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眉角:有趣有料有新思考的講座,究竟長什麼樣子?(中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留意這些重要細節,打造讓人容易進入討論氛圍的對話空間!我之前在這篇文章講過我是超容易分心的人,所以弔詭的是,雖然我是講座活動的主辦人,但我私底下其實不太常去聽講座,頂多每1~2個月一次吧,因為我有很多次聽講座分神的經驗,那給我感覺就像聽到不感興趣又無聊的課一樣,很浪費時間。

若不是我本來就很感興趣的主題,通常我去參加講座的目的性都很強,可能是為了認識講者(搜集未來可邀約的清單哈哈),或是想為正在寫作的題目找到新的切入點。

除此之外由於自己是主辦方,參加別人辦的活動,還會特別留心活動流程怎麼安排的、場地配置是否恰當,講者是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