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閱讀沒有那麼難,如果你能搞明白這三個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讀書,大多數人都將它認為是絕對正確,但是又很難執行下去的事情。

絕大部分人看書都比較隨心所欲,想讀的時候就翻幾頁,一忙起來就把書閒置好幾個月,這樣的閱讀方式,效率不高。

但也有一部分人,他們對閱讀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再忙也能讀書,一年年累計下來進步不小。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大概是因為缺少正確的閱讀方法的指導。

秋葉老師的《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針對閱讀各方面的疑問進行了系統地闡述,我們將從以下三個常見的閱讀問題進行解讀:

1.沒有時間閱讀

2.不知道怎麼讀書

3.讀了也感覺沒什麼收穫

為什麼沒有時間讀書?

對於為什麼不讀書, 「太忙了,沒時間」是最常見的回答。

具體分析,可能確實是太忙了,也有可能是因為覺得閱讀需要整塊的時間,而自己空不出這樣大塊的時間用作閱讀。

1.我們真的是因為忙碌而沒時間讀書嗎?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雞湯式的回答可能是,「有名人大神忙嗎,人家一年不照樣讀那麼多書」。

這樣的回答肯定是不對的。

大多數人都是為瑣事奔走的普通人,把「名人都有時間閱讀而自己沒有名人忙卻沒有名人讀得多」的道德壓力背在身上,然後生出挫敗感,最後讀書這件事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好了。

我們需要以真實的狀況來判斷是否忙碌,想一想我們的空閒時間都在做什麼,真的一點能用來閱讀的時間都沒有嗎? 哪怕有一點時間,是有一點可能性用來讀書的,那麼有可能這個理由就不成立。

2.閱讀需要整塊的時間嗎?

面對視野內時不時出現的書籍,人們總會因為覺得拿不出整塊時間來閱讀而放棄。

這裡的整塊時間可能是一小時兩小時,伴隨著的是輕鬆愜意且心無旁騖地靜坐閱讀。

但實際上是,在忙碌的當下,能長期擠出大段時間靜坐閱讀的人很少,大多採用碎片化的方式進行閱讀。

我們來計算下碎片時間驚人的閱讀量:

假設一本書有兩百頁,一分鐘可以閱讀一頁書,十五分鐘是十五頁,大概經過14個這樣的小時間段,也就是大概每周每天擠出兩個十五分鐘,你就能讀完一本兩百頁的書。

與其期待某個周末終於有了大量的時間而去閱讀,不如選擇一些碎片時間進行閱讀。

也許碎片化閱讀沒有整塊時間用得那麼過癮,但是在效率上卻不見得差。

怎樣讀書最高效?

不同的書邏輯不同,作者創作時的思路也大相逕庭,怎樣快速地讀懂不同類型的書,可以採用以下十種方法:

1.通讀法:適合初次接觸某一領域時的閱讀

讀書的時候,為避免出現越讀腦子越亂的情況,接觸某一領域的書籍時,可以先從該領域內相對結構化、體系化的書開始讀,建立基礎的閱讀框架,然後再來看其他作者的不同的思考維度,就不會被打亂思路。

2.樹讀法:想要快速成為某一領域內的專家而進行的閱讀

要全面了解某一領域,只閱讀一兩本書是不夠的,可以先搜索領域內相關的文章進行閱讀,然後以寫書籍目錄的方式列出想要了解的知識點,然後再開始買書。

把書中了解到的知識點逐步補充到相關目錄下去,不斷完善的同時去掉自己認為不夠恰當的知識點,就像養一棵樹一樣,不斷尋找養分澆灌它、修建它,最後知識點長成一棵大樹時,就是對該領域內的知識融會貫通了。

3.圖讀法:適用於閱讀內容複雜、含金量較高的書

部分內容繁複、含金量高的書籍,按正常的方法閱讀起來會較為吃力,這時可以一邊閱讀一邊做思維導圖(一種思維結構圖),幫助理清思路,快速吸收知識點。

4.框讀法:適用於經管類書籍

經管類書籍的理論一般比較難懂,有時答案可能還隱藏在作者講述的一些事件或經歷里,這時就需要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

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著手:

1.時代背景、作者

2.本書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3.造成問題的原因

4.解決問題的辦法

5.煉讀法:可以用來檢驗閱讀的效果

通過把每一章的內容總結為簡單的幾句話,達到把一本書讀薄的目的,進而了解作者的思維邏輯。

抱著這樣的目的,閱讀的時候就不會囫圇吞棗,最後讀完了都不知道書中講了什麼內容。

6.逆讀法:適用於閱讀觀點略有偏頗的書

列出你認為書中你不認可或覺得在某些條件下不成立的觀點,並用自己的觀點進行反駁,和書籍產生互動,加深對該領域內知識點的了解。

7.抄讀法:適用於大牛書

對於某些非常經典且值得反覆咀嚼的書籍,可以在閱讀的時候記下重要的觀點,後面再反覆思考、吸收。

8.仿讀法:適用於工具書

看一百遍不如自己動手操作一遍。

9.誦讀法:適用於文藝書

比如詩歌,這類書籍用朗讀的方式閱讀更有味道。

10.閒讀法:適用於快餐書

不必太認真思考,權當用來放鬆心情,換換腦子,隨心所欲閱讀即可。

根據不同的書籍類型及要達到的目的,選擇適合的讀書方法,而不是一概而論。

怎樣將書本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書看得多不代表收穫多,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或者認知才是閱讀要達到的首要目的。

可以通過寫讀書筆記的方法來內化知識點。

怎樣寫讀書筆記?

這裡的讀書筆記不僅僅只是記錄經典詞句,這裡有以下幾種類型,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內容,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做讀書筆記。

1.摘抄精華,並對有感觸的內容進行一句話點評。

抄寫只是記錄下了自己認為比較經典的詞句,將它在腦中過濾一遍,並形成新的理解才算是真正吸收了知識。

2.寫出閱讀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看完書後學到了什麼?針對這一點進行梳理而不是馬上進入下一本書中。

3.將書中重要的知識點拿出來形成書面文字進行推導。

有的書籍會單一介紹某一個觀點,看完書後,按自己的思路推導作者的觀點看能否順利進行。

4.做讀書筆記PPT。

一般在有思維導圖的前提下進行,PPT要求內容精簡且詳略得當,製作PPT的過程就是將知識內化、壓縮的過程,有利於知識點的吸收。

5.與人交流書中的觀點以加深理解。

做讀書筆記並不一定總要形成文字,有時及時地與同伴交流互動,會對書中的觀點理解得更加深刻。

將書中的內容融會貫通只是內化知識點的第一步,能夠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才做到了真正的知識轉化,也就是達到了閱讀的最終目的——指導實踐。

除了發生某一現象的時候被動運用到書中知識,我們還可以通過拆書,主動達到這一目的。

怎樣寫拆書內容?

1.知識介紹。

介紹該知識點的概念或定義,必要時可以加入作者的簡化版的案例輔助解說。

2.擴展思考

結合自身熟悉的案例詳細說明這一觀點的內涵。

3.拆書建議。

利用這一觀點對實際案例提出可行的建議或辦法。

無論最初懷著什麼目的來看書,有可能在書里得到答案,也有可能暫時尋求不到,但所有得閱讀都會變成一種氣質,為人處事會慢慢變的從容不迫。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獲取知識的一把鑰匙,希望大家都有這把鑰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乾貨分享——高效閱讀

書名:《實用性閱讀指南》作者:大岩俊之目的:學會怎麼高效閱讀筆記製作日期:2018.1.26讀書開始日期:2018.1.26讀書截止日期:2018.2.27讀書時限:2個月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前兩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了上百本書,但對大多數書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我的生活也並沒有太多的改變,經常有一種無奈: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作者大岩俊之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