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orld」親身拜訪了 5 所創新學校之後,我總結了 4 個特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芥末堆 17 天 5 地的美國教育創新之旅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超過 10 所左右的新式學校,有大家所熟知的 Avenue School、High Tech High School、Khan Lab School 和 AltSchool,還有大家不熟知的 GEMS Education Americas、Summit Public Schools、K12、Gooru
等等。
他們為我們展示了美國在教育創新最為難以推動的學校系統里所做出的努力。
由於篇幅有限,我們不對每一家新式學校都展開詳細的描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在芥末堆官網上搜索相關的文章閱讀。
(圖片來源:unsplash)
-
新式學校的根基 —— 教育理念創新
為什麼是「當下」,我們看到如此多的新式學校?也許很多人會說,因為當下科技的高速發展,讓顛覆已有教學模式成為可能。
但從芥末堆所拜訪的這些新式學校的一手反饋來看,而是人們開始意識且確認:比技術更為核心的是「未來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
Prasad Ram, Gooru創始人兼CEO,在 GSV 大會上說到:」過去 20 多年裡,人們所認可的教學理念早就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認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所提出的 Cooperate Learning (合作學習),喜歡哈佛大學所倡導的 Real- Time Assessment (實時評測),還有 Peer to Peer Learning
(夥伴間互助學習)。
而這些新式的教學理念沒有辦法通過現有的教學體系來推廣出去的。
「
其實,除了Prasad Ram 所提到的 3 個新式的教學理念之外,還有其他被大家所熟知: Personalized Learning (個性化學習)、Evidence- Based Learning (基於證據的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項目制學習)、Mico- School (微型學校,在學校里每個人都可以互相認識)、Competency Based
Learning (基於能力本位的學習) 以及 Student Agency (學生主導,將更多的選擇權交還給孩子)。
這些已有的」框框條條「十分嚴謹的教學體系下,幾乎沒有辦法得到實踐,那麼從零打造一所學校就成為了人們願意去嘗試的。
Summit Public Schools 的 CEO 和聯合創始人 Diane Tavenner 在 GSV 的主旨演講上就說到,他們所打造的新式學校里,是*培養」Whole
People「,人們懂得如何去表達自我,能夠去改變所處的環境,能夠去解決問題,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這個觀點,在所有拜訪的的其他新式學校里,同樣被反覆強調,」已有的教育體系無法培養出獨立的人,去適應未來的工作和發展,我們獨立於公立體系之外,我們在試驗一種最有可能的未來學校。
「
(Summit Public Schools 背後的教學理念和邏輯,與傳統的教學不同,傳統的」知識「被拆解成:技能、內容、習慣和目的4個不同模塊,但更為全面)
-
突破「 Perfect Walled Garden」
「Perfect Walled Garden」 這是 Thomas Arnett,這位來自顛覆式創新研究院 —— Clayton Christensen Institute用「完美的圍牆花園」 來形容目前我們所觀察到這些新式學校。
無論是 AltSchool、Khan Lab School 、 Avenue School 又或者是 High Tech High
他們的創新有著極強的局限性:
-
依託於學校周邊的社區環境。
顯然對於 AltSchool 和 Summit Public School ,矽谷這樣一個「科技創新」的環境成為早期他們發展的重要基石。 -
某一兩位開明且有社會影響力的教育改革者,例如可汗之於 Khan Lab School,Larry Rosenstock 之於 HighTech High。
教育的重要本質之一是「公平」,這些新式學校從一開始就背負著「規模化」的使命,但是這條道路顯然」異常艱辛「。
在拜訪 High Tech High 的過程中,其教學主任 Kaleb Rashad 就直接說,在成立了將近 15 年之久之後,High Tech High 意識到他們所做的創新幾乎是一個不可能複製的模式:
-
教師。
High Tech High 與其他學校不一樣的地方,它把自己稱之為 「Teacher -Led School」,在 High Tech High,所有的老師都是「獨一無二」,他們都具有著強烈的跨界背景,許多老師都曾在業界待過多年,擁有著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
「每離開一位老師,我們就會失去這個學校創新的一部分」。 -
課程。
幾乎所有的新式學校都在說一件事情 —— 我們沒有使用任何現有的教科書。
High Tech High 的課程更多的是基於項目制學習,每年的項目都是來自於學生們的頭腦風暴,又如何去做體系和沉澱呢?
(在 High Tech High,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更多的是學生獨立完成項目,老師充當引導和答疑的作用)
當然,規模化的過程中還有存在其他的問題,例如學校場地(Avenue School 大量使用公共設施來上體能課程)、社會認同(如何讓社會相信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出來的孩子足夠優秀)、評測體系(取消了傳統的考試,但是大學的錄取標準並未改變)等等。
如何才能變得可規模化,目前可以舉的最好的例子來自 Summit Public Schools。
他們目前獨立運營的學校超過 11
所(位於加州和西雅圖),採用他們的理念和平台的學校超過了 130 所。
Tyler Sussman,Summit Public Schools的學區合作夥伴總監說到目前的擴張策略是「宣傳自己的理念,找到認可你的合作夥伴」。
這個方式同樣被 AltSchool 所採納,他們今年開始拓展自己的合作夥伴,在今年夏天他們也會合作 4 所學校,轉變他們變為一所創新型學校。
-
科技是可規模化的可能性
AltSchool 和 Summit Public Schools
能夠如此自信地對外拓展最為核心的因素,*他們都有一套在線的個性化學習平台*。
這套系統能夠跟蹤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確認他們掌握情況,了解他們的興趣,並引導他們自我探索,解決問題;同時,這套系統能夠幫助老師創造新的內容,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給予相應的輔導。
顯然,科技不是新式學校誕生的源頭,但是它成為一個助推器,讓教育改革創新來得更快。
(Summit Public Schools 線上學習平台介面,每個學生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不同的顏色模塊表示不同的掌握情況,而豎線則代表學生為自己計劃的進度條)
(Summit Public Schools 教師頁面,可以觀察到在不同難度知識點上學生的掌握情況)
Dr. Louise Bay Waters,Leadership Public Schools 的主管兼 CEO 和 Gooru 合作多年,他們做了最早的產品原型,並持續性作為產品的實驗田。
目前,Gooru 不僅被許多 K12 學校所採用,甚至於一些大學部分使用他們的產品。
Dr. Louise Bay Waters 說兩個重要的產品特徵在規模化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Flexible(靈活性)
「每一個老師都需要差異,即使這個差異微不可見。
」 Colleen Broderick,AltSchool 教學和研究部門副主席說到。
在 AltSchool 開發線上的個性化學習平台里,*最為重要的不是教會老師做什麼,而是讓老師能夠創造出什麼*。
以AltsSchool Playlist
產品為例,雖然設置了基本的課程計劃框架,但是外接了許多第三方的內容資源,允許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創造課程大綱;同時還開發了一些小的工具型產品,讓老師能夠已有的基礎上做一些修改。
-
Modularization (模塊化)
模塊化也是靈活性的一種表現,但更為重要的是能夠進行過程管理,適應不同學校、不同學生學習發展的需要。
將學習流程切割到細小的模塊,不僅可以方便以不同的形式重新組合,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進行評估,例如 Khan Lab School 將數學學習切細,進入面積學習之前,先確保了解平面知識。
在這兩點之外,AltScool 的 Colleen Broderick 還強調,每個學生的電子成長檔案同樣非常重要,這是個性化教學能夠大規模拓展的基礎,因為老師能夠很快地通過數據來判斷,為每個孩子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
永不會消失的 Lab School
We can not build any innovative plane without having any crews and pilots in those airplanes.
這是 Khan Lab School 執行總監兼主席 Dominic Liechti 在回答為什麼人人都在嘗試一所線下實體學校的回答,道出了這些微型實驗學校最為重要的意義,而 AltSchool、Gooru 和 Summit School 等等這些學校的經歷也反向了證明這點 ——
*教育理念在創新,那麼承載著新理念的平台也會不斷地疊代,即使未來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學校成為了」新式「學校,這些先鋒的 Lab Schools 他們仍然承擔著進一步探索的重任*。
來自 K12.com 的 Allison Cleveland 說到這是「Parallel Path」,相對於龐大的教育體系來說,建立這樣的一個獨立的生態體系,更加有利於教育創新的探索和落地。
確實,就像多年前沒有人知道 LMS
會被新式的個性化學習平台取代一樣,我們怎麼知道未來沒有新的教育平台型產品呢?還有如今這麼多類型的創新型學校,我們又哪裡知道未來誰又是教育界的」微軟「、」谷歌「和」Facebook「呢?
Keep going, and keep innovated.
(攝於位於 San Diego 得 High Tech Schools 的小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