暢銷書《Mindset》)。

根深於華人文化的考試制度,使得多數人被fixedmindset所束縛,我認為這樣的心態是真正讓我們不願表達的原因;而不願表達久了,也就不會表達了。

提問時,在意老師和同學是否認為這是好問題;回答時,在意自己是否知道正確答案;表達想法時,在意自己是否言之有物讓他人驚豔。

圖/Shutterstock 吵鬧才有糖吃的美國文化vs.沉默是金的華人文化 既然知道「因害怕錯誤而不願嘗試」的心態,是不願及不會表達或發問的核心問題,那麼該如何克服這個心態,進而增進自己的表達能力呢? 前陣子一場參加關於人際溝通技巧的演講,題目是「如何有自信地溝通」。

講者開宗明義就說:"Confidenceisnotaboutbeingperfect."(有自信並不是要求完美)。

在美國科技業擔任溝通技巧講師幾十年,他發現華人確實在表達時缺乏自信,甚至連話都不說。

並不是能力差,而是要他們說話的門檻很高。

除非對自己說話內容有十足的信心,或是確認說出來的話不會被批評,他們才願意表達。

說話門檻高不必然是個問題,這在華人社會「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的價值觀下說不定才是生存之道。

不過當華人置身於西方(尤其是美國)社會,在這個必須要行銷自己、狼性般積極主動、吵鬧才有糖吃的文化裡,沉默寡言的華人就容易被忽略甚至看不起。

另一方面,美國(至少加州)社會對於不同的言論,甚至是錯誤的想法和失敗的點子,有較大的包容力。

提出錯的論點不代表這個人差,只要想法有原創性、符合邏輯論述、提供不同觀點,其實也是一種貢獻。

瞭解中西方價值觀的這點差異,改變心態或許就相對容易。

不需要改變自己的個性或長期累積的習慣,而是學習在西方社會價值觀下的一套新的應對方式。

當不再把發言的對錯當作自我價值的增貶,著重在想法的原創性與邏輯論述,並勇於表達,如此循序漸進與經驗積累,自然越能掌握表達的邏輯與技巧、養成表達的習慣、學成這套新的應對方式。

這對於目前以西方文化為基調的科學研究和學術界,是十分重要的技能,也是在美國念書一大重要的訓練──而這或許正是我的指導教授所說的:「學問,立基於學習與發問。

」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PhotoCredit:Shutterstock 學習 美國 表達 沉默 華人文化 表達的心態 關聯閱讀 從沒安靜過的法國課堂:是過分失序,還是應有的言論自由? 德法雙碩士──我不太一樣的留學路 作品推薦 從諾貝爾獎得主「一個令人難為情的問題」開始──全球頂尖實驗室「下午茶傳統」的尋根之旅(上) 輕微患者「急功好利」,在乎「動腦」勝於「動手」──「好學生」症候群(上) 參考資料 TOP 徐聖修/PhDJourneytotheWest 徐聖修,ShawnHsu,台大電機校友,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生物工程系博士。

喜愛以工程技術探索大腦奧秘,抱持好奇心學習多元觀點,再以文字沉澱思考所理解的世界。

留學期間常被問「博士生在做什麼」、「為什麼要念博士」。

這個專欄旨在讓讀者一瞥留美博士生的研究之旅,並分享我對美國和台灣教育的觀察與反思。

Blog:goodshawn'sblog 臉書專頁:Goodshawn'sblog 看更多 上一篇 「跨年倒數10秒算個毛,聖誕節倒數9天才叫潮」──你不知道的菲律賓聖誕節(下) 下一篇 嫁入巴基斯坦20年後才知道的事:婆婆只准我喊她「媽媽」,其他人通通叫「阿姨」!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職涯Career 台灣空服員,中東航空受訓記:截然不同的經歷與學習 學習Learning 「我的內容,與我的英語流利程度無關」──多一點理直氣壯,其實我們不比別人差 評論Opinion 美國《紐約時報》執行長:要求演講受眾「認真思考」,過分了吧? 教育Education 【技職潮人夢系列】打破臺灣22年銲接得獎紀錄 林建宏:銲接,是一個需要思考的技能 熱門文章 1 解決住房危機!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課徵「空屋稅」,意外引發「大學生低價租豪宅」怪象 2 真的可怕到極點?臺中一中學生看「音樂課師生衝突」:我眼中的現今教學現場⋯⋯ 3 UWC申請(上)這所學校,為什麼讓北一女畢業的她選擇「重讀一次高中」? 4 沒留過學、英文不溜,我還是進到牛津大學工作──英國學術機構求職通關密語 5 陽明交大副教授,給高三生的第二封信:如何讓學習歷程檔案不「老梗」? 6 【38歲圓留學夢】大家都覺得我瘋了──停滯的無趣,比重新開始的未知更恐怖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