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體育」的「天地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專題策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雷煜

■本專題撰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白志標

■本期特邀嘉賓

前北京社科院體育文化中心主任 金汕

深圳大學運動心理學博士 劉皓

跨界兼項,在體育界太常見了。

所以姚明的前隊友巴丁格要改行打沙灘排球這樣的新聞對人們來說已司空見慣。

但在中國體育界,有意識地將項目結合起來發展卻日漸成為風潮。

比如在冰雪項目上,「跨界跨項選材」的最新案例就是短跑名將張培萌將跨界練雪車,而中國足協將建立「足球田徑混合選材基地」作為青訓的重要舉措。

莫非,在體育這個大範疇下,項目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體育進入了「融體育」時代?對此,本期三言兩拍特約前北京社科院體育文化中心主任金汕、深圳大學運動心理學博士劉皓來做一探討。

體育的界限 越來越模糊?

體育是個項目分明、跨界不易的領域,但中國冰雪的「跨界跨項選材」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像這次中國冬奧體育代表團首次獲得雪車、鋼架雪車的參賽資格,雪車隊隊員主要是從田徑、重競技等項目的運動員轉項而來的。

各種跨界的嘗試以及這種逆「天時」的冬奧夏奧跨界,是否意味著體育項目的界限在模糊?

白志標:總體上看我不認為體育項目的界限在模糊。

我們可以看一下,所謂跨界成功的情形:在現代奧運會最初幾屆,存在更為普遍的跨界,那時項目水平低,參賽項目少,跨界普遍;而如今奧運會的項目更為專業化,大多數項目跨界變得不可能。

我們現在看到的跨界,更多為新興項目且技術難度相對簡單的,如沙排,且不說跨界相對容易,其選手也更多是排球場上的「淘汰」者,再如雪車,本身就沒有像其他項目從小就開始的練習者,所以大多是成年後轉型,這就意味著這些項目的專項訓練相對簡單。

金汕:我覺得這個題目如果就大眾體育界限來說還是成立的,在普及和校園體育階段,體育項目本身就不存在明顯界限,事實上我們專業體育最根基的體校選材就是這麼來的,幾乎沒有說少體校選人是按照孩子們原來練過的體育項目來分門別類的,而且更普遍的是進入少體校剛開始練習的項目過段時間後反而覺得練習另外一個項目更合適,所以也就不存在項目界限,夏季和冬季項目,尤其是後者,這有著明顯的地域限制,冬夏季項目在體校的跨界肯定是發生在北方,準確地說是在東北三省,無論如何也不會發生在南方。

當然,東北三省冬季項目到南方挑選人才改項的另說,比說韓曉鵬。

但是在專業體育階段,我反而覺得體育項目界限是越來越清晰,即便是拿雪車來說,張培萌為什麼就不能練四人雪車,最後改到鋼架雪車,這就說明了項目的明確要求,而且更加說明了項目的界限。

劉皓:舉國體制下存在很多這種所謂的「跨界選材」問題,大多是想在一些空白領域短時間內縮小與強國間的差距。

不光體育界,新中國剛成立時,許多領域都有這樣的例子。

這也是舉國體制的「優勢」,人才都是國家的,哪裡需要哪裡搬。

這裡用「跨界選材」其實是不完全準確的,最多也只能算是二次選材。

我們都知道,優秀運動員的運動能力既包括專項運動能力,也包括基礎運動能力。

初級選材後的小隊員,更側重基礎運動能力訓練,許多運動強國的訓練理論對過早專項化訓練是反對的。

所以,總局要求的跨界選材(從別的項目當中挑選13~25周歲的運動員),其實選的都是一些別人經過初次選材,並通過一定年限的訓練,基礎運動能力都相對較好的隊員。

這樣一來,別的提供「半成品」被挑選的項目,一定意義上講都成了這些項目的青訓梯隊,有點打著「跨界選材」挖別人牆腳的味道。

如果每個項目都可以跨界選材,長此以往就沒有人願意搞青訓了。

所以說,還是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去支持國家想短期重點突破的項目,因此這實質上不是體育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的問題。

「基地」式選材靠譜嗎?

中國足協將建立「足球田徑混合選材基地」作為青訓的重要舉措。

業內有人表示疑慮:田徑各專項的選材和訓練都各不相同。

8~12歲是足球基本技術打磨的最佳年齡段,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練足球的專項技術。

如果田徑和足球混在一起訓練,在操作中會不會因此出現各種問題?足球訓練和田徑訓練能否很好地融合?訓練計劃上能否做到科學?

白志標: 對於這個足球田徑混合選材基地,上海足協主席朱廣滬也說了,這個模式對目前我們國家的選材來說很有好處,因為田徑是基礎,如果我們的球員沒有速度,沒有爆發力,他們很難上升到很高的水平,如果在選材基地中能發現有天賦的孩子,通過有效的訓練,包括大數據的使用,我們在選材方面成功率會更高。

當然,這裡的足球田徑混合,田徑只是身體素質的基礎,並不能等同於足球技術的訓練,如果真以為田徑水平決定中國足球水平,那這個基地的存在就適得其反了。

金汕:不管建立什麼樣的足球基地,關鍵是要明確核心是足球,現在這個足球田徑混合選材基地還僅僅是個概念,重要的是看接下來怎麼運行,如何訓練規劃,是什麼樣的人在制定和執行訓練規劃。

事實上,很多項目的體能教練就是來自田徑專項教練。

在身體素質提升中進行足球對抗訓練無疑是有益的。

老實說,不是我們對足球發展不重視,而是重視過頭亂折騰,如果這種足球田徑混合基地能長期運行下去,就算是出不來有天分的足球人才,至少能培養出具有身體條件和足球基本素質的人才供選擇。

劉皓:田徑教練員輔助足球隊訓練,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想教練員一定明白自己訓練的是足球隊員,而非田徑隊員。

在這裡,田徑的一些訓練方法也就是足球訓練中的一個工具,一定是要加上足球的一些方法和理念才行。

如果足球運動員只能很快速地從本方場地跑到隊方場地,而沒有射門的意識,那田徑訓練就沒有意義。

所以,融合可以,但不是簡單的相加,要有主有次。

體育人才路子更寬廣?

充分發揮體育人才的能力,首先在挖掘階段。

那麼像針對青少年的「足球田徑混合選材基地」,是否能給運動員更多的機會來發掘自身優勢,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未來之路?充分發揮體育人才的能力,也在於能力的再次利用。

張培萌轉向雪車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這些對我們來說到底是特例,還是體育發展,已經給了運動員更多地選擇和更廣闊的前景呢?

白志標:首先還是要看項目,我前面也說了,鋼架雪車、四人雪車這樣的項目沒有從小就開始練習的,都是在中途甚至是成人後轉項,不管是我們國家還是國外莫不如此,因為這樣的項目對於運動員的年齡要求不高,專項能力上也更多是偏體能、力量型,如美國雪車基本都會包括前橄欖球選手,所以我們的田徑和重競技選手轉項至此並不驚奇;其次,雖然說像博爾特這樣的田徑巨星有機會踢職業足球,但相信沒有人覺得他能進入高水平聯賽中,更別說歐洲五大聯賽了,就是中超他都勝任不了。

所以,這樣的事例還僅僅是特例,青少年階段的選材可以是廣撒網,但進入專業水平後不可能再如此做法,比如去年攀岩挑選了在山地如履平地的採藥人,但在真正訓練和比賽時根本無法勝任,只能成為笑談,現在雜技、武校人才進入國家極限隊備戰隊中,訓練效果也無法預測。

總之,體育項目儘管有相通的地方,但依然有各自的專項特點。

金汕:與過去相比,毫無疑問體育人才發掘的渠道要更廣泛了,過去基本只限制在少體校、地方隊、省隊等這樣的層級,現在則不然,各種群眾性體育比賽確實拓寬了人才展現自己的機會,比如去年全運會群眾馬拉松的冠軍得主;再者,過去退役的專業運動員出路也比較單一,去體育部門和到運動隊執教幾乎是僅有的去向,而現在不同了,那麼多項目尤其是新開展的項目,讓那些有體育基礎素質的面臨退役或退役後的運動員有了新的方向,比如說張培萌,按照過去只能是體育老師了,現在又延續了運動壽命,從這一點說跨界跨項選材給了他新的前景。

劉皓:跨界選材雖然走了捷徑,省去了高水平運動員培訓過程的一個階段,但是否成功,還取決於之後的專項訓練結果。

我個人的觀點是,對於一些之前專項訓練不是太久的小運動員,如果跨界後的專項訓練好,成材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

對於另一些年齡偏大,專項訓練已多年的隊員,跨界後是否成功就不一定了,這還取決於新項目與原來項目的相近程度。

我們國家的蹦床起步時,很多隊員就是從體操跨界過來的,也還算比較成功。

但從田徑跨到足球,成功的例子就沒聽說過,即便是田徑名將博爾特想跨界到足球,不也沒有大俱樂部要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