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徹底了解拖延的原因,釋放罪惡感|拖延心理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閱讀, 書籍推薦, 自我成長, 拖延症, 心理學, 閱讀心得, 時間, 大腦, 體驗, ... 跟許多暢銷的自我成長類的工具書一樣,《拖延心理學》這本書的架構也很 ...
取消【書籍推薦】徹底了解拖延的原因,釋放罪惡感|拖延心理學人氣格鬥士靖雅發佈於請支援書贏|書籍推薦、心得分享2021/08/27閱讀時間約8分鐘PhotobyMagnet.meonUnsplash
E
▲推薦指數:★★★★★
IntroductionWFH一陣子之後,感覺自己拖延症日漸嚴重,當時希望可以從這本書可以找到一點解決方法,事實上看完獲得的體會,比我想像更多也更深層。
跟許多暢銷的自我成長類的工具書一樣,《拖延心理學》這本書的架構也很清楚,分成兩大部分:前面2/3帶你先認識拖延症,包含成因(又分成心理、生理或文化背景因素等等)、跟造成的情況,並將拖延症分成五大類,每一類都有舉出內心的OS,以便你更容易辨識出自己屬於哪幾類;後面1/3則是講解決的方法,是循著前面成因衍伸來的對應解方,許多建議蠻實際也蠻有道理的。
整本書裡都有許多易懂的案例,也都在理論裡有跡可循,解方的建議多半不會太流於空泛的雞湯理論或睜眼廢話,如果有長年拖延症纏身的人不妨看看。
拖延症源於心理深層的「恐懼」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拖延就是兩個理由:懶惰&不願面對現實。
追根究柢其實也不能說錯,只是比我想得更深入,於是看完書之後我想把拖延症這個行為歸因於「恐懼」,有對各種人際關係的恐懼,也有對自身表現的恐懼。
造成拖延的恐懼有很多種,這也是作者將拖延症分類的方式,書裡提到拖延症者的5大類型,分別是【害怕成功or失敗】、【害怕親近or分離】,以及【反抗權威】,這樣的的分類在許多內容網站都可以看到,礙於篇幅的限制總是會被濃縮成一篇吸引人點閱的文章,用簡單幾句話就告訴你可以判別自己是哪種、該怎麼辦,但我覺得與其爬到一堆重複的文,不如看一本或許真的可以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書。
大腦是會騙人、逃避的器官,它會把我們導向比較舒適、較少危險的行為去。
立即且具體的生理危機例如躲開迎面而來的球、火場逃生...等等,因為來得快又強烈,就很容易感受到;但相較比較緩慢,卻是以更長遠深層的方式在影響我們的危機類型,大腦提出的保護機制也會讓我們比較難感受到,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常常對於那些看不見的恐懼不知不覺,視而不見。
所以要認識拖延症的成因,首先要覺察自己的恐懼所在。
知道自己具體是在害怕三ㄒ…什麼的時候,其實就踏出克服恐懼、改善拖延症的第一步了。
根據書的5大拖延症類型,我覺得成因可以濃縮成很簡單的一個概念:怕自己&怕別人。
拖延症起因,比你想像中更多唷。
(內容取自"拖延心理學")
聽起來是很多名詞跟形容詞,可以試著代入自己的拖延狀況或許就更好理解,以我自己的拖延寫稿為例:我一直以來都很想把看過的書寫成筆記,跟別人分享心得,還沒開始前就先看了許多人的分享模式,越看越覺得「天啊!大家都好厲害,要是我來寫,根本寫不出這種完美的精實筆記,就算花了心力寫一大篇,或許放上來根本沒人要看。
」最後我一個字都沒寫。
所以我的心理歷程就是:1.害怕自己寫不好,放上來沒人看、沒成就感、花時間覺得沒有回報2.再三拖延,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萬全,無法即刻開始寫3.歸因於【害怕失敗】,最後我看了一堆書,心得一個字都沒吐出來
建議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拖延事項可能是來自哪裡,就跟修水電一樣,你得先屏除一些阿里阿雜的屏障,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提高你克服它的機率。
PhotobyDrewHaysonUnsplash
拖延症其實是「維護自尊心」的保護機制前面有提到「恐懼」,其實就不難理解自尊心,我們一再拖延待辦事項,就是為了避免恐懼的事情發生,可能是辜負他人的期待,或是達成期待後隨之而來的更多期待,進而轉變成無形的壓力,這些我們害怕的事情,都讓大腦「覺得自己會陷入窘境」,一旦陷入窘境就會「自尊心受損」。
但事實上在很多情況裡,那些自尊經常只是大腦建立的屏障,人因為比較傾向接受自己「希望中的樣子」,而不是「實際上的樣子」,所以才經常維護自尊、保持自己想要的形象,過頭就利用拖延行為來掩飾。
透過拖延來維護自尊心這件事,也可以進一步發現:人們不僅在躲避這個世界的刺激,更是在躲避真實的自己。
所以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問自己:究竟在某件事情上得到成功,是你真的熱愛它,並且透過它學到更多想要的東西,還是只是想證明自己很行?
除此之外,《拖延心理學》書中也有稍微提到關於主觀時間&客觀時間的概念,對這部分如果有興趣,我覺得可以在《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本書知道更多,關於思考的廣度與高度則可參考《高維度漫想:將直覺靈感,化為「有價值」的未來思維》。
拖延症不完全是你自己的錯書中提到除了自身的恐懼之外,其實也有許多因素是我們難以掌控的,例如童年的遭遇、意外衝擊帶來的生心理狀態,或是生活的文化與環境因素,全部都可以成為造成拖延的一部份,看到這裡我心裡就鬆了一口氣——要造成一個人的拖延症,真的好容易。
所以默默心裡告訴自己,不完全是我的錯,光是克服這份罪惡感與內疚,就讓我舒心一些了,也因此才能真正開始記錄這些心得,你各位啊千萬記得:Youarenotalone!最後作者不免俗要提出一些解決方法,但我想經過前面一些對於自己心理狀態的指認、辨識,那些方法對我來說聽起來就更容易執行,也感覺更有其道理在了,所以不管什麼症頭,【覺察】真的都是第一要素。
關於改善拖延症的方式我自己把書中的方法大致歸類成從【時間】【界線】【感官體驗】這三種角度去切入,並且挑出幾個對我比較有效的,書裡面還有很多,大家也可以找找哪些適合自己用。
【時間】首先是時間觀念的辨識,我們必須知道一件任務在要花多久完成才不算拖延,接著理解到自己現存的計畫不管用,所以才會拖延,因此就要使用新的計畫方式,可以是把目標拆解成更好執行的樣子,也可以把執行時間切成更小的單位,製造更多斷點。
然而以上通常大家都聽過,關於時間&計畫,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是「未計畫」的概念。
「未計畫」就是不要一開始就把要做的拖延事情排在計劃裡,而是先了解自己在哪一天什麼時段是真的有足夠空檔,透過紀錄生活中佔掉時間的所有事項之後,你就會發現一天之中自己其實做了多少事情,以及確切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完成你那個被拖延的任務。
這個方法有點像一周時間健檢,不僅讓你能夠知道自己「時間都花去哪了」,進而知道任務「可以放在何時做」,最重要的是:無論一天完成的事項多寡,都不要有太多罪惡感,因為罪惡感是拖延症的根源之一,這只是一個有條理的過程讓你辨別自己時間的運用,結果讓你改善拖延才是最要緊的。
(白話文:你沒有時間產生罪惡感,因為時間早就被你浪費掉了!)(喂)
【界線】是關於接受與拒絕的心態調整。
當你知道自己可能需要幫助的時候,就伸出手尋求支援;而當你理解某些事情或人可能是在浪費你的人生,請果斷拒絕。
清楚自己需要&不需要的界線,適時跨出去或是堅守在原地,就是解除一再拖延的關鍵之一。
關於拒絕&接受,就包含很多小訣竅,像是在社群媒體上公開你的任務承諾,藉此讓自己更難中途放棄;卡關時找人幫忙、討論,或是暫時脫離當下的心境;拒絕雜亂的環境、惱人的朋友、對人生沒有太多幫助的爛新聞…等等,都是與釐清任務界線的相關方法。
裡面最引起我共鳴的,則是來自幼兒「平行遊戲」的概念,意即2人以上在一個環境裡各做各的事,不互相幫助或干擾,但你意識感受到對方的陪伴或是監督,就更能讓拖延的事情做完。
最近我就用這樣的方式,和我弟在同一個空間裡安靜完成各自的事情,我多看了好幾本書,而他也寫完幾個超複雜的作業。
【感官體驗】花點時間和心力去注意並且優化自己的感官體驗,刻意營造良好的生理條件,可以讓身心處於更適合完成任務的狀態,拖延症自然就可以逐漸改善。
書裡提到許多運動和放鬆相關的技巧。
關於放鬆,我感受深刻的是「正念(mindful)」,意思是「在當下刻意專注,不帶任何評斷」,這讓我對於自己在解除拖延的過程中,用更淡然、沒有罪惡感跟過度的完美主義來面對待辦事項,我發現這讓事情進行更順暢了——你只需關注完成沒,而不用想到你完成了會怎樣、沒完成又會怎樣,想太多的時候往往就不會開始做了。
Conclusion《拖延心理學》是解析拖延症很完整的書籍,果然有它暢銷35年的道理在。
我自己邊看邊嘗試心理建設和具體方式,頗有收穫,感覺好像長久以來一直在名為拖延症的迷宮裡面打轉,然後終於找到地圖指南的感覺,它不僅指出我為什麼走不出去,也提供找到方向的方式。
或許每個人的拖延成因和最終目標都不見得相同,但我覺得透過這本書,也許能減少一些被罪惡感、完美主義、童年陰影或是無形壓力吸在原地停滯不前的機率。
#閱讀#書籍推薦#自我成長#拖延症#心理學#閱讀心得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贊助好久沒有游泳…只好先泡在書裡!追蹤贊助作者用來記錄看過的好書,也和你分享我的筆記&心得,看書是我耍廢跟療癒的管道。
追蹤如果要發表留言,請先登入或註冊會員。
留言收藏2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成為會員領取見面禮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48小時Premium閱讀權限先不用,謝謝前往領取
延伸文章資訊
- 1KOBO讀書心得拖延心理學- 書籍板 - Dcard
嗨又到了分享讀書心得的星期五,今天要介紹的是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以下本文,晚上十點, ...
- 2《拖延心理學》一書讀後感|方格子vocus
- 3[讀書心得] 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 ...
[讀書心得] 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 ... 原先我以為自己算是一個比較不會「拖延」的人,大多的事情都是想的差不多就著手執行了。
- 4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 勵志人生網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一)拖延,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習慣,也許您拖延是為了逃避某件事情,也許您拖延是為了緩解緊張的壓力。
- 5讀書— 拖延心理學. 究竟是什麼拖住我們 - Medium
想必大家對於拖延都很有經驗,不管是學生時代趕2359,還是在醫院準備報告時,不拖到最後一刻自己都覺得奇怪,作者曾經在大學的諮商中心任職, ... 讀書— 拖延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