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蒙恬(約前250年-前210年),中国秦朝名将,祖居齐国,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皆为秦國名将。

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

秦始皇駕崩後,因為支持公子扶苏,被趙高設計 ... 蒙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蒙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蒙恬本名氏:蒙名:恬出生約前250年逝世前210年国籍秦国→秦朝活跃时期战国→秦朝父母父:蒙武 蒙恬(約前250年-前210年),中国秦朝名将,祖居齐国,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皆为秦國名将。

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

秦始皇駕崩後,因為支持公子扶苏,被趙高設計處決。

目录 1生平 2家族 3评价 4軼事 5影視形象 6參見 7参考文献 7.1引用 7.2来源 生平[编辑] 蒙恬最初作过掌理司法文書的官吏。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记载蒙恬在前224年作为李信的副手,一起带兵二十万攻楚,独自带领一支分遣队攻克楚国的寝丘(今安徽临泉),李信在攻破鄢(今河南鄢陵)后,引兵向西,與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会合,不久李信军被楚军击破。

秦始皇復用王翦为将,蒙恬父蒙武为裨将军带兵六十万攻楚。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因为出身将门被秦始皇起用为将军,攻齐国大胜,后任内史。

[1]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率领秦军三十萬人征伐匈奴,次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击退匈奴七百余里,屯兵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

蒙恬吸取战国时期据险防御的经验,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燕、赵、秦5000余里旧长城,據陽山(陰山之北)逶迤而北。

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

蒙恬守北防十餘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而当时蒙恬之弟蒙毅也在作上卿。

蒙毅曾判处中车府令赵高死刑,但赵高又被赦免,从此蒙氏兄弟和赵高结怨。

赵高和秦始皇幼子胡亥关系密切,曾私下教授胡亥法律方面知识,頗受胡亥重用。

秦始皇长子扶苏因數諫皇帝,失帝愛,貶至上郡,成為蒙恬的監軍。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中在沙丘病故。

赵高勾結李斯,矯詔擁立胡亥继位,赐死扶苏,史称沙丘之变。

因为蒙恬与扶苏关系密切,也同时赐死蒙恬。

接到命令后,蒙恬覺得可疑,勸阻扶蘇:「皇帝陛下在外地,沒有立太子,派微臣率領三十萬大軍防守邊疆,又派您監軍,這是天下的重任啊。

現在隨便一個使者來,就自殺?怎麼知道這不是有詐?我們應該上書請示,請示了再請示,再三請示,那時候死還不遲。

」但扶蘇說:「父親要賜死兒子,有甚麼好請示的?」[2]扶苏即刻自杀,蒙恬並未從死,被解除兵权关押在上郡的阳周,軍隊交由裨将王离指挥。

后来,由于扶苏已死,二世皇帝胡亥想释放蒙恬,赵高不肯,称蒙恬兄弟政治上倾向扶苏,于是蒙恬、蒙毅兄弟被处決,葬於綏德縣城西的馬鞍山下。

家族[编辑] 蒙恬的祖父蒙骜原居齐国,在秦昭襄王在位時来到秦国,在秦莊襄王时出现在史书中,不断地为秦国征战,后来成为上卿。

到秦始皇初年成为了秦国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蒙恬的父亲蒙武作为王翦(正是后来蒙恬的裨将王离的祖父)的裨将军参加了秦灭楚之战。

到蒙恬时,蒙恬已经可以率领当时秦军主力北征匈奴,连秦始皇的长子也被派到蒙恬军中作监军。

蒙毅也同时官至上卿,并曾带兵,家族的地位更甚於蒙骜在世時期。

弟弟蒙毅為得秦始皇信任的內衛大臣。

但也造成了与胡亥、李斯和赵高等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最终导致了蒙氏家族的灭亡。

评价[编辑] 蒙恬在后世有各种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蒙恬在当时位高权重,而秦朝刚刚建立,人民刚刚脱离战乱,需要休养生息,不去劝阻秦始皇滥用民力,反而积极的修筑长城是有罪的。

揚雄認為蒙恬的忠並無值得學習:“扬雄《法言》曰:或問:「蒙恬忠而被誅,忠奚可為也?」曰:「漸山,堙谷,起臨洮,擊遼水,力不足而尸有餘,忠不足相也。

」”[3] 司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臣光曰:秦始皇方毒天下而蒙恬為之使,恬不仁不知矣。

然恬明於為人臣之義,雖無罪見誅,能守死不貳,斯亦足稱也。

”[3] 姜再恒評:“蒙恬將死,自咎斷絶地脉,太史公又言,恬當秦之初滅諸侯,不能彊諫振百姓之急。

然恬本齊人也,耽榮祿于秦,不顧舊國而爲戎,首夷滅之。

凡爲秦帥師,斬刈民庶,屠滅六國,以効忠于秦,其獲罪于天,固已大矣。

其輕民力,斷地脉,在恬已細故也。

若是者,安能任彊諫振百姓之事乎?非徒不能設能彊諫振百姓,亦無救於誅矣。

夫爲彊忍貪怙者所役使,未嘗不反獲其罪,天理固然矣。

”[4] 軼事[编辑] 传说蒙恬发明了毛笔,《史記》“恬取中山兔毛造筆”,晉人崔豹《古今注》提到:“牛享問曰:‘自古有書契以來,便應有筆,世稱蒙恬造筆,何也?’答曰:‘蒙恬始造,即秦筆耳。

’”據說蒙恬在鎮守北方時,見匈奴以獸毛沾顏料繪圖,又同時前方戰況告急,才改篆刻竹簡由絲卷書寫軍情。

這才聲名大噪,並由史官記於史冊內。

考古发现在蒙恬之前中国已有毛笔,蒙恬應該是毛筆的改進者,1954年湖南長沙發現第一枝戰國毛筆。

影視形象[编辑] 香港電視劇《秦始皇》(1986年):由關偉倫飾演蒙恬。

中國大陸電視劇《大秦直道》(2007年):由吴京安飾演蒙恬。

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製作的中國大陸三維武俠動畫《秦時明月》第三季諸子百家(2010年):由孙晔擔任蒙恬的配音員。

中國大陸電視劇《神話》(2010年):由丁子峻飾演蒙恬。

遊戲《王者榮耀》中的英雄,定位為戰士,兒子是虛構英雄蒙犽 日本動漫《王者天下》,作者原泰久。

參見[编辑] 秦朝 匈奴 长城 秦始皇 扶苏 胡亥 赵高 蒙骜 蒙武 蒙毅 毛笔 《史記·蒙恬列傳》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司馬遷.白起王翦列傳.史記.[-61].  ^司馬遷.屈原賈生列傳.史記.[-61].  ^3.03.1資治通鑑/卷007-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zh.wikisource.org.[2018-02-06].(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中文).  ^『硏經齋全集續集』10冊,史論,蒙恬 来源[编辑]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白起王翦列传李斯列传蒙恬列传 查论编秦灭六国之战战争过程秦滅韓之戰 ·秦滅趙之戰 ·秦滅魏之戰 ·秦滅楚之戰 ·秦滅燕之戰 ·秦滅齊之戰主要人物秦国秦王政·李斯·尉缭·內史騰·王翦·桓齮·王賁·李信·蒙恬·蒙武·楊端和韩国韓王安赵国李牧·趙幽繆王·公子嘉·扈辄魏国魏王假楚国项燕·楚王負芻·昌平君燕国燕王喜·太子丹·荆轲齐国齊王建·后胜 查论编秦漢之際人物秦朝始皇帝·秦二世·子婴·扶苏·蒙恬·蒙毅·李斯·李由·王绾·冯去疾·冯劫·赵高·阎乐·屠睢·史禄·任嚣·赵佗·王陵·王離·涉间·苏角·章邯·章平·殷通·司馬欣·董翳·周青臣·淳于越·伏生·孔鲋·徐福·韩终·侯公·卢生张楚陈胜·吴广·周文·宋留·田臧·李歸·庄贾·邓宗·周巿·邓说·伍徐·蔡賜·襄彊·葛婴·武臣·韩广·景駒·秦嘉·召平·吕青·呂臣西楚楚義帝·宋義·宋襄·项梁·项羽·范增·项伯·项庄·英布·肥銖·蒲将军·共敖·共尉·郑昌·龍且·钟离昧·季布·丁公·周殷·桓楚·曹咎·項它·項聲·薛公·萧公角·朱鸡石·餘樊君·武涉·韩生·陈公·郑君·吕青·呂臣·韩信·陈平·虞姬汉朝刘邦·劉伯·刘信·刘喜·劉交·劉賈·刘泽·吕泽·吕释之·張耳·张敖·卢绾·韩信·彭越·英布·张良·陈平·萧何·曹参·周勃·樊噲·夏侯嬰·灌嬰·曹無傷·紀信·周苛·雍齒·王陵·郦食其·酈商·吴芮·吴臣·梅鋗·利蒼·魏王豹·司马卬·申阳·臧荼·韓王信·陈豨·傅寬·靳歙·周緤·奚涓·陈武·王吸·薛歐·丁復·蟲達·孔将军·费将军·吕马童·王翳·杨喜·呂勝·杨武·吕青·呂臣·季布·季心·曹丘生·欒布·蒯徹·李左车·贯高·孟舒·田叔·肥銖·賁赫·薛公·辕生·随何·審食其·张苍·周昌·趙堯·任敖·申屠嘉·陆贾·朱建·刘敬·叔孫通·曹氏·吕雉·吕媭·戚姬·薄姬·管夫人·趙子兒·石美人·傅夫人·唐姬·赵姬·刘濞·刘肥·魯元公主·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吕台·呂產·呂祿·吕嘉·吕通·林摯齐国田儋·田巿·田假·田安·田都·田荣·田广·田横·田角·田间赵国武臣·赵王歇·張耳·张敖·陳餘·司马卬·申阳·邵騷·李良·徐公·李左车·贯高·孟舒·田叔魏国魏咎·魏王豹·皇欣韩国韩王成·张良·韓王信燕国韓廣·臧荼·衛滿匈奴头曼·冒顿·韓王信·卢绾朝鲜箕准·衛滿瓯雒蜀泮东瓯驺摇閩越驺无诸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蒙恬&oldid=72272796” 分类:​生年不详前210年逝世秦朝軍事人物秦朝官员秦朝被處決者蒙陰人蒙姓隐藏分类:​含有hCards的条目本地和维基数据均无相关图片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其他语言 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کوردیDeutschEnglish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Монгол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venskaไทย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吴语文言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