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臺北市立大學(英文:University of Taipei;日文:台北市立大学),簡稱臺北市大、市立北大、北市大、市大、UTP,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合併而成之 ... 臺北市立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座標:25°02′10″N121°30′50″E/25.03611°N121.51389°E/25.03611;121.51389   此條目的主題是臺北市立大學。

關於校名簡稱的問題,請見「臺北大學」。

臺北市立大學UniversityofTaipei校訓誠信、求實、博學、創新創辦時間1895年芝山巖國語學堂1896年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1968年臺北市立體育專科學校(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前身)2013年臺北市立大學學校類型市立大學校長邱英浩(代理)副校長黃文成、鄭玉卿教師人數288人(2016年)學生人數7,986(2020年)大學部人數5,193(2016年)研究生人數2,438(2016年)校區博愛校區: 中華民國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天母校區: 中華民國臺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01號國際學人會館: 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430巷1號2樓[1](五常國中內。

)總面積10.25公頃暱稱北市大、UTaipei、UT所屬法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隸屬臺灣教育大學系統國立臺北專業大學聯盟網站www.utaipei.edu.tw 位置 臺北市立大學(英文:UniversityofTaipei;日文:台北市立大学),簡稱臺北市大、市立北大、北市大、市大、UTP,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合併而成之綜合性大學,隸屬於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是全台唯二由地方政府管轄的公立大學,也是唯一由地方政府管轄的公立一般大學。

目次 1校史沿革 1.1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1.2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時期 1.3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時期 1.4臺北第一師範與臺北第二學校合併時期 1.5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時期 1.6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時期 1.7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時期 1.8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時期 1.9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時期 1.10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時期 1.11臺北市立大學時期 2歷任校長 3組織 3.1行政單位 3.2教學單位 4校園 4.1象徵 5校歌 6校務評鑑 7爭議事件 8學生自治組織 9學生社團 10國外姐妹校 11校友 12註釋 13參考來源 14相關條目 15外部連結 校史沿革[編輯]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編輯] 1896年:日本人在臺北城南門內創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為臺灣第一所現代體制的學校。

當時為日治時代,因此這裡指的國語是日本語。

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時期[編輯] 1919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時期[編輯] 1927年:5月,易名為「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南門校區,日籍學生就讀)、另於六張犁設置「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二師範學校」(芳蘭校區,臺籍學生就讀,即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臺北第一師範與臺北第二學校合併時期[編輯] 1943年:再度與臺北第二師範學校合併(原第二師範收本科生,原第一師範收預科及女子部),改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時期[編輯] 1945年:5月,學校遭美軍轟炸(臺北大空襲),校舍幾乎全毀。

同年國民政府光復台灣,12月25日再度分拆兩校區,「南門校區」改名「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芳蘭校區」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並設立普通師範科,確立了往後34年只招收女學生的傳統及『女師』之名的誕生。

招收初中畢業生,修業三年。

附設小學成立。

行政長官公署遴選任培道女士擔任戰後時期首任校長。

1946年:增設簡易師範科,招收小學畢業者,修業三年;增設師資訓練班,招收初中畢業生,修業一年。

1947年:增設幼稚教育師範科,招收初中畢業生,修業三年。

1953年:增設特別師範科,招收初中畢業生,修業一年。

任培道校長退休,省政府遴選秦則賢女士接任校長。

1955年:秦則賢校長離職,省政府遴選鄭昭懿女士接任校長。

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時期[編輯] 1964年: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升格為「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即極富盛名的『女師專』。

增設五年制國校師資科。

因應教師人數不足,增設三年制國校師資科,招收高中畢業生;增設夜間部二年制國校師資科,提供師範學校畢業者進修的管道。

同年,鄭昭懿校長因家庭問題在任內自殺身亡[2],省政府遴派熊芷女士接任校長。

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時期[編輯] 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女師專改隸臺北市,改名為「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1969年:增設音樂師資教育科。

熊芷校長退休,省政府遴派孫沛德女士接任校長,於孫沛德校長任內開始計畫並實施校舍全面更新工程。

1971年:增設暑期普通師範科、暑期幼稚教育師範科,提供未受正式師範教育之教師進修。

同年,行政教學大樓、圖書館、科學館、湖口街教職員宿舍陸續破土興建。

1972年:2月份開始,圖書館、科學館、行政教學大樓、湖口街教職員宿舍陸續完工落成。

重慶南路教職員宿舍破土興建。

1973年:重慶南路教職員宿舍落成。

增設暑期二年制國校師資科,利用廣播電視實施空中教學。

1975年:暑期部增設二年制幼稚教育師資科。

1977年:學生宿舍落成啟用。

1978年:藝術館落成啟用。

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時期[編輯] 1979年:因臺北市各國小師資男女比例過於懸殊,為平衡男女教師比例而奉令開始招收男生,易名為「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簡稱「北師專」。

同年12月25日,綜合教學大樓(中正堂)落成啟用。

1980年:游泳池落成啟用。

1983年:日間部增設二年制幼稚教育師資科。

1984年:孫沛德校長任期屆滿,轉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榮華先生接任校長。

1986年:陳榮華校長離職;毛連塭先生接任校長。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時期[編輯] 1987年:升格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簡稱「北師院」、「市北師」。

(相較於台灣省立臺北師範學院的「省北師」),設置初等教育學系、語文教育學系、社會教育學系、數理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系、幼稚教育學系[3]、音樂教育學系。

1989年:增設美勞教育學系。

1990年12月25日:勤樸樓落成啟用。

1992年:增設初等教育研究所,為創校以來第一個研究所,招收13名新生。

1997年:增設視覺藝術研究所。

數理教育學系分設數理A組(數學資訊)、數理B組(自然科學) 1998年:增設科學教育研究所、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2000年:增設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音樂藝術研究所、英語教學系。

2001年:數理教育學系分拆為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學系。

增設環境教育研究所。

2002年:增設兒童發展研究所。

2003年:增設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體育研究所。

2004年:數學教育學系改名數學資訊教育學系。

增設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博士班、溝通障礙教育研究所、體育學系、英語教學系碩士班、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時期[編輯] 2005年8月:改制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簡稱「北教大」、「北市教」、「市北教」,設置教育學院、人文藝術學院、理學院。

增設體育學系、資訊科學系。

增設藝術治療研究所,為國內第一也是唯一一個藝術治療教學單位。

2006年:增設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改名自然科學系,並分設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組、應用物理暨材料化學組。

增設自然科學系碩士班,並與科學教育研究所合併為自然科學系碩士班科學教育組、自然科學系碩士班科學組。

環境教育研究所改名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並分設環境教育組、環境資源組。

語文教育學系改名中國語文學系。

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併入語文教育學系、視覺藝術研究所併入美勞教育學系;音樂藝術研究所併入音樂教育學系;兒童發展研究所併入幼兒教育學系,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分設幼兒教育組、兒童發展組;體育研究所併入體育學系;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溝通障礙教育研究所、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皆併入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分設身心障礙組、溝通障礙組、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組;國民教育研究所併入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研究所併入社會科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併入數學資訊教育學系。

停招藝術治療研究所。

2007年8月:藝術治療研究所改名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

數學資訊教育學系(含碩士班)分設資訊科學系(含碩士班)。

音樂教育學系改名音樂學系。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兒童發展組獨立為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

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溝通障礙組獨立為溝通障礙碩士學位學程。

2008年: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組改名資賦優異組。

2009年:自然科學系應用物理暨材料化學組改名為應用物理暨化學組。

社會科教育學系改名歷史與地理學系。

溝通障礙碩士學位學程改名語言障礙碩士學位學程。

2011年:自然科學系應用物理暨化學組獨立為應用物理暨化學系。

自然科學系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組、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整併為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改名數學系(含數學教育碩士班)。

增設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原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併入,改名為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併入幼兒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大學時期[編輯] 2013年8月1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共同整併為「臺北市立大學」,簡稱「北市大」、「台北市大」、「北市大學」,成為唯一由臺北市政府管轄的公立大學,亦是目前在中華民國境內唯一一間非隸屬於教育部的公立大專院校。

2014年:語言治療碩士學位學程併入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為語言治療組;數位學習碩士學位學程併入資訊科學系碩士班為數位學習組。

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停招。

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分設視覺藝術組、藝術治療組之分組。

增設市政管理學院,下轄城市發展學系、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以及衛生福利學系,成為臺北市立大學合併後第一個設立、全國首創以市政管理所設立的學院。

2019年7月30日,與五常國中合作,將其閒置空間轉型為國際學人會館,是臺北市首度跨校資源整合的案例,亦提供105個床位,以降低兩校區宿舍床位不足的壓力。

2020年,城市發展學系、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衛生福利學系等三系,增設碩士班。

歷任校長[編輯] 兩校時期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任次 姓名 任職時間 備註 任次 姓名 任職時間 備註 日治時期 尚未成立 1 町田則文 1896年9月—1900年4月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2 本田嘉種 1900年4月—1900年8月 3 田中敬一 1900年8月—1906年9月 4 持地六三郎 1906年9月—1907年5月 5 本莊太一郎 1907年5月—1911年2月 6 隈本繁吉 1911年2月—1919年6月 7 太田秀穗 1919年6月—1922年6月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8 志保田鉎吉 1922年6月—1931年8月 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 9 濱武元次 1931年8月—1937年4月 10 大浦精一 1937年4月—1945年8月 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中華民國時期 11 任培道 1945年11月—1953年8月 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 12 秦則賢 1953年9月—1955年8月 13 鄭昭懿 1955年8月—1964年7月 14 熊芷 1964年9月—1969年8月 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15 孫沛德 1969年8月—1984年6月 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 1 林鴻坦 1968年10月—1977年2月 臺北市立體育專科學校首任校長 16 陳榮華 1984年6月—1986年7月 2 劉邵本 1977年2月—1985年10月 17 毛連塭 1986年7月—1994年2月 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3 蔡特龍 1985年10月—1994年3月 代理 蔡秋來 1994年2月—1995年3月 4 鄭虎 1994年5月—2002年8月 臺北市立體育專科學校→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18 林永喜 1995年3月—1998年2月 19 吳清山 1999年2月—2002年5月 2002年2月—2002年5月為代理校長 5 楊忠和 2002年8月—2007年2月 遷校天母 20 鄧國雄 2002年5月—2005年7月 2005年5月—2005年7月為代理校長 代理 張明峰 2007年2月—2007年7月 代理 林公欽 2005年8月—2005年12月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21 劉源俊 2006年1月—2008年7月 6 陳坤檸 2007年7月—2011年8月 22 林天祐 2008年8月—2013年2月[註1] 2008年2月—2008年7月為代理校長 7 鄭芳梵 2011年8月—2013年8月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立大學 代理 劉春榮 2013年2月—2013年7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立大學時期 任次 姓名 任職時間 備註 1 戴遐齡 2013年8月—2021年8月 臺北市立大學第一任校長 代理 邱英浩 2021年8月—至今 組織[編輯] 行政單位[編輯] 行政單位 國際事務處 教務處 學生事務處 總務處 研究發展處 進修推廣處 秘書室 人事室 會計室 體育室 圖書館 計算機與網路中心 校長培育及學校夥伴協作中心 師資培育及職涯發展中心 教學發展中心 通識教育中心 教學單位[編輯] 教育學院、人文藝術學院、理學院位於博愛校區。

體育學院、市政管理學院及舞蹈學系位於天母校區。

理學院(博愛校區) 體育學系(含碩士班) 資訊科學系(含碩士班) 應用物理暨化學系(含碩士班) 數學系(含數學教育碩士班)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數位學習碩士學位學程 科學教育中心 教育學院(博愛校區) 教育學系(含碩、博士班) 心理與諮商學系(含碩士班) 幼兒教育學系(含碩士班) 特殊教育學系(含碩士班)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博士班) 特殊教育中心 人文藝術學院(博愛校區) 中國語文學系(含碩、博士班) 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含公共事務學碩士班) 歷史與地理學系(含碩士班) 音樂學系(含碩士班) 視覺藝術學系(含碩士班) 英語教學系(含碩士班) 舞蹈學系(含碩士班)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儒學中心 藝文中心 華語文中心 體育學院(天母校區) 球類運動學系 陸上運動學系 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含碩士班) 運動健康科學系(含碩士班) 水上運動學系 技擊運動學系 運動藝術學系 運動科學研究所 運動器材科技研究所 運動教育研究所 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 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學位學程 市政管理學院(天母校區) 城市發展學系(含碩士班) 衛生福利學系(含碩士班) 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含碩士班) 校園[編輯] 行政大樓 勤樸樓建於民國80年,主要由人文藝術學院與教育學院使用 藝術館主要由視藝系、音樂系使用;公誠樓建於民國93年,主要由體育系、資科系、心諮系使用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圖書館 象徵[編輯] 菩提樹:位於該校行政大樓一角之大菩提樹,為該校日治時代創校初期即在,樹齡超過百年,目前已列入臺北市政府列管保護樹木,是該校精神信仰之一。

該樹為夫妻樹,但在2009年2月及2009年7月相繼因褐根病遭到伐除,但校方單位仍在原處保留半截樹身以做紀念。

創立三十(六)周年碑:位於菩提樹旁,創立三十年部份計算為自日治時期大正14年(西元1925年)起算,但於民國40年(西元1951年)被塗改成創立六週年,目前塗改痕跡仍完整保留。

建國做人碑:位於行政大樓前草地。

國師院百年紀念碑:位於圖書館旁,1995年由畢業校友捐贈,代表該校歷經國語學堂、師專、師範學院三個階段百年來的變化,基石為台北城城牆石,是現在僅存的清朝台北城城牆石。

大榕樹:位於該校正門警衛室旁兩棵大榕樹,是該校自日治時代創校初期即有,至今樹齡已超過百年。

校歌鐘聲:該校自前任校長劉源俊上任開始,使用校歌旋律做為該校鐘聲,成為該校一大特色。

校歌[編輯] 詞:何永清 曲:江佳穎 巍巍北市大,近悅遠來, 名揚國際,享譽全臺, 教育化民,成就全才, 誠信求實,博學創新, 樂身心,明群己,繼往又開來。

知識活力,卓越精采, 健康管理,生活主宰, 文理體藝,風華豪邁, 研學術,重服務,開創新未來。

校務評鑑[編輯] 北市大於2017年上半年校務評鑑,四項目(校務治理與經營、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辦學成效、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全數通過。

[4] 爭議事件[編輯] 2018年臺北市立大學遭到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指出宿舍供給率嚴重不足,校長戴遐齡因而破天荒想在天母棒球場看台下方興建學生宿舍,荒謬行徑連臺北市議員也直呼誇張,並表示若舉辦棒球賽事,學生們怎麼在學生宿舍休息?[5] 2019年7月底,臺北市立大學校長戴遐齡遭爆為了爭取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會長,竟聯合校內高層喬人事、護航曾被踢爆論文抄襲嚴重的大專體總祕書長曾慶裕,一直希望聘他當北市大教授。

北市大高層不但坦承「校長要這個人」、也直言戴有意借重曾慶裕的人脈,可以幫戴布局大專體總會長改選。

大專體總是國內最重要的體育法人團體,肩負每屆世界大學運動會的參賽規劃,手握豐沛的體育資源,除政府每年有數千萬到近億元的經費補助外,來自商業界的贊助更是不計其數,因此會長職務一直是體育界大咖的必爭之職,只是這次戴遐齡為了爭搶體壇資源的嘴臉也讓外界大開眼界[6][7]。

學生自治組織[編輯] 學生會 學生議會 畢聯會 研究生學會 學生社團[編輯] 綜合性社團(博愛校區)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學會 特殊教育學系系學會 體育學系學會 英語教學系學會 歷史與地理學系學會 心理與諮商學系學會 資訊科學系學會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學會 中國語文學系學會 綜合性社團(天母校區) 球類運動學系學會 陸上運動學系學會 水上運動學系學會 技擊運動學系學會 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學會 運動健康科學系學會 舞蹈學系學會 運動藝術學系學會 城市發展學系學會 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學會 衛生福利學系學會 學藝性社團(博愛校區) 辯論社 中智佛學社 黎瑪社 創藝社 禪學社 書韻書法社 信望愛社 光影社 異國文化研究社 西畫社 福智青年社 學藝性社團(天母校區) 運動防護社 詩歌真理社 愛與真實學生團契 服務性社團(博愛校區) 新心服務社 北市大陸生聯誼社 愛流浪愛動物社 親善大使社 崇德社 春暉社 生命教育服務社 慈青社 鳴鐸教育服務團 服務性社團(天母校區) 北體志工家族 春暉社 臺北市立大學傑青社 運動休閒推廣社 康樂性社團(博愛校區) 熱門舞蹈社 舞蹈社 國標舞社 熱門音樂社 管樂社 吉他社 古箏社 絲竹樂韻國樂社 圍棋社 ACGN研究社 烏克麗麗社 氣球藝術社 猶他勃根地桌遊社 康樂性社團(天母校區) 北體PA社 技藝輝煌社 國際標準舞社 街舞社 圍棋社 文化藝術社 UTDSPA MODELING 熱音H2O 嘻哈研究社 體育性社團(博愛校區) 跆拳道社 桌球社 民俗體育社 羽球社 排球社 田徑社 女籃社 撞球社 壘球社 武逸社 籃友社 巧固球社 周凌健美社 體育性社團(天母校區) 法式滾球社 籃球社 鐵人三項社 木球社 龍獅戰鼓社 女子籃球社 棒球社 有氧競技社 排球社 壁球社 拳擊社 輕艇社 羽球社 桌球社 柔道社 國術搏擊社 國外姐妹校[編輯]  日本 早稻田大學 鳴門教育大學 北海道教育大學 首都大學東京 中京大學 金城大學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  南韓 釜山教育大學(韓語:부산교육대학교) 祥明大學  泰國 甘烹碧皇家大學(泰語: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ราชภัฏกำแพงเพชร) 布拉帕大學(泰語: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บูรพา) 政法大學 孔敬大學 瑪希敦大學 甘烹碧皇家師範大學 詩納卡寧威洛大學  越南 太原大學 峴港大學 芹苴大學  印尼 三寶瓏大學 泗水大學  馬來西亞 馬來亞大學 新紀元大學學院  挪威 挪威運動與體育教育大學  英國 格拉斯哥大學 三一拉邦音樂舞蹈學院  瑞典 林可賓大學(英語:SchoolofEducation,LinköpingUniversity)  荷蘭 哥羅尼根大學(英語:CentreforEcologicalandEvolutionaryStudies,UniversityofGroningen)  美國 伊利諾衛斯連大學(英語:IllinoisWesleyanUniversity) 艾克朗大學 伊利諾州立大學 勞倫斯理工大學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西南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英語:SouthwesternOklahomaStateUniversity) 南加州大學音樂學院 西來大學 聖荷西州立大學應用科學與藝術學院 加州州立大學斯坦尼斯洛斯分校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印第安那大學科科莫分校(英語:IndianaUniversityKokomo) 北科羅拉多大學 ShippensburgUniversityofPennsylvania(英語:西盆斯堡大學) 米勒斯維爾大學(英語:MillersvilleUniversityofPennsylvania) 布魯斯堡大學(英語:BloomsburgUniversityofPennsylvania) 中央阿肯色大學(英語:UniversityofCentralArkansas) 喬治亞學院州立大學(英語:GeorgiaCollege&StateUniversity) 馬里蘭大學巴爾帝摩分校  捷克 查理大學  哈薩克 哈薩克國立大學  印度 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英語:IndianInstituteofTechnologyDelhi) 中國大陸 華東師範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湛江師範學院 雲南民族大學 蘭州大學 復旦大學 瀋陽音樂學院 上海體育學院 宜賓學院 溫州醫科大學 赤峰學院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南京體育學院 蘇州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 校友[編輯] 陳紀廷,2017年亞青賽男單季軍。

陳宇璿,2016年奧運中華臺北隊女子馬拉松選手。

程琪雅,羽球選手。

鄭佳彥,中華職棒中信兄弟隊投手。

陳威全,職業足球員,司職後衛。

朱育勤,籃球運動員。

谷筱霜,空手道運動員。

謝沛珊,羽球運動員。

徐慶煌,政治人物。

徐薇淩,高爾夫球運動員。

許睿安,撞球運動員。

戴資穎[8],羽球運動員。

虞承璇,現任年代新聞台《年代午報》主播,曾任壹電視新聞台主播。

王齊麟,羽球運動員。

李洋,羽球運動員。

註釋[編輯] ^因癌末於2月2日榮退,但仍於當月28日不幸辭世。

參考來源[編輯] 文獻 臺北市立大學整併案籌備報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臺北市立大學籌備計畫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臺北市立大學103-107學年度校務發展計畫 腳註 ^臺北市立大學國際事務處OfficeOfInternationalAffairs-國際學人會館官方綱站 ^百年回首──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史紀要.[2016-11-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2).  ^臺灣首個屬於大學四年制的幼兒師資培育單位。

^http://www.heeact.edu.tw/1151/1194/2785/174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北市大竟要在天母棒球場看台下建宿舍.[2019-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4).  ^【喬人事錄音曝光3】抄老婆論文全體育界都知道 北市大竟想護航聘他.[2019-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4).  ^體育界醜聞!戴遐齡爭掌大專體總黑幕 「校長要這個人」喬人事錄音曝光.[2019-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4).  ^羽球/讓世界看見台灣戴遐齡支持戴資穎再戰巴黎奧運 相關條目[編輯] 臺灣大專院校列表 臺灣教育 臺灣總督府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國語實驗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外部連結[編輯] 臺北市立大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英文)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英文) 臺灣大專院校整併 閱論編臺北市立大學校園學院教育學院·人文藝術學院·理學院·體育學院·市政管理學院校區博愛校區·天母校區歷史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沿革芝山巖學堂(1895)→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896-1919)→臺北師範學校(1919-1927)→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南門校區(1927-1943)→臺北師範學校(1943-1945)→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南門校區(1945-1964)→女子師範專科學校(臺灣省立臺北時期(1964-1967) –臺北市立時期(1967-1979))→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1979-1987)→臺北市立師範學院(1987-2005)→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05-2013)→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2013-現今)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沿革臺北市立體育專科學校(1968-1996)→臺北市立體育學院2006年遷校至天母(1996-2013)→臺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2013-現今)附設機關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北市大附小)校際聯盟臺灣教育大學系統·國立臺北專業大學聯盟 閱論編臺北市大專院校國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總校區、城中校區、水源校區·國立政治大學校本部、公企中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陽明校區、台北北門校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公館校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北大學民生校區、建國合江校區市立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天母校區私立大學淡江大學台北校園·輔仁大學城區部·世新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校本部、建國校區、博愛校區·銘傳大學台北校區、基河校區·實踐大學台北校區·大同大學·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城中校區·臺北醫學大學校本區、大安校區·康寧大學台北校區國立科技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本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校本區、城區部·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台北校區私立科技大學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士林校區·中國科技大學文山校區·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中華科技大學校本部·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技術(專科)學院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內湖校區·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軍警院校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國防醫學院·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宗教學院台灣神學院·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 閱論編臺灣教育大學系統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屏東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臺東大學·國立東華大學 閱論編北一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中心學校N1東吳大學共同召集國立政治大學夥伴學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法鼓文理學院·真理大學·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立大學·銘傳大學·實踐大學·景文科技大學·淡江大學·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國防醫學院 閱論編八芝連圖書館館際合作組織臺北市士林區中國文化大學 ·東吳大學 ·銘傳大學 ·臺北市立大學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臺北市中山區實踐大學 ·大同大學臺北市北投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內湖區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其他單位臺北榮民總醫院 閱論編臺灣師範院校現存中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小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改制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立臺東大學·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院·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 參見:台灣大專院校列表 閱論編臺灣大學院校包含大學、獨立學院、軍警院校、已正式立案的宗教研修學院,不含技職體系學校公立北北基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防醫學院·國立空中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北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體育大學·國防大學·中央警察大學·國立宜蘭大學中臺灣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南臺灣國立中正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高雄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官學校·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國立屏東大學東臺灣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東大學福建國立金門大學私立北北基 輔仁大學 東吳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 世新大學 實踐大學 銘傳大學 大同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 淡江大學 華梵大學 真理大學 法鼓文理學院 馬偕醫學院 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 臺北基督學院 北臺灣 中原大學 長庚大學 元智大學 中華大學 玄奘大學 開南大學 佛光大學 中臺灣 東海大學 逢甲大學 靜宜大學 亞洲大學 中山醫學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大葉大學 明道大學 南臺灣 南華大學 康寧大學 台灣首府大學 義守大學 長榮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一貫道天皇學院 東臺灣慈濟大學※備註:各校以建校、在臺復校或升格時間排序。

學校所屬區域的分類,以校本部所在地為準。

※參見:台灣大專院校列表。

閱論編臺灣公立大專院校大學系統與聯盟:臺灣聯合大學系統·臺灣綜合大學系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臺北聯合大學系統·臺灣教育大學系統·中台灣大學系統·高雄學園·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國立臺北專業大學聯盟·泛太平洋大學聯盟大學院校北北基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防醫學院·國立空中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北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體育大學·國防大學·中央警察大學·國立宜蘭大學中臺灣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南臺灣國立中正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高雄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官學校·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國立屏東大學東臺灣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東大學福建國立金門大學科技大學北臺灣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中臺灣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南臺灣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北北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南臺灣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專科學校北北基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北台灣陸軍專科學校南台灣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東臺灣國立臺東專科學校參見:台灣大專院校列表 閱論編臺灣師資培育大學院校師範院校中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小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設有師資培育相關學系北區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臺北市立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中原大學中區亞洲大學南區國立嘉義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屏東大學東區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東大學設有師資培育中心北區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北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體育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區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東海大學·靜宜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大葉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南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文藻外語大學·正修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東區國立東華大學·慈濟大學·國立臺東大學僅列出目前存在之師培大學,分類依據師資培育法。

師範院校及設有師培相關學系之大學亦可能有師資培育中心,僅擇一列入。

參見:台灣大專院校列表·臺灣大專院校系統與聯盟·教育學程 閱論編國立臺北專業大學聯盟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閱論編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臺北世大運)比賽項目 射箭 田徑 羽球 棒球 籃球 男 女 撞球示範賽 跳水 擊劍 足球 男 女 高爾夫 體操 柔道 滑輪溜冰 游泳 桌球 跆拳道 網球 排球 男 女 水球 男 女 舉重 武術 關聯活動 聖火傳遞 開幕式 閉幕式 大會象徵 吉祥物  熊讚Bravo/ 代言人  曾雅妮、張宇涵、謝淑薇、玖壹壹、許淑淨/ 口號  ForYou,ForYouth(獻給你,獻給年輕世代)/ 主題曲  擁抱世界擁抱你/ 倒數開幕歌曲  最好的一天、MisterCannibal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比賽場館列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北市立大學&oldid=68310234」 分類: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大專院校臺灣教育大學系統北一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八芝連圖書館館際合作組織台灣大學院校台灣公立大專院校國立臺北專業大學聯盟1896年創建的教育機構2013年創建的教育機構中正區學校2013年台灣建立臺灣大專院校整併隱藏分類:維基數據存在坐標數據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有地圖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English日本語Монгол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