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新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技術新知. 按讚加入iThome粉絲團. 文/iThome | 2004-03-24發表 . 淺談病毒命名. 你知道目前有多少隻病毒嗎?根據Symantec的統計,截至今年三月,已經出現6萬6千多隻 ... 移至主內容 按讚加入iThome粉絲團 文/iThome | 2004-03-24發表 淺談病毒命名 你知道目前有多少隻病毒嗎?根據Symantec的統計,截至今年三月,已經出現6萬6千多隻病毒,每天都有新的病毒出現,那麼是如何替每隻病毒命名呢? 上過生物課的人都知道新的物種會先與樣本進行比對,確認與現有的生物都不同的話,就是新的生物,也許是用發現者命名,也許是以地區命名,例如斯文豪氏赤蛙和臺北樹蛙。

需要統一的病毒名稱嗎? 那麼病毒是否也是採用樣本比對來命名呢?很可惜的,在病毒世界裡,每天都會出現許多新病毒,由於這些病毒資訊必須迅速的傳遞給使用者(更新病毒碼),所以廠商會先取個「暫時名稱」,加上每家防毒廠商發現病毒的時間點也有所差距,除非廠商彼此事先比對過樣本,不然很難協調出統一的名稱。

所以,你可能在A廠商的網站上看到某個名稱,在B廠商和C廠商的網站又是不同的名稱。

從防毒廠商的觀點來看,統一的病毒名稱代表更多的成本,而且必須所有的防毒廠商一起做才有意義,往往只是事倍功半;對使用者而言,並無太大的助益,我們只希望能在最快的時間點收到病毒碼,當然不希望因為名稱問題,擔誤到病毒碼釋出時間,而讓病毒上身。

況且,病毒的擴散力越來越強,以前是靠磁片傳播,現在則是透過網路快速散佈,早一分鐘公布警訊,就能少一分災害。

英文為主,中文為輔 相信有些人還是希望能有個標準化名稱,特別是在混合型威脅越來越多的當下,只有統一的病毒名稱,才能更快速地收集所有弱點資訊。

防毒廠商也注意到這一點,所以在公布暫時名稱後,會再參考CVE或WildList的名稱,將病毒名稱標準化。

國際上的對病毒命名的慣例是「前綴+病毒名+後綴」。

前綴代表該病毒發作的作業系統或病毒類型,例如「W32」代表病毒會感染所有32位元的Windows平臺;病毒名是該病毒的名稱,例如Mydoom和Netsky;後綴則是用來區分病毒中的各個家族成員,可能是英文字母或數字,例如Mydoom.A、Mydoom.B、Mydoom.F等,另外,有些後綴是代表傳送方式或病毒類型,例如Worm代表蠕蟲,@mm表示大量傳送(massmailer)。

在病毒史上,W32.Yaha@mm這隻病毒有31隻變種,編號到W32.Yaha.AF@mm。

可惜的是,即使統一英文病毒名,中文的病毒名仍是各家廠商自行翻譯,事後也很少予以統一。

如果你要查詢病毒的相關資料,建議以英文名稱為主,中文名稱為輔。

文⊙陳世煌 熱門新聞 微軟測試Windows11家用版安全管理軟體Defender 2022-03-14 芬蘭發現飛機上的GPS訊號受到不尋常的干擾 2022-03-13 【資安週報】2022年3月7日至11日 2022-03-12 波蘭工程師打造一平臺讓使用者可傳送訊息至俄羅斯手機 2022-03-14 Cloud周報第138期:不走解決方案導向的服務方式,IBM在臺灣諮詢部門未來將轉而聚焦服務CxO領導階層 2022-03-14 北榮用AutoML加速開發洗腎風險預測模型,下一步要取TFDA認證推廣全臺 2022-03-13 Google更新reCAPTCHAEnterprise加入帳戶防護工具 2022-03-13 【資安日報】2022年3月14日,勒索軟體LockBit攻擊輪胎大廠普利司通、勒索軟體Lapsus$對遊戲公司下手 2022-03-14 Advertisement 專題報導 跟Google學ML系統SRE 大型企業IT如何技術出海 科技翻轉照護在榮家 別再使用PPAP傳檔! 百倍爆量挑戰!Uber超大數據省錢術 更多專題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