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救生員告訴你:野泳為何危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視覺中國供圖

暑假中,少年兒童前往小區泳池、山塘水庫、人工湖泊、江河大海等涉水場所游泳戲水常常被列入日常活動。

然而據不完全統計,進入5月後,全國多地包括廣東在內均發生多起青少年溺亡事故,令人扼腕。

如何讓悲劇不再上演?南方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落水、溺水事故多數發生在「野泳」,一方面反映了暑期雙職工家庭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池塘、江河邊上的水域監管也存在「缺口」;相比之下,城區游泳場所則大多規範,不僅有各種規則告示,還配備救生員,較好地防範意外事件發生。

立夏以來全國各地

溺亡事故超過30起

每一起溺水事件,都有一個無比悲痛的故事,每一個溺亡數字後面,都是一個面臨崩塌的家庭。

冰冷的背後始終折射了「野泳」的高風險。

今年5月26日,在廣東東莞望牛墩鎮寮廈河,也發生了一起因「野泳」而起的悲劇。

據望牛墩鎮寮廈村的村民說,當日下午1時多,他離開家門時,還不見有孩子到河裡游泳,但等到下午4時多回來時,就看到有消防以及公安民警已經下河打撈了。

「當時岸邊還站著幾名學生模樣的孩子,說是一同與溺水者下到河裡游泳的。

」受訪的村民說,當時有好幾位學生一同下河游泳。

記者隨後了解到,當日下到寮廈河游泳的這幾名學生都是來自望牛墩鎮育林學校的初中學生。

26日下午,這幾名初中生原本是相約一起去村裡的籃球場打籃球,但因天氣炎熱,後改為一同前往河邊游泳。

初中生們剛下去不久,其中1名學生就不慎發生溺水事件,其他的學生立即上岸呼救。

村民聽到呼救後,立即報了110。

據了解,寮廈河是東江的一條支流,平時水流比較急,而且河底地形比較複雜。

「平時大人都不太敢下河游泳。

」村民報完警不久,望牛墩鎮公安、消防等部門的救援人員就趕到現場,並且隨即組織人員下河打撈。

「當天打撈並沒有成功,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將溺水的學生打撈上來,但已經死亡了。

令人痛心的是,同一天下午,東莞的清溪鎮發生了類似的悲劇。

當地晨光學校1名四年級學生、綺麗學校1名六年級學生相約外出玩耍,因天氣炎熱,到塘廈鎮一處池塘下水游泳,兩人不慎溺水身亡。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統計,今年自立夏以來,全國各地溺亡事故超過30起,其中單是從高考放榜後的6月25日至7月4日短短10天內就有20多名青少年溺亡。

而在廣東,就有超過10起溺亡事故見諸媒體。

溺水成為了青少年兒童夏天的頭號殺手,使原本歡樂的假期蒙上了一層陰影。

雙休日、節假日、放學後

為孩子溺水集中時段

縱觀近期多宗溺水死亡事故發現,未成年人是較容易發生溺水意外事故的群體,多發生在脫離家長監護和學校管理時段,其中雙休日、節假日、放學後為孩子溺水事故最為集中時段。

安全意識薄弱、預防管理不足是悲劇發生的主要原因。

在廣州,截至今年6月就發生了15起落水、溺水警情。

當地警方對多起溺水事故進行分析後發現,這些事故主要發生在江河碼頭、水庫、水塘等區域,一些人放鬆了防範意識,到沒有安全救護設施的水域游泳,失足落水或戲水、游泳過程中發生溺水。

儘管事故多發,但近日南方日報記者走訪曾經發生過溺水事故的河段,發現仍然有不少人在水中「野泳」。

東莞石龍鎮金沙灣椰林沙灘曾因發生多起溺亡事故,被人們稱為「食人沙灘」。

7月底記者在金沙灣椰林沙灘看到,白天只有寥寥數人在水中游泳。

其中,一位老奶奶帶著4歲不到的孫子在水中玩水。

「現在天熱,每天上午就帶孫子過來,泡一個多小時,泡完然後回家吃中午飯,下午3時的時候再過來。

」老奶奶說,「在這裡不用錢,而我們就是在淺水區泡一下,又不去深的地方,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沙灘附近有一家泳具店,店主鄧先生介紹,他在這裡經營泳具小店已有20多年了。

「這裡溺水時有發生,但沒有以前那麼多。

」鄧先生說,現在來這裡游泳的人安全意識比以前高了很多,基本上都是帶著泳圈來游。

儘管這裡豎立著「在晚間11點以後禁止下水」,但還是有人半夜下水,很危險。

在東江大王洲河段,記者發現河邊圍欄高築,但圍欄並沒有完全封閉,圍欄周邊有一處缺口,從這個缺口出去,有一條小土路通到河岸邊。

在靠近河岸邊的水裡,有一些孩子在打鬧。

「有時一些孩子綁著礦泉水瓶就下水,完全不怕。

」市民張先生也嘆息,這裡雖然河水湍急,也有警示牌,但仍然無法阻擋人們下水。

在廣州市的一些內河涌,記者也看到不少父母、祖輩會帶著放假的兒童、幼兒在河道邊上戲水。

「我們會小心看管的,不會有事。

」有的祖輩說。

但記者也看到不少下水嬉戲的孩子身邊,許多成年人就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或看手機,或聊天乘涼,注意力並未集中在孩子身上。

廣州啟智沙面志願服務驛站有關負責人說,孩子貪玩、中老年人盲目自信,都容易陷入危險。

目前單靠志願者、城管、河道清潔工的力量難以管理和勸阻。

各地預防溺水管理尚未完全規範,比如警示牌的設置間隔、巡河人員的配備等等,仍然欠缺,使得「野泳」仍然難以遏制。

此外,安全教育的缺失也導致溺亡人數的增加。

「一些人在危險水域落水,旁人貿然去救,結果人沒救上來,反而造成了更多悲劇。

」中國紅十字會(廣東)水上救援隊志願者徐桂生說,見到有人落水的合理做法是第一時間呼救報警,或在岸邊尋找長棍等工具進行救援,見義勇為不能忽略自身能力和專業技術。

這樣的情況在溺水事故中並不鮮見。

7月15日的廣東汕尾溺水事故就出現了類似情況。

據當地搜救人員調查,2人在海邊礁石不慎落水後,3名同行者下海施救,因風浪太大被海浪捲入大海,導致5人溺水死亡。

廣東多地加強宣傳

到專業游泳場游泳

面對多起溺水事故,廣東多地職能部門也結合自身工作加強防範、排查和宣教力度。

廣州警方加強山塘水庫等區域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對經常發現有群眾私自前往游泳、容易引發溺水事故的涉水區域,進行排查摸底;珠海市開展隱患點的排查、整治等工作,向社會公布了300多個隱患點等等。

「相比城裡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培訓班、書店等地『看管』,鄉鎮農村中小學生猶如自由生長的小草。

」中國紅十字會(廣東)水上救援隊有關負責人說,在遏制「野泳」的同時,疏導也同樣重要,其中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要讓孩子暑期有好去處,如多舉辦一些有益的社區活動,社會公共體育場館應該更多地向學生開放,農村也可以利用文化禮堂多為孩子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此外,學校或社會機構還可建設更多專業的游泳場館,滿足孩子對游泳的渴望,讓他們遠離「野泳」。

記者了解到,廣東多地也加強了對公共游泳池的規範和宣傳工作,希望能讓更多的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兒童在規範的泳池中「暢泳」。

在廣州不少游泳池都對青少年兒童有減免收費服務。

記者走訪多個泳池發現,基本上每個池都配有4個或以上救生員,用浮標區分深水區、淺水區,有的還會特別開設兒童區,水深為1米。

即使在一些住宅小區內的游泳池,也配備2至4個救生員及相關的急救設備,同時基本對業主免費開放。

在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廣州市白雲區,礦泉游泳場歷史悠久,兒童游泳為每次10元。

「現在有這種能讓我們過來玩,比較便宜而且還很專業很安全,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以後都會在這種專業的游泳池來,然後就不會去那危險水域,就不會有溺水事件的發生了。

」一個暑假從清遠來到廣州探望父母的11歲男孩說。

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游泳場一名救生員告訴記者,專業泳場(池)與野泳的最大區別就是是否配備專業救生員。

有些溺水情況發生時,普通的游泳者根本就看不出來。

當一個溺水者在水中,在水中突然一下他開始不掙扎,然後垂直向上,兩隻手在上面,輕微地一點晃動的時候,旁邊的人可能誤以為溺水者在玩。

除了更多地為孩子們提供安全、衛生的游泳場所外,近年來,全國各地也加大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

今年暑假放假前,教育部就印發預警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堅持綜合施策,進一步築牢防溺水安全防線。

要會同公安、水利、住建、安監、氣象等有關部門切實加強對重點區域的安全管控,建立防溺水工作的網格化管理體系。

落實日常巡查制度,完善細化溺水應急處置預案。

「預防溺水,人人有責。

」汕頭市政府應急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特別提醒家長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應教育小孩遠離危險水域,群眾如發現有人私自在池塘、河邊、水庫等地游泳戲水,則應及時勸告制止。

南方日報記者 謝苗楓 歐楚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