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推進式課堂教學》讀書感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問題推進式課堂教學》讀書感悟

20世紀80年代,美國教師協會在《關於行動的議程》中提出:「必須把問題解決作為學校教學的核心」。

由此,「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就成為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問題推進教學也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對問題推進式教學的理解

所謂問題式推進教學,就是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慾望,進而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並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

總之,問題教學是以問題為中介的教學方式。

問題教學是一種學生體驗性學習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體驗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同時又培養了發現問題的能力、探究與合作的精神,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結果,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都能很好地得以實現。

我國古代早有關於問題教學的論述,如孟子的「重思存疑」,朱熹的「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陸九淵的「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等等。

國外也早有問題教學的若干模式,如杜威的「疑難的情景——確定問題——提出假設——推理——驗證」,當代美國的「選擇問題——明確問題——尋找線索——解決問題」,巴班斯基的「創設問題情景——組織集體討論——證實結論——提出問題作業」等等。

這些都說明了問題教學是一種教學的理念,是一種教學的過程,是一種教學的方式。

傳統的問題教學是以教師提問為主的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驗證假設。

表面上看,似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多了,其實,問題仍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沒有獨立的見解,主動性被抑制了。

問題推進式教學,則注重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來,變「學答」為「學問」,把學生的主體參與放在首位,讓他們積極進行探究和創造性思維活動,使「主體」真正地「主動」起來,課堂教學也能夠真正地為提高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習慣服務。

因此,我認為,實施問題推進式教學必須注意問題的四大特性:一是問題性,就是所提問題必須經過思考、論證才能回答;二是障礙性,就是所提問題能夠形成思維阻礙,引起焦慮情緒,產生求知慾望;三是探索性,就是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產生探索的衝動;四是可接受性,就是問題或情景能夠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接近最近發展區的上限,滿足他們的需求。

二、為什麼要實施問題教學

(一)問題是學習的動因

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

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慾,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生疑」不但是學生產生學習的誘因,而且還是促使學生髮奮學習的動力。

有了「疑」,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就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追求。

所以,問題是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因。

(二)問題是學習的工具

現代教學特彆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

它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成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的主線;另一方面強調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所以,問題是學習的工具,是學習的載體,應當貫穿於學習的全過程。

學生在體驗問題學習的過程中,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發現問題、探究合作的意識和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培養。

(三)問題是創新的源泉

現代教學論認為: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

所以,問題是思想方法、知識積累和發展的邏輯力量,是生長新知識、新方法、新思想的種子,是創造性學習、創新思維的源泉。

因此,現代教學特別重視問題意識的培養,因為問題意識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更可以激發他們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總之,問題意識是學生進行學習,特別是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沒有問題意識,就不可能激發學生認知的衝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更不可能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

問題教學,關鍵是培養問題意識。

問題教學,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武器。

三、如何實施問題教學

(一)問題的設置

1、問題設置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是指提問的設計應遵循教與學的實際需要而定,針對教學目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徵而進行。

從教學角度說,每節課都有一個中心內容,即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問的設計應圍繞其展開,抓住教學的重點內容層層設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前後銜接,相互呼應。

抓住教學的難點設問,平中出奇,淺中見深,理清頭緒,化難為易。

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

針對性原則要求在提問時應避免缺乏明確的中心和目的的隨便提問,特別是信口提問一些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影響教學目的的實現。

從學生角度來說,針對性原則要求教學中的問題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徵來設計,關鍵在於是否啟動了學生心理上新的需求,是否指向了學生的潛在水平到現實水平的最近發展區。

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在學習心理、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諸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個性特徵需要來進行,設計問題的深度和難度要求應有所不同。

(2)啟發性原則。

問題設置重要的是,善於提出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並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現象的本質的各種問題。

亦即提問應具有一定的啟發性,這是關係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啟發性原則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思路的誘導,必須使問題的設計具有思考的餘地和思考的價值,引導學生到思維「王國」去探求。

只有當教師的設問是基於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又略高於他們發展的現有水平,學生關於怎樣解決問題的各種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誘發,思維的積極性才能真正被調動起來,學生也才能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積極探究、多方思索,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出問題的答案,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儘量少問非此即彼的問題,多設置開發性的問題,以此訓練學生的開發性思維。

(3)效益性原則。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它亦受到學校教育嚴格的限制。

首先,它受到教學課時的限制。

其次,它受到教學內容的限制。

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問題設計的效益,一堂課僅短短的40分鐘,倘若凡事都問個為什麼,既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又影響了整個教學的安排。

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遵循效益性原則,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入手,針對教與學中的關鍵問題,設計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問題,努力克服課堂教學中的亂問、濫問,以達到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2、問題推進式教學法實施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應該更加主動地發揮主導作用。

在這樣一個充滿探索方法的學習模式里,教師的工作任務不是減輕,而是更加繁重,不僅要備好課,而且要有一套完整的問題教學設計、明確的教學能力培養目標和引導措施。

教師要具有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修養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才能夠巧妙地設計問題和調節引導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綜上所述,問題推進教學法要求教師應該吃透教材和學生,設計出優質的問題,放下「居高臨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當作權威的化身,壓制學生的見解。

即使學生的想法非常的離奇,教師也不能簡單粗暴地否定,應該尊重學生髮表的見解,應該看到其中蘊含著創新思維的火花,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觀點和看法,創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躍氣氛,著重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中提高學生的能力。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

問題推進式教學,是有效促進學生思維活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方式之一。

實施問題推進式教學,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和諧發展,把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真正落到實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