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在學習 還是在感受學習的幻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兩周前,發過一篇文章,叫做《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一步步毀掉的》。
文章發出來後,收到很多朋友留言:我也想跟你一起學習,但是,究竟應該如何學習?能不能分享一些具體的方法?
所以,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如何學習。
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做一個小實驗。
請你回想這篇文章(深度思考能力),別回去看,先默想幾秒鐘,然後告訴我:文章裡面,講了哪些信息點?
很多人可能會想起:不要受制於娛樂,要讀書,要思考。
更深入一點是什麼呢?奶嘴理論;對外界刺激的閾值;大腦習慣了「低投入,高回報」,就再也回不去了。
等等。
我想,很多人最多只能回想起2-3個信息點。
如果我不在一開始把標題寫出來,也許你連標題都想不起來。
沒事,這非常非常正常。
別說兩周前了,就算是昨晚讀過的文章,讓我回想,我都未必能記得。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我們每天接收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
通勤路上讀幾篇公眾號,到了公司立刻開始任務,同事時不時拋過來一些需求,午休和朋友聊聊天,下午開個會,會後又接到上級的指示,晚上回到家看看劇,讀幾頁書,再看幾個公眾號……大多數人的一天,大致是這樣的。
這些信息,全部集中在我們的大腦裡面,爭奪著我們極其寶貴的認知資源。
在這種情況下,一篇文章,要如何才能得到傳播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它變得足夠簡單,足夠有煽動性。
一方面,讓你能非常快速地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能夠調動你的情緒,讓你產生強烈的印象,保持對它的記憶。
這就是大多數碎片化信息的做法。
很多人經常留言說:你的文章太長,太複雜,能不能寫得短一點、簡單一點?
其實,不是我的文章太長太複雜,而是這樣說的人,思維已經被碎片化信息固化了。
他們習慣了接受簡單的信息,再難真正深入去思考一個觀點,去做詳細而嚴謹的論證。
非常簡單的道理:要把一個事情說清楚,就一定要有足夠的論據、充分的邏輯,這樣一來,篇幅就勢必變長,結構就會變得複雜。
但這是與碎片化生活形態格格不入的。
碎片化信息的本質特徵,就是短、輕、快。
它們追求的不是真的教會你什麼,而是獲得傳播。
為了傳播,碎片化信息會把知識簡化,壓縮,刪去大量的細節和邏輯,只呈現給你一個足夠強烈的結論。
你以為你在思考,其實,你只是在接受別人思考之後,灌輸給你的結論。
你以為你在學習,其實,你只是在用對大腦的刺激,來代替真正的學習。
這些碎片化信息,就像水流一樣,流過你的大腦,讓你產生「我在學東西」的幻覺。
但過一段時間,再進行回想:它們留下任何有價值的內容了嗎?沒有。
我陸陸續續寫了好幾篇關於認知思維的文章,其實,就是想講清楚一個道理:大腦是一個非常脆弱的東西,非常容易受到影響。
同時,這種特點,又極其容易被人利用。
許多人理解的學習,就是刷知乎、各大網站、公眾號,打開一篇又一篇文章,讀完,關掉。
告訴自己:我讀的都是乾貨,我在認真學習。
但是,你是真的在學習,還是在感受學習的幻覺?
這就是學習最大的誤區。
當然,我並不是要把鍋甩給公眾號、網站、新媒體,各大平台。
讓我們認真想一想:碎片化學習,完全是信息本身的問題嗎?
其實不是。
碎片化信息固然有許多問題,但最關鍵的,其實是你的思維。
你一直在被動接受,而沒有去主動吸收。
單一的信息,是碎片的,零散的,當它們雜亂無序地進入你的大腦,就會形成「信息噪音」,讓你的思維變得破碎混亂。
解決的方法是什麼呢?是有序地去吸收碎片化信息,把它們進行重構,重新組合,納入你的知識體系。
這個過程,就叫做體系化。
舉個例子。
假設你讀到一篇文章,說:品牌的本質就是「不同」(語出自李倩老師)。
然後列舉了幾個例子,告訴你,它們是如何「做到不同」的,怎麼做。
如果你不具備任何品牌相關的知識,你讀到這篇文章,也許能記住這句話,能記住這幾個例子,能記住做法 —— 但你能應用到實際中嗎?
也許很難。
更大的可能,是過了兩天,你就拋諸腦後了。
相反,如果你已經具備了一些相關知識,比如:
品牌的目的就是占領心智;
品牌是一個持續而穩定的認知;
品牌是所有消費者的感受之和;
品牌是產品的附加價值;
品牌包括一切能被消費者觸及的渠道;
……
現在,你再去看品牌的本質就是不同—— 會不會覺得,你對於品牌的認知,變得更立體、更透徹了?
你就會知道,品牌就是通過製造「不同」,在消費者每一次觸及之中留下印象,藉此製造一個穩定而持續的認知,讓消費者發現你、了解你、喜歡你,最終達到占領心智的目的。
這裡面,每一個理解,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都有著各自的重點。
它們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視角。
這就是一個「體系」。
你所做的事情,就是把這條碎片化信息,納入你已有的體系之中。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對信息進行內化。
那麼,體系的本質是什麼?
我在《你是在獨立思考,還是在被洗腦》中,提到過:當兩個概念成對出現,它們就會形成一個聯結。
每出現一次,這個聯結就會被強化一次。
這就是我們大腦記憶和理解事物的本質方式。
那麼,如果一連串概念之間,通過這種方式,接二連三地被激活,被喚醒,形成一條強有力的「鏈條」呢?
這就構成了一個體系。
每當你獲得新的信息,這個體系就會被激活。
唯有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
因為你不但能記住,而且能知道,這個信息應該放在哪裡,你可以如何使用它,在使用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沒有被體系化的內容,只是信息;只有納入了體系,它才能轉化為知識。
那麼,如何才能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1. 打好地基
學習任何一個領域之前,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弄懂這個領域的基本原理,術語叫做範式。
簡而言之,它包括三方面:
這個領域是做什麼的?
這個領域使用哪些方法?
這個領域的基本術語是什麼?
這些,是你進行一系列學習的基本工具。
只有掌握了這些內容,你才有可能看懂相關的文章。
拿心理學來說,感知和認知,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完全是兩碼事。
但如果你對心理學的認識為零,你就很可能把它們混淆。
那你得出的理解,必然跟作者的原意全然不同。
哲學就更不用說了。
有多少人真的理解「我思故我在」,又有多少人認為「存在即合理」的意思就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如何打好地基呢?方法是,讀這個領域最經典的著作。
市場營銷,就讀《營銷管理》和《定位》;經濟學,就讀薩繆爾森的教科書;心理學,就讀《心理學與生活》《社會心理學》《社會性動物》;哲學,就讀《大問題》和《牛津通識讀本》……諸如此類。
不要去讀暢銷書。
所有的暢銷書,為了能多賣幾本,一定會用儘可能淺顯的語言去解釋 —— 這就百分之百會對原意造成破壞。
也不要去讀任何號稱「一篇文章看懂XXXX」的內容 —— 這就算是諾獎得主都做不到。
只有教科書和經典著作的定義,才是最嚴謹的。
這個階段,不需要讀懂多少內容,甚至不需要完全理解,大致翻一下,知道這個領域在做什麼,用到哪些語言,如何理解這些語言,就可以了。
2. 橫向閱讀
在了解了基本工具之後,應該怎麼做呢?
很簡單,當你遇到任何一個感興趣的概念時,立刻,馬上,快速弄懂它。
如何弄懂?以它為關鍵詞,搜索相關的信息,用大量的橫向閱讀材料,集中力量,去攻破這個概念。
甚至,可以找相關的課程,紙質書,向別人請教……都可以。
關鍵在於,你需要以這個概念為核心,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聚合到一起,提煉出屬於你自己的觀點。
原理很簡單:既然單條碎片化信息,內容是殘缺不全的 —— 那我們就用數量來解決這個問題嘛。
有沒有很簡單粗暴?但它確實有效。
講一個從小馬宋那裡聽來的故事。
有位手機廠商的高管,做技術出身,被CEO委任去負責銷售。
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去庫存。
對於一個從來沒接觸過銷售的人來說,這是個難題。
他是怎麼做的呢?既然自己不懂,就向行業專家請教嘛。
於是,他找了7位行內專家,向他們諮詢。
結果,7位專家給出了7種不同的意見。
7個人都一樣知名,也都一樣專業,該選擇哪一種呢?
他哪一種都沒有選擇,而是把7個人的意見貼在白板上,將其中相同的部分畫出來 —— 好了,既然7個人在這個策略上都意見一致,那就這樣做嘛,准沒錯!
看似很笨,但這卻是最聰明的做法。
因為,偏信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觀點,都可能造成短視和偏見。
但廣泛地去閱讀,對比、參考多方面的信息,再融合到一起,得出自己的結論 —— 正確的可能性,會非常非常高。
這一步,需要快速去完成。
一旦拖延,不但會積少成多,也會對後面的學習造成干擾。
3. 輸出落地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一個概念?唯一的方法,就是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把它講出來。
所以,在第二步之後,你要做的,就是把它進行輸出。
寫文章,講話,在工作中應用,都可以。
只有真正去做了,而不是放在腦子裡,你才會發現,自己對它的理解,是否完整、嚴密;有沒有哪些障礙沒有被發現。
這一步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將這個新信息,跟腦子裡已有的概念,「聯結」起來,試圖在它們之間建立聯繫,塑造成一個鏈條網絡。
一旦這個概念能夠輸出,或者能夠落地,這個鏈條就宣告建立。
你才算真正地學會了這個知識。
所以,這一步,就是把知識,轉化為行動。
如果你學了一個軟體技巧,試著打開軟體,馬上進行操作。
如果你學了一個新理論,試著用它來解釋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
如果你學了一個寫文章的方法,別等了,現在就用它寫一小段話。
立刻行動,快速試錯,獲取反饋,疊代完善 —— 本質上,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學習的終極目的,是用來指導行動,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才是有效的學習。
此為億邦專欄作者文章,如要轉載請簽訂內容轉載協議,聯繫[email protected]
UC十三周年發福利啦!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