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實體層(Physical Layer)是電腦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也是最基本的一層。

簡單的說,網路的實體層面確保原始的資料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實體層規定:為傳輸 ... 實體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9月12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實體層」的各地常用別名中國大陸物理層港臺實體層 OSI模型 應用層(applicationlayer)OSILayer7 DHCP(v6) DNS FTP Gopher HTTP(SPDY、HTTP/2) IMAP4 IRC NNTP XMPP POP3 SIP SMTP SNMP SSH TELNET RPC RTCP RTP RTSP SDP SOAP GTP STUN NTP SSDP 更多 表現層(presentationlayer)OSILayer6 該層被棄用。

應用層的HTTP、FTP、Telnet等協定有類似的功能。

傳輸層的TLS/SSL也有類似功能。

會議層(sessionlayer)OSILayer5 該層被棄用。

應用層的HTTP、RPC、SDP、RTCP等協定有類似的功能。

傳輸層(transportlayer)OSILayer4 TCP(T/TCP·FastOpen) UDP DCCP SCTP RSVP PPTP TLS/SSL 更多 網路層(networklayer)OSILayer3 IP(v4·v6) ICMP(v6) IGMP IS-IS IPsec BGP RIP OSPF RARP 更多 資料連結層(datalinklayer)OSILayer2 Wi-Fi(IEEE802.11) ARP WiMAX(IEEE802.16) ATM DTM 權杖環 乙太網路 FDDI 訊框中繼 GPRS EV-DO HSPA HDLC PPP PPPoE L2TP ISDN SPB STP 更多 實體層(physicallayer)OSILayer1 乙太網 數據機 電力線通訊 同步光網路 G.709 光導纖維 同軸電纜 雙絞線 更多 閱論編 實體層(PhysicalLayer)是電腦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也是最基本的一層。

簡單的說,網路的實體層面確保原始的資料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實體層規定:為傳輸資料,需要物理鏈路與裝置的建立、維持、拆除,並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規範的特性。

區域網路與廣域網路皆屬第1、2層。

目次 1物理層功能 2物理層協議 3資料編碼技巧 4常見物理層設備 實體層功能[編輯] 為資料端裝置提供傳送資料通路 傳輸資料 實體層協定[編輯] 電話網路modems-V.92 IRDA實體層 USB實體層 EIARS-232,EIA-422,EIA-423,RS-449,RS-485 EthernetphysicallayerIncluding10BASE-T,10BASE2,10BASE5,100BASE-TX,100BASE-FX,100BASE-T,1000BASE-T,1000BASE-SX還有其他類型 Varietiesof802.11Wi-Fi實體層 DSL ISDN T1andotherT-carrierlinks,andE1andotherE-carrierlinks SONET/SDH OpticalTransportNetwork(OTN) GSMUmairinterface實體層 Bluetooth實體層 ITURecommendations:seeITU-T IEEE1394interface TransferJet實體層 Etherloop ARINC818航空電子數位影片匯流排 G.hn/G.9960實體層 CANbus(controllerareanetwork)實體層 資料編碼技巧[編輯] RS-232-C編碼 Zero-complemented差動式編碼 曼徹斯特編碼(ManchesterEncoding) 差分曼徹斯特編碼(DifferentialManchesterEncoding) 請參考實體層資料編碼技巧(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常見實體層裝置[編輯] 光纖 CAT-5線 CAT-6線 CAT-7線 RJ-45接頭 集線器 序列埠 並列埠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物理层&oldid=69642347」 分類:​網絡技術物理層協議OSI協議隱藏分類:​自2015年9月缺少來源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ČeštinaDansk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Françaisעברית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Lombard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Монгол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తెలుగు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吴语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