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專欄分析內容-台股-MoneyDJ理財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花旗集團4月宣布出售13個市場的消費金融業務,為全球金融市場投下一枚震撼 ... 1991年就成為花旗銀行儲備幹部(MA)的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談到, ...
產業評析-國銀機會來了?
(2021/07/15)
‧作 者:台灣銀行家
採訪、撰文:李敏玲
看台灣銀行業如何積極占位、發揮在地優勢
花旗宣布出售台灣消金業務,為市場投下震撼彈,其實,台灣部分民營銀行在本地消金、財管業務競爭力已超越花旗,未來發展方向須朝產品多樣化、金融數位化、規模大型化、組織分工化等四方向邁進,挖掘銀行業新藍海。
花旗集團4月宣布出售13個市場的消費金融業務,為全球金融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也成為台灣熱議的話題。
2021年初,花旗台灣高層拜會金管會時,仍承諾加大在台投資、擴展在台金融業務,無奈總部決定撤出深耕多年的台灣市場。
本土金融業崛起表現優於外來巨擘
政治大學金融系兼任教授朱浩民說:「花旗要退出台灣消金市場是可以理解的。
」他分析,全球金融業因為網路金融興起,快速擴大規模,且為新世代消費者接受的線上金融,已威脅實體金融服務,而消費金融業務本來就是「量多利薄」,加上台灣銀行家數眾多,競爭更為激烈,花旗要出售台灣消金部門,並不是看壞台灣市場,是考慮資源分配的有效性,總部才做出必要的取捨。
朱浩民亦強調,花旗的出走對台灣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台灣金融業已有很多人才,其中不乏所謂的花旗寶寶,多年來花旗在台培育眾多新金融尖兵,在與國際接軌,及金融專業上比以前強很多,再加上近年來台灣金融市場自由化、擴大商品種類,在服務水準上,尤其是民營銀行,都已有不錯的表現。
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揭露一個關鍵點:「台灣有些民營銀行在本地消費金融、財富管理業務上的競爭力,已超過花旗(台灣)銀行!」黃蔭基表示,從銀行交換及蒐集的財務數字就可以看出,如中國信託、國泰世華、玉山、台新、台北富邦,甚至永豐等,在消金及財管業務的營收與獲利,都已不輸花旗銀行在台的表現,可以說地頭蛇崛起,壓過外來強龍,若後續業務成長難以有效擴張,花旗在有限資源的考量下,走是必然的選擇。
培育金融人才花旗功不可沒
1991年就成為花旗銀行儲備幹部(MA)的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談到,花旗的MA制度訓練扎實,MA跨部門輪調,甚至要跨國際、跨市場的合作,培養新人國際觀及多面向金融專業,這套MA培訓制度國內有不少民營銀行亦引進多年,如國泰世華的MA就已有16屆以上,不少國泰世華MA都已是海外分行的主管。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12,較2018年進步1名。
其中「金融體系」的排名由2018年第7名上升至第6名,表示台灣金融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台灣前幾大民營金控其實都很積極觀摩、學習國際頂尖金融機構,不斷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與獲利能力。
」李偉正強調,金融機構最重要的是服務與產品要獲得客戶認同,成為客戶會選擇的金融品牌,才能跟國際一流的金融機構競爭,台灣民營金控正努力提升這方面的能力,在產品面、人才面及相關基礎建設上,多年來已有一定的進展。
同樣出身外銀的中國信託商銀總經理陳佳文回憶,花旗銀行進入台灣市場後,為銀行業引進不少產品、服務,也為台灣培育不少國際金融人才,確實對台灣銀行產業的國際化扮演重要角色。
力拚加速轉型擴大國際版圖
經過多年的學習與發展,陳佳文指出,目前在台灣居領先地位的大型銀行,外資持股比例接近4成、股價淨值比在疫情期間仍維持1倍以上,優於亞洲同業,近年來也在區域市場間嶄露頭角,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水準。
下一階段,台灣的銀行業應是關注在茁壯業務規模、擴大國際版圖、加速營運轉型,成為領先的區域銀行。
從獲利、獎項及服務品質等各面向,都已證明台灣銀行業已具備與外銀在台一戰的實力。
但朱浩民及黃蔭基也點出,若要走出國際、成為國際知名金融品牌,台灣的銀行業可能還有三大需要強化的面向:一是具有國際觀、多國語言能力的人才還不夠多,黃蔭基也指出花旗及一些知名外銀的理專、理財顧問分工細緻,「就好像師生比,花旗銀一個理專可能只負責10個VIP客戶,台灣的銀行理專則包山包海,感受不一樣。
」
二是全球化的布局,百年歷史的花旗集團在全球200個國家都有據點,客戶在花旗的平台上,要到任何市場發展或進行資金操作,其金流服務都跟得上,讓客戶資金調度極便利。
朱浩民直言:「銀行要在海外廣設據點,就要培育更多的國際化人才,台灣的金融業規模確實較小,國際化經驗不足,大部分銀行還是以本土業務為主。
」朱浩民點出,這就是台灣銀行業多年來掙扎的問題,要去海外廣布據點,母國市場也要具有一定的規模,才能支撐快速擴張,台灣銀行家數過多、競爭激烈,金融整併不易,讓銀行規模成長速度略慢,「未來也許須透過海外獲利或併購,來擴大規模。
」
衝商品多元化拉近與外銀差距
三是商品多元化,雖然台灣已是金融自由化、產品負面表列,但畢竟是大陸法系國家,加上高度保護消費者權益、維持匯率穩定等多種考量,還無法像外銀有無限制金融商品的程度。
黃蔭基形容,台灣銀行業的理專拿出200支債券已算產品線豐富,但他的學生去歐系銀行,公事包拿出來就是2,000支債券,利率從2.5%到25%都有,這也意味著各種不同的風險屬性,黃蔭基說:「這些外銀可以包銷客戶的債券,配給各地有需要的投資人,對企業客戶來說,這家銀行也提供各種籌資方案」。
花旗銀行廣為市場稱讚的就是財富管理及私人銀行業務,的確在全球居領先地位。
李偉正說,全球銀行都在經營高資產客群,其中又區分一般中高資產與極高資產的私人銀行業務,「外銀在這項業務上經營很久,如瑞士的私人銀行,很多都有百年歷史,台灣銀行業在財管產品與服務面,若要在短時間超越外銀,這種說法是不務實的!」但李偉正強調,金管會推出的「財管2.0」政策,協助業者加速發展腳步,讓有能力的銀行可在彈性的法規中去努力,將與外銀的差距縮小,但這需要時間。
李偉正有信心地說:「就像信用卡業務及其他金融領域,只要給我們一點時間,努力跑得比別人快,市場就會被我們拿下來。
」
無論是朱浩民、黃蔭基、李偉正或陳佳文都指出,台灣銀行業競爭利基就在全球布局且不斷茁壯的台商,李偉正說,這幾年民營銀行對客戶的了解(KYC)絕對比外銀強,就像世華銀行(國泰世華銀前身)成立超過45年,與客戶是好幾代的交情,對客戶深耕、細緻、有溫度的關懷與服務,是外銀沒有辦法比較的。
陳佳文也指出,在政府祭出政策優惠,鼓勵台商資金回台下,高資產客戶多有提高台灣資產配置的比例,很多客戶都考慮到地緣政治下,台灣可成為相對穩健的資產管理中心,台灣銀行業未來還可著力在家族傳承需求及具吸引力的台灣投資標的。
若與外銀的財管業務比較,台灣銀行業對台灣高資產客戶的理解更深入,在台灣規劃資產配置與傳承更具在地能力,未來在金管會「財管2.0」推動下,可逐步讓境內高資產客戶的產品更多元、諮詢銷售更實務,並與香港、新加坡接軌,相信可讓台灣的財管業務更具競爭力。
金管會日前發布普惠金融評比,台灣的成年人,每10萬人就擁有18家分行、161台ATM,台灣民眾觸及金融服務的便利度,高於全球平均,但也顯示台灣銀行業過度競爭。
傳統的存放匯業務已是紅海市場,任何一家銀行要靠自我成長,讓市占率超過10%,甚至20%,都有極大難度,因此台灣沒有像香港、新加坡合計市占率過半的前三大或前五大銀行。
四方向邁進賺全世界的錢
如何尋找台灣銀行業的下一個藍海市場?黃蔭基說,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朝產品多樣化、金融數位化、規模大型化、組織分工化這四方向一直邁進,銀行業的財管業務就會越做越大,同時銀行一定得走出去,台灣最強的競爭力就在國際貿易,要賺錢不能只賺台灣人的錢,銀行業未來一定要做到國外客戶的生意,逐步擴大規模,隨著時間、客戶累積,相信台灣的銀行可以先做到大中華市場的領先銀行,再向全球性知名銀行邁進。
「規模絕對是其中一個面向!」李偉正說,但銀行經營的體質及獲利能力更重要,他分析現在的銀行其實都很便宜,PB(股價淨值比)都在1倍以下,日本銀行很多0.5倍都不到,但也不見得買得到,以併購擴大規模很重要,但併購也要能獲得較高報酬以回報股東。
李偉正分析,併購與自我有機成長,都是銀行擴大規模的方式,也可參考近年來金融科技公司發展及壯大的模式。
隨著數位化、科技化及大數據時代來臨,金融市場開始出現跳躍性成長,有些新的發展模式出現,所以國泰世華也正在學習、觀摩,透過在國外市場與不同策略合作夥伴攜手,去尋找新的藍海發展模式,例如發展數位化及大數據分析,國泰世華這幾年跑得比別人快,就是希望透過集團廣大的客戶基礎,去分析新的商業模式,創建生態圈及跨業合作,更快速掌握客戶的需求。
李偉正說,國泰世華現階段寧可把多一點資源拿去提升經營體質,就像選手要得到馬拉松冠軍前,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並調整好體質,當機會來臨時,才有辦法奪冠,過去幾年國泰世華一直努力轉型,提升經營能力與體質,相信機會來臨時,國泰世華就能躍上新的階段及規模。
陳佳文也表示,銀行業一直以來就是規模效益顯著的產業,在數位化趨勢下,規模效益將由過去的分行平台規模轉向數位平台與客戶基盤的規模效益,且在數位化浪潮下異業合作益顯重要,也只有具領導性、有規模的銀行,才能與異業龍頭進行深入合作,這就是所謂的品牌競爭力。
中信銀近年也致力在創新、數位化,去發掘客戶的痛點、尋求解決方案,要走在金融市場的前端,在新一輪數位競爭中站穩領導地位。
對台灣銀行業而言,海外業務是未來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環,海外平台規模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陳佳文表示,以中信銀來說,亞洲領先的區域銀行資產規模多是中信銀的2倍以上,若現在中信銀都能在區域間站穩一席地位,未來若有機會與其他外銀規模相當,去發展海外業務平台,「相信能讓海外業務更上層樓!」
本文由台灣銀行家提供
延伸文章資訊
- 1人物側寫-併購金童戰功多桃李滿天下 - 奇摩新聞
少年得志的郭明鑑,最早是花旗銀行儲備幹部(MA)積極培育的明日之星, ... 處、跨國企業處負責人,旗下帶過韓蔚廷、張聖心、李偉正、李鍾培、詹文嶽 ...
- 2法人專欄分析內容-台股-MoneyDJ理財網
花旗集團4月宣布出售13個市場的消費金融業務,為全球金融市場投下一枚震撼 ... 1991年就成為花旗銀行儲備幹部(MA)的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談到, ...
- 3蔡宗翰親自挖角花旗好手任國泰世華銀營運長 - 蘋果日報
國泰世華銀銀行今天公告銀行營運長一職,挖角專長IT與作業的花旗董事總 ... 國泰金控資深副總李偉正說,此職務調整是因應國際化,與國際接軌,為了 ...
- 4國泰世華留住人才打造幸福職場| 金融脈動 - 經濟日報
除軟硬體外,職場文化也需改變,李偉正笑稱,「以前是主管講、員工聽,現在顛倒過來,員工講、主管多聽。」 ... 花旗消金退出台灣,留下的兩大啟示.
- 5李偉正是陳泰銘的大陸之寶P.14 - 今周刊
一位與李偉正同樣出身花旗銀行的外資銀行經理就說,陳泰銘重金禮聘李偉正,並獨當一面,擔當國巨集團在大陸的國巨電子中國公司、飛元電子蘇州公司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