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主國國旗 - 维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臺灣民主國國旗,為1895年5月23日至10月期間於臺灣建立的臺灣民主國所使用的國旗和國徽,因其樣式為藍地黃虎,又稱「藍地黃虎旗」,同日唐景崧發表「臺灣民主國獨立 ... 臺灣民主國國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臺灣民主國名稱藍地黃虎旗類別海陸通用國旗啟用日期1895年5月23日臺灣民主國永清元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形式藍色底色,中央加上黃色老虎圖案。

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黃虎旗摹繪本 臺灣民主國國旗,為1895年5月23日至10月期間於臺灣建立的臺灣民主國所使用的國旗和國徽,因其樣式為藍地黃虎,又稱「藍地黃虎旗」,同日唐景崧發表「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

過去一直被認為只有單面,國立臺灣博物館經過1年半的考證修復,2012年確定黃虎旗原來是雙面。

正反兩面的老虎眼睛分別代表晝夜或陰陽,象徵「日夜護國」[1][2]。

目录 1歷史 2參見 3參考資料 4外部連結 歷史[编辑] 首面台灣國旗早在1895年台灣民主國創立時出現,呼應清帝國國旗的黃地青龍圖樣,採用藍地黃虎圖,故稱藍地黃虎旗。

根據《臺灣民主國臨時憲法》第四條,臺灣「採用藍地黃虎國旗,並作為國徽[3]。

」 此國旗曾以大幅軍旗形式,至少三幅懸掛: 「基隆旗」於台灣基隆砲台、「淡水旗」於淡水海關、「台北旗」於民主國總統府(臺南大天后宮)等處,但如今均下落不明。

於1895年5月23日成立的臺灣民主國以「藍地黃虎旗」為國旗。

當時台灣為清國的領土,因《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

為免於被割讓,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台灣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

不久,日軍攻陷基隆,唐景崧逃至滬尾(今淡水區)的德商忌利士洋行(Douglas),後來乘德國籍輪船鴨打號(Arthur)逃亡至廈門。

同年6月下旬,民主國餘眾又在台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民主國第2任大總統。

1895年10月,台灣民主國亦因劉永福總統兵敗內渡而解散。

[4] 2016年3月11日,現存最接近原旗、典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高橋雲亭黃虎旗摹本」獲得文化部審議通過,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國寶。

[5] 日本人曾興建虎頭山神社,象徵壓制虎首、侵略台灣成功。

[來源請求] 參見[编辑] 臺灣民主國 台灣總統 參考資料[编辑] 黃虎旗圖例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臺灣民主國國旗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選粹/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 黃虎旗再現─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修護成果展,國立臺灣博物館 ^黃虎旗再現─原來有兩隻老虎!臺博館鎮館典藏文物修護重大發現(新闻稿).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12-14[2016-12-1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重大發現!藍地黃虎旗竟有2隻老虎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0-29.,中央廣播電臺,2012/12/14 ^簡後聰.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下冊)(PDF).第240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選粹/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國立臺灣博物館.[2016-12-1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藍地黃虎旗」通過國寶審議將登上悠遊紀念套卡(新闻稿).2016-03-11[2016-12-1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民主國國旗&oldid=68512323” 分类:​亞洲國旗台灣民主國臺灣文物中華民國國寶國立臺灣博物館1895年面世的旗幟隐藏分类:​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吴语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