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全球变暖,或稱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 ... 有温度记录以来的22个最热的年份有20个出现在最近的20年,而历史上最热的5个 ... 全球暖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12月14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請協助補充內容以避免偏頗,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此條目介紹的是全球暖化的具體變化。

關於氣候變遷的一般討論,請見「氣候變遷」。

從1880年到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溫度值,相對於1951年-1980年的14.19°C平均值而言。

[1]黑線是全球年均值,紅線是5年局部回歸(英語:Localregression)線。

藍色的不確定條顯示了95%的置信區間。

2014-2018年全球平均溫度與1951-1980年基準溫度對比,依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資料。

環境氣體循環圖 全球暖化,或稱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為公地悲劇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應稱之為全球暖化效應。

在2013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認為,「人類影響極有可能是20世紀中葉以來觀測到的變暖現象的主要原因。

」[2] 人類的影響包括排放諸如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這樣的溫室氣體,鑑於人類活動在全球暖化中扮演主要角色,這種現象有時候被稱為「人為全球暖化」或「人為氣候變化」。

報告中的氣候模型預測總結指出在21世紀,根據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全球表面溫度有可能進一步上升0.3-1.7°C至2.6-4.8°C。

[3]這些發現已被主要已開發國家的科學院所認可,[4][a]並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級或有著國際地位的科學機構對此提出異議。

[6][7] 未來的氣候變更及相關的影響將存在地區差異。

[8][9]已經在進行以及預期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降水變更和亞熱帶地區的沙漠擴張。

[10]預計將來陸地變暖情況要比海洋嚴重,最嚴重的會是北極,冰川、凍土和海冰將不斷縮減。

其它地區的改變包括更頻繁的極端天氣,例如熱浪、乾旱、山火、洪水、雪暴、[11]海洋酸化和因溫度變化引起的大規模物種滅絕。

對人類重大的影響包括因農作物減產引發的糧食安全危機和海平面上升使得人們不得不放棄一些人口稠密地區。

[12][13] 社會對全球暖化的應對措施包括通過削減排放來減緩變化、適應其影響以及未來可能的氣候工程。

大部分國家都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締約國,其最終目標是防止危險的人為氣候變化,[14][15]締約國同意大幅減排是必須的,[16]並且全球升溫應該限制在相對於工業革命前2.0°C內,[b]爭取控制在1.5°C內。

[18]與此同時,一些科學家也質疑2攝氏度的目標。

[19] 公眾對全球暖化的擔心也在增加。

一份2015年的皮尤研究中心報告顯示出全球受訪者中認可「氣候變化是一個非常嚴重問題」的中位數比例為54%,受訪者的地區差異明顯,美國和中國大陸(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地區)的受訪者最不擔心。

[20] 在1906至2005年間,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

[21]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因此推論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

[21] 目次 1命名 2歷史 2.1各地高溫記錄 2.2最熱年份和整體趨勢 3成因 3.1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 3.2其他理論 3.2.1太陽變化理論 4氣候變化反饋 5地區趨勢和短期波動 6植物、森林資源與全球暖化的關係 7道德、社會及政治爭議 8影響 9解決和緩和方案 9.1京都議定書 10陰謀論 11相關國際公約 12參見 13參考文獻 14引文 15延伸閱讀 16相關作品 16.1電影 16.2電視節目 16.3紀錄片 17外部連結 17.1科學 17.2兩極監察 17.3其他 命名 原則上,「全球暖化」一詞對成因持中立觀點,但是根據大眾的用法,「全球暖化」意味著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22][23]其他組織則使用「人為的氣候改變」(anthropogenicclimatechange)代表人為因素導致的改變。

歷史 根據不同的重組所展示過去2000年的平均地表溫度。

每十年找一個平均值。

特別顯示2004年的溫度來作參考。

根據儀器記錄,相對於1860年至1900年期間,全球陸地與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75度。

自1979年,陸地溫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溫度快一倍(陸地溫度上升了攝氏0.25度,而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13度)。

根據衛星溫度探測,對流層的溫度每十年上升攝氏0.12度至0.22度。

在1850年前的一兩千年,雖然曾經出現中世紀溫暖時期與小冰河時期,但是大眾相信全球溫度是相對穩定的。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估計,自1800年代有測量儀器廣泛地應用開始,2005年是地球有溫度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年平均地表溫度記錄低了0.06攝氏度。

世界氣象組織和英國氣候研究單位也有類似的估計,曾經預計2005年是僅次於1998年第二溫暖的年份。

[24][25] 在人類近代歷史才有一些溫度記錄。

這些記錄都來自不同的地方,精確度和可靠性都不盡相同。

在1860年才有類似全球溫度儀器記錄,相信當年的記錄很少受到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

從最近的千禧年內的多方記錄所展示的長遠展望,在過去1000年的溫度記錄中可以看到有關的討論及其中的差異。

最近50年的氣候轉變的過程是十分清晰,全賴詳細的溫度記錄。

到了1979年,人類更開始利用衛星溫度測量來量度對流層的溫度。

各地高溫記錄 在2003年夏天,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杭州、武漢、福州都破了當地高溫記錄[26][27],而中國浙江省更快速地屢破高溫記錄,67個氣象站中40個都重新整理記錄。

[28]2004年7月,廣州的罕見高溫打破了53年來的記錄。

[29]2005年7月,美國有兩百個城市都創下歷史性高溫記錄。

[30]2006年8月16日,中國重慶最高氣溫高達43度。

[31]台灣宜蘭在2006年7月8日溫度高達38.8度,破了1997年的記錄。

[32]2018年7月23日,日本埼玉縣北部熊谷市溫度高達41.1度,打破了5年前高知縣四萬十市的日本最高溫度記錄。

[33]法國南部加爾省的加拉蓋來蒙蒂厄在2019年6月29日的最高溫度達到了45.9度,比2003年的歷史最高溫度還高1.8度。

[34]2019年7月下旬,西歐多個國家都遭受了熱浪的襲擊,英國、比利時、德國、盧森堡與荷蘭均打破了之前的溫度記錄,分別達到了38.7度,41.8度,41.5度,40.8度和40.7度。

[35][36]法國更是因為熱浪導致了868人死亡,而上個月的熱浪已經造成了567人死亡。

[37]澳洲在2019年12月18日全國的平均溫度更是達到了41.9度,[38]打破了24小時之前創造的40.9度的記錄,連續兩天都超過了2013年1月7日的創下的40.3度的歷史記錄。

[39]俄羅斯位於北極圈內的上揚斯克在2020年6月22日創下了38度的高溫記錄,這座城市也是吉尼斯最低溫度(-68度)的記錄地點。

[40] 最熱年份和整體趨勢 科學家正式宣布,2019年7月是人類在一個多世紀前開始記錄溫度以來最熱的一個月,[41]2019年8月是有史以來第二熱的8月,9月和10月分別是歷史上最熱的9月和10月,[42][43]11月則追平了在2016年出現的史上最熱11月的記錄。

[44]有溫度記錄以來的22個最熱的年份有20個出現在最近的20年,而歷史上最熱的5個年份全部出現在最近的5年裡,全球暖化的趨勢是十分明顯的。

[45]儘管不斷破紀錄的年份吸引到了相當的公眾關注,但單個年份走勢的重要性還是比不上整體趨勢。

一些氣象學家批評大眾媒體標榜「最熱一年」來吸引注意的做法。

特別是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可導致某年氣溫熱一些或冷一些,而這和造成整體趨勢的原因是不相關的。

氣候學家加文·施密特指出:「長期趨勢或可預計的破記錄情形遠比單個年份是否打破記錄重要。

」[46] 成因 參見:近代氣候轉變的成因和氣候轉變的科學觀點 過去40萬年的二氧化碳含量與自工業革命的急速飆升;地球軌道的週期性改變(又稱為米蘭柯維奇旋迴)被相信是十萬年的冰河時期循環的背後推動者。

氣候系統的改變來自自然或內部運作及對外來力量的改變作出的反應。

這些外來力量包括了人為與非人為因素,譬如太陽活動、火山活動及溫室氣體。

幾乎所有的氣候學家同意地球近年來已經變暖。

近代氣候轉變的成因仍然是活躍的研究範疇,科學界的共識認為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全球暖化的主因,對於這點,學界並無爭議。

在地球大氣層排放二氧化碳及甲烷,而其他情況不變下,會促使地面升溫,溫室氣體產生天然的溫室效應。

如果沒有它,地球溫度會比現在低攝氏30度,使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

因此,在支援與反對這套變暖理論之間爭辯是不正確的,反而應該側重於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及甲烷含量的增加所產生的最終效果,什麼時候應該促進或什麼時候才同意使之緩和。

舉一個重要的回饋過程的例子,就是冰反照率回饋。

大氣層中增加二氧化碳暖化了地球表面,導致兩極冰塊溶解。

陸地與開放水域便佔據更多的地方。

兩者比冰的反射還要少,所以吸收了更多太陽輻射。

這樣使變暖加劇,到頭來促使更多冰塊溶化,循環不斷持續。

因為地球的熱力慣性與對其他間接效應的緩慢反應,地球現今的氣候在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下變得不平衡。

氣候行為研究指出,縱使溫室氣體維持現今的水平,全球平均溫度可能仍然會上升攝氏0.5至1度。

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 1980年至2003年,全球主要溫室氣體的趨勢圖 從1958年莫勞島二氧化碳含量變化 燃料類造成的排放比較 溫室氣體對於太陽的短波輻射來說是透明的。

可是,它們卻吸收了來自地球發放的(黑體輻射)部份長波的紅外線輻射。

這樣使地球難以降溫。

它們能暖化地球多少是以全球暖化勢能作指標。

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及甲烷的濃度自1750年比前工業化水平(280百萬分率)分別上升了31%與149%。

而現在的水平已經長期高於380百萬分率,並即將突破400ppm。

從冰芯中提取可靠的數據指出,與過去65萬年的作比較,這是個明顯的飆升。

從一些非直接的地質學證據,有理由相信過去4000萬年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較高。

在過去的20年中,大約四分之三的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燃燒化石燃料。

其他的人為排放都是土地使用方面,特別是砍伐森林。

[47] 美國賓州大學的科學家從1958年開始在夏威夷大島海拔約3400公尺的毛納洛峰上設立4個7米高和一個27米高的採樣塔,每小時採樣4次,[48][49]對二氧化碳混合比率展開了最漫長的連續的儀器測量。

從此以後,人們發現每年的測量結果不斷攀升,如基林曲線(KeelingCurve)顯示,數值由當初的315百萬分率上升至2006年超過了380百萬分率,升幅大約是21%。

[50][51]結果顯示二氧化碳含量在每個月出現輕微季節性變動而整體上全年是不斷上升。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

[52]正是全球暖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

據資料顯示[53] ,大氣中一氧化二氮(N2O)的含量比18世紀中葉(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從275ppbv增加到310ppbv,二氧化碳(CO2)的含量從280ppmv增加到360ppmv,甲烷(CH4)從700ppbv增加到1,720ppbv,這些增長趨勢主要緣於人類的活動。

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

從工業革命開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劇增加,雖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並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還是逐步增加。

根據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和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聯合研究的結果,在進入20世紀後半葉,全球溫度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溫度變化情況見下圖。

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54],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

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

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組成部分,大部分由生物生產和從天然氣管道和其它基礎設施洩漏出來。

一些甲烷的生物來源是自然的,譬如白蟻。

可是其他來源則是由人類農業活動增加而帶動的,例如稻米的耕種。

[55]最近的證據顯示,森林也許是甲烷的來源[56][57]。

如果屬實,這會是對天然溫室效應的額外貢獻,而不是人為溫室效應的。

[58] 雖然實際的趨勢軌線視乎不確定的經濟、社會、科技及自然發展,預期未來的二氧化碳水平將因為使用化石燃料而持續攀升。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排放情況的特殊報告》羅列出很多不同的二氧化碳情況,在2100年可以達致由541至970百萬分率的水平。

[59]如果煤與焦油被廣泛地採用,現時的化石燃料儲備是有能力實現這個水平並且在2100年後繼續排放。

於2000年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的各個組成部分 全球的主要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是來自燃燒燃料。

餘下的大部分來自「短暫的燃料」(生產與運送中耗用的燃料)、工業及農業體增多。

生產中的排放。

在1990年,他們的比重分別是5.8%、5.2%和3.3%。

當前的數據都可以作比較。

[60]大約17%來自發電時所耗用的燃料。

很少來自大自然與人為生物來源,大約只有6.3%來自農業所產生的甲烷和氧化亞氮。

其他理論 人類曾企圖測量關於「在過去50年觀察得到的大部分暖化都是由人類活動所致的」的科學公眾輿論程度。

[61]在科學雜誌中,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歷史學教授納奧秘·奧勒斯克斯從科學資訊機構中的928份科學文獻的摘要中尋找全球氣候改變(globalclimatechange)。

他得出結論,當中75%明示或暗示接受了這個公眾輿論的觀點。

[62][63]可是,奧勒斯克斯教授並沒有表示多少摘要指出人類導致的暖化效果。

除了這個公眾輿論外,還有其他的假說嘗試解釋全部或部分的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

某些假說如下: 全球溫度升高仍然屬於自然溫度變化的範圍之內。

全球溫度升高是小冰河時期的來臨。

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是太陽輻射的變化及雲層覆蓋的調節效果。

[64] 全球溫度升高正反映了城市熱島效應。

因為很多都市都在人口稠密或正在擴張的地區。

[65] 目前學界的共識是「全球暖化存在,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對於這點,學界並無爭議。

太陽變化理論 過去30年的太陽輻射的變化圖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所闡述的模型研究發現最近40至50年的氣候改變並不需要太陽發光度的變動。

[66]這些研究發現火山及太陽活動只能影響1950年前的溫度改變的一半,但這種自然力量最近已經被抵消。

[67]特別是,自1750年的溫室氣體所推動的氣候改變比同期增加的太陽活動所推動的高出八倍。

[68] 有些研究(Lean等人,2002年;Wang等人,2005年)認為前工業時期的太陽發光度比第三份評估報告中所提及的復原紀錄(例如:Hoyt和Schatten,1993年;Lean,2000年)還少三四倍。

其他研究人員[69]相信太陽發光度對全球暖化的影響被低估了。

他們估計太陽活動促使近來溫室效應的16%或36%。

其它人[70]則建議雲層和其他過程的回饋加劇了太陽活動的變動所帶來的影響。

如果是真的,太陽活動的變動真的被低估了。

從普遍的科學理解來說,太陽發光度變動對歷史上的氣候改變貢獻十分的微小[71]。

現在的太陽活動水平是有史以來高點。

科學家薩米·索蘭基(英語:SamiSolanki)博士等人認為過去60年至70年的太陽活動是八千年來的高峰期。

[72]Muscheler等人則認為過去幾千年都曾經出現類似的高峰期。

[73]Solanki博士根據他們的分析斷定了太陽活動在未來的50年會降低的機會率大約是92%。

再者,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者在2005年發現過去二十年的改變中的10%至30%可能來自增加的太陽輸出。

[74]回顧了現有的文獻,Foukal等人斷定自從1970年代中期太陽輸出的變化很難加劇全球暖化並且沒有證據顯示太陽發光度在這個時期有所增加。

[75][76] 目前學界的共識是「全球暖化存在,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對於這點,學界並無爭議;而太陽活動的變化,對近幾十年全球暖化的趨勢,並無顯著的影響。

[77] 氣候變化回饋 深色的海洋表面只反射6%的太陽輻射,而海冰可以反射50%到70%。

[78] 一系列的回饋主導了系統對氣候改變因素的反應。

正回饋增強了初始成因對氣候系統的影響,而負回饋降低了影響。

[79] 氣候系統中有一系列的回饋,包括水蒸氣、冰反射率(冰雪的覆蓋與否影響地球表面吸收還是反射多少陽光)的改變、雲和地球碳迴圈(例如從土壤中釋放出碳)。

[80]主要的負回饋是到太空的紅外輻射導致的輻射冷卻,[81]當溫度升高時這種效應也大大增強。

[82] 回饋是決定氣候系統對已增加的溫室氣體濃度的敏感度的重要因素。

其它因素也是一樣的,更高的氣候敏感度意味著增加同樣的溫室氣體,溫度會升高的更多。

[83]回饋影響的不確定性是不同的氣候模型在一個既定的場景中得出不同升溫幅度的主要原因。

要理解雲[79]和碳迴圈在氣候預測中扮演的角色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84] 正回授效果會導致更多溫室氣體的來源。

譬如從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的泥煤田釋放的甲烷可能多達7百億噸。

[85]注意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如硫酸鹽氣溶膠有冷卻的作用。

雖然被干擾的自然循環可能導致二十世紀中期的溫度記錄中所見的高原,但那些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在某個程度上也引致同樣的溫度記錄。

[86] 哈佛有一項從1991年開始的未來氣候變更研究,該研究基於觀察,關於土壤碳回饋,這項研究暗示到2100年,地球表層1米的土壤可能釋放出的碳多達1900億噸,這相當於過去二十年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出的溫室氣體總量,這是因為溫度升高改變了微生物群落。

[87][88]氣候模型沒有考慮這些可能的回饋機制。

另一項哈佛的研究暗示因為溫度升高,注入到平流層的水蒸氣增多,這加劇了臭氧消耗,以後會增加外觀癌的發生機率並會傷害農作物。

[89] 北極的溫升幅度幾乎是世界其它地區的2倍。

[90]這似乎既是因為極地強化熱量傳輸,更因為當地的淨輻射平衡。

[91]一些能想到的回饋例子包括雪和海冰覆蓋面積的減少,大氣和海洋環流的變化,北極環境中的人為煙塵,雲量增加和水蒸發。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3年的報告,模型經常傾向於低估北極強化現象。

[92][93]一些研究將快速變暖的北極與消失的冰雪圈、中緯度地區的極端天氣[94][95]和高速氣流的變化聯絡起來。

[96] 根據國際能源署2018年5月發布的報告[97],隨著全球暖化和世界上較熱的國家地區的人們收入增加,到本世紀中期,全球的空調數量預計會從16億台升至56億台。

為了滿足空呼叫電需求的溫室氣體排放將翻倍,從2016年的12.5億噸增長至22.8億噸,從而進一步加劇全球暖化。

[98] 地區趨勢和短期波動 2000年-2009年的平均溫度與1951年-1980年的對比,北極的變化明顯更大一些。

全球暖化指的是全球平均溫度的增加,但並不是全球每個地方增幅一致,不同地區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99]自從1979年以來,全球陸地平均溫度的增幅是海洋的2倍(每10年增溫0.25°C比0.13°C)。

[100]海洋溫度比陸地增加的慢是因為其熱容量更大,且可以通過蒸發來散發更多的熱量。

[101]自從18世紀開始工業化以來,南北半球的溫度差異便增大了,因為北半球的雪和海冰的融化更多,並且陸地占比更大。

[102]在過去的100年裡,北極的平均溫升幅度幾乎是地球其它地區的2倍,[103]這種現象有時候被稱為「北極放大(英語:Arcticamplification)」。

儘管北半球的溫室氣體排放比南半球多,但這並不是形成南北半球溫差的原因,因為主要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存在的時間比其在全球範圍內擴散均勻的時間要長很多。

[104] 氣候變更的原因有多種,但是因為氣候系統有著巨大的熱慣性,氣候的改變過程要花上幾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

一項氣候研究得出結論:如果溫室氣體維持在2000年的水平,表面溫度仍然將增加0.5°C。

[105]另一個發現表明如果穩定在2005年的水平,表面溫度增加將超過一攝氏度。

一些溫升可歸因於之前的自然因素,因為地球能量收支有一定的滯後性。

一項研究使用高度簡化的氣候模型,該模型指出過往的因素驅使的升溫可占到2050年表面溫升的64%,而它們的影響要隨著時間的流逝才會逐漸減緩。

[106] 全球溫度的短期波動可能超過長期趨勢的影響,並且可以暫時掩蓋或放大長期趨勢。

[107][108]2002年到2009年,全球溫度相對穩定,媒體和一些科學家因此稱之為全球暖化中斷,[109]這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110][111]2015年更新後不同的測量海洋表面溫度的方法顯示過去的最近十年海水溫度一直在上升。

[112][113] 植物、森林資源與全球暖化的關係 全球森林資源是有效防止全球暖化的工具。

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氣和糖類。

當人類將森林破壞後有一部分會被用作燃料使用用於供暖或是燒製成碳木。

在使用的過程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進一步加重溫室效應,加速全球氣溫變暖。

因此,一方面減少吸收二氧化碳這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數量,另一方面又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破壞或是不合理使用森林資源是對環境的嚴重破壞,是全球氣溫上升的一大誘因。

[114]大面積的草原與植物同樣具有吸收二氧化碳與涵養地下水的功能,草原與植物被嚴重破壞的區域同時會造成嚴重沙塵暴,加速草原與植被的沙漠化。

現存大氣中積累的溫室氣體,主要歷史責任國分布 道德、社會及政治爭議 參見:地球暖化爭議 過去幾年以來,大眾對地球暖化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

[115]人們對地球暖化原因的各項科學解釋高度關注,同時引起了政治與經濟上的辯論。

雖然貧窮地區,特別是非洲的排放量很微小,但卻面對著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極大風險。

[116]同時,美國不滿開發中國家能夠免除京都協定書的約束,並且以這個為拒絕簽署協定書的理由。

[117]在西方社會中,相比美國,歐洲有很多人接納了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及努力對抗變暖這些說法。

[118][119]應當注意的是,對於「人為造成的全球暖化存在,並正在發生」的事實本身,是有著科學共識且沒有爭議的,獲得有關專家的一致支援的;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合格的氣候學家都認為,全球暖化存在,全球暖化是近幾十年持續發生的現象,而人類活動是造成此次全球暖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化石燃料組織及公司譬如由菲利普·庫尼(英語:PhilipCooney)及某些智庫-競爭企業協會和卡托研究所所代表的美國石油學會及艾克森美孚利用一些運動來淡化全球暖化的風險。

[120][121][122][123]環保團體及公眾人物則舉行運動來強調當中的風險。

最近,一些化石燃料公司已經減少了淡化運動[124],甚至呼籲制定避免全球暖化的政策。

[125] 這個議題促發了關於限制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的辯論。

在美國,對科學證據及報告作政治操控也成了重要的議題。

[126][127]其他國家則更會討論為了減排而採取另外一些更潔淨能源時所需要的成本。

[128] 其他爭論焦點則在於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如印度及中國大陸在控制排放的力度應該有多大。

2007年,中國大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超越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因為中國大陸的人均排放量是美國的三分之一(2010年),所以在減排上沒有很大責任。

美國稱如果他們必要承擔減排成本,中國大陸也要。

[129][130]印度也即將成為工業排放的大國之一,將會與中國大陸面臨同樣的問題。

[131] 影響 主條目:全球暖化的效應 海平面上升6米,地球將被淹沒的地區用紅色表示。

受全球暖化影響,在瑞士阿爾卑斯山的阿萊奇冰川正在不斷後退。

一千年內北半球溫度變化趨勢(1000年-1950年每50年一刻度,1950-2000每10年一刻度)。

由於海洋溫度升高,海水體積膨脹,南極和格陵蘭的大陸冰川也會加速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

例如大洋洲島國圖瓦魯已被水淹沒。

全世界有3/4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線不足500公里的地方,陸地面積縮小會極大地影響人類居住環境,甚至可能導致戰爭。

河、海堤的建立,可降低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保護地勢低的地區。

(要注意,廣為流傳的「海洋上漂浮的冰川的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的說法是錯誤的。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實際上,海洋上漂浮的冰川融化後海平面仍會保持不變。

只有當陸地的冰川融化後流入海洋才會改變海平面的高度) 由於海洋溫度升高,水蒸發加快,大量水氣被輸送進入大氣,會導致局部地區短時間內降雨量突然升高,這樣暴雨天氣就會導致水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更加頻繁的發生,位於河流沿岸的城市和位於河流下游的廣大地區因此受到洪水的威脅,水災面積因為短時的強降水而迅速擴大,水土流失問題也比過去更加嚴峻。

由於大氣溫度升高,導致熱帶傳染病向高緯擴散,目前已有熱帶傳染病擴散的跡象。

而過去在低溫下難以存活的病毒隨著冬季溫度上升,有全年活動的可能,最近一段時間的監視發現,過去已經得到控制的疾病如結核病等有再度爆發的可能。

由於大氣溫度升高,令蒸發量上升,在以往乾旱少雨的地區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而不正確的耕作方法很有可能讓以前植物覆蓋的半乾旱地區失去保護成為半沙漠化地區,從而導致內陸地區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擴大的危險(實際上沙漠化問題已經困擾著東亞和中亞國家,在撒哈拉邊界地區更是情況堪憂)。

由於溫度升高,如果食物鏈中的上層和頂層生物如果不作出相應變動就會嚴重危機到種群的繁殖和發展,整個生物多樣性會受到威脅,許多物種會加速滅絕的步伐。

由於兩極冰山崩塌,北歐、南美近極地的地方溫度會迅速下降(因冰溶化有溶化比潛熱,大量冰同時溶化會吸取大量能量以作溶化之用,所以近極地的地方溫度會迅速下降),會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變化。

澳洲流行病學家安東尼奧·麥克邁克爾(英語:TonyMcMichael)於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會議上提出警告,表示全球暖化使得多種流行病的流行模式發生改變增加爆發機會[132]。

由於極端氣候會使農作物失收,減少糧食供應,在一些地區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引致饑荒,例如乾旱會使非洲的荒漠化範圍擴大,農地生產力下降。

全球暖化導致熱帶洋面的表層海溫升高,導致熱帶氣旋(颱風、颶風等)的發生頻率與平均威力顯著增高、行進速度變緩,破壞力更大。

解決和緩和方案 主條目:全球性變暖的緩和 能量資訊管理預言世界能量和礦物燃料用法在下十年內將上升。

不少公司和團體組織設法削減全球暖化,為全球暖化的削減與緩和提議了某些戰略戰術,包含:倡導使用生物柴油、風能、太陽能、核融合、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輛、碳稅、人口管控策略等。

許多環境小組鼓勵單獨行動抵抗全球暖化,經常瞄準消費者,並且有對氣候變化的業務商業活動。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3年的報告,畜牧業一年的排放量相當於7.1億噸二氧化碳,[133]其中牛(包括肉牛和奶牛)的排放量占比多達65%。

[134]因此有專家就認為少吃牛肉少喝奶能減輕全球暖化。

[135] 在《Drawdown》這本書裡面,作者保羅·霍肯(英語:PaulHawken)一共列出了100種解決全球暖化的方法[136]。

按照其模型計算,從2020年到2050年,如果實施前80種方法,累計可減少相當於10509.9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137]平均每年350億噸,大致相當於2016年的世界排放總量。

[138]在這些解決方法裡面,排名第一的是製冷劑管理,前十名裡面和食物相關的占3個。

京都議定書 主條目:京都議定書 關於參與全球暖化的主要世界性國際協定就是京都協定書。

京都協定書是1997年討論聯合國氣候變化應變中心(UNFCCC),批准這個協定的國家承諾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五種溫室氣體,如果他們繼續增加排放這些氣體,他們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的譴責。

陰謀論 主條目:全球暖化否定說 目前學界的共識是「全球暖化存在,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對於這點,學界並無爭議;但有些人認為全球暖化乃是一場騙局甚至是一場陰謀。

2009年11月21日,設在東盎格利亞大學的氣候研究中心的電子郵件伺服器遭「駭客」侵入,3000多份內部檔案及過去13年該領域全球頂級科學家之間有關氣候變化學術內容的上千封電子郵件,共計160百萬位元組,遭竊取和公開在網際網路上,並聲稱:從郵件中可以看出,這些專家研究並不嚴肅,不客觀地「誇大」了人類對全球氣候變暖所產生的影響,一些專家甚至篡改對自己研究不利的資料,以證明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起到巨大作用。

氣候研究中心主任菲爾·瓊斯教授(PhilJones)11月24日堅決否認存在資料造假行為;但當晚宣布辭職。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專門委員會(IPCC)副主席伊波塞勒教授12月6日說,這些電子郵件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召開一周前被泄露絕非偶然,給了氣候變化懷疑者更多的論據。

[139]該事件被全球媒體稱作氣候門。

2013年4月2日,根據一家專門分析政治動向的美國機構—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所做的調查顯示,有37%的美國民眾投票認為,全球暖化是一場騙局[140]。

羅格斯大學社會學教授泰德·戈澤爾(英語:TedGoertzel)指出,參與全球暖化研究的科學家和機構是全球科學陰謀的一部分,是他們進行操縱性的一場騙局[141]。

有關陰謀的指控,最引人注目的是氣候研究小組電子郵件爭議,駭客證明負責研究全球暖化的研究員在篡改數據[142]。

美國作家、製片人格林·貝克將宣揚全球暖化的聯合國、前美國副總統艾爾·高爾與納粹黨相提並論,批評全球暖化的宣傳運動等同於納粹黨對猶太人的運動。

他表示:「這和希特勒用的是同樣戰術,你必須有一個敵人作為目標,當你弄出一個假的敵人讓大家感到威脅,你就可以團結整個世界當你的靠山,讓你順利奪取權力。

希特勒的計劃就是將猶太人當作敵人,高爾和聯合國的敵人就是全球暖化這個假議題」[143]。

澳洲總理東尼·艾伯特的首席商務顧問莫里斯·紐曼(英語:MauriceNewman)也表示:「有95%的氣候模型都告訴我們,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導致災難性的全球暖化,聯合國堅持要求世界各國,每年花費數千億美元來應對無效的氣候變化政策。

我想說的是,全球暖化議題是『新世界秩序』的一件工具,這跟事實或邏輯無關,而是聯合國控制下的『新世界秩序』,他們用偽造的科學數據欺騙我們[144]」。

相關國際公約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蒙特婁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1997年) 《峇里路線圖》 《哥本哈根協定》(2009年) 《巴黎協定》(2016年) 參見 全球暖化大騙局 氣候研究小組電子郵件爭議 溫室效應 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 全球暖化的效應 氣候變化 氣候緊急狀態宣言 全球黯化 聖嬰-南方振盪現象 大氣層 環境保護 污染 天災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京都議定書 可再生能源 生物燃油 輸電網路 節能減碳 建築整合太陽能 綠建築 太陽能 風能 風力發電廠 發電廠 混合動力車 純電動車(即電池電動車,BEV) 電動車 混合動力鐵路車輛 氫能車 參考文獻 ^http://berkeleyearth.lbl.gov/auto/Global/Land_and_Ocean_summary.tx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erkeleyEarth–LandandOceanSummary ^IPCC,ClimateChange2013:ThePhysicalScienceBasis–SummaryforPolicymakers(AR5WG1)(PDF).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17.(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8-12-22).Itisextremelylikelythathumaninfluencehasbeenthedominantcauseoftheobservedwarmingsincethemid-20thcentury.  ^IPCC,ClimateChange2013:ThePhysicalScienceBasis-TechnicalSummary(PDF).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89–90.(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8-12-23).  ^JointScienceAcademies'Statement(PDF).[2014-01-06].(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0-04-11).  ^Kirby,Alex.ScienceacademiesbackKyoto.BBCNews.2001-05-17[2011-07-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7).  ^Scientificconsensus:Earth'sclimateiswarming.ClimateChange:VitalSignsofthePlanet(NASA).[2017-08-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8).  ^ListofOrganizations.TheGovernor'sOfficeofPlanning&Research,StateofCalifornia.[2017-08-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  ^Field,ChristopherB.;Barros,VicenteR.;Mach,KatharineJ.;Mastrandrea,MichaelD.;等.IPCC,ClimateChange2014:Impacts,Adaptation,andVulnerability–TechnicalSummary(PDF).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44–46.(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9-12-19).  ^Solomonetal.,TechnicalSumma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ctionTS.5.3:Regional-ScaleProjec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IPCCAR4WG12007harvnberror:notarget:CITEREFIPCC_AR4_WG12007(help). ^Zeng,Ning;Yoon,Jinho.Expansionoftheworld'sdesertsduetovegetation-albedofeedbackunderglobalwarming.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2009-09-01,36(17):L17401[2018-12-29].Bibcode:2009GeoRL..3617401Z.ISSN 1944-8007.doi:10.1029/2009GL03969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英語).  ^Onsnowfall: ChristopherJoyce.GetThis:WarmingPlanetCanMeanMoreSnow.NPR.2010-02-15[2018-12-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1).  Globalwarmingmeansmoresnowstorms:scientists.2011-03-01[2018-12-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4).  Doesrecordsnowfalldisproveglobalwarming?.2010-07-09[2014-12-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5).  ^Battisti,DavidS.;Naylor,RosamondL.HistoricalWarningsofFutureFoodInsecuritywithUnprecedentedSeasonalHeat.Science.2009-01-09,323(5911):240–44[2018-12-29].ISSN 0036-8075.PMID 19131626.doi:10.1126/science.116436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1)(英語).  ^USNRC2012,第26頁harvnberror:notarget:CITEREFUS_NRC2012(help) ^StatusofRatificationoftheConvention.UNFCCCSecretariat:Bonn,Germany: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2011[2018-12-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1).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締約國,該公約採用了2°C限制。

截至2011年11月25日,一共有195個締約方(194個國家和一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歐盟))。

^Firststepstoasaferfuture:IntroducingThe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2017-08-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Preventing"dangerous"humaninterferencewiththeclimatesystemistheultimateaimoftheUNFCCC.  ^ConferenceoftheParties –SixteenthSession:Decision1/CP.16:TheCancunAgreements:OutcomeoftheworkoftheAdHocWorkingGrouponLong-termCooperativeActionundertheConvention(English):Paragraph4(PDF).UNFCCCSecretariat:Bonn,Germany: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3.2011[2018-12-29].(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9-11-13). "(...)deepcutsinglobalgreenhousegasemissionsarerequiredaccordingtoscience,andasdocumentedintheFour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withaviewtoreducingglobalgreenhousegasemissionssoastoholdtheincreaseinglobalaveragetemperaturebelow2°Cabovepreindustriallevels" ^America'sClimateChoices.Washington,DC:TheNationalAcademiesPress.2011:15[2018-12-29].ISBN 978-0-309-14585-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1).TheaveragetemperatureoftheEarth'ssurfaceincreasedbyabout1.4°F變化(0.8°C變化)overthepast100years,withabout1.0°F變化(0.6°C變化)ofthiswarmingoccurringoverjustthepastthreedecades.  ^*Sutter,JohnD.;Berlinger,Joshua.FinaldraftofclimatedealformallyacceptedinParis.CNN.2015-12-12[2015-1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2).  Vaughan,A.Parisclimatedeal:keypointsataglance.TheGuardian(LondonandManchester).2015-12-12[2015-1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3). .Archived. ^WillSteffen等.TrajectoriesoftheEarthSystemintheAnthropocene.PNAS.2018[2018-12-29].doi:10.1073/pnas.18101411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6). 引文格式1維護:顯式使用等標籤(link) ^Stokes,Bruce;Wike,Richard;Carle,Jill.GlobalConcernaboutClimateChange,BroadSupportforLimitingEmissions.PewResearchCenter'sGlobalAttitudesProject.2015-11-05[2017-08-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4).  ^21.021.1關於政策制定者的概要(PDF).2007年氣候變化-物理基礎.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個評估報告第一個工作小組提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7-02-05[2007-02-02].(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7-12-20).Theupdatedhundred-yearlineartrend(1906to2005)of0.74 °C[0.56 °Cto0.92 °C]isthereforelargerthanthecorrespondingtrendfor1901to2000givenintheTARof0.6 °C[0.4 °Cto0.8 °C].  ^globalwarming-DefinitionfromtheMerriam-WebsterOnlineDictionary.[2008-08-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4).  ^ClimateChange:BasicInformation.UnitedState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2006-12-14[2007-02-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5).Incommonusage,'globalwarming'oftenreferstothewarmingthatcanoccurasaresultofincreasedemissionsofgreenhousegasesfromhumanactivities.  ^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全球溫度趨勢.[2006-10-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8).  ^2005年的溫度.[2006-10-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8).  ^入夏以來中國和歐洲的高溫記錄.天氣線上.[2006年12月18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月27日)(中文(中國大陸)).  ^武漢又創高溫記錄昨日百年最熱一天.人民網.[2006-12-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9-23)(中文(中國大陸)).  ^浙江高溫記錄不斷刷新成為全國最熱地區之一.湖南新聞網(中文(中國大陸)). [永久失效連結] ^廣州出現五十三年來罕見高溫.大紀元.[2006-12-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中文(香港)).  ^美國兩百個城市單日高溫創歷史記錄.大紀元.[2006-12-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中文(香港)).  ^重庆创高温记录南方各地暑热难耐.新華網.[2006-12-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7)(中文(香港)).  ^宜蘭出現焚風高溫破入夏記錄:38.8度.大紀元.[2006-12-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中文(臺灣)).  ^RecordHighTemperaturesinJapan.nippon.com.2018-08-30[2019-07-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2)(英語).  ^45.9度!法国高温打破多项历史记录.2019-06-30[2019-06-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2)(中文(中國大陸)).  ^ClimatecrisisfuelsyearofrecordtemperaturesinUK,saysMetOffice.衛報.2020-01-03[2020-01-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4)(英語).ThehottesttemperatureeverrecordedintheUKwasexceededon25JulyinCambridge,wherethethermometerhit38.7C(101F).  ^Europeheatwave:Parislatesttobreakrecordwith42.6C.BBC.2019-07-26[2019-08-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英語).MeanwhileBelgium,Germany,LuxembourgandtheNetherlandsalsoreachednewrecordhighs,of41.8C,41.5C,40.8Cand40.7Crespectively.  ^Summerheatkillednearly1,500inFrance,officialssay.BBC.2019-09-09[2020-01-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2)(英語).AccordingtotheMinistryofHealth,567peoplediedduringFrance'sfirstheatwavethisyear,from24Juneto7July.Afurther868diedduringthesecondfrom21to27July.  ^Australiarecordsitshottestdayever–onedayafterpreviousrecord.衛報.2019-12-19[2019-12-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9)(英語).AustraliarecordeditshottestdayonrecordonWednesday,withanaveragemaximumtemperatureof41.9C(107.4F),beatingthepreviousrecordby1Cthathadbeensetonly24hoursearlier.  ^Australiaheatwave:Nationendureshottestdayonrecord.BBC.2019-12-18[2019-12-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9)(英語).Australiahasexperienceditshottestdayonrecordwiththenationalaveragetemperaturereachingahighof40.9C(105.6F).  ^Temperaturehits100FdegreesinArcticRussiantown.ABC新聞.2020-06-22[2020-06-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2)(英語).ThetemperatureinVerkhoyanskhit38degreesCelsius(100.4F)onSaturday,accordingtoPogodaiKlimat,awebsitethatcompilesRussianmeteorologicaldata.Thetownofabout1,300residentsisrecognizedbytheGuinnessWorldRecordsforthemostextremetemperaturerange,withalowofminus-68degreesC(minus-90F)andaprevioushighof37.2C(98.96F..)  ^BradyDennisandAndrewFreedman.Here'showthehottestmonthinrecordedhistoryunfoldedaroundtheworld.華盛頓郵報.2019-08-05[2019-08-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30)(英語).OnMonday,scientistsofficiallypronouncedJuly2019thewarmestmonththeworldhasexperiencedsincerecord-keepingbeganmorethanacenturyago.  ^SophieLewis.EarthjustexperienceditshottestSeptembereverrecorded.CBS新聞.2019-10-05[2019-11-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7)(英語).LastmonthwasofficiallythehottestSeptemberonrecord,justslightlyhotter(.04degreesFahrenheit)thanthepreviousrecord-holder,September2016.  ^SophieLewis.Earthjustexperienceditshottest-everOctober.CBS新聞.2019-11-05[2019-11-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7)(英語).LastmonthwasthehottesteverOctoberonrecordglobally,accordingtodatareleasedFridaybytheCopernicusClimateChangeService,anorganizationthattracksglobaltemperatures.  ^SophieLewis.November2019wasjointhottestonrecord:data.eNCA(英語:eNCA).2019-12-04[2019-1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5)(英語).LastmonthwasthejointhottestNovemberinhistory,satellitedatashowedonWednesday,markingsixconsecutivemonthswheretheworldeitherbrokeorequalledrecordtemperatures.  ^The10HottestGlobalYearsonRecord.ClimateCentral(英語:ClimateCentral).2019-02-06[2019-07-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5)(英語).Withthefivewarmestyearsonrecordhappeningduringthepastfiveyears—andthe20warmestoccurringoverthepast22—aconsistentwarmingtrendcouldn'tbeclearer.  ^Schmidt,Gavin.Thoughtson2014andongoingtemperaturetrends.RealClimate.2015-01-22[2015-09-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30).  ^2001年氣候改變的科學基礎.[2006-11-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1-18).  ^(英文)Carbondioxideintheatmosphere-firstsignsofincre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茂納羅亞峰上採集的數據.[2007-05-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6).  ^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環球監察科.[2006-11-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9).  ^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環球監察科:消息公告.[2006-11-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8-11).  ^大氣層二氧化碳與碳同位素的記錄.國立橡樹嶺研究所.[2007-0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6)(英語).  ^IPCCSecondAssessmentSynthesisofScientific-TechnicalInformation(PDF).IPCC:3.[2013-02-27].(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3-03-09)(英語).carbondioxide(CO2),methane(CH4)andnitrousoxide(N2O),havegrownsignificantlysincepre-industrialtimes(about1750A.D.):CO2fromabout280toalmost360ppmv3,CH4from700to1720ppbvandN2Ofromabout275toabout310ppbv.Thesetrendscanbeattributedlargelytohumanactivities,mostlyfossil-fueluse,land-usechangeandagriculture.  ^美國環保局:全球暖化潛力與大氣中壽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1年的科學數據.[2006-11-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真實氣候.[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30).  ^BBC新聞:發現植物也釋放甲烷.[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13).  ^Ealert.[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1).  ^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8).  ^溫室氣體資料庫.[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15).  ^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1).  ^RealClimate:Statisticalanalysisofconsensus.[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8).  ^科學雜誌:TheScientificConsensusonClimateChange.[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3).  ^cgifunction=form丹麥國家太空中心 ^ReasonOnline:StarsinHerEyes.[2006-11-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22).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第11章第2節.[2006-11-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2).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第11章第4節.[2006-11-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31).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第6章第13節.[2006-11-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1).  ^彼得·A·史托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rshandSvensmark2000(PDF).[2006-12-03].(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8-05-27).  ^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2006-12-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5).  ^產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及輔導計畫網站:溫室氣體減量電子報-第7期.[2006-12-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17).  ^28.7briefcommsarisingMH(PDF).[2006-12-0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6-01-08).  ^杜克大學物理學家報告.[2006-12-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19).  ^《自然》雜誌9月18日內容精選[永久失效連結] ^ChangesInSolarBrightnessTooWeakToExplainGlobalWarming.[2006-12-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1).  ^Hegerl,etal.,Chapter9:UnderstandingandAttributingClimateChan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ExecutiveSumma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 IPCCAR4WG12007harvnberror:notarget:CITEREFIPCC_AR4_WG12007(help). ^Thermodynamics:Albedo.NSIDC.[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1).  ^79.079.1Jackson,R.;A.Jenkins.Vitalsignsoftheplanet:globalclimatechangeandglobalwarming:uncertainties.EarthScienceCommunicationsTeamatNASA'sJetPropulsionLaboratory/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2012-11-17[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8).  ^Riebeek,H.TheCarbonCycle:FeatureArticles:EffectsofChangingtheCarbonCycle.EarthObservatory,partoftheEOSProjectScienceOfficelocatedatNASAGoddardSpaceFlightCenter.2011-06-16[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6).  ^USNationalResearchCouncil.Ch.1Introduction.UnderstandingClimateChangeFeedbacks.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Press.2003:19[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5).  ^Lindsey,R.Earth'sEnergyBudget,in:ClimateandEarth'sEnergyBudget:FeatureArticles.EarthObservatory,partoftheEOSProjectScienceOffice,locatedatNASAGoddardSpaceFlightCenter:4.2009-01-14[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2).  ^USNationalResearchCouncil.Ch.1IntroductiontoTechnicalChapters.SurfaceTemperatureReconstructionsfortheLast2,000Years.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Press.2006:26–27[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5).  ^AMSCouncil.2012AmericanMeteorologicalSociety(AMS)InformationStatementonClimateChange.Boston,Massachusetts.2012-08-20[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1).  ^英國衛報:全球变暖命中「打翻點」.[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06).  ^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1).  ^Mooney,Chris.Oneoftheoldestclimatechangeexperimentshasledtoatroublingconclusion.TheWashingtonPost.2017-10-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0).  ^Melillo,J.M.;Frey,S.D.;DeAngelis,K.M.;Werner,W.J.;Bernard,M.J.;Bowles,F.P.;Pold,G.;Knorr,M.A.;Grandy,A.S.Long-termpatternandmagnitudeofsoilcarbonfeedbacktotheclimatesysteminawarmingworld.Science.6October2017.Bibcode:2017Sci...358..101M.doi:10.1126/science.aan287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4).  ^Concernsaboutclimatechange,health.HarvardUniversity.2012[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7).  ^TS.3.1.2SpatialDistributionofChangesinTemperature,CirculationandRelatedVariables–AR4WGITechnicalSummary.[2018-12-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AlexeevV.A.,LangenP.L.,BatesJ.R.Polaramplificationofsurfacewarmingonanaquaplanetin"ghostforcing"experimentswithoutseaicefeedbacks.ClimateDynamics.2005,24(7–8):655–666.Bibcode:2005ClDy...24..655A.doi:10.1007/s00382-005-0018-3.  ^IPCCAR5–Near-termClimateChange:ProjectionsandPredictability(Chapter11/page983)(PDF).2013[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9-12-20).  ^Arcticamplification.NASA.2013[2018-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31).  ^FrancisJenniferA.EvidencelinkingArcticamplificationtoextremeweatherinmid-latitudes.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2012,39.Bibcode:2012GeoRL..39.6801F.doi:10.1029/2012GL051000.  ^VladimirPetoukhov&VladimirA.Semenov.AlinkbetweenreducedBarents-Karaseaiceandcoldwinterextremesovernortherncontinents.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s.November2010,115(21)[2018-12-31].Bibcode:2010JGRD..11521111P.doi:10.1029/2009JD01356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4).  ^Francis,J.A.;Vavrus,S.J.EvidencelinkingArcticamplificationtoextremeweatherinmid-latitudes.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2012,39(6).Bibcode:2012GeoRL..39.6801F.doi:10.1029/2012GL051000.  ^Airconditioninguseemergesasoneofthekeydriversofglobalelectricity-demandgrowth.國際能源署.2018-05-15[2019-01-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1)(英語).  ^KENDRAPIERRE-LOUIS.全世界爱上空调,人类的未来却因此陷入危机.紐約時報中文網.2018-05-16[2019-01-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1)(中文(中國大陸)).  ^Leavenworth,Stuart.Snow-coveredbeaches?Chillyiguanas?Theyarepartofamysterious‘hole’inglobalwarming.McClatchyWashingtonBureau.2018-02-15[2018-12-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3).  ^Trenberthetal.,Chap3,Observations:AtmosphericSurfaceandClimateChan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ExecutiveSumma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23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IPCCAR4WG12007harvnberror:notarget:CITEREFIPCC_AR4_WG12007(help). ^Sutton,RowanT.;Dong,Buwen;Gregory,JonathanM.Land/seawarmingratioinresponsetoclimatechange:IPCCAR4modelresultsandcomparisonwithobservations.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16January2007,34(2):L02701[2007-09-19].Bibcode:2007GeoRL..3402701S.doi:10.1029/2006GL02816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3).  ^Feulner,Georg;Rahmstorf,Stefan;Levermann,Anders;Volkwardt,Silvia.OntheOriginoftheSurfaceAirTemperatureDifferenceBetweentheHemispheresinEarth'sPresent-DayClimate.JournalofClimate.March2013,26:130325101629005[2013-04-25].Bibcode:2013JCli...26.7136F.doi:10.1175/JCLI-D-12-00636.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30).  ^TS.3.1.2SpatialDistributionofChangesinTemperature,CirculationandRelatedVariables–AR4WGITechnicalSummary.[2018-12-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Ehhaltetal.,Chapter4:AtmosphericChemistryandGreenhouseGas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ection4.2.3.1:Carbonmonoxide(CO)andhydrogen(H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25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IPCCTARWG12001harvnberror:notarget:CITEREFIPCC_TAR_WG12001(help). ^Meehl,GeraldA.;Washington,WarrenM.;Collins,WilliamD.;Arblaster,JulieM.;Hu,Aixue;Buja,LawrenceE.;Strand,WarrenG.;Teng,Haiyan.HowMuchMoreGlobalWarmingandSeaLevelRise(PDF).Science.2005-03-18,307(5716):1769–72[2007-02-11].Bibcode:2005Sci...307.1769M.PMID 15774757.doi:10.1126/science.110666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8).  ^Wigley,T.M.L.;等.TheClimateChangeCommitment(PDF).SchoolofOceanandEarth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ofHawaiiatManoa.2005.Bibcode:2005Sci...307.1766W.doi:10.1126/science.1103934.Evenifatmosphericcompositionwerefixedtoday,globalmeantemperatureandsealevelrisewouldcontinueduetooceanicthermalinertia.Theseconstant-composition(CC)commitmentsandtheiruncertaintiesarequantified.Constant-emissions(CE)commitmentsarealsoconsidered.TheCCwarmingcommitmentcouldexceed1C.TheCEwarmingcommitmentis2to6Cbytheyear2400."(...)"AbreakdownofthenaturalandanthropogeniccomponentsoftheCCcommitment,togetherwithuncertaintiesarisingfromoceanmixing(Kz)uncertainties,isgivenintableS1.Pastnaturalforcing(inclusionofwhichisthedefaultcasehere)hasamarkedeffect.Thenaturalforcingcomponentissurprisinglylarge,64%ofthetotalcommitmentin2050,reducingto52%by2400. [失效連結] ^FlorianSévellec&SybrenS.Drijfhout.Anovelprobabilisticforecastsystempredictinganomalouslywarm2018–2022reinforcingthelong-termglobalwarmingtrend.NatureCommunications.2018[2018-12-30].doi:10.1038/s41467-018-0544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8).  ^Thenextfiveyearswillbe'anomalouslywarm,'scientistspredict.TheWashingtonPost.2018[2018-12-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4).  ^England,MatthewH.;McGregor,Shayne;Spence,Paul;Meehl,GeraldA.;Timmermann,Axel;Cai,Wenju;SenGupta,Alex;McPhaden,MichaelJ.;Purich,Ariaan;Santoso,Agus.Recentintensificationofwind-drivencirculationinthePacificandtheongoingwarminghiatus.自然氣候變化.9February2014,4:222–27[2018-12-30].Bibcode:2014NatCC...4..222E.doi:10.1038/nclimate21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Knight,J.;Kenney,J.J.;Folland,C.;Harris,G.;Jones,G.S.;Palmer,M.;Parker,D.;Scaife,A.;Stott,P.DoGlobalTemperatureTrendsOvertheLastDecadeFalsifyClimatePredictions?[in"StateoftheClimatein2008"](PDF).Bull.Amer.Meteor.Soc.August2009,90(8):S75–79[2011-08-1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1-11-23).  ^Globaltemperatureslowdown –notanendtoclimatechange.UKMetOffice.[2011-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9).  ^Schmidt,Gavin.NOAAtemperaturerecordupdatesandthe'hiatus'.RealClimate.2015-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2).  ^SciencepublishesnewNOAAanalysis:Datashownorecentslowdowninglobalwarming.NOAA.2015-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7).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林業勘查設計》,西平林業網.2007-10-02[2008-11-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3).  ^Weart,Spencer,ThePublicandClimateChange,Weart,Spencer(編),TheDiscoveryofGlobalWarming,AmericanInstituteofPhysics,2006[2007-04-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2)  ^Revkin,Andrew.PoorNationstoBearBruntasWorldWarms.TheNewYorkTimes.2007-04-01[2007-05-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3).  ^Brahic,Catherine.China'semissionsmaysurpasstheUSin2007.NewScientist.2006-04-25[2007-05-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6).  ^Crampton,Thomas.MoreinEuropeworryaboutclimatethaninU.S.,pollshows.InternationalHeraldTribune.2007-01-04[2007-04-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6).  ^SummaryofFindings.LittleConsensusonGlobalWarming.PartisanshipDrivesOpinion.PewResearchCenter.2006-07-12[2007-04-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2).  ^Begley,Sharon.TheTruthAboutDenial.Newsweek.[2007-08-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8).  ^Adams,David.RoyalSocietytellsExxon:stopfundingclimatechangedenial.TheGuardian.2006-09-20[2007-08-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9).  ^Exxoncutstiestoglobalwarmingskeptics.MSNBC.2007-01-12[2007-05-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8).  ^Sandell,Clayton.Report:BigMoneyConfusingPubliconGlobalWarming.ABC.2007-01-03[2007-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6).  ^Greenpeace:Exxonstillfundingclimateskeptics.USAToday.2007-05-18[2007-07-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30).  ^GlobalWarmingResolutionsatU.S.OilCompaniesBringPolicyCommitmentsfromLeaders,andRecordHighVotesatLaggards(新聞稿).Ceres.2004-04-28[2007-07-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30).  ^Holzer,Jessica.GlobalwarmingbecomeshottopiconCapitolHill.TheHill.2007-01-18[2007-05-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Zabarenko,Deborah.U.S.rejects'highcost'globalwarmingscenarios.Reuters.2007-05-04[2007-05-04].  ^EUagreesoncarbondioxidecuts.BBC.2007-03-09[2007-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23).  ^Chineseobjecttoclimatedraft.BBC.2007-01-05[2007-11-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2)(英語).  ^StevenMufson.InBattleforU.S.CarbonCaps,EyesandEffortsFocusonChina.WashingtonPost.2007-06-06[2007-11-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英語).  ^SomniSengupta.India'sglaciersgivegrimmessageonwarming.NewYorkTimesviaoregonlive.com.2007-07-17[2020-09-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2)(英語).  ^全球暖化流感不分季節加速傳染病擴散料每年奪命500萬.蘋果日報.2007-07-20:A18[2007-09-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2)(中文(香港)).  ^Majorcutsofgreenhousegasemissionsfromlivestockwithinreach.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3-09-26[2019-01-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1).  ^Keyfactsandfindings.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9-01-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1).  ^少吃牛肉少喝奶能减轻全球变暖?牛津大学专家:的确如此.鳳凰網.2018-06-01[2019-01-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1).  ^保羅·霍肯(英語:PaulHawken).Drawdown:TheMostComprehensivePlanEverProposedtoReverseGlobalWarming.企鵝出版集團.2017-04-18[2019-01-06].ISBN 978-014313044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5)(英語).  ^SummaryofSolutionsbyOverallRank.2017-04-18[2019-01-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6).  ^JRCSCIENCEFORPOLICYREPORTFossilCO2&GHGemissionsofallworldcountries(PDF).EDGAR.2017[2018-03-30].(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8-03-30).  ^[師琰:「英國氣候研究中心被指操縱資料支援氣候變暖論」,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009-11-28] ^ConspiracyTheoryPollResults.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2013-04-02[2017-04-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30)(英語).  ^Goertzel,Ted.Conspiracytheoriesinscience.EMBOReports.June2010,11(7):493–499[2013-12-30].PMC 2897118 .PMID 20539311.doi:10.1038/embor.2010.8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英語).  ^Hackerstargetleadingclimateresearchunit.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2009-11-20[2017-04-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3)(英語).  ^BillMoyersJournal.Transcripts.公共電視網.[2017-03-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2)(英語).  ^ClimatechangeaUN-ledruse,saysTonyAbbott'sbusinessadviserMauriceNewman.雪梨晨鋒報.2015-05-08[2017-04-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0)(英語).  引文 ^2001年,這份聯合聲明已被澳洲、比利時、巴西、加拿大、加勒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愛爾蘭、義大利、馬來西亞、紐西蘭、瑞典和英國的國家級科學院所簽署。

[5]2005年的聲明加上了日本、俄羅斯和美國。

2007年的聲明加上了墨西哥和南非。

非洲科學院網路(英語:NetworkofAfricanScienceAcademies)和波蘭科學院分別發布聲明。

專業的科學社團包括美國天文學會、美國化學學會、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美國物理聯合會、美國氣象學會(英語:AmericanMeteorologicalSociety)、美國物理學會、美國第四紀協會(英語:AmericanQuaternaryAssociation)、澳洲氣象和海洋學會(英語:AustralianMeteorologicalandOceanographicSociety)、加拿大氣候與大氣科學基金會(英語:CanadianFoundationforClimateandAtmosphericSciences)、加拿大氣象和海洋學會(英語:CanadianMeteorologicalandOceanographicSociety)、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歐洲地球科學聯盟(英語:EuropeanGeosciencesUnion)、歐洲科學基金會(英語: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美國地質學會、澳洲地質學會(英語:GeologicalSocietyofAustralia)、倫敦地質學會地層學委員會、國際科學院組織(英語:InterAcademyPanel)、國際大地測量學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英語:InternationalUnionforQuaternaryResearch)、美國國家地球科學教師協會、美國科學院,工程學院和醫學院、皇家氣象學會(英語:RoyalMeteorologicalSociety)和世界氣象組織。

^Earthhasalreadyexperiencedalmost1/2ofthe2.0°C變化(3.6°F變化)describedintheCancúnAgreement.Inthelast100years,Earth'saveragesurfacetemperatureincreasedbyabout0.8°C變化(1.4°F變化)withabouttwothirdsoftheincreaseoccurringoverjustthelastthreedecades.[17] 延伸閱讀 AssociationofBritishInsurers.氣候改變的金融風險(FinancialRisksofClimateChange)(PDF).2005-06[2009-11-1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1-10-09)(英語).  Barnett,TimP.;Adam,J.C.;Lettenmaier,D.P.暖化的氣候對雪地水資源的潛在衝擊(Potentialimpactsofawarmingclimateonwateravailabilityinsnow-dominated)regions(abstract).Nature.2005-11-17,438(7066):303–309[2009-11-15].PMID 16292301.doi:10.1038/nature0414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5)(英語).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Behrenfeld,MichaelJ.;O'malley,RT;Siegel,DA;Mcclain,CR;Sarmiento,JL;Feldman,GC;Milligan,AJ;Falkowski,PG;Letelier,RM.當代海洋產能因氣候而改變的趨勢(Climate-driventrendsincontemporaryoceanproductivity)(PDF).Nature.2006-12-07,444(7120):752–755[2009-11-15].PMID 17151666.doi:10.1038/nature05317.(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6-04-15)(英語). |first1=和|first=只需其一(幫助) Choi,Onelack;Fisher,Ann.TheImpactsofSocioeconomicDevelopmentandClimateChangeonSevereWeatherCatastropheLosses:Mid-AtlanticRegion(MAR)andtheU.S..ClimateChange.May2005,58(1–2):149–170.doi:10.1023/A:1023459216609(英語).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永久失效連結] Dyurgerov,MarkB.;Meier,MarkF.冰川與改變中的地球系統-以2004年為例(GlaciersandtheChangingEarthSystem:a2004Snapshot)(PDF).InstituteofArcticandAlpineResearchOccasionalPaper#58.2005[2009-11-15].ISSN 0069-614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9-09-30)(英語).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Emanuel,KerryA.Increasingdestructivenessoftropicalcyclonesoverthepast30years.(PDF).Nature.2005-08-04,436(7051):686–688[2009-11-15].PMID 16056221.doi:10.1038/nature03906.(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3-05-02)(英語).  Hansen,James;etal..Earth'sEnergyImbalance:ConfirmationandImplications(PDF).Science.2005-06-03,308(5727):1431–1435[2009-11-15].PMID 15860591.doi:10.1126/science.1110252.(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9-09-30)(英語).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Hinrichs,Kai-Uwe;Hmelo,LauraR.;Sylva,SeanP.MolecularFossilRecordofElevatedMethaneLevelsinLatePleistoceneCoastalWaters.Science.2003-02-21,299(5610):1214–1217.PMID 12595688.doi:10.1126/science.1079601(英語).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Hirsch,Tim.Plantsrevealedasmethanesource.BBC.2006-01-11[2006-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13)(英語).  Hoyt,DouglasV.;Schatten,KennethH.Adiscussionofplausiblesolarirradiancevariations,1700–1992.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1993–11,98(A11):18,895–18,906[2013-09-29].doi:10.1029/93JA0194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5)(英語).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Karnaukhov,A.V.RoleoftheBiosphereintheFormationoftheEarth’sClimate:TheGreenhouseCatastrophe(PDF).Biophysics.2001,46(6)[2009-11-1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8-12-21)(英語).  Kenneth,JamesP.;etal..MethaneHydratesinQuaternaryClimateChange:TheClathrateGunHypothesis.AmericanGeophysicalUnion.2003-02-14[2009-11-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英語).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Keppler,Frank;etal..GlobalWarming-TheBlameIsnotwiththePlants.MaxPlanckSociety.2006-01-18[2009-11-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16).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Lean,JudithL.;Wang,Y.M.;Sheeley,N.R.TheeffectofincreasingsolaractivityontheSun'stotalandopenmagneticfluxduringmultiplecycles:Implicationsforsolarforcingofclimate(abstract).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2002–12,29(24):2224[2009-11-15].doi:10.1029/2002GL01588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3).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Lerner,K.Lee;Lerner,K.Lee;Wilmoth,Brenda.Environmentalissues:essentialprimarysources.ThomsonGale.2006-07-26.ISBN 1414406258(英語).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Muscheler,Raimund;Joos,F;Müller,SA;Snowball,I.Climate:Howunusualistoday'ssolaractivity?(PDF).Nature.2005-07-28,436(7012):1084–1087[2006-12-03].PMID 16049429.doi:10.1038/nature04045.(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6-01-08)(英語).  Oerlemans,J.ExtractingaClimateSignalfrom169GlacierRecords(PDF).Science.2005-04-29,308(5722):675–677[2009-11-15].PMID 15746388.doi:10.1126/science.1107046.(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9-09-30)(英語).  Oreskes,Naomi.BeyondtheIvoryTower:TheScientificConsensusonClimateChange(PDF).Science.2004-12-03,306(5702):1686[2009-11-15].PMID 15576594.doi:10.1126/science.1103618.(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9-12-15)(英語).  Purse,BethanV.;Mellor,PS;Rogers,DJ;Samuel,AR;Mertens,PP;Baylis,M.ClimatechangeandtherecentemergenceofbluetongueinEurope(abstract).NatureReviewsMicrobiology.February2005,3(2):171–181[2009-11-15].PMID 15685226.doi:10.1038/nrmicro109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3)(英語).  Revkin,AndrewC.RiseinGasesUnmatchedbyaHistoryinAncientIce.TheNewYorkTimes.2005-11-05[2009-11-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7).  Ruddiman,WilliamF.Earth'sClimatePastandFuture.NewYork: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5-12-15[2009-11-15].ISBN 0-7167-374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1-08).  Ruddiman,WilliamF.Plows,Plagues,andPetroleum:HowHumansTookControlofClimate.NewJerse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5-08-01.ISBN 0-691-12164-8.  Solanki,SamiK.;Usoskin,IG;Kromer,B;Schüssler,M;Beer,J.UnusualactivityoftheSunduringrecentdecadescomparedtotheprevious11,000years.(PDF).Nature.2004-10-23,431(7012):1084–1087[2009-11-15].PMID 15510145.doi:10.1038/nature02995(不活躍2009-09-18).(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9-11-27).  Solanki,SamiK.;etal..Climate:Howunusualistoday'ssolaractivity?(Reply)(PDF).Nature.2005-07-28,436:E4–E5[2009-11-15].doi:10.1038/nature04046.(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9-09-30).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Sowers,Todd.LateQuaternaryAtmosphericCH4IsotopeRecordSuggestsMarineClathratesAreStable.Science.2006-02-10,311(5762):838–840.PMID 16469923.doi:10.1126/science.1121235.  Svensmark,Henrik;etal..Experimentalevidencefortheroleofionsinparticlenucleationunderatmosphericconditions.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A(FirstCiteEarlyOnlinePublishing).2007-02-08,463(2078):385–396.doi:10.1098/rspa.2006.1773(英語).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網上版本需要登記) Walter,KM;Zimov,SA;Chanton,JP;Verbyla,D;ChapinFs,3rd.MethanebubblingfromSiberianthawlakesasapositivefeedbacktoclimatewarming.Nature.2006-09-07,443(7107):71–75.PMID 16957728.doi:10.1038/nature05040.  Wang,Y.-M.;Lean,J.L.;Sheeley,N.R.Modelingthesun'smagneticfieldandirradiancesince1713(PDF).AstrophysicalJournal.2005-05-20,625:522–538[2009-11-15].doi:10.1086/429689.(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7-06-14).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KirstinDowundThomasE.Downing.WeltatlasdesKlimawandels-KartenundFaktenzurglobalenErwärmung(世界氣候變化地圖集-地圖和全球變暖的事實)..EuropäischeVerlagsanstalt(eva).2007.ISBN 978-3-434-50610-2(德語).  HartmutGraßl.WetterkatastrophenundKlimawandel.Sindwirnochzuretten?(天氣災害和氣候變化。

我們是否還有救?).München:PgVerlag.2005.ISBN 3-937624-80-5(德語).  AtlasderGlobalisierungspezial:Klima(倫敦書評特刊-氣候).Berlin:外交界月刊.2008.ISBN 978-3-937683-16-4(法語).  HermannE.Ott與Heinrich-Böll-Stiftung:WegeausderKlimafalle(擺脫氣候陷阱).oekomVerlag2007,ISBN978-3-86581-088-5 StefanRahmstorf與HansJoachimSchellnhuber:DerKlimawandel(氣候變化).Beck,München2006,ISBN978-3-406-50866-0 HansJoachimSchellnhuber,W.Cramer,N.Nakicenovic,T.Wigley,G.Yohe(Hrsg.).AvoidingDangerousClimateChange.(避免危險的氣候改變).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2006[2009-11-15].ISBN 0-521-8647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0)(英語).  ChristianD.Schönwiese:Klimatologie(氣象學).Ulmer,Stuttgart2003(2.Aufl.),ISBN978-3-8252-1793-8 相關作品 電影 《未來水世界》(1995年) 《明天過後》(2004年) 《不願面對的真相》(2006年) 《第11小時》(2007年) 《搶救地球》(2009年) 《2012》(2009年) 《愚昧年代》(2009年) 電視節目 《全球暖化大騙局》(BBC製作,2006年) 《冰天動地》(TVB製作,2008年) 《洪水來臨前》(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監製,2016年) 紀錄片 《±2℃》(2010年)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全球暖化 科學 Scholia上有關全球暖化(Q7942)的資訊 綠色和平:全球暖化相關資料(繁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綠色和平:氣候變化相關資料(簡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駱嵐教授存取:全球暖化和臭氧耗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莫勞島二氧化碳含量變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長春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海洋及氣候改變協會的全球暖化資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伍茲霍爾海洋研究院(WoodsHoleOceanographicInstitution)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PCC)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三個評估報告於2001年刊登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二工作組(衝擊、適應和弱點)氣候改變2001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摘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GreenFacts編輯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全球水文學和氣候中心 夏威夷MaunaLoaObservatory-最近二氧化碳含量的測量與數據 聯合國環保計劃中有關全球暖化的地圖 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全球暖化的答客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真實氣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一群氣候科學家的部落格 國家大氣層研究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發現全球暖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發現過程的詳盡介紹與歷史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世界氣象組織) Pew研究中心 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地球系統實驗室全球監測組 美國環境保護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氣候改變科學計劃的最後報告 西伯利亞溶解中的湖水釋放了溫室氣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丹麥國家太空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全球暖化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氣候科學監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節能減碳全民行動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二氧化碳與氣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兩極監察 永久凍土如何快速改變?這些改變又有什麼衝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俄羅斯永久凍土的溶解可能加速了全球暖化[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極度冰荒-北極探測之旅|綠色和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其他 綠色和平:氣候變化令扶貧失效,貧者更貧(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氣候方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提供新聞及分析的氣候改變及全球暖化的入口網站 全球暖化之後果、原因、解決方案與經濟影響(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cienceandTechnologyLibrarianship:GlobalWarmingandClimateChangeScie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ExtensivecommentedlistofInternetresources—ScienceandTechnologySourcesontheInternet. UnionofConcernedScientistsGlobalWarmingp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BC:Globalwarmingrisk'muchhigh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atchandread'TippingPoi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ustraliansciencedocumentaryabouteffectsofglobalwarmingonrare,common,andendangeredwildlife Summaryby"PhysiciansandScientistsforResponsibleAppli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 AreportbytheCompetitiveEnterpriseInstitute,apro-businessgroupofglobalwarmingskepti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estreportsonUSEPAweb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optimisticoutlookonGlobalWarmingfromPBNV.comApr25,2006 TheDiscoveryofGlobalWarm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fromhistorianSpencerWeart,DirectoroftheCenterforHistoryofPhysicsoftheAmericanInstituteofPhysics(AIP). IPSInterPressService-Independentnewsonglobalwarminganditsconsequences. 閱論編全球暖化 縱覽 近代氣候變化的歸因(英語:Attributionofrecentclimatechange) 全球暖化的效應 減緩氣候變化(英語:Climatechangemitigation) 適應氣候變化(英語:Climatechangeadaptation) 各國各地區(英語:Category:Climatechangebycountryandregion)  起因概況 近代氣候變化的歸因(英語:Attributionofrecentclimatechange) 溫室效應 關於氣候變化的科學觀點 來源 溫室氣體 化石燃料 森林砍伐(英語:Deforestationandclimatechange)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英語:Landuse,land-usechange,andforestry)  歷史 氣候變化科學史(英語:Historyofclimatechangescience) 斯萬特·奧古斯特·阿倫尼烏斯 詹姆斯·漢森 查爾斯·大衛·基林(英語:CharlesDavidKeeling)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影響與議題物理 氣候突變 缺氧事件 北極甲烷釋出 乾旱 海洋酸化 臭氧層空洞 物理影響(英語:Physicalimpactsofclimatechange) 自1850年以來的冰川融解(英語:Retreatofglacierssince1850) 氣候變化臨界點(英語:Tippingpointsintheclimatesystem) 海平面上升 季節蠕變(英語:Seasoncreep) 溫鹽環流停止(英語:Shutdownofthermohalinecirculation) 動植物 氣候變化與生態系統(英語:Climatechangeandecosystems) 對植物多樣性的影響(英語:Effectsofclimatechangeonplantbiodiversity) 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英語:Humanimpactonmarinelife) 對海洋哺乳動物的影響(英語:Effectsofglobalwarmingonmarinemammals) 對陸生動物的影響(英語:Effectsofclimatechangeonterrestrialanimals) 物種滅絕風險(英語:Extinctionriskfromglobalwarming) 森林枯死(英語:Forestdieback) 社會 農業問題(英語:Climatechangeandagriculture) 生態問題(英語:Climatechangeandecosystems) 性別問題(英語:Climatechangeandgender) 貧困問題(英語:Climatechangeandpoverty) 全球暖化經濟學(英語:Economicsofglobalwarming) 對健康的影響(英語:Effectsofglobalwarmingonhumanhealth) 對人類的影響(英語:Effectsofglobalwarmingonhumans) 環境難民 漁業問題(英語:Fisheriesandclimatechange) 工業與社會(英語:Climatechange,industryandsociety) 國家或地區 北極地區 澳洲(英語:ClimatechangeinAustralia) 南亞地區(英語:EffectsofglobalwarmingonSouthAsia) 尼泊爾(英語:ClimatechangeadaptationinNepal)  社會與氣候變化普遍觀點 全球暖化政治學(英語:Politicsofglobalwarming) 公眾觀點(英語:Publicopiniononglobalwarming) 各國態度(英語:Climatechangeopinionbycountry) 否定論 柔性否定論(英語:Softclimatechangedenial) 氣候運動(英語:Climatemovement) 媒體報導(英語:Mediacoverageofglobalwarming) 流行文化(英語:Globalwarminginpopularculture) 氣候大罷課 環境倫理 國際協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京都議定書 巴黎協定  減緩方案(英語:Climatechangemitigation)經濟 碳稅 低碳經濟 排放權交易 碳信用 碳補償(英語:Carbonoffset) 能源 可持續能源 低碳電力(英語:Low-carbonpower) 可再生能源 核動力 碳捕集與封存 能量過渡計劃 個人 應對氣候變化的個人行動(英語:Individualactiononclimatechange) 碳中和 其他 二氧化碳移除(英語:Carbondioxideremoval) 緩解氣候變化的設想(英語:Climatechangemitigationscenarios) 氣候工程 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英語:Reducingemissionsfromdeforestationandforestdegradation) 林地復育  背景和理論測量 衛星溫度測量(英語:Satellitetemperaturemeasurements) 理論 反照率 碳匯 氣候變化 氣候敏感性(英語:Climatesensitivity) 雲壓(英語:Cloudforcing) 氣候變化的回饋(英語:Climatechangefeedback) 有效溫度 地球能量收支 全球暖化潛勢 輻射驅動力 研究 古氣候學 古風暴學 氣候模型(英語:Climatemodel) 詞彙(英語:Glossaryofclimatechange) 索引(英語:Indexofclimatechangearticles) 氣候變化 全球暖化 專題(英語:Portal:Globalwarming) 閱論編地球歷史 地球的年齡 生命進化史(英語:Evolutionaryhistoryoflife) 年輕太陽黯淡佯謬 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 地球的未來 地質年代 地球地質歷史 地球歷史 生命演化歷程 地理學·地質學 克萊羅定理 洲 地震 赤道隆起 地球極點(英語:ExtremesonEarth) 太陽系類地行星地質歷史(英語:Geologyofsolarterrestrialplanets) 地球物理學 板塊構造論 地球構造 時區 生態學 世界地球日 全球暖化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英語:Humanimpactontheenvironment) 數位製圖 蘋果地圖 百度地圖 梵文地球(英語:Bhuvan) BingMaps 地球地圖(英語:GlobalMap) Google地圖 Google地球 NASAWorldWind Here地圖 開放街圖 WikiMapia 遙感 雅虎地圖 搜狗地圖 藝術·文化·社會 文化中的地球(英語:Earthinculture) 科幻小說中的地球(英語:Earthinsciencefiction) 「地球」的辭源 世界歷史 國際法 景觀藝術 國家列表 世界經濟 其他議題 生物圈 地球軌道 黃道 地球之旗 地球引力 地磁場 月球 地球的其他衛星 2006RH120 柯迪萊夫斯基雲 太陽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忒伊亞 地球科學分類 地球科學主題頁 太陽系主題頁 閱論編世界末日 地球的未來 膨脹宇宙的未來 宇宙的終極命運 技術 末日之鐘 化學戰 網路攻擊 網路戰 網路恐怖主義(英語:Cyberterrorism) 網路末日戰(英語:Cybergeddon) 天基動能武器 相互保證毀滅 死亡之手 末日裝置(英語:Doomsdaydevice) 反物質武器 核戰爭 高能粒子對撞實驗的安全性 微型黑洞 奇異夸克團 綜合智慧型(英語:Synthetic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通用人工智慧帶來的危機(英語:Existentialriskfromartificialgeneral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叛變 技術奇異點 超人類主義 灰色粘質 千年蟲 2038年問題 10000年問題 社會學 末日論證 對末日自我指示假設的反駁(英語:Self-IndicationAssumptionDoomsdayargumentrebuttal) 對末日自我預言假設的反駁(英語:Self-referencingdoomsdayargumentrebuttal) 經濟崩潰(英語:Economiccollapse) 馬爾薩斯災難 新世界秩序 核浩劫 核冬天 核饑荒(英語:nuclearfamine) 鈷彈 社會崩潰(英語:Societalcollapse) 崩潰學(英語:Collapsology) 第三次世界大戰 生物學大滅絕 滅絕事件 全新世滅絕事件 人類滅絕 遺傳侵蝕(英語:Geneticerosion) 基因污染 其他 生物多樣性缺失(英語:Biodiversityloss) 兩棲動物數目減少(英語:Declineinamphibianpopulations) 昆蟲數目減少(英語:Declineininsectpopulations) 生物技術的風險(英語:Biotechnologyrisk) 生物武器 細菌戰 生物恐怖主義 蜂群崩壞症候群 驅除原蟲(英語:Defaunation) 劣生學 星際污染 瘟疫 傳粉者下降(英語:Pollinatordecline) 過度捕魚 天文學 大擠壓 大撕裂 日冕大量拋射 偽真空 地球變化(英語:EarthChanges) 伽瑪射線暴 熱寂 撞擊事件 小行星撞擊迴避(英語:Asteroidimpactavoidance) 小行星撞擊預測(英語:Asteroidimpactprediction) 潛在威脅天體 近地天體 撞擊冬季(英語:Impactwinter) 近地超新星 耀斑 恆星碰撞 生態學氣候變遷 缺氧事件 生物多樣性缺失(英語:Biodiversityloss) 群體性滅亡事件(英語:Massmortalityevent) 層疊效應(英語:Cascadeeffect(ecology)) 兩極偏移造成的災難性後果(英語:Cataclysmicpoleshifthypothesis) 氣候天啟(英語:Climateapocalypse) 森林砍伐 沙漠化 全球暖化造成的滅絕問題(英語:Extinctionriskfromglobalwarming) 氣候系統的臨界點(英語:Tippingpointsintheclimatesystem) 洪流玄武岩 全球黯化 全球地表風速靜止(英語:Globalterrestrialstilling) 全球暖化 超級颶風(英語:Hypercane) 大冰期 生態滅絕(英語:Ecocide) 生態崩潰(英語:Ecologicalcollapse) 環境退化 棲息地破壞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英語:Humanimpactontheenvironment) 氣候問題對珊瑚礁的影響(英語:Environmentalissueswithcoralreefs) 人類活動對水生動物的影響(英語:Humanimpactonmarinelife) 水土流失 土地損耗(英語:Landconsumption) 陸地表面對氣候的影響(英語:Landsurfaceeffectsonclimate) 海洋酸化 臭氧層空洞 資源枯竭 海平面上升 超級火山 火山冬天 凡爾納噴發(英語:Verneshot) 水污染 水資源匱乏 地球超載日 過度開發 人口過剩(英語:Overpopulation) 人口過多 宗教及神秘學末世論 佛教末世論(英語:Buddhisteschatology) 彌勒菩薩 三期法運 印度教末世論(英語:Hindueschatology) 迦樂季 爭鬥時 最後的審判 耶穌再臨 以諾書 但以理書 令人憎惡的荒涼(英語:AbominationofDesolation) 七十個七 彌賽亞 基督教末世論 時代論 未來論(英語:Futurism(Christianity)) 歷史論(英語:Historicism(Christianity)) 啟示錄的歷史論解釋(英語:HistoricistinterpretationsoftheBookofRevelation) 理想主義(英語:Idealism(Christianeschatology)) 末世預言實現論 以斯拉續篇下卷 帖撒羅尼迦後書 有罪之人(英語:Manofsin) 攔阻者(英語:Katechon) 敵基督 啟示錄 啟示事件(英語:EventsofRevelation) 啟示錄中的四騎士 火湖(英語:Lakeoffire) 獸名數目 七碗(英語:Sevenbowls) 七印 野獸(英語:TheBeast(Revelation)) 兩個見證人 天使戰爭 巴比倫大淫婦 大變節(英語:GreatApostasy) 新地球(英語:NewEarth(Christianity)) 新耶路撒冷 橄欖山講論 大災難 滅亡之子(英語:SonofPerdition) 分羊的比喻 伊斯蘭教末世論 阿爾·坎姆(英語:al-QāʾimĀlMuḥammad) 地球之獸(英語:BeastoftheEarth) 左勒蓋爾奈英 旦扎里 伊斯拉斐爾(英語:Israfil) 馬赫迪 蘇富揚尼(英語:Sufyani) 猶太教末世論 彌賽亞(英語:MessiahinJudaism) 第三聖殿 北歐神話末世論 祆教末世論(英語:Frashokereti) 祆教救世主(英語:Saoshyant) 種民 元會運世 其他 2011年時間終結預言(英語:2011endtimesprediction) 2012年現象 啟示文學(英語:Apocalypticliterature) 聖經啟示文學 哈米吉多頓 血月預言(英語:Bloodmoonprophecy) 地球變化(英語:EarthChanges) 時間終結 歌革和瑪各 末日預言列表 彌賽亞信仰(英語:Messianism) 彌賽亞時代(英語:MessianicAge) 現代千禧年主義 舊千禧年主義(英語:Millennialism) 千禧年前論 無千禧年論 千禧年後論 涅墨西斯星 尼比魯碰撞 被提 災難前被提(英語:Prewrath) 災難後被提(英語:Post-tribulationrapture) 死人復活(英語:Resurrectionofthedead) 啟示錄中的12標記預言(英語:Revelation12signprophecy) 來世 小說及幻想 外星人入侵 末日幻想 末日小說列表(英語:Listofapocalypticandpost-apocalypticfiction) 末日片列表(英語:Listofapocalypticfilms) Cli-FI 災難片 災難片列表(英語:Listofdisasterfilms) 虛構的末日裝置列表(英語:Listoffictionaldoomsdaydevices) 喪屍災難(英語:Zombieapocalypse) 喪屍 組織 存在風險研究中心(英語:CentrefortheStudyofExistentialRisk) 未來人文研究所(英語:FutureofHumanityInstitute) 生命未來研究所 分類 啟示論 危害 未來問題 規範控制 AAT:300262912 BNF:cb12156561p(data) GND:4344515-9 LCCN:sh89000812 NDL:0092384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全球变暖&oldid=68730910」 分類:全球暖化地球科學氣候變化環境科學環境保護全球性議題隱藏分類:含有哈佛參考文獻格式系列模板連結指向錯誤的頁面CS1英語來源(en)引文格式1維護:顯式使用等標籤自2017年1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自2021年1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避免破壞保護被永久保護的頁面自2015年12月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部分地區的觀點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自2020年3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自2009年含有不活躍DOI的頁面CS1德語來源(de)CS1法語來源(fr)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檢視原始碼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Ænglisc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ашҡортсаBoarischŽemaitėšk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BrezhonegBosanskiБуряадCatalàCebuano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VõroFøroysktFrançaisNordfriiskFurlanGaeilge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Avañe'ẽગુજરાતીHausa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lokano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Patois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Taqbaylit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ЛезгиLinguaFrancaNovaLugandaLimburgsLadinLombardລາວ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नेपाली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Oromooଓଡ଼ିଆਪੰਜਾਬੀKapampangan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umantsch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СахатылаSicilianu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Vepsänkel’TiếngViệtWalonWinaray吴语ייִדיש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