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談管理(什麼是卓有成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管理者的存在不是為了顯示特權和不平等,他沒有光環與虛榮,他以責任為基礎,以卓有成效為目標,致力於帶領整個組織或者團隊穿過不確定性的海洋走向成功的彼岸。
」
—— 德魯克
企業管理需要的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那麼管理者如何能具備有效的特性呢?「有效性"是可以學會,但不是可以傳授的。
卓有成效是一種挑戰,需要不斷實踐,正如德魯克所說,「卓有成效是一種習慣,是不斷訓練出來的綜合體"。
想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在實踐中深人地思考,勇於探索創新的路徑,管理者的成功永遠沒有捷徑,等待別人教授現成的理論或模式,得到的不會是你想要的效果。
有效的管理也就是做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把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
卓有成效需要高效團隊的配合
有效的管理者通常情況下擁有優秀和忠實的下屬以及高績效的團隊。
他們懂得運用方法,使工作在量和質上都達到很高的績效標準,能夠使其下屬有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和對工作的奉獻精神。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通常都能夠成為成功的管理者。
在正常的生產運營中,管理者幾乎每天都在做著重複的工作,他們需要進行傳統的管理,明確問題所在,處理工作中的危機或隱患,決定做什麼、如何做,制訂計劃、做出決策和控制成本、時間等。
具體包括:指定工作目標、明確實現目標所要完成的任務、分配工作任務及所需資源、安排進度表、不定時地考察工作,監控員工的績效數據等。
信息獲取與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行為。
管理者會與身邊的人交流常規信息,而不僅僅是從下屬、同級或者上司那裡得到數據。
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所以他建議我們,無論是對員工的激勵、獎懲、培訓,還是崗位的人員配備和衝突處理,管理者都要在適當的機會傾聽建議,及時為員工提供團隊支持,給予其績效上的反饋。
在企業外部,管理者需要參與一定的社會化活動,與外界交往也是樹立形象、獲得信息和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
「如果有效性與管理者所在團隊的績效質量相關,同時關係到團隊成員的滿意度,那就說明,有效的管理行為來自於具有人本傾向的活動一一溝通和人力資源管理。
"雖然參與社交活動和管理者的成功有著很大關係,但和管理的有效性的關係卻並不明顯,即便如此,成功的管理者仍然不僅著眼於企業內部,也應該在企業外部取得成功。
有一個人去寵物店買鸚鵡,他看到一隻鸚鵡面前的標籤上寫著:會兩門語言,售價200元。
另一隻鸚鵡前則標著:會四門語言,售價400元。
這兩隻鸚鵡都毛色光鮮,看上去活潑可愛。
這人走來走去,拿不定主意該買哪只。
結果他發現了另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黯淡凌亂,卻標價800元。
這人問老闆:「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是的。
」
這人覺得很奇聖:「那為什麼它又老又丑,又沒有什麼能力,還會值這個價呢?"
店主回答道:「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它老闆。
"
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價值是從他的部屬身上看出來的。
不一定管理者自己的能力有多麼強,只要他懂得管理和用人,就能提升自己的身價。
從反面看,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不懂得管理之道,事必躬親,最後只能做好員工,卻成不了優秀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不等於成功,但能帶來成功。
許多人認為,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是為了晉升、加薪。
儘管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是對於今天的組織管理應用而言,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似乎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對於一個組織而言,所需要的是有效的管理者而不是以快速晉升為標準的「成功"管理者。
並不優秀的員工晉升到管理高層,就意味著有優秀的管理人才不能發揮作用,情況嚴重時會導致人才流失,導致的最壞結果就是組織內部問題嚴重,從而走向衰敗。
只有有效的管理者被提升到高層,才能帶領其團隊成員應對各種挑戰,複製更多卓有成效的高績效團隊,使組織有序地發展。
職務的提升本身就是一種激勵方式,為了能夠使人才得到重用,組織要建立起正確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規則,根據績效來對員工進行評價和獎懲,營造一種支持和鼓勵有效績效的整體文化氛圍和正確價值觀,讓有效的管理者得到成功,這樣才能誕生更多的「卓有成效」。
人力資源管理的成功是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基礎。
組織興盛除了與以績效為主的評價、獎懲制度的完善以及組織文化的成功等因素有關之外,還要求管理者在用人上必須克服一些「軟性"的阻礙,看面子、拉關係都不可取。
成熟理智的管理者應該根據組織發展的需要,客觀地提拔人才。
任何人都看重個人榮譽和職位的提升,即便許多管理者渴望著卓有成效,但成功同樣重要。
總之,在找到自己的「卓有成效"之前,管理者首先務必全面了解好卓有成效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