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茲·斐迪南大公- 維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法蘭茲·斐迪南大公(德語: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Este,1863年12月18日-1914年6月28日)是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之弟卡爾·路德維希大公之長子, ... 法蘭茲·斐迪南大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關於搖滾樂隊,詳見「法蘭茲·費迪南」。

法蘭茲·斐迪南大公奧地利—埃斯特大公統治1875年11月20日-1914年6月28日前任弗朗切斯科二世繼任卡爾一世奧匈帝國皇儲統治1896年5月19日-1914年6月28日前任卡爾·路德維希大公繼任卡爾一世出生(1863-12-18)1863年12月18日 奧地利帝國格拉茲逝世1914年6月28日(1914歲-06-28)(50歲) 奧匈帝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管領土塞拉耶佛(現屬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配偶霍恩貝格女公爵蘇菲(1900年結婚)子嗣霍亨伯格郡主蘇菲霍亨伯格公爵邁西米利安霍亨伯格王子恩斯特王朝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父親奧地利的卡爾·路德維希大公母親兩西西里的瑪麗亞·安農齊亞塔簽名 法蘭茲·斐迪南大公(德語:FranzFerdinandvonÖsterreich-Este,1863年12月18日-1914年6月28日)是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之弟卡爾·路德維希大公之長子,在1889年至1914年期間擔任奧匈帝國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的獨子魯道夫於1889年1月30日自殺後,斐迪南大公接替他成為皇太子。

他主張將奧匈帝國由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二元帝國體制」擴展為由內萊塔尼亞(奧地利)、外萊塔尼亞(匈牙利)、匈牙利境內的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和新吞併的波士尼亞所組成的「三元聯邦體制(英語:TrialisminAustria-Hungary)」,因此受到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憎恨。

他與妻子蘇菲於1914年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管領土(英語:Austro-HungarianruleinBosniaandHerzegovina)的首府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爾維亞王國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刺殺身亡。

史稱「塞拉耶佛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目次 1頭銜的中文翻譯 2子女 3注釋 4參考文獻 5參見 頭銜的中文翻譯[編輯] 斐迪南大公的最高頭銜為CrownPrince,德語原文是Kronprinz,此用詞在華人的各類書籍上有多種譯法,常見的有:皇儲、儲君、皇太子、大王子等,這些譯名均表示同一種意思,即「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子女[編輯] 妻子:霍恩貝格女公爵蘇菲 霍亨伯格郡主-蘇菲(1901-1990),享年89歲。

霍亨伯格公爵-馬克西米利安(1902-1962),終年59歲。

霍亨伯格王子-恩斯特(1904-1964),終年59歲。

因為貴賤通婚,他們的子女沒有皇位繼承權[註1][1]。

注釋[編輯] ^1901年法蘭茲·斐迪南大公為獲得法蘭茲·約瑟夫一世批准其婚姻,曾承諾兩人的後代放棄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權。

參考文獻[編輯] ^「8thingsyoudidn’tknowaboutFranzFerdin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BSNewsHour[2014-06-27] 參見[編輯] 塞拉耶佛事件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NE:XX4953223 BNF:cb11974035x(data) CiNii:DA1034749X CONOR:237945699 FAST:39403 GND:118535005 ISNI:0000000117626657 LCCN:n79079601 NARA:10581347 NDL:01011908 NKC:jn20000700555 NLP:A12299297 NNL:000048751 NSK:000583246 NTA:369892674 SELIBR:187344 SNAC:w6kk9pjt SUDOC:027768821 ULAN:500433881 VIAF:50016762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弗朗茨·斐迪南大公&oldid=70429595」 分類:​1863年出生1914年逝世奧匈帝國皇儲奧地利大公奧匈帝國將軍奧匈帝國海軍將領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人物波希米亞王子匈牙利王子匈牙利天主教徒奧地利天主教徒最神聖報喜勳章爵士格拉茨人奧匈帝國遇刺身亡者遇刺身亡的歐洲政治人物哈布斯堡-洛林王朝隱藏分類:​含有德語的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S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ULA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20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BrezhonegBosanskiCatalàCebuano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VõroFrançaisNordfriiskFrysk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Kurdî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LietuviųLatviešuमैथिली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NāhuatlPlattdüütsch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संस्कृतम्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ייִדיש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