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圈使用不當易溺水變「奪命圈」 家長如何選擇安全款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5月23日訊,近期,一段「孩童在游泳館溺水」的視頻讓不少家長看得心碎,因為游泳圈卡住身體無法翻轉,孩子在水中倒立72秒後才被人發現救起。

臨近暑期,去游泳池避暑的孩子也多了,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游泳圈,家長如何選擇?本欄目記者也進行了深入調查。

因為身體前傾,孩子在泳池裡失去平衡,頭朝下倒立溺水。

回顧:72秒溺水視頻令人揪心

在視頻中,記者看到,一開始,一名女童戴著泳圈在泳池游泳。

期間,有一名穿淺藍色工作服的女子邊看手機邊走出屋外。

因為身體前傾,孩子在泳池裡失去平衡,頭朝下倒立溺水。

之後的72秒,是令所有人窒息的時刻。

因為游泳圈還在身上,孩子無法靠自己翻身,一直頭部朝下溺水,露出水面的雙腳不斷掙扎。

隨後,溺水孩子掙扎的動作越來越小,直至完全停止。

窗外有人發現孩子異常,緊急沖入室內將孩子撈起。

此時,孩子已奄奄一息。

經過搶救,孩子已脫離生命危險。

坐圈

安全係數:★★☆☆☆

記者注意到,有的嬰兒坐圈專賣店打出了「讓寶寶找到安全感」的廣告語。

其售賣的坐圈分為1到2歲普通坐圈,1到4歲充氣底坐圈和美版0到3歲坐圈三種類型。

其中一款深度約28厘米,內圈內徑約21厘米,外圈內徑為61厘米。

在游泳池中,一大一小兩個圈套在一起的游泳圈半徑已經達到了30厘米,坐在當中的孩子的手臂很難接觸到水面,只有下半身在水裡,游泳鍛鍊的效果大打折扣。

當孩子想要用上臂划水時,身體前傾很容易栽進水裡。

而發生側翻後,孩子也很難憑藉自己的力量翻過來。

該店客服人員強調當孩子坐在坐圈裡游泳時,家長一定要在旁邊看護。

脖圈

安全係數:★★☆☆☆

在不少嬰兒游泳館裡,脖圈的使用率非常高。

與坐圈相比,脖圈不存在寶寶划水時發生側翻的安全問題。

記者注意到,脖圈的尺寸比較固定,如果孩子的頭圍不夠大,很容易掉下去。

一位賣家稱,脖圈的承重量在30斤,能用到一歲左右,但是用的時候家長要多注意觀察,如果有空隙,需要加毛巾墊一墊。

此前,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章蓉婭曾在其微博中表示,小寶寶的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其次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此外,脖圈容易壓迫氣管,一旦脖子的頸動脈竇不小心被壓到,可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

腋下圈

安全係數:★★★★☆

在調查中,記者注意到一款名為腋下圈的游泳圈大受歡迎。

網店中熱銷的腋下圈分為有安全帶和無安全帶兩種類型。

據了解,使用腋下圈的條件是,孩子的胸圍達到40厘米以上且體重不超過四十斤。

記者發現,使用腋下圈時,其背部的雙卡扣氣囊會確保孩子在水中亂蹦也不會掙脫開泳圈,相對安全。

當孩子趴在游泳圈上,與游泳姿勢相同,也可以達到鍛鍊的目的。

此外,游泳圈位於腋下,發生嗆水或窒息的危險係數較低。

建議:重心低安全係數增大

一位從事多年水下救援的救援隊員告訴記者,大家購買的充氣式游泳圈外表材質柔軟,但只適合在游泳池等靜水中使用,因為如果在有水流的地方使用充氣游泳圈,一旦碰到堅硬的物體,則很可能造成游泳圈漏氣,發生危險。

質地比較堅硬的救生圈,其材質多為工程塑料和壓縮泡沫製成,救生圈的浮力比游泳圈高,而工程塑料製成的救生圈也比壓縮泡沫的浮力要高。

針對女童溺水72秒的事件,救援人員建議,無論是使用救生圈還是游泳圈,都應該保持重心向下,平穩向前滑行,避免出現左右搖擺或是前後翻身,因為一旦失去重心,加之身體被救生圈卡住,更加危險。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姚惟怡 張群琛 李環宇 文並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防止兒童溺水?

近日,一段「孩童在游泳館溺水」的視頻讓不少網友看得心碎:一名兩三歲大的孩童不小心在游泳館倒立溺水長達72秒,期間孩子家屬、游泳館工作人員均未發現。直至孩子奄奄一息,才被救出。經過媒體核實,事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