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的認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兒期:兩歲至十二歲,皮疹分佈較廣,主要見於屈側部位,四肢、臂彎、膝窩等,水皰較少,以丘疹為主,但因長期抓癢而產生抓痕及苔癬化,並常會感染細菌,真菌及病毒。
主 題:異位性皮膚炎的認識
提供者:兒科何偉堂主任
流行病學及病因: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復發的濕疹皮膚炎,好發於嬰幼兒,尤其兩個月至兩歲,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七至二十四,但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會慢慢下降。
但約有30%-50%的病患往後演變為氣喘或過敏性鼻炎。
目前真正原因也不太清楚,但其中約70%患者本身即是異位性體質,屬自體顯性遺傳,而眾多誘發因素包括環境過熱而出汗過多,穿著羊毛衣,接觸冷乾空氣,情緒不穩定的心理因素,以及食物過敏原的刺激等...也都被認為與異位性皮膚炎有關。
病徵:
病狀輕重不一,主要為長期搔癢,病灶出現紅色丘疹,在臉頰、耳後、頭皮、手肘、膝蓋、關節後窩等處發生搔癢,丘疹並可融合成斑塊。
急性期呈現水皰、脫屑及痂皮,慢性則呈現暗紅色及苔癬化,甚至引發皮膚繼發性感染。
異味性皮膚炎病灶分部及時期:
嬰兒期:兩個月至兩歲,於頭部及面頰、臉、口、耳周圍、頭皮、頸部呈泛紅濕疹樣變化,足背、肘部伸測亦可波及,嚴重時有水皰及滲出液。
小兒期:兩歲至十二歲,皮疹分佈較廣,主要見於屈側部位,四肢、臂彎、膝窩等,水皰較少,以丘疹為主,但因長期抓癢而產生抓痕及苔癬化,並常會感染細菌,真菌及病毒。
青少年及成人期:十二歲到成人,於四肢屈側及足關節等皮膚表面變厚,常合併皮膚乾燥、魚鱗癬樣皮疹、毛囊角化、眼臉色澤加深、掌紋變複雜。
誘發因素:
環境過熱,流汗過多。
壓力過大,情緒不穩。
接觸過敏原:花粉、寵物毛髮、塵螨、黴菌。
接觸刺激物:香水、古龍水、羊毛、顏料、清潔製品。
皮膚過於乾燥。
併發症:常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導致續發性感染或經久不癒,且病灶癒後可能呈現色素過多或過少之色素失調。
日常保養:
預防誘發性因素:避免環境過熱兒使出汗過多,不穿羊毛或粗糙纖維衣物,要放鬆心情、適度休息、切忌心情起伏不定。
減少皮膚刺激:如避免過度淋浴,少用肥皂及清潔用品,以免皮膚更乾燥。
水溫也不宜過熱,最好穿棉質的衣服。
少時過敏食物:如牛奶、雞蛋、花生、巧克力、硬殼海鮮及堅果等。
環境改善:不養狗貓、不舖地毯、不玩絨毛玩具、不用芳香劑、樟腦丸、蚊香、殺蟲劑、香水等刺激性物質。
避免溫差過大及保持溼度在50%至60%之間,常清掃家中及環境以減少灰塵。
發作時的治療:
搔癢症狀的控制:口服抗組織胺大多可有效控制抓癢,而新一代口服抗組織胺比較不會有以往傳統口服抗組織胺的副作用:如嗜睡、口乾、便秘......
口服類固醇:會有快速的改善,但避免長期使用。
保溼劑及潤滑劑:含類固醇的局部止癢藥膏,可消炎及加強口服藥物的止癢效果。
※醫療保健內容僅為參考之用,無法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如有任何疑問請洽詢相關科別之醫師,或有疾病應立即就醫。
延伸文章資訊
- 1關節痛、皮膚過敏發癢竟是因為吃了這種「健康食物」
臨床上常常有人問我:「皮膚怎麼突然癢起來了,一粒粒紅疹好難受喔! ... 食物過敏通常是三天內發生,通常以皮膚發癢、眼睛發癢、關節疼痛為主。
- 2皮膚癢、關節僵硬疼痛,竟是對這種超級食物過敏! - 早安健康
中醫養生☀皮膚過敏☀過敏症狀千奇百怪,連骨頭疼痛都可能出現,很多人停吃堅果五天後,關節發脹和疼痛就消退了,到第十天,皮膚紅疹發癢也消失的 ...
- 3濕疹、蕁麻疹久拖都沒好? 小心恐是癌症或內科疾病 - 康健雜誌
濕疹和蕁麻疹都會產生劇烈癢感,當醫師判斷是濕疹時,首先會用類固醇治療 ... 特別的濕疹例如異位性皮膚炎,會長在肘窩、膝窩、頸部、或手腳關節處。
- 4對抗惱人的異位性皮膚炎醫::少碰這些地雷食物!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臉上先出現紅腫、劇癢,再逐漸分布在手腕及腳後彎處, ... 而2歲之後的孩童好發在關節內側,如:脖子、手肘的前側、手腕、膝蓋後側, ...
- 5皮膚癢疼痛關節 -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