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齡醫生:兒童強迫症的有效治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實,治療強迫症要雙管齊下。

藥物治療主要是用較高份量的調理血清素藥物,病者服用後大部都可以有明顯進步,至於心理治療主要 ... Home/家庭101/陳國齡醫生:兒童強迫症的有效治療 陳國齡醫生:兒童強迫症的有效治療 陳國齡醫生瑪麗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

育有兩名子女,亦為家長教師會前任主席,具有家校合作的親身經驗。

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強迫症病發率大概百分之二至四,當中以男性病者較多。

由於他們的思想、發展、認知尚未成熟,很多時一旦遇上焦慮,都會誘發強迫行為。

再者,兒童和青少年難以理解這病,故常常要求父母容忍他們的強迫行為,但很多時遷就他們,會令病情惡化。

其實,要有效治療強迫症,外化「強迫症病魔」,讓病人及家長一同正視問題,加上藥物雙管齊下,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有明顯的進步。

  緊張功課寫字精雕細琢 小瑩今年9歲,在一間女子小學讀四年級,跟她爸爸媽媽及4歲的妹妹同住。

小瑩一向內向、被動,性格較為緊張,讀小二時試過忘記帶功課回校,在課室裡哭了出來,這之後的每晚,都會很緊張地檢查是否已把所有功課放到功課袋去。

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小瑩開始緊張自己的功課做得不好,寫每一個字都要精雕細琢。

就算做一份簡單的功課都要花個多小時重複修正,有時用擦膠把不滿意的字擦去時把紙擦破了,又會大哭一回。

後來,老師和爸媽都勸導她改用改錯帶,可是小瑩寫一版生字會用上十多二十次改錯帶,功課看上去千瘡百孔,最後,老師連改錯帶也不准她再用了。

  不停洗手 強迫症徵兆 到了四年級,小瑩開始有潔癖,丁點骯髒都忍受不了,很多日常的生活用品她都不敢用手去碰、常常重複問媽媽十多二十次眼前的東西清潔與否,直到媽媽發脾氣制止她才肯停。

除非媽媽用濕紙巾清潔數次,否則她又不敢去街上甚至學校的洗手間,每當覺得自己接觸了不潔的東西時,就走入洗手間洗手,來回不停用皂液捽手十多二十次,每次起碼洗五分鐘以上,即使有時連校服都弄濕了她都不在乎。

老師和媽媽都覺得小瑩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就轉介她到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社區支援小組跟進。

社工給她作出評估及解釋後覺得她有強迫症症狀,鼓勵她參加小組認知行為治療。

  認識焦慮及強迫症狀 其後,小瑩一共參加了8堂訓練,包括認識焦慮及強迫症狀,訓練過程會讓小瑩暴露於她驚恐的情況,期望藉外化症狀可以令她正視焦慮,明白焦慮是可以慢慢減退,而強迫自己重複某些行為消去焦慮只會加強焦慮感,結果導致惡性循環,令病症更加嚴重。

  可是,小瑩在認知行為治療後進步不大,加上媽媽本身亦有焦慮及對女兒過分保護,從小到大都很嚴格看管小瑩,一定要她遵守日常生活、上堂規則及學習時間。

又因為覺得地板很骯髒,容易令女兒生病,故不准小時候的小瑩在地上爬行。

她亦不准小瑩在遊戲場及公園跑跑跳跳,怕她會弄傷,同時又覺得校巴不太安全,要丈夫每天駕車接送。

因為害怕見到小瑩不安,媽媽很難制止小瑩的強迫症狀,很多時更會遷就她,這間接令女兒的強迫症日益嚴重。

最後,社工只好轉介她到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

  血清素療效逾七成 由於小瑩的強迫症症狀已維持一段時間,影響日常生活,而且行為治療後沒有太大好轉。

醫生經評估後,決定給她藥物治療。

現時精神科用的調理血清素藥物副作用較少,可有效醫治強迫症,但要用到較高的分量才行。

小瑩在家庭和學校配合,例如限制她做功課及洗手的時間和次數下繼續進行行為治療,加上服藥個多兩個月後已明顯有七至八成進步,強迫症症狀明顯減少。

其實,治療強迫症要雙管齊下。

藥物治療主要是用較高份量的調理血清素藥物,病者服用後大部都可以有明顯進步,至於心理治療主要是個人或小組的行為認知治療,讓患者逐漸暴露於誘發他們的強迫的環境下,從而抑制或制止他們做出強迫的行為,直至焦慮慢慢消失。

ShareonFacebook Share 2017-10-30 administrator Share 上一篇洪之韻醫生:預治流感常見謬誤 下一篇【秋天好去處】嚴選行山徑親子遠足5件事 RelatedArticles 【橋樑書推介】害羞的孩子如何表現真我?|《好想逛文具店2:我成為了全校焦點?!》(梁雅怡 著、MonkeyKok 插圖)​ 準備或已經移民家庭必看|英國移民理財部署暨《移英財稅七步走》新書發佈會(Zoom)|李澄幸、李明正​​ 如何刺激BB左右腦發展? Findus RecentPopularCommentsTags 【橋樑書推介】害羞的孩子如何表現真我?|《好想逛文具店2:我成為了全校焦點?!》(梁雅怡 著、MonkeyKok 插圖)​ 準備或已經移民家庭必看|英國移民理財部署暨《移英財稅七步走》新書發佈會(Zoom)|李澄幸、李明正​​ 如何刺激BB左右腦發展? 孩子害怕讀文字書,家長應該如何指引? 【玩學英語】如何有效地吸引幼童學英文? 【孩童心理發展(3)】三歲至六歲主動vs內疚 【放眼天下─日本#10】岑皓軒:一招KO飯來張口 【資優方程式】沈振雄:孩子成績差,父母是元兇? 【放眼天下─德國#9】何潔凝:外傭以外的選擇? 高質素繪本親子同讀新體驗 親子關係 兒童成長 親子 家庭教育 親子活動 兒童情緒 教育 ILLUMA 親子好去處 價值觀 兒童行為 兒童心理 教養 親子閱讀 繪本 親子理財 好去處 愛 親子溝通 好書推介 中醫 金錢觀 嘉年華 創意 工作坊 社交網絡 OperatedbyBravoOnlineLimited ©版權所有2022fam101.com.Allright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