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man 2020實戰速報:低價,好使,不耐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價849元

造型和Air Jordan 34基本一致

配置上也沒有吝嗇

平民,平價,平常一直被大家催更的

Jumpman 2020實戰測評,今天送上~

「視頻去哪裡了???」

本篇內容為實戰速報內容~

更詳盡的拆解分析,以及和老大哥AJ34的性能對比,我們將在未來以鞋評1.0大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大家,敬請期待~

初上腳時,Jumpman 2020會給你一種極致,且略微變態的包裹感,或者換個準確點的詞:壓迫感。

你會明顯感受到腳面的任何一個部位,都在和鞋面進行緊密的接觸,如果你的腳有鼻孔的話,指不定半分鐘就被憋死了。

(想像一下腳上有鼻孔的樣子...噫~)

可能一些小夥伴會享受這種緊緻感,但對於高腳背以及前掌寬的小夥伴來說,穿上這雙鞋,更多的感覺是「受罪」。

如果不太喜歡這種勒腳感或者腳型偏寬的朋友,強烈建議購買大半碼至一碼的Jumpman 2020。

除了包裹過於緊緻外,複雜的鞋面設計,以及充足的海綿填充,所帶來最直觀的一點,就是能給鞋面帶來較為不錯的支撐效果。

無論你在做急停還是轉身等動作,你都能明確感受到鞋面強力的鎖定感受,穿著在腳內,很難會出現打滑或者不跟腳的現象,而且牢固的鎖定,也弱化了頂腳趾的現象,幾場球下來,前掌基本沒有感覺腳趾處有異樣。

可以說鞋面支撐這塊的表現,

Jumpman 2020並沒有令人失望。

所以......鞋面上就沒有硬傷了嗎?

從功能性來說,估計就是透氣了。

悶腳是真的悶,但鞋面又透,無法防雨。

所以碰到惡劣天氣時,鞋內的感覺就是開著浴霸洗冷水澡的狀態,又悶熱,又濕冷,又有味......

除了悶腳外,鞋面本身還有一個較大的問題,那就是耐久性。

這也是這類網格材質鞋面最大的弊病!

無論是過去的Hyperfuse鞋面還是2020身上這種網眼鞋面,都逃不過破洞的通病,唯一區別就是破洞時間的快慢,對於常在外場實戰的小夥伴來說,這樣的鞋面,都是蠻糟心的。

像我們這雙黑網眼版本的鞋面破了其實還好,至少縫補後也看不出多大破綻,但像下面這雙類似郭艾倫配色的網面,一出問題,那就真的是「破相」了。

雖然標價849元,市場價不算太高,但考慮性價比的話,鞋面耐久度,大家還是需要好好斟酌一下的。

聊完鞋面,再來看看這雙鞋的核心區域:

中底性能

搭載了前掌梯形Zoom Air氣墊的2020,雖然配置和威少2一樣,但兩者的前掌體驗感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雖然兩者都沒有像AJ33那樣搭載Flightspeed,但威少2的氣墊設計邏輯和AJ33更接近一些,通過氣墊外凸的設計,突出氣墊的腳感以及啟動時的推動力。

而Jumpman 2020前沿並沒有明顯凸出的設計,和整塊外底基本處於同一平面上。

在前掌發力時,氣墊的存在感並沒有像威少2那樣明顯,一方面可能是氣墊設計邏輯的原因,另一方面,和氣墊的厚度可能也有關係。

提到氣墊的厚度,2020前掌的重心並沒有給我們特別高的感覺,這也讓我們對2020前掌的設計結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另外,單拿啟動感來說的話,2020並沒有到那種拖沓的地步,迅捷感還是很不錯的。

至於兩款鞋的氣墊是否存在區別,2020的中底結構如何,之後的大視頻,我們會將拆解結果公布。

雖然氣墊體驗感沒有威少2強,但是2020中底的穩定性,明顯要比威少2高出一個檔次。

至少你前掌起跳後落地的每一步,都是很穩健,沒有明顯晃動的狀態。

穿過威少2再穿2020的小夥伴,一致認為2020的落地感受要更踏實一些,這也算是氣墊不凸出所帶來的優勢。

當然啦,穩不穩這種說辭,始終是相對的,相比威少2穩的它,和阿迪那些加寬外底的實戰鞋相比,還是略差了一些。

究其原因,就在前掌這塊「被摳掉」的膏藥片上。

繼續我們的防側翻三要素:

重心不能過高(√)

有明顯的防側翻設計(-)

雖然外底加寬明顯,但是外側並不像阿迪籃球鞋那樣「平整」,而是稍帶一些弧度,有點歐文球形外底的意思。

極端情況的落地姿勢,依舊有一定的外翻隱患,需要注意。

外側材料不能過軟(×)

沒有了「膏藥片」後,外側材料的形變變得極易產生,讓前掌外翻的風險有所提升。

再加上2020前掌屬於偏「球形」的外底設計,外側有一定的弧度,同樣間接性地提高了前掌的側翻風險。

雖然相比AJ34,2020在鞋身不少地方做了加法設計,但這為數不多的一處減法處理,卻球鞋前掌本該有的中底支撐性,大大下降。

看完前掌中底表現,再來看下後掌部分。

搭載了Phylon中底的後跟處,有一道類似威少「鞋標」緩震的「小飛人」緩震。

有用嗎?

並沒有......

雖然靜態腳感,後跟Phylon鬆軟的下陷感比較明顯,但在起跳後跟落地時,後跟的震腳感受是非常明顯的,相比威少2後跟處有做額外的弧度設計,分散部分力的傳導,2020的後掌緩震表現,不僅比威少2糟糕,甚至可以說是近期我們體驗過的鞋款里,後跟緩震表現最差的之一。

如果注重後掌緩震的小夥伴,非常不推薦這雙Jumpman 2020。

BTW,這雙鞋雖然搭載了前掌大氣墊,中底也有TPU片支撐,但中底的剛性,其實並不強。

足中部比較容易出現形變。

和Zoom Rize以及威少2相比,2020的中底剛性都要差不少。

比較注重中底剛性的小夥伴需要注意:

這雙2020,不太硬。

最後來看看2020的外底,報一個大大的憂:

Jumpman 2020

在經過我們的耐磨測試後

磨損長度均值為11.445mm

屬於「極不耐磨」的水平。

我們買的還是XDR版本(嘖嘖嘖...)

就外觀來看,實戰幾場後的2020,並沒有出現像AlphaDunk那樣「呆毛」的情況,由於橡膠材質偏軟,用手就能掰出形變,紋路偏長且密,所以磨損跡象並不算直觀,但如果細看後跟處的話,不難發現:

後跟處已經出現了大面積的起毛現象,紋路也從平整變為了波瀾狀。

如果想選擇2020在外場實戰的話,無論塑膠還是水泥,都極力不推薦大家穿上我們測試的這個配色版本上陣。

還是那句話:

XDR外底,耐克宣稱的耐磨材質,其實不一定靠譜。

至於抓地方面,2020挑不出什麼毛病,緊密的人字紋紋路,抓地表現非常乾脆,基本沒有出現過打滑的現象。

總結一下這雙Jumpman 2020:

場上性能方面,除了防側翻略微有些瑕疵,中底剛性不太足,後掌緩震較差以外,其它方面的性能,2020都遠勝於同價位鞋款。

而場下的耐久問題:

鞋面容易破裂;

外底不夠耐磨;

做工用料也有些不走心的2020

其實並不是長期實戰的最佳選擇。

買低價鞋款,在我們團隊看來:

要麼追求耐艹,在外場征戰個三兩年。

要麼性能突出,值回短期票價。

而這雙2020,屬於後者。

其實能在低價段位找到性能突出的鞋款並不是難事:

耐克的使節11等明星支線鞋款、中端團隊鞋;

包括阿迪一大片的折扣款;

以及國產很多比較用心的中低端產品。

這些鞋款里,不乏好性能,且耐用的鞋款。

但是像Jumpman 2020這樣,性能優秀,但耐久較差的鞋款,印象里,都是高端鞋款該有的狀況。

雖然定價在中低端,在傲氣的Jumpman 2020,身上還是有著高端鞋般的耐久問題,它可能並不希望你長期持有它。

看到這兒,它的大哥AJ34笑了:

「果然是我們喬家的娃兒,小小年紀,就這麼傲。

面對這款有實力,但卻有傲骨的球鞋,我們還是更推薦主打室內場的小夥伴穿著。

具體位置方面,注重靈活性的後衛可以優先考慮,內線打法的小夥伴就不太推薦了,側翻風險還是有的。

至於它大哥的實力表現

以及兩兄弟的具體性能對比

Air Jordan 34 實戰測評

絕對值得你的期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