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公開招聘考試筆試科目複習指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教師公開招聘考試的大綱中,基本上包含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學以及教育法律法規這幾門主要的課程。

這幾門課程將會占用廣大考生相當多的時間去複習,主要原因在於很多地方在考試大綱中只是泛泛地說明考試的科目和方向,沒有很細緻地列明具體學科的考核內容。

這樣做一方面說明相關部門希望參加教師公開招聘考試的考生全面複習,系統地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但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學習複習的難度,使得很多考生拿到書時感覺無從下手,不明確複習重點和複習方式,產生事倍功半的感覺。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這些考試科目的基本內容,下面從總體上後分科目來對這些課程的複習進行梳理。

  一、全面把握,系統複習

從總體上看,教師公開招聘考試四個考核學科的內容並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間其實有著緊密的聯繫。

教育學是我們以後開展教育教學所依據的基礎理論,只有掌握了教育的基本規律、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教師才能得到對教育方面最基礎的積澱。

而心理學則是教學過程中關於人的心理的基本理論,只有了解了教育活動中主體的心理,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教師也能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或青少年的心理特點給予適當的教育。

而連接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一門學科就是教育心理學,正像教育心理學的定義一樣,它主要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過程以及發展促進這一過程的方法。

這就將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很好地融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

而教育法律法規則是從政策上保證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保證在教育過程中有法可依,任何不符合法律法規的教育現象都將受到相應的制裁和懲罰。

所以,要真正理解教育,就需要從整體上把握四門學科的理論和方法。

各學科的內容之間有很多的相通點,如果能相互融合起來,就能觸類旁通,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例如,如果深入理解了《教育心理學》中心理社會發展理論、道德發展理論等,就能加深對《教育學原理》中德育過程的規律的認識。

把握了"德育過程的規律"之後,再來理解《教育心理學》中關於道德認知、情感、行為的形成與培養就易如反掌了。

因此,要杜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複習方式,就要從整體上系統地把握教育的基本規律和理論。

  二、模塊拆分,逐個擊破

模塊的劃分首先為我們系統全面地複習提供了便利。

顯然需要掌握的理論與重點很多,所以我們要以分模塊、分類型的方式來組織這些內容,並對所分的模塊逐個加以擊破,最後再將各個模塊匯集起來形成我們的大系統,這樣利於我們系統全面地掌握這些內容。

對於理論的學習,我們完全可以採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對所要複習的學科和知識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教育學模塊

在複習過程中,要注意逐步形成各學科系統的理論知識框架,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網"。

但知識體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積累和較強的歸納總結能力。

因此,考生首先要把相關的參考書看上兩到三遍,從整體上把握每門學科的整體框架結構,而不要急於背誦各個知識點。

教育學原理這個學科,考生在複習中要逐漸形成一本"譜"。

教育學原理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學學科的發展以及教育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主要包括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教育學的發展階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功能以及教育的本質和起源等問題;第二部分,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係,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社會功能、影響人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學校教育的作用;第三大部分是關於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的理論、我國的教育目的、現代教育制度改革等;第四部分主要是關於課程和教學,這個部分是考試重點中的重點;第五部分重點掌握德育和師生關係,德育過程、德育原則和德育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等。

另外,在此過程中可以穿插中小學具體的相關知識以及教育技能。

如果我們按照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模塊複習,在自己的薄弱點或考試的重點方面多下工夫,這樣既可以將知識分類,又可以最後形成一本"譜"。

  (二)普通心理學模塊

普通心理學的重點無外乎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相對繁瑣,包括了大量的零散知識點及零散的理論,但是每個章節都有統一的模式,大部分是從概念、分類、功能三個方面來講述的。

第二部分是相應的理論。

其中知覺、記憶、思維和情緒是歷年來命題的熱點。

對這四章最好列出一個提綱來複習,其中動機大約有八個理論,情緒有六個理論,能力有七個理論,人格有兩大類型理論。

第三部分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具體心理特點及相應的培養方式。

總之,這門課的複習原則可以用兩個詞來說明:細緻和準確。

  (三)教育心理學模塊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它並不是一般的心理學原理在教育中的應用,它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學生的學習規律以及根據學習規律而產生的教學規律,因此,它有其自身獨特的研究對象。

比如,學習的實質、學習的過程與條件、學習動機、學習的監控、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等,這些是教育心理學中的基本理論。

與此相聯繫,教育心理學要以對學生學習規律的研究為基礎,來研究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問題,即如何教和如何學的問題,這是對教育心理學基本理論的應用研究。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教育過程與方式有重要的指導價值,比如如何設計教學,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如何培養學生熟練的技能;如何組織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等,在這些方面教育心理學可以為教師提供有效的指導。

與教育科學中的其他學科不同,教育心理學著重從受教育者學習規律的角度來為教育改革提供建議,而這對課程與教學的設計者、教育技術工作者、教師和學生等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對於教育科學這幾門課程來說,我們既要系統把握其中的內在聯繫及交叉,同時在複習時我們也要能夠分清層次,分開主次,把握知識重點。

由於各個知識點是組成整門課程的關鍵,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具體的知識分為以下幾個類型:(1)概念性知識: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2)類別性知識:例如想像的分類,根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3)程序性知識:如動作學習的基本過程和實驗操作的步驟;(4)方法性知識:著重考查對方法的掌握和運用;(5)關於要求、特點、作用、功能、原則會出一些簡答題;(6)背景性知識:發展歷程和歷史淵源。

不同的知識類型有不同的掌握要求及常出的題目類型,這就需要考生在複習時多多分類,多多總結。

在複習時要本著立足基礎、重點突破的方法,對知識進行分階段、分類型的複習,在複習時要時刻牢記結合實際以便更好地掌握理論,最後達到化整為零、化繁為簡的目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