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偏頗體質養生保健之三】陰虛體質易感燥熱中醫建議吃4類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若有睡眠問題,可以針對頭頂的百會穴和四神聰穴、手腕的神門和內關穴、頸項的安眠穴等,用手指輕輕按壓,不需要太大力,或手掌摩擦即可,有助調理睡眠。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專欄 醫生這樣說 【8種偏頗體質養生保健之三】陰虛體質易感燥熱 中醫建議吃4類「養陰」食物 收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205,280 2019/03/14· 作者/許雅婷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體質是指在沒有生病下的體能狀態,例如容易疲勞、比較怕冷或怕熱等,每種體質各有不同特徵。

體質好壞可以決定我們會不會生病,以及容易生什麼病。

為了實現「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預後防復」的健康生活,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研究團隊,歷經30多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總結出9種中醫基本體質類型,主要分為平和質,以及8種偏頗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與特稟質,並建立分類標準。

「8種偏頗體質養生保健」系列文章將分篇一一說明。

---一位媽媽帶著大約國中年紀、身形高瘦的女兒進到診間,女兒顯得不太安定,才剛坐下便開始轉動椅子,媽媽在旁述說她的症狀:「不論夏天、冬天,她的身體總是熱烘烘的,而且老是喜歡喝冰水,即便冬天也不例外。

最近她一直說眼睛乾、頭暈。

」我邊聽媽媽說,邊幫女兒把脈,脈象浮動、身體燥熱,透過體質評核判定表,判斷是陰虛體質,因此使用降燥熱的藥材平衡體內循環,並提供生活作息建議,經過2周,改善了乾眼、頭暈狀況,持續調養後,身體不再燥熱,脈象漸漸平穩。

陰虛體質常見特徵、症狀根據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琦提出的「中國體質分類」,陰虛體質者個性偏急躁,外向好動且活潑。

多數體形偏瘦、手腳常保烘熱、容易口乾舌燥、喜歡冷飲,大便乾燥,面色潮紅、有烘熱感,眼睛乾澀、視物昏花,唇紅微乾,皮膚偏乾、易生皺紋,也有眩暈耳鳴、睡眠差的狀況。

陰虛體質耐冬、不耐夏,大多不耐受暑、熱和燥邪。

因為陰不足,導致體內的陽相對較多,因此保養關鍵在於「養陰清熱」。

(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飲食調養飲食方面要避免烤炸、辛辣等上火的食物,少喝甜品飲料、多喝水,多吃養陰的食物,如梨子、山藥、荸薺、蓮子、百合、木耳、銀耳、枸杞、蜂蜜等。

陰虛體質適合的食物。

(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穴道按摩用手輕輕揉按或洗澡時用熱水沖足踝的太溪穴,都可以達到效果。

(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若有睡眠問題,可以針對頭頂的百會穴和四神聰穴、手腕的神門和內關穴、頸項的安眠穴等,用手指輕輕按壓,不需要太大力,或手掌摩擦即可,有助調理睡眠。

(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另外,調整生活習慣及運動,也對改善陰虛體質有相當大的幫助。

由於陰虛體質者本身已燥熱,不宜再做過於激烈的運動,可選擇輕柔和緩的運動,避免大量流汗。

平常保持輕鬆的心情,不過度煩惱、不輕易生氣,培養能釋放壓力的興趣,每天要有規律且充足的睡眠,睡前避免刺激性飲食。

最後還是要提醒,留心身體變化,養成規律生活習慣,依醫師判定的體質適當調理,偏頗體質也可以變健康,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本文作者為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許雅婷)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偏頗體質 穴道按摩 陰虛體質 燥熱 台北慈濟醫院 位在新北市新店區的台北慈濟醫院,內科系、外科系及專科等中西醫科別完備,還有針對不同病症開設的醫療中心與跨科別特殊照護聯合門診,具尖端醫療器材與高水準醫療技術,是醫療人文與專業技術兼具的準醫學中心。

素食腎友更容易貧血?如何從植物食材中補鐵?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來吧!一個抗疫護理師的告白 運動營養大哉問》增肌減脂的黃金三角:運動強度、何時吃、吃什麼 缺一不可 更多文章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2022康健癌症趨勢論壇】乳癌精準治療新趨勢之乳房重建:妳可以期待更多 熱門文章 1. 確診居隔7天夠嗎?隔離期滿快篩陽可出門?專家4點建議 4. 擔心自己肚子太大嗎?3招甩開腹部贅肉! 2. 國外研究:吃蔬果、魚類的女性皺紋較少 5. 確診後怎麼吃?營養師傳授親身經驗,這樣吃降低發炎、快速恢復免疫力 3. 每天吃20克堅果 能降低早逝風險! 6. 一張老照片背後,我的單親媽媽故事:從秀場到菜市場,她都帶著我這個拖油瓶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運動項目 樂活小學堂/3個動作,核心肌群躺著練! 最新專題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散光?老花?徵的就是你?|博士倫隱形眼鏡一副解決,幫你找回清晰好視力 只動不吃比只吃不動,肌肉流失更快!吃對營養,運動增肌更有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