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年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中國歷史年表
按年份列出的历史事件
語言
監視
編輯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1年11月25日)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內容。
完成修改時,請移除本模板。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1年2月27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中國歷史年表"—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註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傳說時代(三皇五帝)
新石器時代(黃河文明、長江文明)
夏前21世紀–前17世紀
商前17世紀–前11世紀
周前11世紀︱前256
西周前11世紀–前771
東周前770–前256
春秋前770–前476
戰國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7西楚前206–前202
漢前202︱220
西漢前202–9
新9–23
更始政權23–25東漢25–220
三國220–280
魏220–266
蜀漢221–263
吳229–280
晉266–420
西晉266–316
東晉317–420
五胡十六國304–439
南北朝420︱589
宋420–479
北魏386–534
齊479–502
梁502–557西梁555–587
西魏535–557
東魏534–550
陳557–589
北周557–581
北齊550–577
隋581–619
唐618–907武周690–705
五代十國907︱979
後梁907–923
十國(吳、南唐吳越、閩前蜀、後蜀荊南、楚南漢、北漢)902–979
遼(契丹)916–1125西遼1124–1218
定難軍881–982西夏1038–1227
後唐923–937
後晉936–947
後漢947–951
後周951–960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金1115–1234
大蒙古國1206–1635元1271–1368北元1368–1388
明1368–1644南明1644–1662
後金1616–1636清1636–1912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至今
中華民國臺灣時期1949至今
相關條目
中國史學史
中國歷史年表
中國朝代
中國首都
中國語言
藝術史
經濟史
教育史
科技史
法制史
新聞史
軍事史
水軍史
中國歷史年表閱論編
中國歷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目次
1傳疑時代
1.1夏朝
2商周
2.1商朝
2.2西周
2.3東周(春秋)
2.4東周(戰國)
3秦漢
3.1秦朝
3.2楚漢爭霸(西楚)
3.3西漢
3.4新朝
3.5東漢
4魏晉南北朝
4.1三國
4.2西晉
4.3東晉/十六國
4.4南北朝
5隋唐五代
5.1隋朝
5.2唐朝
5.3五代十國/契丹(遼)
6宋遼金夏
6.1北宋/遼/西夏
6.2南宋/金/西夏
7元明清
7.1元朝
7.2明朝
7.3清朝
8當代中國
9參見
10註釋
11參考資料
12外部連結
傳疑時代編輯
此條目內容疑欠準確,有待查證。
請在討論頁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若此條目仍有爭議及準確度欠佳,會被提出存廢討論。
夏朝編輯
約前2070年:大禹建夏。
[古1]
約前2031年:太康失國。
[古2]
約前1967年:寒浞攝政。
[古3]
約前1927年:少康復國。
[古4]
約前1889年:杼攻東夷。
[古5]
約前1747年:不降西征。
[古6]
約前1617年:商湯革命,夏亡。
[古7]商周編輯
主條目:商朝歷史年表
商朝編輯
約前1600年:成湯之治。
[古8]
約前1419年:周人服商。
約前1370年:九世之亂。
[古9]
約前1286年:盤庚中興。
[古10]
約前1192年:武丁中興。
[古11]
約前1046年:牧野之戰,商亡。
[古12]西周編輯
主條目:西周歷史年表
約前1042年:周成王元年,周公攝政,引發三監之亂。
[古13]
約前1039年:周公營建東都洛邑。
[古14]
約前899年:周懿王元年,鄭國的天亮了兩次(日食)。
[古15]
約前842年:都城發生國人暴動,周厲王逃離至彘。
[古16]
前841年:召穆公、周定公共同行政(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政[古17]),號稱共和。
[古18]
前771年:申侯聯合西方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鎬京,殺周幽王,周平王繼位。
[古19]
前770年:周平王向東遷都至洛邑。
[古20]東周(春秋)編輯
主條目:春秋歷史年表
前722年:鄭莊公平定共叔段之亂。
時為魯隱公元年,史書《春秋》編年始於此。
[古21][註1]
前720年:周平王、鄭莊公互派兒子為人質,周天子地位大為降低。
[古22]
前707年:周桓王率諸侯軍隊伐鄭,被鄭莊公打敗且肩膀中箭,諸侯爭霸時代開始。
[古23]
前704年:楚武王熊通稱王,為諸侯稱王之始。
[古24]
前685年:齊桓公立,管仲相齊,實施變法。
[古25]
前656年:齊桓公率諸侯聯軍迫楚國簽訂召陵之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古26]
前632年: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後會盟於踐土,成為中原霸主。
[古27]
前627年:秦、晉會戰於殽,秦全軍覆沒。
[古28]其後秦轉向西發展,稱霸西戎。
[古29]
前597年:楚、晉會戰於邲,楚大勝。
[古30]
前579年:宋大夫華元調和晉、楚,為第一次弭兵會盟。
[古31]
前546年:宋大夫向戌邀晉楚和各諸侯國舉行第二次弭兵會盟,晉楚之間維持數十年和平。
[古32]
前506年:吳王闔閭以伍子胥為將,統兵伐楚,攻進楚都郢。
[古33]
前497年:孔子周遊列國始。
[古34]
前496年:吳軍伐越,闔閭戰敗並因傷而亡。
[古35]
前494年:吳王夫差興兵敗越,越王勾踐求和。
[古36]
前473年:越王勾踐消滅吳國,夫差自殺[古37]。
勾踐與齊晉會盟於徐,為春秋最後一個霸主[古38]。
東周(戰國)編輯
主條目:戰國歷史年表
前453年:晉國氏族韓、趙、魏三家盡滅智氏,瓜分其地。
[古39]
前434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
韓、趙、魏瓜分晉國,只留絳與曲沃兩地。
[古40]
前409年:魏伐秦,築臨晉、元裏。
[古41]
前408年:魏伐中山[古42]。
魏伐秦,至鄭而還,築雒陰、合陽[古43]。
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韓、趙、魏為諸侯。
司馬光《資治通鑒》所載始於此年。
[古44][註2]
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取代姜氏齊國。
[古45]
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太公香火斷絕,田氏併其食邑。
[古46]
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施變法。
[古47]
前354年:魏軍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求救於齊,齊孫臏引兵圍攻魏都大梁,又在桂陵大敗魏軍。
[古48][註3]
前344年:魏侯召集逢澤之會,率諸侯朝見周天子,為中原諸侯首先稱王者。
[古49][古50]
前343年:魏發兵攻韓,韓求救於齊。
[古51][古52]
前342年:齊在馬陵之戰大敗魏軍,魏將龐涓兵敗自殺。
[古53]
前340年:秦拜衛鞅為商君。
[古54]
前318年:函谷關之戰,韓、趙、魏、楚、燕五國被秦軍擊退。
[古55]
前314年:燕國內亂,齊國佔領燕國,後退兵。
[古56]
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
[古57]
前296年:齊、韓、魏、趙、宋、中山六國聯兵攻秦,秦割地予韓、魏以求和。
[古58]
前287年:趙、魏、韓、燕、楚五國聯兵攻秦,秦被迫割地給趙、魏以求和。
前286年:齊國攻滅宋國。
[古59]
前284年:燕、秦、韓、趙、魏五國聯兵攻齊,燕軍陷齊都臨淄[古60]。
齊失七十餘城,只餘莒和即墨[古61]。
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攻陷楚國黔中,楚國割讓漢北及上庸予秦。
[古62]
前279年:楚國於鄢之戰敗於秦軍。
[古63]
前278年:
秦將白起攻陷楚都郢,楚遷都至陳[古64]。
楚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古65]。
即墨守將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復國,但國力已衰。
[古66]
前271年:范雎向秦昭王獻「遠交近攻」之策。
[古67]
前262年:秦伐韓,切斷上黨郡與韓都新鄭的聯繫。
上黨求救於趙,趙派老將廉頗率軍聲援。
[古68]
前260年:秦將白起在長平之戰大敗趙軍,坑殺40萬降卒。
[古69]
前258年:魏信陵君[古70]、趙平原君[古71]、楚春申君[古72]於邯鄲城下大破秦軍;後信陵君率五國之兵於函谷關再勝秦軍[古73]。
前256年:周赧王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秦王怒而攻周,西周公投降。
同年赧王卒,周民東亡,周朝滅亡。
[古74]
前249年:秦相呂不韋帶兵滅位於鞏邑的東周公。
[古75]
前241年:韓、魏、趙、衛、楚五國聯兵擊秦,秦國反擊[古76]。
楚再遷都至壽春以避秦軍[古77]。
前230年:秦滅韓。
[古78]
前228年:秦滅趙。
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古79]
前225年:秦滅魏。
[古80]
前223年:秦滅楚。
[古81]
前222年:秦滅燕、越、代。
[古82]
前221年:秦滅齊,統一中原。
[古83]秦漢編輯
主條目:秦漢三國歷史年表
秦朝編輯
前221年:秦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同年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
[古84]
前219年:秦始皇舉行封禪大典。
[古85]
前215年:秦始皇命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佔領河套地區。
[古86]
前213年:秦始皇焚毀天下詩、書、百家語和非秦國史書。
[古87]
前212年:秦始皇在咸陽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古88]
前210年:秦始皇亡於東巡[古89]。
宦官趙高與丞相李斯擁立次子胡亥,假詔賜死長子扶蘇[古90]。
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起義」,號為張楚,各地紛紛響應。
[古91]
前208年:趙高陷害李斯,腰斬於咸陽,夷三族。
趙高為相。
[古92]
前207年:項羽率楚軍於鉅鹿大破秦軍[古93]。
同年劉邦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秦亡[古94]。
楚漢爭霸(西楚)編輯
前206年:項羽尊楚懷王熊心為楚義帝[古95]。
十二月,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諸侯[古96]。
劉邦被封為漢王[古97]。
前206年:韓信領軍暗渡陳倉大敗章邯。
[古98]
前205年:項羽率西楚軍於彭城擊潰漢軍。
[古99]
前203年:漢立韓信為齊王。
[古100]
前202年:漢軍包圍楚軍於垓下[古101],項羽突圍後於烏江自刎而死[古102]。
西漢編輯
前202年:漢王劉邦即皇帝位,是爲漢高祖[古103]。
韓信被改封為楚王。
[古104]
前200年:漢高祖率漢軍北伐匈奴,被圍困於白登七天,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險。
[古105]
前196年:陽夏侯陳豨及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被平定[古106][古107]。
韓信及梁王彭越被殺,激起消滅異姓王風潮[古108]。
前154年:吳王劉濞等七個地方諸侯王聯合起兵叛變,史稱七國之亂,為太尉周亞夫率軍平定。
[古109]
前140年:是歲為漢武帝「建元」元年,是中國帝王使用年號之始。
[古110][古111][註4]
前140年:漢武帝採儒生董仲舒之議,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古112][古113][今1]
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十三年後返國。
[古114][古115]
前127年:衛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隴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
[古116]
前121年:霍去病擊匈奴,收復河西走廊,設酒泉及武威二郡。
後又分割為張掖、敦煌二郡。
[古117]
前119年:漢武帝頒布算緡令,後又頒布告緡令,徵收財產稅。
[古118][古119]
前118年:漢武帝改革幣制,廢除半兩錢,改行五銖錢。
[古120]
前91年:《史記》成書[古121]。
巫蠱之禍[古122]。
前89年:漢武帝下輪台罪己詔。
[古123]
前60年:漢宣帝正式設立西域都護府。
[古124]
前33年:昭君出塞。
[古125]
前8年:王莽繼任大司馬大將軍。
[古126]
6年:王莽立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自稱「攝皇帝」或「假皇帝」。
[古127]
8年:王莽篡漢,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新。
[古128][古129]新朝編輯
9年:王莽改制。
[古130]
17年:綠林軍興起於荊北。
[古131]
18年:赤眉軍興起於青徐地區。
[古132]
23年:昆陽之戰王莽被殺,新朝滅亡[古133]。
劉玄為更始帝,國號仍為漢,史稱玄漢[古134]。
25年:劉玄投降赤眉軍後被殺[古135]。
劉秀為漢光武帝,國號仍為漢,史稱東漢或後漢[古136]。
東漢編輯
35年:馬援擊破先零羌於臨洮(今甘肅岷縣)。
[古137]
37年:東漢統一戰爭結束。
[古138]
43年:馬援平定交阯反叛(今越南中部)。
[古139]
74年:班超出使疏勒[古140]。
耿秉、竇固等出兵西域[古141]。
89年:南匈奴與漢朝聯軍大破北匈奴,迫使其西遷。
[古142]
92年:漢和帝與宦官鄭眾密謀鏟除外戚竇憲,宦官干政始。
[古143]
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安息西界而還。
[古144]
166年:第一次黨錮之禍。
[古145]
168年:第二次黨錮之禍。
[古146]
184年:張角於鉅鹿、廣宗起兵反漢,黃巾之亂爆發。
189年:漢靈帝崩後,何進引董卓入京,董卓廢帝,各地軍閥舉兵反董卓。
190年:董卓挾帝遷都長安,群雄割據的局面開始。
191年:劉表擊敗孫堅。
袁紹擊敗韓馥。
192年:呂布殺董卓。
董卓餘部李傕、郭汜等佔領長安。
196年:曹操挾漢獻帝到許昌。
197年:袁術稱帝。
張繡詐降擊敗曹操。
198年:曹操消滅了呂布的勢力。
199年:袁紹消滅了公孫瓚的勢力。
200年:曹操於官渡之戰擊敗袁紹軍。
207年:曹操統一北方。
208年:孫權、劉備聯軍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
211年:曹操討伐漢中張魯。
韓遂,馬超反曹。
214年:劉璋投降,劉備入主益州。
220年:漢獻帝被迫禪位,曹丕篡漢自立,改國號「魏」,史稱「曹魏」,東漢亡。
魏晉南北朝編輯
主條目:晉十六國南北朝歷史年表
三國編輯
221年:劉備於成都稱帝,國號仍為「漢」,史稱「蜀漢」。
222年:劉備戰敗於夷陵之戰,孫權取得大部分荊州。
223年:劉備病歿,諸葛亮輔佐其子劉禪,並與孫權恢復同盟。
225年:蜀漢諸葛亮平定南中叛軍,雍闓等被殺,孟獲投降。
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229年:孫權於建業稱帝,國號吳。
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同年病死於五丈原。
240年:蜀漢大將姜維第一次北伐。
249年:曹魏大臣司馬懿發動政變,史稱高平陵之變,誅宗室曹爽。
262年:姜維最後一次北伐。
263年:曹魏滅蜀漢。
264年:滅蜀元勳鍾會及姜維叛變,被司馬昭平定,鍾會及姜維被殺。
266年:司馬炎篡魏自立,國號晉,曹魏滅亡。
280年:晉滅吳,統一中國。
三國時期結束。
西晉編輯
279年,司馬炎下令六路晉軍攻吳。
280年,吳主孫皓出降,吳亡。
291年,惠帝皇后賈南風唆使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開啟八王之亂。
296年,氐族人楊茂搜率部落遷至仇池,稱王,史稱「前仇池」。
300年,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子張寔守土保境,中原百姓紛紛前來避亂。
張氏雖然接受東晉封號,但與東晉相距萬里,實際上也是一個割據政權。
304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稱漢王。
同年氐族李雄在益州稱成都王。
306年,李雄稱帝,國號「成」。
同年晉東海王司馬越消滅其他對手,控制朝政,毒死惠帝,立懷帝,八王之亂結束
307年,慕容廆稱前燕單于,開始割據,以龍城(今遼寧朝陽)為國都,招徠中原地區的漢族流民,組織屯田墾荒。
308年,劉淵稱帝,建都平陽,國號「漢」。
310年,劉淵死,劉聰即位。
311年,漢帝劉聰攻陷洛陽,擄晉懷帝司馬熾,放火焚宮,屠殺官民,史稱「永嘉之禍」。
313年,祖逖受命為豫州刺史,率部屬北渡長江。
316年,晉愍帝投降被殺,西晉滅亡。
東晉/十六國編輯
317年,琅邪王司馬睿在建康稱晉王。
318年,司馬睿即帝位,為晉元帝。
319年,漢帝劉曜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
同年石勒稱趙王,史稱「後趙」。
320年,涼州牧張茂建年號永元,已成為實質獨立政權。
321年,晉元帝派戴淵為征西將軍,以監督祖逖。
同年祖逖激憤患病而亡。
322年,王敦起兵攻陷建康,史稱「王敦之亂」。
同年石勒南進,再佔黃河以南之地。
329年,後趙滅前趙。
337年,慕容皝稱燕王,史稱「前燕」。
338年,成帝李壽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
同年代王拓跋什翼犍自立,國號「代」。
342年,前燕擊敗了後趙的二十萬大軍,建都龍城。
345年,涼州張駿稱涼王,都姑臧,國號「涼」,史稱「前涼」。
346年,東晉桓溫討伐成漢。
347年,東晉桓溫滅成漢。
350年,氐族人苻洪佔據關中,稱三秦王,不久為後趙毒殺。
同年冉閔奪後趙政權稱帝,國號「魏」,建都鄴,史稱「冉魏」。
351年,苻健稱帝,定都長安,國號「大秦」,史稱「前秦」。
352年,前燕殺冉閔,攻破鄴都,冉魏亡。
354年,東晉桓溫北伐前秦,苻健採用堅壁清野戰術,打敗晉軍,桓溫缺糧撤退。
356年,東晉桓溫擊潰河南姚襄,收復洛陽,修謁皇陵。
369年,東晉桓溫討伐前燕,初勝,後為燕將慕容垂敗於枋頭。
370年,前秦擒慕容暐,滅前燕。
371年,前秦滅前仇池。
373年,前秦攻取東晉梁、益二州,西南夷邛、筰、夜郎皆歸附於秦。
376年,前秦滅前涼;同年,乘鮮卑拓跋氏衰亂之際,進兵滅代,統一北方。
383年,前秦將領呂光討平西域。
同年前秦出兵伐晉,大敗於淝水,史稱「淝水之戰」。
384年,前秦原前燕降將慕容垂自稱「燕王」,廢除前秦年號,建立後燕。
北地長史慕容泓自稱濟北王,建立西燕;苻堅派子苻叡及羌人將領姚萇出兵討伐西燕,大敗。
姚萇逃到渭北,建立後秦。
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重建代國;不久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同年呂光稱大將軍、涼州牧。
後燕、後秦、西燕皆先後稱帝。
389年,呂光稱三河王,後改稱天王,史稱「後涼」。
394年,後燕滅西燕。
395年,後燕伐北魏,大敗於參合陂。
399年,拓跋珪稱帝,為魏道武帝。
同年後秦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
403年,東晉桓玄篡位稱帝,建國桓楚。
404年,劉裕舉兵討伐桓玄,桓玄敗走蜀地,途中被殺。
405年,劉裕肅清桓氏勢力,迎晉安帝復位,掌控朝廷。
407年,漢人馮跋滅後燕,擁立高雲為天王,建都龍城,國號仍用「燕」,史稱「北燕」。
同年匈奴人赫連勃勃自稱大夏天王、大單于,建立大夏政權。
409年,高雲被部下所殺,馮跋平定政變後即天王位於昌黎。
417年,東晉破長安,姚泓降,後秦亡。
417年,大夏取長安,稱帝。
420年,劉裕廢晉恭帝自立,建國號「宋」,史稱「劉宋」或「水宋」。
東晉亡,進入「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編輯
431年,夏主赫連定滅西秦;欲渡黃河擊北涼遭吐谷渾襲擊,兵敗被俘,夏亡。
436年,北魏滅北燕。
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方。
477年,宋將軍蕭道成弒帝劉昱,擁立宋順帝,獨攬朝政。
479年,蕭道成篡位,建國號「齊」,史稱齊高帝,劉宋亡。
485年,北魏孝文帝依漢人李安世之議,頒布均田令。
502年,齊宗室蕭衍篡位,建國號「梁」,史稱梁武帝,南齊亡。
510年,梁實施大明曆。
512年,原平代縣地震,5310人死亡,2722人受傷。
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與權臣高歡關係決裂,逃到關中投奔宇文泰。
高歡在鄴城擁元善見為帝,是為東魏。
其後宇文泰殺元修,在長安立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
548年,東魏降將侯景勾結梁京城守將蕭正德,舉兵謀反,史稱「侯景之亂」。
550年,高歡的兒子高洋建立北齊,東魏亡。
551年,侯景自立為漢帝。
552年,陳霸先、王僧辯先後擊敗侯景,侯景為部下所殺。
553年,梁湘東王蕭繹繼位於江陵,為梁元帝。
554年,蕭詧引西魏軍攻陷江陵,殺害梁元帝。
555年,蕭詧稱帝,並對西魏稱臣,史稱「後梁」。
557年,梁權臣陳霸先篡位,建國「陳」,史稱•陳武帝,南梁亡。
同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建立北周,西魏亡。
577年,北周軍攻佔鄴城,高緯逃亡被擒,北齊亡。
580年,北周外戚楊堅自稱大丞相。
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史稱隋文帝,北周亡。
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愷興建廣通渠。
587年,隋滅後梁。
588年,隋起兵伐陳。
589年,隋軍攻入建康,陳叔寶被俘,南陳亡。
隋唐五代編輯
主條目:隋唐五代十國歷史年表
隋朝編輯
581年,突厥沙缽略可汗舉兵入侵隋朝。
583年,隋軍分八路北伐突厥。
598年,高句麗襲擊遼西,隋文帝派漢王楊諒迎戰,敗於高句麗。
599年,東突厥突利可汗戰敗降隋。
602年,隋征服越南前李朝,北越南地區納入版圖。
604年,隋煬帝派楊素、宇文愷於洛陽興建東都。
605年,遷都洛陽。
同年隋煬帝開鑿通濟渠。
同年隋將韋雲起率突厥兵大敗契丹。
611年,西突厥處羅可汗降隋。
612年,隋煬帝發兵討伐高句麗,大敗。
613年,隋煬帝再次發兵征討高句麗,因楊素子楊玄感謀反,退兵回國鎮壓。
614年,隋煬帝三度發兵征討高句麗,嬰陽王遣返楊玄感同黨斛斯政,隋因而撤軍。
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弒煬帝。
同年李淵受隋恭帝楊侑禪讓,建立唐朝。
619年,王世充廢他所擁立的另一位隋恭帝楊侗,隋亡。
同年王世充自立為帝,建國號「鄭」。
唐朝編輯
620年,李世民擊敗入侵河東的劉武周、宋金剛。
同年洛陽鄭帝王世充與河北夏帝竇建德結盟抗唐。
622年,李世民擊潰鄭、夏聯軍,俘竇建德,王世充投降。
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李淵讓位,成為太上皇。
李世民繼位,即唐太宗。
629年,唐將李靖率騎兵攻滅東突厥。
630年,北方各族入貢長安,諸民族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635年,唐將李靖攻佔吐谷渾。
641年,唐派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通婚。
655年,武昭儀被立為皇后。
657年,唐將蘇定方西征攻下西突厥汗國。
664年,武后殺宰相上官儀,權力日盛,與高宗並稱「二聖」。
666年,唐高宗封禪。
668年,唐滅高句麗。
670年,唐與新羅之間的戰爭爆發。
672年,吐谷渾故地為吐蕃所佔。
677年,高句麗舊地為新羅所佔。
690年,武則天廢睿宗,即帝位,改國號「周」,定都洛陽,史稱「武周」。
同年,武則天創殿試。
705年,唐中宗復辟。
710年,金城公主嫁入吐蕃。
同年,韋後與安樂公主謀殺中宗,立李重茂為帝,韋後攝政。
同年,李隆基率禁軍殺韋後等,擁其父睿宗為帝。
712年,唐睿宗傳位於李隆基,是為唐玄宗。
713年,玄宗改元開元。
742年,安祿山為平盧節度使。
同年,李白入長安。
745年,冊封楊貴妃。
751年,唐將高仙芝於怛羅斯戰役敗於阿拔斯王朝與石國聯軍。
752年,楊國忠為相。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756年,安史叛軍入長安,唐玄宗出奔蜀地。
至馬嵬驛,軍士嘩變,楊國忠、楊貴妃被殺。
762年,史朝義自縊,安史之亂平定。
783年,涇原兵變,唐德宗出奔。
787年,貞元劫盟。
791年,吐蕃陷安西都護府,西域自此斷絕。
806年,唐憲宗即位,是為元和中興。
819年,全國節度使服從。
藩鎮割據局面暫告結束。
821年,牛李黨爭始。
841年,唐武宗即位,是為會昌中興。
845年,唐武宗大規模取締佛教。
846年,唐宣宗即位,是為大中之治。
同年李德裕被貶,自此黨爭漸平。
851年,張議潮起義反吐蕃,復十一州歸唐。
被任命為歸義軍節度使。
874年,王仙芝在長垣起兵。
875年,黃巢在冤句起兵,響應王仙芝。
884年,黃巢連敗於李克用、朱溫,後為部下所殺。
893年,錢鏐任鎮海節度使。
902年,大迭烈府夷離堇(軍事首領)領兵40萬伐河東代北,下九郡。
904年,朱全忠殺宰相崔胤,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
906年,十二月,遙輦氏部落聯盟首領痕德堇可汗去世,遺命推選阿保機為汗。
907年,朱溫逼迫唐哀宗禪讓,建國號「梁」,史稱「後梁」。
唐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高季興任荊南節度使。
後梁封錢鏐為吳越王。
五代十國/契丹(遼)編輯
916年,耶律阿保機登基稱「大聖大明天皇帝」,定國號為「契丹」。
917年,南海王劉龑在番禺稱帝,國號「大越」。
918年,大越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
契丹定都臨潢府(巴林左旗)。
920年:創契丹大字。
923年,李存勗在太原稱帝,建國號「唐」,史稱「後唐」莊宗。
同年唐軍攻入汴州,後梁亡。
924年,高季興受封為南平王,成立割據政權,以荊州為首府,史稱「南平」或「荊南」。
925年,後唐莊宗派郭崇韜、李繼岌率軍攻入成都,王衍投降,前蜀亡。
925年,耶律阿保機東征渤海國。
930年,東丹王耶律倍南逃後唐。
932年,西川節度使孟知祥殺東川節度使董璋,取得東川,被後唐明宗封為蜀王。
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
936年,契丹與石敬瑭聯軍攻入洛陽,後唐滅亡。
石敬瑭稱帝,國號「晉」,史稱「後晉」,移都開封。
938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予契丹。
946年,契丹派張彥澤率兵入開封,石重貴投降,後晉亡。
契丹改國號為「大遼」。
947年,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於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
950年,郭威誅隱帝,建都汴,改國號「周」,史稱「後周」。
後漢亡。
951年,南唐將領邊鎬率軍攻楚,佔領長沙,楚滅亡。
馬殷舊將劉言起兵擊敗南唐軍,繼續據有楚地。
952年,王進逵殺劉言,控制楚地。
955年,部將潘叔嗣殺王進逵。
潭州軍府事周行逢進軍朗州殺潘叔嗣,被後周任命為武平節度使,控制楚地。
後周攻佔後蜀之秦、階、成、鳳四州。
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謊報兵情,藉口領兵到陳橋驛發動兵變,奪取後周帝位,建國號「宋」。
宋遼金夏編輯
主條目:宋遼金夏歷史年表
北宋/遼/西夏編輯
962年,周行逢死,子周保權繼位,部將張文表起兵反叛,兵敗被殺。
宋發兵攻佔潭州。
963年,宋軍攻佔江陵,高繼沖投降,荊南亡。
宋軍平定武平。
964年,宋太祖發兵攻後蜀。
965年,孟昶投降,後蜀亡。
970年,宋發兵討伐南漢。
971年,劉鋹投降,南漢亡。
974年,宋發兵討伐南唐。
975年,宋軍攻陷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亡。
978年,錢俶降宋,吳越亡。
979年,宋滅北漢。
宋太宗起兵伐遼,敗於高梁河之戰。
980年,遼景宗耶律賢發兵伐宋,遼軍攻佔瓦橋關後退去。
983年,大遼改國號回「契丹」。
986年,宋發兵伐遼,敗於岐溝關。
1004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
1038年,李元昊稱帝,即夏景宗,定都興州並改稱為興慶府,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山西定襄—忻州一帶發生7.25級地震,造成32308人死亡,5600人受傷。
1042年,宋夏戰爭開始。
1043年,遼興宗以國內西南部的党項叛附西夏為由,於隔年冬率大軍伐夏。
西夏求和不成,採取堅壁清野方式擊潰遼軍。
1044年,宋夏戰爭平息,雙方簽訂慶曆和議,宋朝承認西夏的割據地位。
1059年,夏毅宗參與政事,沒藏訛龐密謀刺殺夏毅宗,後被夏帝誅殺全家。
1066年,契丹再改國號回「大遼」。
1069年,宋神宗任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推動變法。
1081年,西夏內亂之際,宋以李憲為總指揮發動五路伐夏,奪下蘭州。
1082年,宋軍採取碉堡戰術,派徐禧興建永樂城,梁太后趁永樂城新建之初,率30萬大軍包圍攻陷,宋軍慘敗,史稱永樂城之戰。
1099年,夏崇宗親政後採取依附遼朝,與北宋修和的策略,逐年減少戰爭。
1114年,女真族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
1115年,完顏阿骨打於會寧府建都立國,國號「大金」。
1119年,宋江聚眾在梁山泊起事。
前郭卡拉木地震,數千人死亡。
1120年,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事。
1121年,宋軍生擒方臘,送往汴京誅殺。
宋江戰敗被俘。
1122年,宋軍平定方臘餘黨。
1125年,遼天祚帝被俘,遼國亡。
耶律大石率軍西行,於西域建立西遼。
金朝西夏夾攻北宋,西夏佔領天德軍、雲內等地。
1126年,宋地被金朝強佔,並且被強索河東八館之地。
金朝為了補償西夏,同意佔領陝西後將橫山地區歸還,但又違約。
1127年,金兵攻陷宋都汴京,擄走宋帝徽、欽二宗,史稱「靖康之變」。
金國立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32天後張邦昌自行退位。
宋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登基為帝,史稱「南宋」南宋/金/西夏編輯
1129年,完顏宗弼揮軍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
完顏宗弼繼續揮軍南下,高宗乘船出海避難。
宋將韓世忠率八千精兵,堵塞五萬金軍在黃天盪四十八天。
史稱黃天盪之戰。
1130年,劉豫在金授意下即帝位,國號「大齊」,定都大名府,統治金所佔黃河以南地區。
1137年,金廢劉豫為蜀王,齊亡。
1138年,宋金初次協議,南宋取回包含開封的河南、陝西之地。
1140年,金朝撕毀協議,金兵分三路南侵,重佔開封與陝西等地,岳飛在郾城與金兵將領完顏宗弼會戰,力挫金兵,進兵朱仙鎮,收復了黃河以南一帶。
1141年,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宋朝稱臣,並與金以淮河為界。
1161年,金主完顏亮起兵伐宋,被虞允文在采石磯擊退,史稱釆石磯之役。
1206年,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
1208年,韓侂冑被殺,雙方議和,史稱嘉定和議。
1214年,南宋與蒙古協議聯手擊退金軍,南宋可獲河南作回報。
1215年,蒙古攻取金朝首都中都。
1217年,蒙古將中都改名為燕京。
1218年,蒙古滅西遼。
1224年,孛魯率軍從東面攻入西夏,攻陷銀州,夏將塔海被俘。
1227年,蒙古滅西夏。
1234年,蒙古與宋聯軍攻陷蔡州,金哀宗自殺,金末帝死於亂軍中,金亡。
1239年,宋軍收復被蒙古軍佔領的襄陽和其他地區。
1245年,蒙古軍越過淮河以南入侵宋。
1247年,蒙古涼州會盟,吐蕃歸附。
1253年,蒙古滅大理國。
1259年,蒙哥大汗蒙哥親征釣魚城,被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蒙古軍撤退。
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
阿里不哥起兵,和忽必烈爭位。
蒙古發行紙幣中統元寶交鈔。
1260年,蒙古遷都開平。
1263年,蒙古將開平改名為上都。
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
蒙古將燕京改名中都。
1267年,蒙古遷都中都,修建皇城和宮城。
1271年,蒙古改國號為「大元」,蒙古文稱為「大元大蒙古國」,史稱「元朝」。
1272年,元中都改名大都。
1273年,元頒布官修農書《農桑輯要》。
1274年,元第一次征日。
1275年,馬可波羅到達中國。
1276年,元軍入臨安,俘5歲宋帝恭宗。
1279年,宋軍於厓山海域敗於元軍,丞相陸秀夫負幼主趙昺跳海殉國,宋流亡政府亡。
元明清編輯
主條目:元明清歷史年表
元朝編輯
1281年,第二次征日。
1287年,發行紙幣至元通行寶鈔。
1290年,直隸地震,約10萬人死亡。
1291年,頒布法律《至元新格》。
1292年,馬可波羅離開中國。
1303年,元朝和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約和,四大汗國一致承認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洪洞趙城地震,造成200,000到475,800人死亡。
1304年,四大汗國彼此之間約和,蒙古帝國內戰徹底結束。
1307年,在王忽察都興建中都。
1313年,下詔恢復科舉。
1322年,《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元典章》)修成。
1323年,頒布法律《大元通制》,《至元新格》停止使用。
1331年,《經世大典》修成。
1335年,廢止科舉。
1340年,恢復科舉。
1344年,《遼史》、《金史》修成。
1345年,《宋史》修成。
1346年,頒布法律《至正條格》,《大元通制》停止使用。
1351年,韓山童、劉福通發動紅巾之亂。
1359年,紅巾軍攻陷上都,焚毀宮殿後離去。
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
明軍攻陷大都,元惠宗率宗室、臣僚逃回蒙古草原,國號仍為「大元」,遷都上都,不再統治漢地,史稱「北元」。
明朝編輯
1369年,北元遷都應昌。
1370年,定科舉法。
北元遷都和林。
1373年,頒布大明律。
1380年,丞相胡惟庸被處死,宰相制度自此廢止。
1381年,行里甲制。
1382年,明軍攻取雲南,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自殺。
1384年,再定科舉取士制。
1387年,《魚鱗圖冊》問世。
明軍攻取東北,元軍統帥納哈出降明。
1388年,天元帝內亂中被殺,此後北元去國號滅亡(清修《明史》說法為1402年),為韃靼所取代。
1398年,明太祖死,明惠帝即位。
1399年,靖難之役始。
1402年,燕軍攻克南京,建文帝失蹤,方孝孺被殺;燕王即位,是為明成祖。
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1407年,《永樂大典》問世。
1420年,北京設東廠。
1421年,遷都北京。
1424年,明成祖駕崩,明仁宗、明宣宗父子相繼即位,開啟「仁宣之治」。
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軍也先俘虜。
同年,于謙與北京抵禦瓦剌入侵。
1490年,慶陽流星雨事件,砸死1萬人。
1502年,《大明會典》問世。
1506年,王陽明被貶貴州。
1519年,王陽明平定寧王宸濠之亂。
1550年,庚戌之變。
1562年,嚴嵩遭罷免。
1556年,嘉靖大地震,死亡83萬人。
1557年,葡萄牙獲澳門居住權。
1563年,俞大猷、戚繼光於福建破倭寇。
1566年,海瑞因非難嘉靖帝入獄。
同年嘉靖帝駕崩,隆慶帝奉遺詔命海瑞出獄。
1570年,俺答封貢。
1572年,高拱遭罷免,張居正為首輔,推行改革。
1578年,李時珍《本草綱目》問世。
1583年,申時行任首輔。
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朝鮮向明朝求援,萬曆朝鮮之役始。
1596年,日本第二次出兵朝鮮。
1601年,義大利耶穌教會傳教士利瑪竇抵達北京。
1615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定八旗制。
1616年,努爾哈赤即帝位,國號大金(後金),定都興京。
1620年,魏忠賢升任秉筆太監,官宦之爭起。
1622年,寧夏固原北部發生7級地震。
1623年,魏忠賢為東廠長官。
1626年,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發生王恭厰大爆炸,造成2萬多人死傷。
1628年,陝西大饑荒,李自成亂起。
1629年,己巳之變。
1633年,山西爆發「明末大鼠疫」,後傳入北京城,導致20餘萬人死亡。
1636年,大金改國號「大清」,皇太極稱帝,清朝建立。
1637年,宋應星著《天工開物》。
1642年,洪承疇降清。
1644年,李自成建國號「大順」,攻陷北京,明亡。
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大順軍。
清攝政王多爾袞與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入主中原。
明鳳陽總督馬士英等擁立福王朱由崧於南京即帝位,為弘光帝。
清朝編輯
康熙帝
雍正帝
1842年鴉片戰爭後,中國與英國在汗華囇號上簽署《南京條約》
1894年一份西方報紙登載日軍在甲午戰爭中執行旅順大屠殺殘害中國人的素描。
[今2]
1645年,剃髮易服。
1645年,隆武紹宗(朱聿鍵)唐王即位福州。
1646年,紹武唐王(朱聿𨮁)即位於廣州。
永曆桂王(朱由榔)即位肇慶。
1650年,鄭成功以金門、廈門為據點抗清。
1658年,鄭成功封延平郡王。
1659年,桂王逃緬甸。
朱舜水歸化日本,和水戶學派往來。
1661年,鄭成功攻台灣,驅荷蘭人。
1662年,吳三桂殺永曆桂王。
1666年,德國耶穌教會傳教士湯若望去世。
1668年,山東郯城發生規模8.5級大地震,壓斃5萬餘人。
1673年,三藩之亂起。
1679年,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夏墊鎮發生8級大地震,是北京附近歷史上發生的最大地震,死亡總數未知,但據估計約有超過45,500人死亡。
1683年,施琅攻台灣,鄭克塽投降。
1695年,山西臨汾發生8級大地震,死亡5萬2600人。
1709年,寧夏中衛發生7級地震,死亡2千多人。
1716年,《康熙字典》問世。
1718年,甘肅通渭發生7.5級地震,死亡40000餘人,傷30000餘人。
1721年,台灣朱一貴舉兵反清失敗。
1723年,驅逐各地基督教傳教士。
1725年,《古今圖書集成》問世。
1735年,《明史》問世。
1739年,寧夏平羅,銀川一帶發生該區有史以來最大的8級地震,壓死5萬多人。
1740年,《大清一統志》問世。
1766年,《大清會典》問世。
1780年,《四庫全書薈要》問世。
1782年,《四庫全書》問世。
1786年,康定-瀘定地震,據當時記載,地震死亡僅430餘人,但因地震堰塞湖所淹沒及壩倒大水沖刷使沿河兩岸村鎮因水災死亡近10萬人。
1787年,台灣天地會林爽文反清。
1796年,白蓮教起義起。
1811年,禁止基督教傳教。
1815年,禁鴉片。
1816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的爆發造成全球性氣溫下降,雲南全省出現嚴重饑荒。
(無夏之年)
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
1842年,中英簽署《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1851年,洪秀全成立太平天國。
1852年,曾國藩組湘軍。
1853年,淮北捻軍起。
1855年,咸豐黃河大改道。
1856年,英法聯軍入侵,第二次鴉片戰爭始。
1858年,清廷簽署中俄、中美、中英、中法的《天津條約》。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
清廷簽署中英、中法、中俄的《北京條約》,英法聯軍之役結束。
1861年,洋務運動開始。
恭親王奕訢設立首個外交機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理衙門)。
慈禧垂廉聽政開始。
1862年,甘陝同治回亂起。
1863年,石達開被殺。
1864年,洪秀全病逝。
天京被湘軍攻破,湘軍進行屠城。
1865年,李鴻章立江南製造局。
1866年,左宗棠設福州船政局。
1872年,太平天國最後一支軍隊覆滅。
1874年,甲戌風災橫過珠江口,先後吹襲香港及澳門,遠至廣州亦受災害,香山縣的死亡人數超過20,000人。
1875年,丁戊奇荒,一場罕見的特大旱災饑荒,造成900萬至1,300萬人餓死。
1876年,沈葆禎聘法國工程師於台南建成億載金城。
左宗棠討伐阿古柏,李鴻章反對無效。
1877年,左宗棠占和闐,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
隨即上疏建議新疆改設行省。
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
1880年春左宗棠在新疆部署兵事。
日本正式吞併琉球,廢除其國王,將琉球改為沖繩縣。
甘肅省武都區發生8級地震,導致大約22000人死亡。
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簽定。
1885年,劉銘傳任台灣省巡撫。
台灣建立行省。
1887年,河南鄭州下汛十堡(今惠濟區花園口鎮石橋村)發生黃河決口,致使200多萬(一說93萬;一說最保守估計150萬;一說700萬)人罹難。
1889年,光緒親政開始。
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推動洋務運動。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始。
日軍在旅順進行大屠殺,超過兩萬人遇害。
唐景崧任台灣省巡撫。
1895年,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
洋務運動失敗收場。
1898年,譚嗣同、康有為戊戌變法。
1899年,道士王圓籙於敦煌石窟第17窟發現大量書畫經卷。
1900年,義和團事變。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庚子戰爭。
1901年,廢八股,用策論。
清廷簽署《辛丑條約》。
1902年,魯迅留日。
1904年,日俄戰爭始。
1906年,廢科舉。
丙午風災侵襲廣東珠江口一帶,肇慶高要的新江雲松嶺文閣上三層完全倒塌,下二層石額破裂,牆壁崩頹。
東莞萬頃沙圍堤崩潰。
1907年,徐錫麟、馬宗漢、秋瑾被捕處死。
1908年,西江水災,傷亡千餘人。
1910年,東北鼠疫,波及69個縣,共死亡6萬餘人。
1911年,黃興廣州起義,黃花崗事件。
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獨立,清朝開始瓦解。
1912年,在袁世凱軟硬兼施的逼迫下,清帝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
當代中國編輯
主條目: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歷史年表、中華民國台灣時期歷史年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年表
中華民國五色旗
1911:4月27日黃花崗起義。
保路運動。
10月10日湖北發生武昌起義,引發辛亥革命。
1912: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京)成立,孫文任臨時大總統。
2月12日溥儀頒布《宣統帝退位詔書》,清朝亡。
袁世凱於北京就任第二屆臨時大總統。
1913:候任國務總理宋教仁被殺,革命黨人發動二次革命,遂被北洋軍大敗,袁世凱就任第一屆大總統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爆發。
9月日本軍隊於山東半島北岸龍口登陸,11月攻占青島。
1915:袁世凱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雲南將領蔡鍔等南部革命家組成護國軍發動護國戰爭。
5月25日中日民四條約簽訂。
中共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創立《青年雜誌》
1916:6月6日袁世凱病逝。
黎元洪就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
10月31日黃興病逝。
1917:府院之爭,張勛擁護溥儀復辟失敗,孫中山廣州建大元帥府發動護法運動。
吳稚暉編《國音字典》。
毛澤東於長沙設新民學會。
1918:魯迅發表小說《狂人日記》,抨擊了中國古代「吃人」的封建思想。
詩人蘇曼殊逝。
中國科學社遷回國內,設在南京高師。
汕頭市發生7.2級大地震,1000人死亡。
1919:五四運動。
蔡元培辭去北京大學校長職。
上海發起中國首次大規模罷工。
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北洋政府曹汝霖遭彈劾免職
1920:爆發京國之爭,教育界做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決議,在學校推廣新國語。
甘肅海原縣發生8.5級大地震,是中國有地震記載中最高烈度地震之一,造成234,117到273,400人死亡。
西北五馬(馬家軍)聯合自治。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1921:1月,第一個「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成立。
7月,郭沫若、郁達夫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創造社。
10月,學衡社成立。
嚴復逝。
孫中山到廣州重建軍政府,稱「非常大總統」、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
外蒙古建立親蘇俄的君主立憲政府,並宣布獨立,而北洋政府未予承認並發布聲明予以譴責。
1922:胡適推行白話文運動。
汕頭市出現強烈颱風,造成6萬到10萬人死亡。
伍廷芳逝。
劉伯明逝
1923:《孫文越飛宣言》發表。
二七大罷工。
孫中山到廣州三建軍政府,準備聯俄容共。
中國青年黨於巴黎創立。
1924: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聯俄容共),黃埔軍校設立,組建北伐軍。
第二次直奉戰爭。
1925:滇桂戰爭。
孫文在北京病逝,廣州國民政府成立。
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被免職。
大理市發生了7.0級地震,5000人死亡
1926:1月4日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三一八慘案。
中山艦事件。
5月1日曹錕宣布下野。
7月9日蔣介石就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
1927: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寧漢分裂、四一二事變、剿共、中共發動南昌起義,展開武裝割據。
王國維自殺,其生前著有《人間詞話》。
籌設中央研究院。
甘肅古浪縣發生了7.6級大地震,死亡4萬餘人。
粵桂戰爭。
1928:湘南暴動。
濟南慘案。
皇姑屯事件。
平江起義。
蔣介石就任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北伐完成,國民政府完成名義上的全國統一。
1929:梁啟超逝。
蔣桂戰爭。
中東路事件。
陝西大旱,80%的縣受災,估計死亡加逃亡人數達300萬。
12月28日古田會議召開。
1930:3月2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市成立。
3月24日汪精衛擔任國民政府主席。
中原大戰。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成立。
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戰爭。
1931:九一八事變,江橋抗戰,東北三省被日本關東軍佔領。
國民政府開始實行《建國大綱》的訓政時期計劃。
中國共產黨在江西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1-1937)。
中國的幾條主要河流如長江、珠江、黃河、淮河等都發生非常巨大的洪水,死亡人數估計到400萬人。
新疆富蘊縣發生了8.0級地震,造成10,000人死亡
1932:一二八事變日本攻占上海。
3月1日《建國宣言》宣布滿洲國成立,溥儀成為滿洲國皇帝。
5月5日淞滬停戰協定簽訂。
1933:長城抗戰。
巴金在成都著《家》、《春》、《秋》三部曲。
中央將北平故宮博物院重要古物南遷。
國聯十九國委員會反對承認滿洲國,日本抨擊國聯。
福州發生閩變事件,成立「中華共和國」(1933-1934)。
四川茂縣疊溪鎮發生了7.5級大地震,近10,000人死亡。
1934:推行新生活運動。
中國工農紅軍放棄瑞金及井岡山根據地,長征開始。
沈從文著《邊城》。
考古學家黃文弼著《高昌陶集》
1935:中共舉行遵義會議(毛澤東逐漸進入黨的核心)。
夏鼐等發掘殷墟。
《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發表。
一二·九運動。
1936:兩廣事變。
張學良與楊虎成發動西安事變,兵諫蔣中正以求共同抗日,事變後張學良遭蔣中正軟禁直至晚年。
魯迅逝,章炳麟逝,胡漢民逝。
1937: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國共第二次合作,成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淞滬會戰,8月14日中日首次空戰,獲814空軍大捷。
南京保衛戰中國大敗,隨後日軍發動南京大屠殺殺害約30萬平民,十年建設(1928-1937)結束
1938:中國軍隊在台兒莊殲滅日軍一萬餘人。
日軍攻占聊城。
3月28日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成立。
武漢會戰。
國民政府遷都陪都重慶,組重慶國民政府。
1939:日軍轟炸重慶、潼關、洛陽、襄陽、西安、宜昌、泉州、成都等地。
裴文中發現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9月,為紀念淞滬會戰中日首次空戰814空軍大捷,國民政府正式下令8月14日為空軍節。
天津發生大水災。
1940:3月30日汪精衛於南京成立傀儡政權,發表《和平建國十大政綱》。
5月1日棗宜會戰開始。
12月30日延安新華廣播電台開始播音。
1941:皖南事變。
太平洋戰爭(1941-1945)起。
12月9日國民政府對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及日本帝國宣戰;「滿洲國」對美、英宣戰。
陳納德「飛虎隊」入華作戰。
1942: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起,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
5月15日浙贛會戰開始,5月28日金華淪陷。
1943:1月9日南京汪精衛政府向英國美國宣戰,日、汪聯合發表《日華共同宣言》、締結《交還租界及撤廢治外法權協定書》[1]:7031。
中、美、英三盟國在開羅發表對日作戰的開羅宣言。
1944:豫湘桂會戰。
盟軍轟炸機首次從成都起飛轟炸日本本土及日軍佔領區,共1614架次。
11月10日汪精衛去世。
1945:抗日戰爭結束、國共和談後簽訂雙十協定。
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代表同盟國在南京市接受日軍投降。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宣布承認外蒙古獨立,並隨後表示支持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五華山事件
1946:1月5日承認外蒙古獨立。
國共內戰起。
詩人聞一多被殺。
《中華民國憲法》通過。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簽訂。
1947:北塔山事件。
魯南戰役。
中華民國國軍攻入延安。
《中華民國憲法》公布實施。
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
1948:蔣中正當選行憲後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
金圓券風暴。
蔣中正親自下令查封上海《觀察》雜誌和逮捕《觀察》工作人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過三大戰役殲滅國軍主力,國共雙方軍事實力反轉。
五星紅旗
1949:蔣中正「下野」。
紫石英號事件中華民國先遷都廣州,隨後解放軍攻占南京,再遷都重慶,接著在不足半月內遷都成都。
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台灣省戒嚴令。
美軍放棄青島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金門古寧頭戰役。
中華民國政府遷都臺北。
發行新台幣,取代舊台幣。
西南戰役。
1950:朝鮮戰爭(1950-1953)爆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
陳儀在台北被處決。
1951:日本與美國等48國簽訂《舊金山和約》,聲明放棄對台灣、澎湖的主權。
和平解放西藏。
1952:劉青山、張子善被執行槍決,引發了三反五反運動的高潮。
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在臺北簽訂。
7月25日澳門關閘衝突。
195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
7月16日東山島戰役。
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
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4:長江洪水。
蔣中正當選第二任中華民國總統。
九三炮戰。
7月23日國泰航空民航客機遭解放軍空軍擊落。
1955:一江山島戰役。
台山列島海戰。
大陳島撤退。
4月11日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7月1日全國開展「肅反運動」。
1956:2月1日《人民日報》公布第一批230個簡化字。
5月2日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
4月25日毛澤東作《論十大關係》講話。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國立清華大學在台復校。
1957:整風運動。
反右運動。
5月7日美國鬥牛士飛彈部署台灣。
5月24日美國駐台北大使館遭群眾破壞。
1958:大躍進(除四害)。
黃河洪水。
8月23日金門炮戰。
9月2日中央電視台開播。
10月4日台北中興橋通車。
國立交通大學在台復校。
1959:藏區騷亂,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
7月2日廬山會議召開。
台灣中南部八七水災。
空喀山口事件。
1960: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問中華民國台灣。
台灣中橫公路正式通車。
東風一號,第一枚近程飛彈發射成功。
1961:台灣第一座核子反應爐建成。
8月15日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雞至鳳州段通車運營。
10月2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中華民國未出席。
1962: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作自我批評。
中印邊境戰爭。
10月12日中朝邊界條約簽訂。
台灣電視公司開播。
胡適逝世。
1963:全國開展學雷鋒活動。
四清運動。
8月海河特大洪災。
九評蘇共。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
1964:湖口兵變。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麥克阿瑟公路通車。
6月14日石門水庫峻工典禮。
1965:3月5日陳誠逝。
6月30日美援中止。
八六海戰。
9月1日西藏自治區成立。
11月10日姚文元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1966:文化大革命開始。
紅八月(「破四舊」,八二三事件老舍自殺身亡)此後毛主席曾八次接見來自中國各地的紅衛兵。
北部橫貫公路通車。
白崇禧逝。
1967:二月抗爭。
青海二二三事件。
6月17日首枚氫彈爆炸。
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
10月17日溥儀逝世。
1968:七里沁島事件。
10月31日劉少奇被開除黨籍。
12月22日毛澤東發起上山下鄉運動。
1969:2月24日遠東航空104號班機空難。
尼木事件。
珍寶島事件。
10月31日中國電視公司開播。
11月12日劉少奇去世。
1970:泰源事件。
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
4月25蔣經國在美國遭槍擊。
12月26日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1971:3月26日澎湖跨海大橋通車。
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代表,取代中華民國行使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九一三事件。
1972:尼克森訪華,發表《中美聯合公報》。
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和國發表《中日聯合聲明》,建立外交關係。
1973:2月6日四川爐霍大地震。
7月16日計劃生育領導小組成立。
8月26日第一台每秒鐘運算100萬次的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試製成功。
1974:1月18日江青、王洪文等發起「批林批孔運動」。
1月19日西沙之戰。
2月22日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的理論。
1975:鄧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2月4日海城大地震。
4月5日蔣中正逝世。
沙甸事件。
河南「75·8」水庫潰壩。
廣東八四海難。
11月29日第一次回收衛星成功。
1976:1月8日周恩來逝世。
四五運動。
7月6日朱德去世。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9月9日毛澤東逝世。
10月6日懷仁堂政變,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7:2月18日伊犁農墾局六十一團場禮堂火災。
7月16日中共十屆三中全會召開,鄧小平復出。
9月19日鄧小平提出「撥亂反正」。
12月10日恢復高考。
1978:1月1日《新聞聯播》首次播出。
真理標準大討論。
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理論。
蔣經國當選第六任中華民國總統。
1979: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和國建交。
對越自衛反擊戰。
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停止炮擊金門。
5月16日林毅夫叛逃。
12月10日美麗島事件。
1980:中正紀念堂完工。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
9月10日趙紫陽接替華國鋒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1981:《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通過
1982: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突破10億。
1983:中國民航296號航班劫機事件
1984:蔣經國當選第七任中華民國總統。
1985:中國民航5109號班機空難
1986:李遠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八六學潮。
1987:解除台灣省戒嚴令,開放報禁、黨禁、大陸探親。
《中葡聯合聲明》
1988:蔣經國逝。
赤瓜礁海戰。
滬杭鐵路列車相撞。
中國民航301號班機空難。
9月29日首枚中子彈實彈爆炸。
1989:胡耀邦病逝。
六四天安門事件(八九學生運動)。
趙紫陽被中共中央免去一切職務。
江澤民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國東方航空5510號班機空難。
中國國際航空981號班機劫機事件
1990:李登輝當選第八任中華民國總統。
1991: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992:鄧小平南巡。
李洪志創立法輪功。
韓國與中華人民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
1993:汪辜會談。
新黨成立。
1994:3月31日千島湖事件。
6月6日中國西北航空2303號班機空難。
11月27日阜新市藝苑歌舞廳火災
1995:5月1日開始實行五天工作制。
李登輝訪美。
1996: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
1997:2月19日鄧小平逝世。
7月1日香港回歸。
亞洲金融風暴。
1998:3月17日朱鎔基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
1999:李登輝提出兩國論。
中共鎮壓法輪功。
921大地震。
澳門回歸
2000:武漢航空343號班機空難
2001:南海撞機事件。
天安門自焚事件。
張學良逝世。
北京舉辦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2:中華民國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環球航行。
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SARS)
2003:3月15日胡錦濤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溫家寶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2004:三一九槍擊事件。
陳水扁連任中華民國總統。
11月21日中國東方航空5210號班機空難。
2005:1月8日中越北部灣衝突。
反日示威活動。
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
作家巴金逝
2006:2月27日國家統一綱領終止。
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
百萬人民倒扁運動。
2007:台灣高速鐵路1月5日通車。
曾蔭權當選香港第三屆行政長官。
2008:馬英九當選總統。
汶川大地震。
北京夏季奧運會。
9月27日翟志剛步出神舟七號成為首個太空行走的中國太空人。
2009:哈爾濱舉行第二十四屆冬季大學生運動會。
烏魯木齊七五事件。
八八水災。
2010: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啟動。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
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臺南縣市、高雄縣市、臺中縣市分別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2011: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投入運行。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
深圳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10月10日,中華民國100年國慶。
2012:馬英九當選第13任總統。
第8屆立委選舉。
薄熙來政變。
11月15日,習近平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及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2013:4月20日蘆山地震。
洪仲丘事件。
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臺星經濟合作協定(ASTEP)簽訂。
2014:3月1日昆明火車站恐怖襲擊。
太陽花學運。
7月23日復興航空222號班機空難。
九合一選舉。
2015:2月4日復興航空235號班機空難。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
11月7日兩岸領導人會面。
12月20日深圳滑坡事故。
2016:蔡英文當選總統。
2月8日旺角騷亂。
高雄美濃地震
2017:3月17日高雄三民區下水道火警事故。
815全臺大停電。
8月19日第二十九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在台北開幕。
2018:中美貿易戰。
花蓮地震。
習近平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
宜蘭普悠瑪列車出軌。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2019: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內軟著陸。
中華民國同性婚姻合法化。
武漢新冠疫情爆發。
2020:蔡英文連任中華民國總統。
中國南方水災。
李登輝逝世。
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
宜蘭地震。
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施。
5月22日袁隆平逝。
6月17日神舟十二號發射,三名航天員進駐天和核心艙。
港星吳孟達逝。
11月18日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掛牌成立。
2022:北京舉辦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東航墜機事件。
參見編輯
中國年號列表
朝代歌
中國歷史事件列表
中國制度史年表
諸侯會盟
中國君主列表
中國公主列表
中國皇后及妃嬪列表
中國宰相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年表
中華民國時期君主列表
漢學
中華文明
劍橋中國史
中國古代題材電視劇列表
中國總統
中國總理
華夏文化
中國行政區劃
中國北方與南方
中國朝代
夏商周斷代工程
中國古都
中國新石器文化列表
中國戰爭列表
中國地震列表
中國瘟疫史
中國蝗災史
中國旱災史
中國水災史
中國國旗
中國國徽
中國國歌
中國憲法
中國皇帝
中國君主世系圖列表
中國君王諸子女列表
中國歷史之最
中國歷史人物列表註釋編輯
^現《春秋》多指春秋魯國史書《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多稱《春秋》或《左傳》,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春秋左氏傳》始載於魯隱公元年。
^《資治通鑑》是由宋代司馬光著成的編年史,記載自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戰國)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
^據史家考證,《史記》對魏惠王在位年份的記載有誤,其元年應爲周烈王七年(前369年),而非周烈王六年(前370年)。
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二》,「魏惠王伐趙,圍邯鄲」發生於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魏惠王十六年),「齊威王使田忌救趙」及「與齊戰於桂陵,魏師大敗」則發生於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魏惠王十七年),即《史記》此處所載年份均應向前推早一年,方爲正確。
^有史家認爲,漢武帝並非甫即位便始用年號。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狩獵時捕獲白麟,被視爲吉兆,爲了紀念,遂定年號「元狩」,並追認元狩前的年號建元、元光和元朔。
參考資料編輯
引用古籍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第二》:帝舜薦禹於天,爲嗣。
十七年而帝舜崩。
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
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第二》: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
^左丘明《左傳·襄公四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於原獸。
棄武羅、伯困、熊髡、龍圉而用寒浞。
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
伯明後寒棄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為己相。
浞行媚於內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咸服。
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
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
靡奔有鬲氏。
浞因羿室,生澆及豷,恃其讒慝詐偽而不德於民。
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
處澆於過,處豷於戈。
^左丘明《左傳·襄公四年》: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
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豷於戈。
有窮由是遂亡,失人故也。
^佚名《竹書紀年·卷上》:帝杼,……八年征於東海及三夀,得一狐九尾。
^佚名《竹書紀年·卷上》:帝不降,元年己亥帝即位,六年伐九苑。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第二》: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以伐夏桀。
桀走鳴條,遂放而死。
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於夏臺,使至此。
」湯乃踐天子位,代夏朝天下。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帝陽甲崩,弟盤庚立,是為帝盤庚……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復興。
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
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
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
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
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
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
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
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
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
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
紂亦發兵距之牧野。
甲子日,紂兵敗。
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
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大]白旗。
殺妲己。
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
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
殷民大說。
於是周武王為天子。
其後世貶帝號,號為王。
而封殷後為諸侯,屬周。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畔周。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
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
^佚名《竹書紀年·周紀》:﹝周懿王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
天再旦於鄭。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王行暴虐侈傲,國人謗王。
召公諫曰……王不聽。
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
厲王出奔於彘。
^佚名《竹書紀年·卷下》:十二年,玉亡奔彘,國人圍王宮,執召穆公之子殺之。
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攝行天子事,號曰「共和」。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幽王……又廢申後,去太子也。
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
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
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
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平王立,東遷於雒邑,辟戎寇。
^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魯隱公元年﹞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夫人將啟之。
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
」
^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魯隱公三年﹞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
王貳於虢,鄭伯怨王。
王曰:「無之」。
故周、鄭交質。
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
^左丘明《左傳·桓公五年》:﹝魯桓公五年﹞鄭子元請為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為右拒,以當陳人,曰:「陳亂,民莫有鬬心,若先犯之,必奔。
王卒顧之,必亂。
蔡、衛不枝,固將先奔,既而萃於王卒,可以集事。
」從之。
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
戰於繻葛,命二拒曰:「旝動而鼓。
」蔡、衛、陳皆奔,王卒亂,鄭師合以攻之,王卒大敗。
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
祝聃請從之。
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
」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第十》:﹝楚武王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
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乃自立爲武王,與隨人盟而去。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齊桓公元年﹞鮑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脫桎梏,齋祓而見桓公。
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
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
^公羊高《春秋公羊傳·僖公》:﹝魯僖公四年﹞楚屈完來盟於師,盟於召陵。
屈完者何?楚大夫也。
何以不稱使?尊屈完也。
曷為尊屈完?以當桓公也。
其言盟於師、盟於召陵何?師在召陵也。
師在召陵,則曷為再言盟?喜服楚也。
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則後服,無王者則先叛。
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
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帖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其言來何?與桓為主也。
前此者有事矣,後此者有事矣,則曷為獨於此焉?與桓公為主,序績也。
^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魯僖公二十八年﹞夏,四月,己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五月,癸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於踐土。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穆公三十三年﹞當是時,晉文公喪尚未葬。
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喪破我滑。
」遂墨衰絰,發兵遮秦兵於殽,擊之,大破秦軍,無一人得脫者。
虜秦三將以歸。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穆公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魯宣公十二年﹞夏.六月.乙卯.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於邲.晉師敗績.
^左丘《左傳·成公十二年》:﹝魯成公十二年春﹞宋華元克合晉楚之成.
^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襄公二十七年﹞秋.七月.辛巳.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
^司馬遷《史記·呉太伯世家第一》:﹝呉王闔廬九年﹞呉王闔廬請伍子胥、孫武曰……二子對曰……闔廬從之,悉興師,與唐、蔡西伐楚,至於漢水。
楚亦發兵拒呉,夾水陳。
呉王闔廬弟夫槩欲戰,闔廬弗許。
夫槩曰……遂以其部五千人襲冒楚,楚兵大敗,走。
於是呉王遂縱兵追之。
比至郢,五戰,楚五敗。
楚昭王亡出郢,奔鄖……而呉兵遂入郢。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魯定公十四年﹞桓子卒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
孔子遂行,宿乎屯。
^司馬遷《史記·呉太伯世家第一》:﹝呉王闔廬十九年﹞夏,呉伐越,越王句踐迎撃之槜李……呉師觀之,越因伐呉,敗之姑蘇,傷呉王闔廬指,軍卻七裏。
呉王病傷而死。
^司馬遷《史記·呉太伯世家第一》:﹝呉王夫差二年﹞呉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報姑蘇也。
^司馬遷《史記·呉太伯世家第一》:﹝呉王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呉。
越王句踐欲遷呉王夫差於甬東,予百家居之。
呉王曰……遂自剄死。
^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句踐已平呉,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十三》:﹝趙襄子二十三年﹞三國攻晉陽,歳餘,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乃夜使相張孟同私於韓、魏。
韓、魏與合謀,以三月丙戌,三國反滅知氏,共分其地。
^司馬遷《史記·晉世家第九》:﹝晉哀公十八年﹞哀公卒,子幽公柳立。
幽公之時,晉畏,反朝韓、趙、魏之君。
獨有絳、曲沃,餘皆入三晉。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文侯十六年﹞伐秦,築臨晉元裏。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撃守之,趙倉唐傅之。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文侯十七年﹞西攻秦,至鄭而還,築雒陰、合陽。
^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齊康公十九年﹞田常曾孫田和始為諸侯。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齊康公二十六年﹞康公卒,呂氏遂絕其祀。
田氏卒有齊國,為齊威王,彊於天下。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孝公三年﹞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孝公善之。
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
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
乃拜鞅為左庶長。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惠王十七年﹞與秦戰元裏,秦取我少梁。
圍趙邯鄲。
﹝魏惠王十八年﹞拔邯鄲。
趙請救於齊,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
^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十三》:﹝趙肅侯四年﹞(應爲六年)朝天子。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孝公二十年﹞(應爲十八年)諸侯畢賀。
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惠王三十年﹞(應爲二十七年)魏伐趙,趙告急齊。
^佚名《竹書紀年·魏紀》:﹝周顯王二十六年﹞穰疪帥師及鄭孔夜戰於梁赫,鄭師敗逋。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惠王三十年﹞(應爲二十八年)齊宣王用孫子計,救趙撃魏。
魏遂大興師,使龐涓將,而令太子申爲上將軍……太子果與齊人戰,敗於馬陵。
齊虜魏太子申,殺將軍涓,軍遂大破。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孝公二十二年﹞衛鞅擊魏……封鞅為列侯,號商君。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惠文王七年﹞韓、趙、魏、燕、齊帥匈奴共攻秦。
秦使庶長疾與戰修魚,虜其將申差,敗趙公子渴、韓太子奐,斬首八萬二千。
^司馬遷《史記·燕召公世家第四》:﹝燕王子之三年﹞國大亂,百姓恫恐……孟軻謂齊王曰……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衆以伐燕。
士卒不戰,城門不閉,燕君噲死,齊大勝。
^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三》:﹝周赧王八年﹞趙武靈王……於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
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以和。
^司馬光《資治通鑑·第四卷》:﹝周赧王二十九年﹞齊湣王起兵伐之,民散,城不守。
宋王奔魏,死於溫。
^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十三》:﹝趙惠文王十四年﹞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攻齊,取靈丘……﹝趙惠文王十五年﹞趙與韓、魏、秦共撃齊,齊王敗走,燕獨深入,取臨菑。
^劉向《戰國策·卷十三齊策六》:燕攻齊,取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不下。
^司馬光《資治通鑑·第四卷》:﹝周赧王三十五年﹞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
楚獻漢北及上庸地。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昭襄王二十八年﹞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第十》:﹝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
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保於陳城。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於是懷石,遂自汨羅以死。
^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第二十二》:田單乃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
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後。
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
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
五千人因銜枚擊之,而城中鼓譟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
燕軍大駭,敗走。
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
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齊七十餘城皆復為齊。
^司馬遷《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當是時,昭王已立三十六年……范睢乃上書曰……於是秦昭王大說,乃謝王稽,使以傳車召范睢……因進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司馬遷《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秦昭王四十五年﹞伐韓之野王。
野王降秦,上黨道絕。
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
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因使人報趙……﹝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
上黨民走趙……趙使廉頗將。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圍邯鄲,信陵君無忌矯奪將軍晉鄙兵以救趙,趙得全。
^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於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爲之卻三十里。
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復存。
^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第十八》:春申君為楚相四年……五年,圍邯鄲。
邯鄲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將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
^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諸侯。
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
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
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取韓陽城負黍,西周恐,倍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師出伊闕攻秦,令秦無得通陽城。
秦昭王怒,使將軍摎攻西周。
西周君犇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
秦受其獻,歸其君於周。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東亡。
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憚狐。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昭襄王元年﹞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
秦出兵,五國兵罷。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第十》:﹝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
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十九年﹞王翦、羌瘣盡定取趙地東陽,得趙王……趙公子嘉率其宗數百人之代,自立為代王。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盡取其地。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五年﹞大興兵,使王賁將,攻燕遼東,得燕王喜。
還攻代,虜代王嘉。
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置會稽郡。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六年﹞齊王建與其相後勝發兵守其西界,不通秦。
秦使將軍王賁從燕南攻齊,得齊王建。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六年﹞秦王初並天下……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一法度衡石丈尺。
車同軌。
書同文字。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
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
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
禪梁父。
刻所立石,其辭曰……
^司馬光《資治通鑑·秦紀二》:﹝始皇帝三十三年﹞始皇乃遣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伐匈奴。
﹝始皇帝三十四年﹞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為四十四縣。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三十三年﹞丞相李斯曰:「……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
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制曰:「可。
」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三十五年﹞侯生盧生相與謀曰……於是乃亡去。
始皇聞亡,乃大怒曰……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三十七年﹞癸丑,始皇出遊……至平原津而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三十七年﹞趙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
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
^司馬光《資治通鑑·秦紀二》:﹝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陽城人陳勝、陽夏人吳廣起兵於蘄。
是時,發閭左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為屯長。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斬。
陳勝、吳廣因天下之愁怨,乃殺將尉,召令徒屬曰……眾皆從之。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壇而盟,稱大楚;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攻大澤鄉,拔之。
收而攻蘄,蘄下……陳涉不聽,遂自立為王,號「張楚」。
當是時,諸郡縣苦秦法,爭殺長吏以應涉。
^司馬光《資治通鑑·秦紀三》:﹝秦二世二年﹞下去疾、斯、劫吏,案責他罪。
去疾、劫自殺,獨李斯就獄。
二世以屬趙高治之,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
趙高治斯,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
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辯,有功,實無反心,欲上書自陳,幸二世寤而赦之。
乃從獄中上書曰……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趙高使其客十餘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
後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更言。
辭服,奏當上。
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及二世所使案三川守由者至,則楚兵已擊殺之。
使者來,會職責相下吏,高皆妄為反辭以相傅會,遂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
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二世乃以趙高為丞相,事無大小皆決焉。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
秦王子嬰素車白馬,係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枳道旁。
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殺之不祥。
」乃以屬吏。
遂西入咸陽。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項王使人致命懷王……乃尊懷王為義帝。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故立沛公為漢王。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元年﹞夏四月……韓信為治粟都尉,亦亡去,蕭何追還之,因薦於漢王……於是漢王齊戒設壇場,拜信為大將軍,問以計策……漢王大說,遂聽信策,部署諸將……﹝漢王元年﹞五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
雍王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漢王二年﹞四月,漢皆已入彭城……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漢軍皆走,相隨入穀、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四年﹞春二月……立韓信為齊王。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五年﹞十二月,圍羽垓下。
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知盡得楚地,羽與數百騎走,是以兵大敗。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漢王五年﹞於是項王乃上馬騎……直夜潰圍南出,馳走……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乃自刎而死。
^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第八》:﹝漢王五年﹞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漢王三讓,不得已……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陽。
^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第八》:﹝漢王五年﹞正月……齊王韓信習楚風俗,徙為楚王,都下邳。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三》:﹝漢高帝七年﹞冬,十月……上復使劉敬往使匈奴,未還;漢悉兵三十二萬北逐之……帝先至平城,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
帝用陳平秘計,使使間厚遺閼氏……帝出圍,欲驅;太僕滕公固徐行。
至平城,漢大軍亦到,胡騎遂解去,漢亦罷兵歸。
^班固《漢書·高帝紀下》:﹝漢王十年﹞九月,代相國陳豨反……﹝漢王十一年﹞豨將侯敞將萬餘人遊行……漢將軍郭蒙與齊將擊,大破之。
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馬邑,馬邑不下,攻殘之。
豨將趙利守東垣,高祖攻之不下。
卒罵,上怒。
城降,卒罵者斬之。
^班固《漢書·高帝紀下》:﹝漢王十一年﹞秋七月,淮南王布反。
﹝漢王十二年﹞冬十月,上破布軍於會缶,布走,令別將追之……漢別將擊布軍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追斬布番陽。
^班固《漢書·高帝紀下》:﹝漢王十一年﹞春正月,淮陰侯韓信謀反長安,夷三族……三月,梁王彭越謀反,夷三族。
^班固《漢書·景帝紀第五》:﹝漢景帝三年﹞春正月,吳王濞、膠西王卬、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皆舉兵反……遣太尉亞夫、大將軍竇嬰將兵擊之。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卷二:然武帝非初登極即建年號也。
據史記封禪書:武帝六年,竇太后崩。
其明年徵文學之士。
明年,至雍郊,見五畤。
以後則但云:其後、其後,而不著某年。
下又云:「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
一元曰建元。
二元以長星見,曰元光。
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元狩。
』」是帝至元狩始建年號。
從前之建元、元光等號,乃元狩後重製嘉號,追紀其歲年也。
不然,則武帝六年,即應雲建元六年,其下所云明年又明年,皆可書元光幾年、元朔幾年,豈不簡易明白?而乃雲明年後年耶!
^班固《漢書·武帝紀第六》:﹝漢武帝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獲白麟,作白麟之歌。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九》:﹝漢武帝建元元年﹞冬,十月,廣川董仲舒對曰……天子善其對,以仲舒為江都相。
^班固《漢書·武帝紀贊》: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班固《漢書·張騫李廣利傳》: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隴西。
^班固《漢書·張騫李廣利傳》:留騫十餘歲……單于死,國內亂,騫與胡妻及堂邑父俱亡歸漢。
^班固《漢書·武帝紀第六》:﹝漢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匈奴入上谷、漁陽,殺略吏民千餘人。
遣將軍衛青、李息出雲中,至高闕,遂西至符離,獲首虜數千級。
數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班固《漢書·武帝紀第六》:﹝漢武帝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並將其眾合四萬餘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
以其地為武威、酒泉郡……﹝漢武帝元鼎六年﹞秋……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張掖、敦煌郡,徙民以實之。
^班固《漢書·武帝紀第六》:﹝漢武帝元狩四年﹞初算緡錢。
﹝漢武帝元鼎三年﹞十一月,令民告緡者以其半與之。
^班固《漢書·張湯傳》:湯承上指,請造白金及五銖錢,籠天下鹽鐵,排富商大賈,出告緡令,鋤豪強並兼之家,舞文巧詆以輔法。
^班固《漢書·武帝紀第六》:﹝漢武帝元狩五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卷一:自天漢二年至征和二年,又閲八年。
統計遷作史記,前後共十八年。
^班固《漢書·武帝紀第六》:﹝漢武帝征和元年﹞冬十一月……巫蠱起。
﹝漢武帝征和二年﹞春正月,丞相賀下獄死……秋七月,桉道侯韓說、使者江充等掘蠱太子宮。
壬午,太子與皇后謀斬充,以節發兵與丞相劉屈氂大戰長安,死者數萬人。
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殺。
初置城門屯兵。
更節加黃旄。
御史大夫暴勝之、司直田仁坐失縱,勝之自殺,仁要斬。
八月辛亥,太子自殺於湖。
^班固《漢書·西域傳第六十六下》:上既悔遠征伐,而搜粟都尉桑弘羊與丞相御史奏言:「故輪台東捷枝、渠犁皆故國……」上乃下詔,深陳既往之悔,曰……由是不復出軍。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十八》:﹝漢宣帝神爵二年﹞吉既破車師,降日逐,威震西域,遂並護車師以西北道,故號都護。
^范曄《後漢書·南匈奴傳》:昭君字嬙,南郡人也。
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
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
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班固《漢書·王莽傳第六十九上》:根因乞骸骨,薦莽自代,上遂擢為大司馬。
是歲,綏和元年也,年三十八矣。
^班固《漢書·王莽傳第六十九上》:於是羣臣奏言:「太后聖德昭然,深見天意,詔令安漢公居攝……贊曰『假皇帝』,民臣謂之『攝皇帝』……」太后詔曰:「可。
」明年,改元曰居攝。
居攝元年……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孫嬰為皇太子,號曰孺子。
^班固《漢書·王莽傳第六十九上》:戊辰,莽至高廟拜受金匱神嬗。
御王冠,謁太后,還坐未央宮前殿,下書曰:「……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以十二月朔癸酉為建國元年正月之朔,以雞鳴為時……」
^班固《漢書·王莽傳第六十九中》:始建國元年正月朔,莽帥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璽韍,上太皇太后,順符命,去漢號焉。
^班固《漢書·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三十》:﹝王莽下天鳳四年﹞荊州饑饉,民眾入野澤,掘鳧茈而食之,更相侵奪。
新市人王匡、王鳳為平理諍訟,遂推為渠帥,眾數百人。
於是諸亡命者南陽馬武、穎川王常、成丹等,皆往從之。
共攻離鄉聚,臧於綠林山中,數月間至七八千人。
又有南郡張霸、江夏羊牧等與王匡俱起,眾皆萬人。
^班固《漢書·王莽傳第六十九下》:﹝王莽下天鳳五年﹞是歲,赤眉力子都、樊崇等以饑饉相聚,起於琅邪,轉鈔掠,眾皆萬數。
遣使者發郡國兵擊之,不能克。
^班固《漢書·王莽傳第六十九下》
^范曄《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王莽地皇四年﹞正月,破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斬之,號聖公為更始將軍。
眾雖多而無所統一,諸將遂共議立更始為天子。
二月辛巳……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群臣。
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
於是大赦天下,建元曰更始元年……八月……更始遣定國上公王匡攻洛陽,西屏大將軍申屠建、丞相司值李松攻武關,三輔震動。
是時海內豪桀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旬月之間,遍於天下。
^范曄《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玄漢更始三年﹞九月……更始遣劉恭請降,赤眉使其將謝祿往受之……三輔苦赤眉暴虐,皆憐更始,而張卬等以為慮……於是祿使從兵與更始共牧馬於郊下,因令縊殺之。
劉恭夜往收臧其屍。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二》:﹝漢光武帝建武元年﹞會儒生強華自關中奉《赤伏符》來詣王曰:「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鬬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群臣因復奏請。
六月,己未,王即皇帝位於鄗南;改元,大赦。
^范曄《後漢書·光武帝紀第一下》:﹝漢光武帝建元十一年﹞冬十月壬午……馬成平武都,因隴西太守馬援擊破先零羗,徙致天水、隴西、扶風。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五》:﹝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二月……盧芳攻雲中,久不下。
其將隨昱留守九原,欲脅芳來降;芳知之,與十餘騎亡入匈奴,其眾盡歸隨昱,昱乃詣闕降。
^范曄《後漢書·光武帝紀第一下》:﹝漢光武帝建武十九年﹞春正月……伏波將軍馬援破交阯,斬徵側等。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七》:﹝漢明帝永平十七年﹞班超從間道至疏勒。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七》:﹝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冬,十一月,遣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出敦煌崑崙塞,擊西域。
^范曄《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漢和帝永元元年﹞夏六月,車騎將軍竇憲出雞鹿塞,度遼將軍鄧鴻出稒陽塞,南單于出滿夷谷,與北匈奴戰於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
竇憲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四十》:﹝漢和帝永元四年﹞竇氏父子兄弟並為卿、校,充滿朝廷……是時,憲兄弟專權,帝與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閹宦而已。
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憲,獨中常侍鉤盾令鄭眾,謹敏有心幾,不事豪黨,遂與眾定議誅憲,以憲在外,慮其為亂,忍而未發……庚申,帝幸北宮,詔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宮,閉城門,收捕郭璜、郭舉、鄧疊、鄧磊,皆下獄死。
遣謁者僕射收憲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與篤、景、瑰皆就國。
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
憲、篤、景到國,皆迫令自殺……帝策勳班賞,眾每辭多受少,帝由是賢之,常與之議論政事,宦官用權自此始矣。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四十》:﹝漢和帝永元九年﹞西域都護定遠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秦、條支,窮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備其風土,傳其珍怪焉。
及安息西界,臨大海,欲度,船人謂英曰……英乃止。
^范曄《後漢書·孝桓帝紀第七》:﹝漢桓帝延熹九年﹞司隸校尉李膺等二百餘人受誣為黨人,並坐下獄,書名王府。
^范曄《後漢書·孝靈帝紀第八》:﹝漢靈帝建靈元年﹞九月辛亥,中常侍曹節矯詔誅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及尚書令尹勛、侍中劉瑜、屯騎校尉馮述,皆夷其族……司徒胡廣為太傅,隸尚書事……﹝漢靈帝建靈二年﹞冬十月丁亥,中常侍侯覽諷有司奏前司空虞放、太僕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隸校尉朱㝢、潁川太守巴肅、沛相荀昱、河內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皆為鉤黨,下獄,死者百餘人,妻子徙邊,諸附從者錮及五屬。
制詔州郡大舉鉤黨,於是天下豪桀及儒學行義者,一切結為黨人。
引用今籍
^易白沙《孔子平議》:閉戶時代之董仲舒,用強權手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TrumbullWhite.TheWarintheEast:Japan,China,andCorea.ACompleteHistoryoftheWar.P.W.Ziegler&Company.1895年:583頁[2020-03-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引用網站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中國歷史歷史年表.國立歷史博物館.
中國歷史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歷史時間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維基媒體的中國歷史地圖集 (英文)^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2011.ISBN 9787101079982.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国历史年表&oldid=73305875」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轴图表 - CHEGVA
- 2中国历史年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 3中國朝代時間線集:南北朝時代(公元420年—589年)
中國朝代時間線集:南北朝時代(公元420年—589年) ... 南北朝時代,卻在中國歷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它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書寫了中華史上最動人的一段亂世。
- 4中国朝代-中华历史时间轴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5中国历史朝代_百度百科
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新: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