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刷同樣多數學題,你的成績還是不如我?北大學霸告訴你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數老師說:
很多同學都有同樣的困惑
:該做的題我也做了,該背的公式我也背了,為什麼成績就是上不去?
學霸也是刷題,我也是刷題,為什麼學霸的成績就比我好那麼多?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請你停下正在刷題的筆問問自己:我做這道題是為了什麼?學習要有目的性。
這是容易被大部分學生忽視的道理。
先跟大家講個小故事
熱愛學習的「好風氣」
高中時,我們班的同學都特別勤奮。
每天較著勁地刷題、找老師答疑。
我還清楚地記得每節數學課下課後,一群女生嘰嘰喳喳地圍住數學老師問完這裡問那裡的場景。
而我也去湊熱鬧,但我一般並不提問,而是在一邊聽她們都在問什麼,同時在心裡默默回答,檢驗自己相關部分的知識有沒有學紮實。
而我的同桌就是向老師提問的女孩子的其中之一,而她問了許多問題、記了許多錯題,最後也沒有明顯的提高。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很簡單:努力不是給別人看的,要把勁兒使在有需要的地方。
大家都比著做題、爭著提問,好像大家學習都非常努力,可這些題是為什麼做錯?這個問題背後是哪一塊的知識沒有掌握牢靠?這些關鍵的問題並不是靠刷題、答疑就能解決的。
拿語文學習來講,作文是所有學生共有的大問題。
老師們總是建議看點這個書、那個書,同學們也總是喜歡看些範文,並且有意識地去模仿;有些同學還非常主動地堅持每周寫一篇作文。
可這真的有用嗎?讀書能積累作文材料、讀範文能學習好的結構和文采,寫作能訓練遣詞造句的能力。
可你自己的作文不好,究竟是哪裡需要改進呢?審題不清、立意不深、主旨不突出、文體不鮮明,都是可能出現的問題,這些問題都不是靠看書、看範文、反覆寫作能解決的;而後來在輔導學生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寫作中的問題都出在審題和立意的環節,這個問題不解決,看再多的書,積累再多的材料,文筆再優美,都無法帶來真正的進步。
讀書對寫作有沒有好處?肯定有,但你得知道自己為什麼讀書、讀什麼書。
文筆欠佳就讀優美的散文,思路不暢就讀犀利的時評;需要加深立意,就深讀精讀,多加思考;需要積累材料,就多讀速讀,廣泛積累。
如果是審題不準確,那讀書就沒有用了,需要練習的是審題啊!
同樣的道理,在平時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只刷題是不夠的,重要的是你為什麼刷題,需要刷什麼題。
知識點掌握不牢,就應該刷基礎題;思路打不開,就應該刷難題;一類題目總是錯,就找同類的題目來刷;做題速度慢,就應該掐時間做套題。
所以,學霸和一般同學的區別就在於:學霸們永遠在做自己需要做的題。
其實,從我考上北大開始,就總是有許多家長在向我詢問:「你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呀?」畢業以後當了老師,就有更多的學生來問我:「老師,你那麼厲害,一定有什麼秘訣吧?」每次聽到這樣的問法,我都挺哭笑不得的。
人和人的情況不一樣,「取經」永遠沒法解決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具體來講,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來進行:
1.合上書本,你能不能列出一個高中數學各大板塊和知識點?比如函數,知識點有哪些?(圖像、性質、定義域、值域),題型有哪些?
2.這個板塊里哪些題你容易錯?為什麼容易錯?比如函數求值域永遠都做不對,是因為什麼。
3.通過刷題,找到問題在哪裡比如我並不知道閱讀分哪些題型——做三套,總結一下題型。
我並不知道集合中的題目為什麼總是錯——做十道,找共同點。
4.通過刷題,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
5.把刷題解決不了的問題整理出來,愉快地去找老師提問吧!
小數老師想引發你的一點思考
其實對於這些問題你只要舉反例就很容易去找到問題的關鍵:
1 反例:沒怎麼刷題提高快的人多得很所以刷題和成績提高和進步根本沒啥聯繫?
除非假設如果所有人都是沒日沒夜的刷題成績才有提高
有退步那就說明兩個問題:
1 你刷的量不夠
2 你刷的品質不高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刷題呢?
1 是為了學會這個題?
2 是為了學會這類題?
3 是為了學會某個方法?
4 是為了理解某個概念?
5 是為了考查某個能力?
高考/考試考我們什麼呢?
1 是為了考學會這個題?
2 是為了考學會這類題?
3 是為了考理解某個概念?
4 是為了考學會某個方法?
5 是為了考學會的某個能力?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12 是非常扯淡的答案
345 更加像我們要的答案
或者說刷題其實是為了讓我們學會這個能力的一種方式
那學會這種能力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呢?
當你這樣去想的時候你就發現其實你只要去提高能力即使做一個題也遠遠超過刷1000道題
你就很容易理解那些看起來的懶人?
其實你只要靜下來這麼簡單一想
即使你不是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
至少離問題的本質更近一步更近一步幹嘛?
即使什麼都不干也不會讓你盲目的刷題
不盲目的刷題或許比盲目的刷題更加的提高成績
這就是思考的價值:
寫這篇文章的價值其實就兩點:
1 表面:盲目的刷題沒有意義;
與其刷題還不如花時間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比如:理解知識的能力(通過理解概念獲得)而題目只是加深你的理解
記住題目也只是加深理解的工具而不是理解本身
2 對於一個問題不斷地深入的去問為什麼;
不斷的去思考,時間花在思考上的時間是值得的
但是好玩的地方在於思考是我們大腦極其不喜歡的
大腦喜歡本能話的東西
但是所有美好的進步的
都是你需要不舒服的
所以不舒服是進步的標誌
讓大腦不舒服讓大腦思考是進步的加速度。
好的刷題法寶
刷題中的重要工作
1.做題不能硬「摳」,要運用知識點
(1)做題時,通過讀題,抽取可用知識點;
(2)通過一個可用知識點,回憶與其能夠產生關聯的其他知識點。
2.刷題順序
第一步,按照知識點練習,針對自己知識點的薄弱區,來練習錯題。
第二步,按照題目難度練題,看看自己在哪個難度以後正確率上不去,準確把握自己目前水平,針對性突破。
3.學會總結歸納
在刷題過程中,將每一次做錯的錯題按照題型進行分類,並標註好每道錯題運用的知識點,總結該知識點規律和自己做錯的原因,將積攢起來的錯題歸納成一本錯題集,下次刷題直接用上自己歸納好的題集。
集錯本的使用:
(1)集錯主要集平時練習及考試中的錯題;
(2)獨立完成錯題後,要註明當時做錯的原因(如看錯題、沒有掌握方法等),並歸納出完成這一類題的基本思路或方法!
刷題其實就是一個逐漸累積經驗的過程。
當練習的次數多了經驗也就豐富、處理的方式也就多、思維也廣闊。
刷題誤區要注意
看懂就行了嗎?
不少同學看輔導資料時,喜歡看資料上的例題,題目能看明白,就覺得會了,但一旦到了考試時就會發現這些題目自己看到過,但是做起來不是那麼熟練,甚至在考場上做不出來了。
做題,不光是看題,尤其是需要寫出過程的題目,比如數學、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等學科的題目,至少要寫出大概的步驟和主要得分點,不能只停留在看題的層面,即使看例題也要動筆寫寫。
建議:不,需要練習規範解法
有些題目一定要像考試做試卷那樣規範地做,規範不是想就能一時半會養成的,需要做大量的練習才能夠規範;大量的練習不意味著就是題海戰術,一道題也可以反覆做,直到看到題目就知道思路是什麼、踩分點在哪裡、規範解法是什麼樣的。
一看不會就立即問人嗎?
有些同學,一看到題目覺得不會,就不再思考,就問其他人「這道題怎麼做?」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方式,即使你問別目中的基本條件寫出來吧。
尤其是數學題,一定要把題目中的條件試著翻譯成數學語言,你是從哪些角度思考了,把它寫出來,給你請教的同學或老師看;他至少會告訴你,你卡殼在哪裡了、該怎麼轉換思考,這樣的效果比你直接說「我不會這道題」的效果會好得多了。
建議:親自動筆寫出步驟,獨立完成解答
如果別人只是給了你這道題的答案,你看似明白了,但實際了解的不深,過段時間,可能又不會了。
同樣道理,如果你翻答案,是按照答案的解題思路看步驟,如果理解了,也一定要自己親自動筆寫出步驟,看自己能否在看完答案後獨立完成這道題。
做出來就行,不講究規範性啦?
有太多同學做題不規範。
看見過很多同學的試卷,大題的解題過程簡直不忍直視,非常不規範,如果嚴格按照踩分點計算分數,很多是不能得滿分的。
老師批改作業極不負責任,只要答案對了就給分數,養成了很多同學只求結果不注重過程的不良習慣。
建議
很多同學說自己經常因為粗心大意而出錯,有三個重要原因不能忽視:一是知識點沒有掌握透、似是而非;二是解題不規範,不注重解題的邏輯性,容易忽略步驟從而出錯;三是做題太少,計算能力差。
所以,做完題目一定要看看標準答案怎麼寫的,自己的思路、解題步驟和標準答案有什麼不同。
做題淺嘗輒止就行嗎?
複習完知識點就做題目、會做的做完了就結束了,不去思考題目考點是什麼、陷阱是什麼、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做的題目都是什麼類型的、有沒有變式、能不能總結出解題套路,自己做過幾次,每次做是否都對、自己的步驟是否規範。
不分重點盲目做題嗎?
不少同學看輔導資料時,喜歡看資料上的例題,做題。
不是不分重點地看題,尤其是需要寫出過程的題目,比如數學、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等學科的題目,至少要寫出大概的步驟和主要得分點,不能只停留在看題的層面,即使看例題也要不同類型動筆寫寫區分練習。
建議
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情況同時又是高考重點題型的題目練習。
也許會有許多家長看到這篇文章,所以這裡也跟各位家長多說一句:孩子在學習中容易盲目,也容易焦躁,幫助他們發現問題、找到方向,這正是我們作為師長的職責所在。
請一定記得告訴自己:要努力,先得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