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面臨標準化考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麒鑒游泳日記9月29日
因材施教一直是我們祖先倡導的教育方法,雖然我們一直落實的不好,但是卻一直以這一提法為理念。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以因材施教為理念解決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對大部分材卻是標準化的衡量標準。
今天游泳,有三個教練教了三組學生。
第一個教練教了8個女學生在練習動作要領,第二個教練帶了6-7個女學生在練習花樣游泳的姿勢,第三個教練帶了7—8個有男有女的學生在練游泳。
這種情境讓麒鑒很生感慨,這也許就是人們說的因材施教吧。
但是麒鑒再看看每個組的要求,比如游泳的那一組,教練要求學生兩兩一組游到對岸再游回來,以速度和動作標準為考核標準。
花樣游泳那一組以動作標準和優美為標準。
那麼,麒鑒會發出疑問:這樣的教學還是因材施教嗎?
什麼是因材施教呢?
百度是這樣解釋的: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但是雖然說教的時候可以因材施教,但是考核的時候呢?不管是就業還是孝大學,我們執行的都是一個標準,區別只是在於你是文科還是理科罷了。
而這樣的考核標準又讓人如何因材施教呢?你因材施教的結果一定是面對統一標準的考核而落敗下來。
回到游泳,你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狀況教,但是你在對結果要求上卻是統一的即非快即美,或者說是又快又美。
那麼這樣的因材施教也是值得懷疑的。
當然,根據每個人制定一個標準也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在日常的管理和考核中能不能多一點寬容、多一點理性、多一點科學呢?
作者:麒鑒,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人民出版社讀書會簽約名家,金融學博士,《清華金融評論》專家團成員,《牛談》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