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老坑」與「老種」的區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外行看色,內行看種」。
這裡所說的「種」,其實就是指的是翡翠質地的品種,種對翡翠是極為重要的。
老坑其實是對翡翠品質的評價標準(種老種嫩),如果單指開採時間早晚的話,嚴格說來,應該叫新場老場。
近些年來翡翠飾品市場良莠不齊,A貨、B貨、B+C貨都有。
對翡翠的稱呼也不盡相同,翡翠這樣的玉石產在緬甸,有的商家就標稱緬玉,而我國傳統稱其為翡翠,在國家規範的寶玉石名稱中也確定其正確的稱呼叫翡翠。
天然的翡翠在商品簽上只標其翡翠,而不用加上天然二字,為了區別天然和人為處理的翡翠,也有將天然翡翠稱為A貨,將處理過的稱其為B貨、C貨或B+C貨。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方言不同,風俗不同,對翡翠方面的稱呼也有所不同,但翡翠的「老坑」、「老種」是什麼?怎麼去識別「老坑種」的翠飾品?在此提出些自己的理解和認識與愛好者共同探討。
在敘說「坑」「種」之前還得先來了解翠玉的本身。
翡翠是鈉和鋁的矽酸鹽類的玉石,它不是單晶體類的(如鑽石、祖母綠、紅藍寶等寶石),而是多晶體的集合體的一種玉石。
由於其摩氏硬度為7度左右,又稱其為硬玉。
因內含有各種氧化物的不同,其中鐵、鉻、鎳使玉呈現出五彩繽紛,其紅翡、綠翠、紫羅蘭是眾人最喜愛的顏色,有紅有綠像南方河邊吃魚的翠鳥,所以也將此玉稱為翡翠。
翡翠有種,種即指玉本身的質地和透明度。
組成玉的晶體粗細、晶隙的疏密就決定著翡翠本身的種質及水頭(也即透明度),晶體細微、緻密,玉質會顯細潤、透明,反之粗大、鬆散,玉質就會變得乾枯、粗糙、不透明,晶質細膩晶隙細微,玉的種質就老,稱為「老種」;而粗大,疏鬆,其種質就嫩,即稱為「嫩種」或「新種」。
翠玉的「種老」和「種嫩」對我們求購翡翠的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顯示在翡翠的硬度上,種越老的其硬度越高,使用時也越耐磨,作為傳世的東西來說它可以千年不損。
種新種嫩的翠件,硬度就下降,不耐磨,而且內在的綠色也會看得乾澀,沒有靈氣,所以俗話說「內行看種,外行看色」。
種的優劣可排列為玻璃種、冰種、蛋清種、糯種、豆種等,晶體細微緻密到了隱晶狀態就成為玻璃種,即翠中最老的種,種越老,透明度也會越好。
豆種的晶體粗大,像豆子一樣,比豆種還粗的形容其為馬齒種等,這些材料就不是寶石級的翡翠,和普通石頭沒什麼兩樣,現在做的注膠、染色的B貨翡翠飾品就是利用其晶隙的寬大,通過強酸清洗後在晶隙的空隙中注入化學膠體,再行雕刻打磨,其成品表面會有許多麻坑、麻點,新時其光澤像蠟質、用後會漸漸失去光亮,而天然的表面拋光後呈玻璃光澤,越用越亮,所以不用擔心寫字檯上的玻璃會劃傷它。
顏色在老種上就會顯得通靈亮麗。
在翡翠的評價上種質是否「老」是否通透,是一項重要的條件,這裡還要注意翡翠通透不一定就是「老種」,而「老種」的東西一定會通透(水頭好)。
翡翠種水的知識(詳解)
翡翠行內有句俗話叫"內行看種,外行看色",由此可看出翡翠的種很重要,那翡翠的種又是什麼呢?它是不是能幫助我們來識別真正的上等的翡翠呢?一、什麼是翡翠的種水?翡翠的種水包括翡翠的種頭和水頭,種頭是...
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藍?一招看懂翡翠,小白變大咖!
許多翠友常說,特難分清翡翠的種水其實,想要分清翡翠的種水並不是很難只要平時多加強對翡翠知識方面的了解,多看多比較,總結經驗就很容易看懂翡翠的種水下面就讓大熊帶大家一招看懂翡翠種水!
了解翡翠原石種質很重要
質地,翡翠原石的種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可以看出一塊翡翠原石的種質是極其重要的,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翡翠原石的種質哦!不同質地,大致可分為玻璃種、冰種、蛋青種、糯種、豆種等。種和種之間沒有明確的...
外行看色,內行看種!你的翡翠買對了嗎?
買翡翠有這樣一句行話,那就是「外行看色,內行看種」。這個「色」就是指翡翠的「顏色」,這個是很容易的,外行人也能分辨出顏色的好壞,顏色濃郁的自然是好的,顏色寡淡的看著也不甚滿意。然而,懂行的人都知...
買翡翠手鐲前,最好先看看這些
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選購翡翠前在心中的顧慮無外乎三個問題,真假問題?質量問題?價值問題?先判斷真假,才有討論質量與價值的意義。行家看翡翠「一種二色三工藝」,學會「識種辨色」,翡翠的真假與質量立竿見影。
《惜說翠語》——翡翠的種,每天5分鐘讓你懂翡識翠
俗話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看色容易看種難」。翡翠的「種」一直都是翡翠界討論的焦點。對於翡翠收藏愛好者來說,種的問題就如充滿迷霧的森林。很多翡翠收藏者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