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游泳館浸腳池余氯不足易染腳氣 水中小便尿素超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水母網7月25日訊(YMG記者 於明君 通訊員 張勇)進入夏季,游泳館成為很多市民避暑消夏的好地方。
煙臺的游泳館水質如何?消毒措施怎麼樣?看起來清澈見底的池水 里,到底有沒有看不見的細菌?7月中旬,記者隨芝罘區衛生監督所專家分別對6家游泳館進行抽樣,並將樣本送到煙臺市權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至少每隔一小時要對池水余氯含量進行一次監測
暑期學生放假,加之連續的高溫和降雨天氣,游泳人數激增,衛生監督部門對部分游泳場館進行了監督檢查。
為殺滅池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含氯消毒藥劑是各大游泳場館常用的消毒藥品。
但消毒藥劑受到高溫影響,會出現衰減。
因此游泳場館需要及時監測,將消毒藥劑濃度補充到國家標準。
近日,記者跟隨芝罘區衛生監督所專家對6所游泳場館池水的余氯含量進行了監督檢查,監測游泳池水余氯6份,合格4份,合格率67%。
水的余氯值有一個範圍要求,限於0.3-0.5之間。
在市區一家酒店游泳池,專家們檢測發現,該游泳池氯明顯偏低結果0.2mg/l,而這家游泳館採用的設備,在市區大型游泳館中算是較為高級的。
「這套設備屬於自動系統加氯的,電腦對泳池中的氯每20分鐘監測一次,如果出現數值過高或過低的情況,系統會自動報警。
」專家和游泳館負責人一起走進地下一層的水質處理設備間查看。
「一個游泳池的水少的三四百噸,多的兩三千噸,這麼一大池子的水,氯兌多少,不能僅僅依賴設備循環,更需要游泳館工作人員對水質進行現場抽檢和設備相結合,才能保證游泳池余氯含量的達標。
」專家稱,工作人員在泳池開放時最好能按照規定一小時檢測一次余氯,並隨時調整添加量。
另外,有一家單位「矯枉過正」,余氯超標,監督員責令其整改。
游泳場館經營單位需要至少每隔一小時對池水余氯含量進行一次監測。
浸腳池余氯不達標,腳氣等病菌進入泳池幾率大增
游泳者都知道,進入公共泳池前,都要在入口處的浸腳池裡面踩一下。
別小看這短暫的幾秒鐘,浸腳池裡面高濃度的余氯,會瞬間將患有腳氣、腳癬的游泳者腳表面的病菌殺死。
假如浸腳池裡的余氯不達標,細菌進入泳池的幾率則大大增加。
「怎麼這麼低?」專家們在市中心某游泳池現場抽檢時發現,浸腳池裡面余氯濃度相當低,照這個標準達不到消毒效果。
詢問工作人員,根本回答不上來浸腳池濃度的具體數值,而且這家游泳館流程很不規範,游泳者首先要通過游泳間才能進入更衣間,更衣後再返回遊泳間。
在另外一家游泳館裡面,浸腳池的水非常淺,剛剛沒過拖鞋,根本浸不到腳背。
記者還發現,很多人通過浸腳池時穿鞋踩在裡面,還有不少人直接跳過,而對於游泳者的這些不自覺行為,泳池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出面制止。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要求,淋浴室與浸腳消毒池之間應當設置強制通過式淋浴裝置,而我市大多數游泳館並沒有安裝強制通過式淋浴裝置,缺少這「最後防線」,泳池的水質也會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泳池尿素超標,原因之一是游泳者做不到泳前淋浴
記者從芝罘區疾控中心公布的監測結果了解到,個別泳池水質尿素超標。
尿素超標的原因可能是游泳者沒洗乾淨就下水,很多汗水流到池裡,當然也不排除有人在水裡小便。
「真挺擔心的,看起來乾淨的池水裡面,說不上有些啥。
」市民王女士說,聽說有不文明游泳者在池水裡「就地小便」。
王女士認為,這是游泳者個人素質問題。
對於尿素超標狀況,一家游泳池負責人向記者訴苦,細菌、雜質、氯殘留這些都可以通過設備解決掉,但尿素卻主要是人為因素,無法鑑別哪些人會有不文明的行為。
專家分析,游泳池水尿素之所以超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水質不能被有效循環凈化和游泳池補水量、補水頻率不夠。
「我們這套系統是臭氧消毒,用沙缸過濾,游泳池的水24小時循環流動,水涼的時候還要注入熱水升溫。
」煙臺市游泳訓練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煙臺絕大部分游泳館的做法是採用補水方式。
游泳池補水換水的程序是,將使用過的游泳池池水,按規定的流量和流速從池內抽出,經過濾使池水澄清並經消毒殺菌處理後,符合相關水質標準後,再送回遊泳池內,廢水排進下水道,排出多少水補充多少。
該館游泳池水近2000噸,每天僅循環補水最少20多噸。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游泳館換水不及時也可能是考慮成本問題。
市區各游泳池水量從300噸-2000噸不等,每天循環補水就要幾十噸,如果水溫低,還得給游泳池注入熱水升溫,電、水及人工成本非常大。
游泳館不合格可吊銷證照
根據國家《游泳場所衛生規範》,游泳場所每年開放前應經衛生部門水質監測合格後方可對外開放,同時應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要求中規定的項目定期進行水質檢驗,每場開放前、開放時均應進行池水余氯、PH值、溫度等監測,監測結果應向公眾公示。
近年來,煙臺市衛生監督部門對市區各大游泳館水質監測情況顯示,煙臺游泳館水質余氯指標的達標率逐年提高。
總體看來,個別游泳館余氯指標不達標的原因,體現在過度依賴機器消毒,做不到即時監測。
此外,根據國家《游泳場所衛生規範》,游泳者進入泳池前必須強制足部消毒。
淋浴室通往游泳池通道上應設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池長不小於2米,寬度應與走道相同,深度20厘米。
浸腳消毒池池水應當每4小時更換一次。
衛生執法人員在監測中卻發現,有的游泳場館沒有強制性淋浴設備,達不到讓游泳者先將身上的汗液沖洗掉,再入池的衛生要求;有些游泳場館未配備浸腳消毒池余氯監測儀器,對含氯消毒劑投放量較為隨意。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市衛生監督所將對不合格的游泳場館責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將罰款500元-30000元,情節嚴重的將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衛生許可證。
相關連結:三招教你鑑別泳池安全
一、看公示
衛生許可證,員工健康證、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等信息是否公示在游泳池旁。
是否公示了當日水質情況,包括水溫、PH值、余氯濃度、投放消毒藥情況、循環水次數或新注入水量等。
二、看水質
在泳道標準游泳池,市民可站到游泳池側面,看視線能否穿過水麵看到第四、五道泳線。
如果看不到,說明水質較混濁。
三、看底部
市民可留意泳池底部,或泳池旁邊的出水口,看是否有水源源不斷進出的現象。
如果有,則說明其水循環消毒裝置在正常運作,可放心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