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代-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著名嘅中國王朝有秦朝、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
延續時間最耐嘅中國王朝係周朝,一共存在咗789年,不過喺史學上分成西周同東周 ...
中國朝代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由周朝到清朝各個主要朝代嘅疆域動畫,包埋現代地圖做參考
大中華史-2200 —–-2100 —–-2000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傳疑時代參攷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戰國秦二里頭文化漢西漢東漢三國曹魏蜀漢西晉晉東吳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宋齊梁陳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十國遼西夏宋北宋南宋西遼金大蒙古國元明清南明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臺灣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日本帝國南越國大順←西楚←新朝←玄漢←武周←北元←後金←太平天國五代梁唐晉漢周←秦滅六國←明末民變←孝文漢化←玄武門之變←三監之亂←八王之亂←甲午戰爭←文化大革命←義和拳之亂←靖難之變←黃巾之亂←永嘉之亂←黃巢之亂←三藩之亂←盤庚遷殷←周召共和←安史之亂←三家分晉←第一次鴉片戰爭←嘉靖倭亂←土木堡之變史前時代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青銅器時代此格:去睇 • 討論 • 編輯 • 歷史
中國朝代(粵拼:zung1gwok3ciu4doi6)係指自禹響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到公元1912年宣統帝退位清朝滅亡為止,喺中國史上由家族以君主制實施世襲統治嘅政權同相應嘅歷史時期。
「中國朝代」唔單止係有漢族建立嘅政權,而係包埋其他民族嘅政權喺入面[1]。
漢文嘅「朝」字原本嘅意思係「早晨」、「今日」,喺政治上引申成為當政者政權噉解,同佢相反嘅字係「野」。
「朝代」係指「劃時代」政權執政嘅時代,喺史學上可以用嚟對一個期間所發生嘅事件、趨勢、人物、文物等進行論述[2]。
將中國史進行斷代分期係史學家常用嘅學術方法[3]。
中國史上有好多通過世襲統治嘅君主制政權,有啲時期得一個大一統王朝統治緊中國,而其他時期就有多個王朝同時存在。
著名嘅中國王朝有秦朝、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
延續時間最耐嘅中國王朝係周朝,一共存在咗789年,不過喺史學上分成西周同東周[4]。
統治疆域最遼闊嘅中國王朝係元朝或者清朝,根據唔同嘅材料得到唔同嘅領土面積[5][6][7][8][9]。
實行共和制嘅中華民國同埋中華人民共和國唔係王朝,所以喺嚴格意義上嚟講唔可以算得係朝代[10]。
目錄
1釋義
2歷史
2.1中國世襲統治嘅開始
2.2朝代更替
2.3中國世襲統治嘅終結
3王朝嘅正統性
4同宗嘅王朝
5王朝嘅分類
5.1中原王朝
5.2大一統王朝
5.3征服王朝、滲透王朝
6王朝嘅名號
6.1國號
6.2喺史學上嘅稱呼
7王朝一覽
8王朝嘅疆域
9註
10攷
11睇埋
12出面網頁
釋義[編輯]
以下係中國史學常見嘅詞彙:
「朝」:係指家族以君主制實施世襲統治嘅政權[11]
「朝代」:係指家族以君主制實施世襲統治嘅政權同埋對應嘅歷史時期[10]
「王朝」:嚴格意義上係指由稱號係王嘅君主所統治嘅世襲政權,但係通常係「朝」嘅另外一種叫法[12]
「皇朝」:通常係指由稱號係皇帝嘅君主所統治嘅世襲政權[12]
歷史[編輯]
中國世襲統治嘅開始[編輯]
禹係中國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嘅建立者,所以佢通常畀史學家睇成係中國世襲統治嘅創立者[13]。
理論上,中國君主係中國政權嘅至高統治權力者,通過世襲傳承,形成「家天下」嘅局面[14]。
喺政治權力開明嘅時候就叫做「與士大夫共天下」。
夏朝之前,君主一般以禪讓嘅形式移交統治權,所以稱為「公天下」[14][15]。
朝代更替[編輯]
朝代更替,又叫「改朝換代」,係中國史入便嘅一個特徵。
有一啲史學家嘗試以君主嘅德行嚟解釋王朝嘅興衰,然而其他嘅史學家則將呢種歷史發展歸咎於有形嘅方面[16]。
其中,朝代循環係用嚟解釋中國朝代更迭嘅一個重要嘅理論[16][17][18]。
中國嘅朝代更替主要係通過兩種方式完成:武力征服同埋篡位[19]。
通過武力征服嚟完成改朝換代嘅有遼朝同金朝嘅更替、元朝滅咗幾個王朝而統一中國。
通過篡位進行王朝更迭嘅有東漢同曹魏嘅更替、南齊同梁朝嘅更替。
篡位建國者通常通過「接受」前者嘅「禪讓」嚟取得佢統治嘅正統性[20]。
雖然有一啲歷史年表為咗簡化內容而將朝代更迭顯示為平穩嘅政權過渡,但係事實一般都唔係噉嘅。
新成立嘅王朝通常喺仲未推翻現有嘅王朝之前就已經建立咗[21]。
例如:公元1644年一般睇成係清朝取代咗明朝法統嘅嗰一年,不過清朝響公元1636年就已經立國,而喺公元1616年創立嘅後金係清朝嘅前身;明朝皇室則繼續佔有同埋統治緊中國嘅南方直到公元1662年為止,史稱「南明」;明朝嘅殘餘勢力東寧喺南明滅亡之後重繼續抵抗清朝,一直到公元1683年先至畀清朝擊敗[22][23][24]。
喺同樣嘅時期,其他勢力亦都喺明清易代嗰陣割據建國,好似李自成同張獻忠分別建立嘅大順同大西[25][26][27]。
清朝喺取代明朝之後用咗二十年左右先完成咗中國本部嘅統一。
由呢個例子可見,朝代更替其實係複雜而且漫長嘅歷史發展。
同樣嘅,喺先前嘅隋唐易代亦都出現咗好多割據政權。
呢個時期嘅勢力有李密嘅魏、薛舉嘅秦、高曇晟嘅齊、宇文化及嘅許、沈法興嘅梁、梁師都嘅梁、竇建德嘅夏、王世充嘅鄭、朱粲嘅楚、林士弘嘅楚、高開道嘅燕、輔公祏嘅宋等。
最尾取代咗隋朝嘅唐朝一共用咗十年左右統一中國本部[28]。
根據中國嘅修史傳統,新興嘅王朝會編修前朝嘅歷史,最後形成咗廿四部正史典籍,統稱「二十四史」[29]。
中國世襲統治嘅終結[編輯]
中國世襲君主制統治喺公元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後結束,中華民國取代咗清朝嘅法統[30][31]。
民國成立之後,雖然亦都有幾個試圖恢復世襲君主制嘅事件發生,但係所有呢種類型嘅政權最尾都以失敗告終。
所以,史學家一般以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作為中國世襲君主制統治嘅終結。
中國世襲君主制統治一共存在咗大概四千年[30]。
王朝嘅正統性[編輯]
中國史上嘅分裂時期係多個王朝同時存在嘅時期,每一個王朝亦都有各自嘅朝廷同埋政治體系。
中國嘅分裂時期有三國、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
喺分裂時期,王朝同王朝之間嘅關係通常關乎政權嘅正統性,而正統性則係嚟自天命[32]。
分裂時期嗰陣,漢族建立嘅王朝通常用華夷之辨嚟加強自身嘅正統性,同時拒絕接受其他民族創建嘅王朝係正統嘅政權。
非漢族嘅王朝則自稱係中華文化同中國史嘅傳承者,亦都自稱係正統。
喺中國傳統史學入面,「朝」同埋「國」嘅意思同用法係有唔同嘅:淨係正統嘅政權可以稱為「朝」,非正統嘅政權無論係唔係世襲都係叫做「國」[33]。
而家嘅史學家對於一啲王朝嘅正統地位重有異議。
以下係喺史上或者今日存有正統爭論嘅歷史時期:
三國[34]
曹魏、蜀漢、東吳都以正統自居,同時都唔接受另外一個政權嘅正統地位
漢獻帝劉協禪讓於魏文帝曹丕,所以曹魏直接繼承咗東漢嘅法統
西晉承認曹魏係三國時期嘅正統王朝,同埋宣稱繼承咗曹魏嘅法統
唐朝將曹魏睇成三國時期嘅正統,而南宋理學家朱熹則主張蜀漢係正統[35]
東晉、十六國[36]
東晉自稱係正統嘅政權
有幾個十六國入便嘅王朝,例如漢趙、後趙、前秦等,亦都自稱係正統
南北朝[37]
全部喺呢個時期嘅王朝都自稱係正統;北朝叫南朝做「島夷」,而南朝叫北朝做「索虜」[38][39]
五代十國[40]
後梁直接繼承咗唐朝嘅法統,所以自稱係正統[40]
後唐以光復唐朝為名立國,自稱係正統,同埋拒絕承認後梁嘅正統地位[40]
後晉承認後唐嘅正統地位[40]
南唐曾經畀一啲史學家睇成係呢個時期嘅正統王朝[40]
北宋以五代為正統;而家嘅史學家通常都保留住呢個觀點[40][41]
遼朝、宋朝、金朝[42]
遼朝滅亡後晉之後自稱繼承咗後晉嘅法統,同埋自稱係正統[43]
北宋同南宋都自稱係正統
金朝自稱係正統,同時都唔接受宋朝嘅正統地位
元朝承認遼朝、宋朝、金朝、西遼嘅正統地位,所以編寫咗《遼史》、《宋史》、《金史》三部正史[44][45][46]
明朝、北元[47]
明朝承認元朝係正統,但係宣稱佢已經繼承咗元朝嘅法統,所以北元唔係正統政權
北元統治者保留住「大元」國號同其他嘅中國式名號一直到公元1388年為止;中國式嘅名號亦都喺嗰時之後多次出現
蒙古族史學家Rashipunsug稱北元係元朝嘅直接延續;滅亡北元嘅清朝則得到咗北元嘅正統,所以明朝唔係正統王朝[48]
清朝、南明[49]
清朝承認明朝係正統,但係宣稱佢已經繼承咗明朝嘅法統,所以南明唔係正統王朝
南明自稱係正統一直到滅亡為止
喺臺灣嘅明朝殘餘勢力東寧拒絕接受清朝嘅正統地位
喺朝鮮半島嘅朝鮮王朝同越南嘅後黎朝都曾經承認過南明係正統[50][51]
雖然喺分裂時期多個王朝並立嘅局面引起咗朝廷官員同史學家嘅正統之爭,北宋政治家歐陽修就話響分裂時期無一個王朝係正統[52]。
如果係噉睇,宋朝嘅正統地位係嚟自佢結束五代十國亂局嘅能力,唔係嚟自後周。
同樣嘅,歐陽修認為三國、十六國同南北朝等分裂時期亦都無正統王朝[52]。
因為中國歷史典籍通常係以單線繼承作為中國史入便正統嘅傳承規則,所以任何時期淨係可以得一個王朝係中華嘅正統[41]。
而家嘅歷史材料一般都遵守以下嘅正統繼承順序: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劉宋→南齊→梁朝→陳朝→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41]。
同宗嘅王朝[編輯]
中國史上有幾個王朝係出自同一個家族,但係因為國號唔同或者政權發生咗一啲根本性嘅變化等原因而畀後世嘅史學家以唔同嘅名嚟區分。
另外,亦都有王朝自稱係某個先前王朝嘅後裔嚟得到或者加強佢統治嘅合法性同正統性。
以下係得到大部分史學家承認嘅同宗王朝:
西周、東周
西周、東周都係由姬氏統治,夾埋一齊叫做「周朝」[53]
東周開國君主周平王姬宜臼係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姬宮涅嘅仔
西漢、東漢、蜀漢、劉宋
西漢、東漢、蜀漢、劉宋都係由劉氏統治,其中嘅西漢同東漢夾埋一齊叫做「漢朝」[54]
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係西漢首任皇帝漢高帝劉邦嘅九世孫,亦都係西漢第六位皇帝漢景帝劉啟嘅七世孫
蜀漢第一位君主漢昭烈帝劉備都係漢景帝嘅後代
《宋書》記錄劉宋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係漢高帝嘅細佬楚元王劉交嘅直系後裔
西晉、東晉
西晉、東晉都係由司馬氏統治,夾埋一齊叫做「晉朝」[55]
東晉第一位君主晉元帝司馬睿係西晉奠基者晉宣帝司馬懿嘅息、琅邪武王司馬伷嘅孫、琅邪恭王司馬覲嘅仔
前燕、後燕、南燕
前燕、後燕、南燕都係由慕容氏統治
後燕首位君主燕成武帝慕容垂係前燕開國君主燕文明帝慕容皝嘅仔
同樣嘅,南燕開國君主燕獻武帝慕容德都係燕文明帝嘅仔
西涼、唐朝
西涼、唐朝都係由李氏統治
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係西涼第一位君主涼武昭王李暠嘅七世孫
北魏、東魏、西魏
北魏、東魏、西魏都係由拓跋氏統治
東魏嘅唯一一代君主魏孝靜帝元善見係北魏第七位皇帝魏孝文帝元宏嘅息
西魏建立者魏文帝元寶炬係魏孝文帝嘅孫
南齊、梁朝
南齊、梁朝都係由蕭氏統治
梁朝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嘅老竇梁文帝蕭順之係南齊第一代君主齊高帝蕭道成嘅堂弟
後漢、北漢
後漢、北漢都係由劉氏統治
北漢開國君主漢世祖劉旻係後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知遠嘅細佬
遼朝、西遼
遼朝、西遼都係由耶律氏統治
西遼第一代君主遼德宗耶律大石係遼朝開國皇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嘅八世孫
北宋、南宋
北宋、南宋都係由趙氏統治,夾埋一齊叫做「宋朝」[56]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係北宋第八位君主宋徽宗趙佶嘅仔,亦都係北宋末代皇帝宋欽宗趙桓嘅細佬
元朝、北元
元朝、北元都係由孛兒只斤氏統治
元朝末代皇帝同北元第一位君主係同一個人,即係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貼睦爾
明朝、南明
明朝、南明都係由朱氏統治
南明首位皇帝弘光帝朱由崧係明朝第十四位皇帝萬曆帝朱翊鈞嘅孫
後金、清朝
後金、清朝都係由愛新覺羅氏統治
後金最後一位大汗同清朝開國皇帝係同一個人,即係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王朝嘅分類[編輯]
德國繪製嘅清朝康雍乾盛世嗰陣嘅中華帝國地圖。
清朝係中國史上嘅中原王朝、大一統王朝同埋征服王朝。
中原王朝[編輯]
中原響黃河嘅中下游地區,係中華文明嘅發祥地[57]。
「中原王朝」係指定都喺中原嘅王朝,無論建立王朝嘅民族係邊個都好[57]。
大一統王朝[編輯]
「大一統王朝」係指完成咗中國本部統一嘅王朝,無論建立王朝嘅民族係邊個都好。
「中國本部」,又叫「中國本土」,係漢族嘅傳統聚居地,同「中國」唔係一樣嘅概念。
完成咗中國本部統一而且君主稱號係皇帝嘅王朝可以叫做「中華帝國」[58]。
「大一統」呢個概念第一次出現喺公羊高嘅《公羊傳》入便[59][60][61]。
其他著名嘅人物好似孔子同孟子亦都喺佢哋嘅作品入便提到過呢個概念[62][63]。
大部分嘅史學家將呢啲王朝歸類成大一統王朝:秦朝、西漢、新朝、東漢、西晉、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64][65]。
但係,北宋大一統王朝嘅地位唔係全部史學家都接受嘅,原因係燕雲十六州嘅一部分地區係遼朝嘅領土,而且河套嘅一部分地區係由西夏統治緊;所以,北宋從未完全控制到中國本部[64][66]。
征服王朝、滲透王朝[編輯]
「征服王朝」同埋「滲透王朝」都係非漢族建立嘅中國王朝,按佢哋入去中國本部統治嘅方式分別歸類成兩種類別[67]。
「征服王朝」係指嗰啲吸收漢文化嘅同時特登保留住自身文化嘅非漢族王朝,好似元朝、清朝等;「滲透王朝」係指嗰啲最後被徹底漢化咗嘅非漢族王朝,好似後秦、北魏等。
呢兩個概念都係由美國史學家魏復古提出嘅,而且畀支持以多民族、多元文化嘅角度嚟分析中國史嘅史學家爭議[68]。
王朝嘅名號[編輯]
國號[編輯]
中國歷朝嘅開國君主喺立國之初都會確立政權嘅正式名稱,即係國號[69][70]。
喺王朝統治期間,國號係代表文明正統嘅政權嘅官方名稱,象徵新嘅政權取得咗舊統治者嘅合法地位。
中國亦都有喺王朝統治期間國號出現變更嘅案例,例如:南漢原本定嘅國號係「越」,之後改成「漢」[71]。
國號大概有五種源頭:
嚟自部族、部落聯盟嘅名稱[72][73]
例如:夏朝嘅名嚟自佢嘅統治部族夏后氏[72]
嚟自創建者原本嘅封號、爵位[72][73]
例如:陳朝開國皇帝陳武帝陳霸先喺登基之前嘅「陳王」封號係「陳」國號嘅來由[74]
嚟自相同地理位置嘅先前政權嘅名稱[73][75]
例如:前燕嘅地理位置大概同先秦嘅燕國一樣,所以國號叫做「燕」[75]
嚟自有宗族關係(可考或者自稱)嘅先前政權嘅名稱[73]
例如:後周建立者周太祖郭威自稱係周朝宗室虢叔嘅後裔,所以國號叫做「周」[76]
寓意吉祥或者有特別含義嘅字[72][73]
例如:《易經》入面嘅「大哉乾元」係元朝「大元」國號嘅來由[77]
中國史上有幾個王朝嘅國號係有個「大」字。
朱國楨嘅《湧幢小品》指出第一個帶有「大」字嘅國號係元朝嘅「大元」[78][79]。
不過,其他嘅歷史材料,如同脫脫編修嘅《遼史》同《金史》,記錄咗喺元朝之前亦都有王朝嘅國號入便有「大」字,好似遼朝嘅「大遼」同金朝嘅「大金」[80][81]。
官員、百姓、朝貢國亦都會喺稱呼中國王朝嗰陣喺國號前面加埋個「大」字嚟表示尊崇,即使王朝嘅國號入便係無「大」字嘅[79]。
例如:《日本書紀》入便叫唐朝做「大唐」,但係唐朝嘅國號淨係得「唐」一個字。
國號嘅使用同埋佢嘅重要性亦都畀中國以外嘅其他中華文化圈政權接受。
其中,響越南同朝鮮半島嘅王朝都有各自嘅國號。
喺史學上嘅稱呼[編輯]
因為中國史上出現過好多重複使用嘅國號,史學家需要喺名稱前面加埋前綴嚟區分唔同嘅政權[2][82][83]。
一般會用到嘅前綴有:
方位用詞
「北」:北齊、北元等
「南」:南燕、南唐等
「東」:東晉、東魏等
「西」:西涼、西遼等
順序用詞
「前」:前秦、前蜀等
「後」:後趙、後漢等
統治家族嘅姓氏
武周、馬楚等
其他類別嘅前綴
蜀漢(「蜀」表示呢個王朝喺巴蜀嗰度)、胡夏(「胡」係呢個王朝嘅統治民族匈奴族嘅蔑稱)等
一個王朝可能有多個史學稱呼,但係一啲稱呼通常會得到更加廣泛嘅使用。
例如:西漢又叫「前漢」、楊吳亦都可以叫做「南吳」[84][85]。
如果一個王朝嘅統治發生咗一啲根本性嘅變化,史學家一般都會用唔同嘅名號嚟區分。
例如:宋朝分北宋同南宋,以靖康之變做兩者嘅分界點,用嚟區分由宋太祖趙匡胤成立嘅「宋」同宋高宗趙構復興之後嘅「宋」[86]。
呢種情況之下,原本嘅政權已經覆滅咗,但係之後得到重建同埋聲稱延續先前政權嘅法統,所以史學界需要區分名號嚟反映政權變化嘅歷史事實。
例外嘅有西秦同唐朝,佢哋嘅統治曾經畀後秦同武周分別打斷過[87][88]。
中文材料通常唔會喺有前綴嘅王朝史學稱呼加埋個「朝」字。
例如:北周因為有個「北」字前綴而好少被叫做「北周朝」;「北周」、「北周王朝」呢種叫法就相對嚟講比較常見。
王朝一覽[編輯]
呢個表淨係顯示通常喺歷史年表入便可以搵得到嘅主要嘅中國王朝。
中國史上重有好多世襲君主制政權唔喺入便。
王朝[a]
統治家族
統治時期
君主
姓氏
民族[b]
建立
滅亡
國祚
開國君主[c]
亡國君主
夏朝haa6ciu4
姒[d]
華夏
公元前2070年[e][f][94]
公元前1600年[e][f][94]
430年[f][g]
禹姒文命
桀姒履癸
商朝soeng1ciu4
子
華夏
公元前1600年[e][h][97]
公元前1046年[e][h][97]
554年[h]
湯子履
商紂王子受
西周[i]sai1zau1
姬
華夏
公元前1046年[e][j][98]
公元前771年[98]
275年[j]
周武王姬發
周幽王姬宮涅
東周[i]dung1zau1
姬
華夏
公元前770年[98]
公元前256年[98]
514年
周平王姬宜臼
周赧王姬延
秦朝ceon4ciu4
嬴[k]
華夏
公元前221年[100]
公元前207年[100]
14年
秦始皇嬴政
秦三世嬴子嬰
西漢[l]sai1hon3
劉
漢
公元前202年[m][102]
公元9年[102]
211年[m]
漢高帝劉邦
劉嬰
新朝san1ciu4
王
漢
公元9年[103]
公元23年[103]
14年
王莽
王莽
東漢[l]dung1hon3
劉
漢
公元25年[104]
公元220年[104]
195年
漢光武帝劉秀
漢獻帝劉協
三國saam1gwok3
公元220年[105]
公元280年[105]
60年
曹魏cou4ngai6
曹
漢
公元220年[106]
公元266年[106]
46年
魏文帝曹丕
魏元帝曹奐
蜀漢suk6hon3
劉
漢
公元221年[107]
公元263年[107]
42年
漢昭烈帝劉備
漢孝懷帝劉禪
東吳dung1ng4
孫
漢
公元222年[108]
公元280年[108]
58年
吳大帝孫權
孫皓
西晉[n]sai1zeon3
司馬
漢
公元266年[109]
公元316年[109]
50年
晉武帝司馬炎
晉愍帝司馬鄴
東晉[n]dung1zeon3
司馬
漢
公元317年[110]
公元420年[110]
103年
晉元帝司馬睿
晉恭帝司馬德文
十六國sap6luk6gwok3
公元304年[111]
公元439年[111]
135年
漢趙hon3ziu6
劉[o]
匈奴
公元304年[114]
公元329年[114]
25年
漢光文帝劉淵
劉曜
成漢sing4hon3
李
氐
公元304年[p][116]
公元347年[116]
43年[p]
成武帝李雄[p]
李勢
後趙hau6ziu6
石
羯
公元319年[117]
公元351年[117]
32年
趙明帝石勒
石祗
前涼cin4loeng4
張
漢
公元320年[118]
公元376年[118]
56年
涼成王張茂
張天錫
前燕cin4jin1
慕容
鮮卑
公元337年[119]
公元370年[119]
33年
燕文明帝慕容皝
燕幽帝慕容暐
前秦cin4ceon4
苻[q]
氐
公元351年[r][119]
公元394年[119]
43年[r]
秦景明帝苻健[r]
苻崇
後燕hau6jin1
慕容[s][t]
鮮卑[t]
公元384年[124]
公元409年[u][124]
25年[u]
燕成武帝慕容垂
燕昭文帝慕容熙/燕惠懿帝高雲[v]
後秦hau6ceon4
姚
羌
公元384年[125]
公元417年[125]
33年
秦武昭帝姚萇
姚泓
西秦sai1ceon4
乞伏
鮮卑
公元385年[126]
公元431年[126]
37年[w]
秦宣烈王乞伏國仁
乞伏暮末
後涼hau6loeng4
呂
氐
公元386年[127]
公元403年[127]
17年
涼懿武帝呂光
呂隆
南涼naam4loeng4
禿髮
鮮卑
公元397年[128]
公元414年[128]
17年
武威武王禿髮烏孤
涼景王禿髮傉檀
北涼bak1loeng4
沮渠[x]
匈奴[x]
公元397年[130]
公元439年[130]
42年
段業
涼哀王沮渠牧犍
南燕naam4jin1
慕容
鮮卑
公元398年[131]
公元410年[131]
12年
燕獻武帝慕容德
慕容超
西涼sai1loeng4
李
漢
公元400年[132]
公元421年[132]
21年
涼武昭王李暠
李恂
胡夏wu4haa6
赫連[y]
匈奴
公元407年[134]
公元431年[134]
24年
夏武烈帝赫連勃勃
赫連定
北燕bak1jin1
馮[z]
漢[z]
公元407年[aa][135]
公元436年[135]
29年[aa]
燕惠懿帝高雲[v]/燕文成帝馮跋
燕昭成帝馮弘
北朝bak1ciu4
公元386年[136]
公元581年[136]
195年
北魏bak1ngai6
拓跋[ab]
鮮卑
公元386年[138]
公元535年[138]
149年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孝武帝元修
東魏dung1ngai6
元
鮮卑
公元534年[139]
公元550年[139]
16年
魏孝靜帝元善見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sai1ngai6
元[ac]
鮮卑
公元535年[139]
公元557年[139]
22年
魏文帝元寶炬
魏恭帝拓跋廓
北齊bak1cai4
高
漢
公元550年[139]
公元577年[139]
27年
齊文宣帝高洋
高恆
北周bak1zau1
宇文
鮮卑
公元557年[139]
公元581年[139]
24年
周孝閔帝宇文覺
周靜帝宇文闡
南朝naam4ciu4
公元420年[141]
公元589年[141]
169年
劉宋lau4sung3
劉
漢
公元420年[142]
公元479年[142]
59年
宋武帝劉裕
宋順帝劉準
南齊naam4cai4
蕭
漢
公元479年[143]
公元502年[143]
23年
齊高帝蕭道成
齊和帝蕭寶融
梁朝loeng4ciu4
蕭
漢
公元502年[144]
公元557年[144]
55年
梁武帝蕭衍
梁敬帝蕭方智
陳朝can4ciu4
陳
漢
公元557年[145]
公元589年[145]
32年
陳武帝陳霸先
陳叔寶
隋朝ceoi4ciu4
楊[ad]
漢
公元581年[147]
公元619年[147]
38年
隋文帝楊堅
隋恭帝楊侗
唐朝tong4ciu4
李[ae]
漢
公元618年[149]
公元907年[149]
274年[af]
唐高祖李淵
唐哀帝李柷
武周mou5zau1
武
漢
公元690年[150]
公元705年[150]
15年
周聖神帝武曌
周聖神帝武曌
五代ng5doi6
公元907年[151]
公元960年[151]
53年
後梁hau6loeng4
朱
漢
公元907年[152]
公元923年[152]
16年
梁太祖朱溫
朱友貞
後唐hau6tong4
李[ag][ah][ai]
沙陀[ai]
公元923年[156]
公元937年[156]
14年
唐莊宗李存勗
李從珂
後晉hau6zeon3
石
沙陀
公元936年[157]
公元947年[157]
11年
晉高祖石敬瑭
晉出帝石重貴
後漢hau6hon3
劉
沙陀
公元947年[157]
公元951年[157]
4年
漢高祖劉知遠
漢隱帝劉承祐
後周hau6zau1
郭[aj]
漢
公元951年[157]
公元960年[157]
9年
周太祖郭威
周恭帝柴宗訓
十國sap6gwok3
公元907年[159]
公元979年[159]
62年
前蜀cin4suk6
王
漢
公元907年[160]
公元925年[160]
18年
蜀高祖王建
王衍
楊吳joeng4ng4
楊
漢
公元907年[ak][162]
公元937年[162]
30年[ak]
吳烈祖楊渥[ak]
吳睿帝楊溥
馬楚maa5co2
馬
漢
公元907年[163]
公元951年[163]
44年
楚武穆王馬殷
馬希崇
吳越ng4jyut6
錢
漢
公元907年[163]
公元978年[163]
71年
吳越太祖錢鏐
秦忠懿王錢俶
閩man5
王[al]
漢
公元909年[163]
公元945年[163]
36年
閩太祖王審知
天德帝王延政
南漢naam4hon3
劉
漢
公元917年[163]
公元971年[163]
54年
漢高祖劉龑
劉鋹
荊南ging1naam4
高[am]
漢
公元924年[163]
公元963年[163]
39年
楚武信王高季興
高繼沖
後蜀hau6suk6
孟
漢
公元934年[163]
公元965年[163]
31年
蜀高祖孟知祥
楚恭孝王孟昶
南唐naam4tong4
李[an]
漢
公元937年[167]
公元976年[167]
37年
唐烈祖李昪
李煜
北漢bak1hon3
劉[ao]
沙陀[ao]
公元951年[169]
公元979年[169]
28年
漢世祖劉旻
漢英武帝劉繼元
遼朝liu4ciu4
耶律
契丹
公元916年[ap][171]
公元1125年[171]
209年[ap]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遼sai1liu4
耶律[aq]
契丹[aq]
公元1124年[174]
公元1218年[174]
94年
遼德宗耶律大石
屈出律
北宋[ar]bak1sung3
趙
漢
公元960年[175]
公元1127年[175]
167年
宋太祖趙匡胤
宋欽宗趙桓
南宋[ar]naam4sung3
趙
漢
公元1127年[176]
公元1279年[176]
152年
宋高宗趙構
趙昺
西夏sai1haa6
嵬名[as]
党項
公元1038年[178]
公元1227年[178]
189年
夏景宗李元昊
李睍
金朝gam1ciu4
完顏
女真
公元1115年[179]
公元1234年[179]
119年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完顏承麟
元朝jyun4ciu4
孛兒只斤
蒙古
公元1271年[at][181]
公元1368年[181]
97年[at]
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貼睦爾
北元bak1jyun4
孛兒只斤[au]
蒙古[au]
公元1368年[184]
公元1388年[av][184]
20年[av]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貼睦爾
天元帝孛兒只斤脫古思帖木兒[av]
明朝ming4ciu4
朱
漢
公元1368年[188]
公元1644年[188]
276年
洪武帝朱元璋
崇禎帝朱由檢
南明naam4ming4
朱
漢
公元1644年[189]
公元1662年[aw][189]
18年[aw]
弘光帝朱由崧
永曆帝朱由榔[aw]
後金hau6gam1
愛新覺羅
女真[ax]
公元1616年[193]
公元1636年[193]
20年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朝cing1ciu4
愛新覺羅
滿洲
公元1636年[194]
公元1912年[ay][194]
276年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
收錄標準
呢個表淨係顯示主要嘅中國王朝。
不過,中國歷史地理學劃定嘅地理範圍入面重有好多唔喺呢個表入便嘅世襲君主制政權,例如[195]:
封建制入便嘅世襲諸侯國(鄧國、霍國、楚國、義渠國等);
羈縻制同土司制入便嘅世襲政權(播州土司、水東土司、永寧土司、贊拉土司等);
統治地理範圍比較細嘅割據世襲政權(南越、吐谷渾、大理、東寧等);
存在時間比較短嘅割據世襲政權(翟魏、後遼、陳漢、順朝等);
曾經統治過同「中國」喺歷史上或者而家有政治或者文化關聯地區嘅跨區域政權(柔然、吐蕃、渤海、喀喇汗國等)。
根據中國歷史地理學嘅劃定,清朝響公元1750年代到公元1840年代為止,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嘅極盛領土範圍都係中國史嘅一部分,而呢個地區入面全部民族建立嘅政權都係中國史上嘅政權[196][197][198]。
清朝鼎盛時期嘅疆域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涵蓋以下嘅地區[199][200][201]:
北方包埋唐努烏梁海,同西伯利亞接壤[202];
東北到外興安嶺,包埋庫頁島,臨日本海[203][204][205];
東南包埋臺灣島同隔籬島嶼,臨東海、太平洋[203][204];
南方包埋海南島同南海諸島,臨南海[203][204][205][206];
西南到達旺、南坎、江心坡;
西到帕米爾高原[204][205][207];
西北到巴爾喀什湖北岸[203][204][205][207]。
曾經喺一啲歷史時期由中國政權統治嘅其他地區(好似朝鮮半島嘅部分區域、今日越南嘅中部同北部、中亞嘅部分地區等)則涵蓋喺相應嘅中國政權嘅歷史入便。
響「中國」之外地區但係有中國血統嘅王朝(如同越南嘅前李朝、暹羅嘅吞武里王朝等)都唔包埋喺呢個表入便[208][209][210][211]。
另外,曾經統治過響「中國」之外嘅中華朝貢國嘅王朝(例如琉球群島嘅第一尚氏王朝、越南嘅阮朝等)亦都被排除喺呢個表之外[212][213]。
顏色說明
淺黃色底色係影響力比較大嘅政權
灰色底色係主要嘅歷史時期(亦都係多個政權嘅統稱)
左邊嗰行橙色底色係包埋喺「三國」入便嘅政權
左邊嗰行藍色底色係包埋喺「十六國」入便嘅政權
左邊嗰行綠色底色係包埋喺「南北朝」入便嘅「北朝」政權
左邊嗰行紫色底色係包埋喺「南北朝」入便嘅「南朝」政權
左邊嗰行黃色底色係包埋喺「五代十國」入便嘅「五代」政權
左邊嗰行粉紅色底色係包埋喺「五代十國」入便嘅「十國」政權
王朝嘅疆域[編輯]
呢個表顯示嘅王朝同「王朝一覽」入便嘅王朝係一樣嘅。
中國王朝
今日地區對照[az]
攷
夏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214]
商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215]
西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216]
東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217][218]
秦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19]
西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蒙古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0]
新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蒙古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0]
東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蒙古國緬甸聯邦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1]
曹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蒙古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22]
蜀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聯邦共和國
[222]
東吳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2]
西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蒙古國緬甸聯邦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3]
東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聯邦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24][225]
漢趙
中華人民共和國
[226]
成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226]
後趙
中華人民共和國
[226]
前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26][227]
前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
[227]
前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蒙古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24][227][228]
後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
[229]
後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
[229][230]
西秦
中華人民共和國
[229]
後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29]
南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0]
北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0]
南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0]
西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30]
胡夏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0]
北燕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0]
北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國
[229][230][231][232]
東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3]
西魏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3]
北齊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4]
北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國
[234]
劉宋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緬甸聯邦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1]
南齊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緬甸聯邦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2]
梁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緬甸聯邦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3]
陳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4]
隋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5]
唐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大韓民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泰王國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6][237][238]
武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37]
後梁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9]
後唐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0]
後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1][242]
後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3]
後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4]
前蜀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5]
楊吳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6]
馬楚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1]
吳越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1][246]
閩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ba]
[241][246]
南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41][247]
荊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1]
後蜀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1][245]
南唐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ba]
[241]
北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
[241][244]
遼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蒙古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
[241][248]
西遼
中華人民共和國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蒙古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249][250]
北宋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
[248]
南宋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
[249][250]
西夏
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國
[248][249][250]
金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
[249][250]
元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民國[ba]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不丹王國印度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蒙古國緬甸聯邦共和國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大韓民國泰王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51][252]
北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蒙古國俄羅斯聯邦
[253][254]
明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bb]中華民國[ba]不丹王國印度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國緬甸聯邦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俄羅斯聯邦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53][254]
南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bb]中華民國[ba]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聯邦共和國
[253][254]
後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國俄羅斯聯邦
[255][256]
清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bb]中華民國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印度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國緬甸聯邦共和國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55][256]
註[編輯]
↑呢個表顯示嘅名號係史學入便用嘅名,唔係各個王朝正式確立嘅國號。
同一個王朝可以有多個史學稱呼。
↑雖然中國史學通常將一個王朝嘅統治家族歸類成來自一個民族,但係一啲中國君主有多個民族嘅血統[89]。
例如:史學家一般將清朝睇成係滿洲族建立嘅王朝,不過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其實係滿漢混血,佢嘅漢族血統係源自佢嘅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90]。
↑呢個表顯示嘅開國君主係王朝嘅實際開創者。
但係,中國史上亦都有統治家族嘅先前成員被追尊成為君主嘅案例。
例如:後晉嘅實際建立者係晉高祖石敬瑭,不過後晉皇室有正式追尊先前四位成員成為皇帝。
↑夏朝嘅統治家族係「姒」姓,「夏后」氏[91]。
↑5.05.15.25.35.4周召共和之前嘅年份都係出自夏商周斷代工程。
↑6.06.16.2根據漢代史學家劉歆嘅推算,夏朝響公元前2205年立國,響公元前1766年亡國,國祚399年(唔計埋「無王時期」)[92][93]。
↑夏朝嘅統治曾經畀羿同寒浞打斷過,一共有40年,史稱「無王時期」[95]。
歷史材料對於夏朝嘅空位期嘅開始同結束嘅年份講法唔同。
中國史學無對空位期之前嘅夏朝同復國之後嘅夏朝做出名號上嘅區分。
相係夏朝空位期之前嘅最後一位君主,而少康係複國之後嘅第一位[95]。
↑8.08.18.2根據漢代史學家劉歆嘅推算,商朝響公元前1766年立國,響公元前1122年亡國,國祚644年[92][96]。
↑9.09.1西周同東周統稱「周朝」[53]。
↑10.010.1根據漢代史學家劉歆嘅推算,西周響公元前1122年立國,響公元前771年亡國,國祚351年[92][96]。
↑秦朝嘅統治家族係「嬴」姓,「趙」氏[99]。
↑12.012.1西漢同東漢統稱「漢朝」[54]。
↑13.013.1一啲史學家將公元前206年漢高帝劉邦稱「漢王」呢件事作為西漢嘅建立[101]。
如果係噉睇,西漢國祚215年。
↑14.014.1西晉同東晉統稱「晉朝」[55]。
↑漢趙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攣鞮」,但係喺漢趙建立之前改姓咗「劉」[112][113]。
↑16.016.116.2一啲史學家將公元303年成景帝李特定年號「建初」呢件事作為成漢嘅建立[115]。
如果係噉睇,成漢嘅建立者係成景帝,國祚44年。
↑前秦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蒲」,但係秦惠武帝苻洪喺公元349年前秦建立之前改姓咗「苻」[120]。
↑18.018.118.2一啲史學家將公元350年秦惠武帝苻洪稱「三秦王」呢件事作為前秦嘅建立[121]。
如果係噉睇,前秦嘅建立者係秦惠武帝,國祚44年。
↑因為蘭汗唔係出自慕容氏,佢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122]。
↑20.020.1燕惠懿帝高雲係高句麗族,本來係姓「高」,之後畀慕容氏撫養咗[123]。
所以,燕惠懿帝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
↑21.021.1根據燕惠懿帝高雲嘅王朝歸屬,後燕嘅滅亡年份可以睇成係公元407年或者公元409年,國祚23年或者25年。
↑22.022.1根據唔同嘅史學家劃分,燕惠懿帝高雲可以睇成係後燕嘅末代君主或者北燕嘅開國君主[123]。
↑公元400年,西秦畀後秦滅亡。
公元409年,西秦復國。
中國史學無對響公元400年之前嘅西秦同復國之後嘅西秦做出名號上嘅區分。
秦武元王乞伏乾歸係西秦短暫亡國之前嘅最後一位君主,亦都係復國之後嘅第一位。
↑24.024.1段業係漢族。
所以,涼武宣王沮渠蒙遜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129]。
↑胡夏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劉」,但係夏武烈帝赫連勃勃喺公元413年胡夏建立之後改姓咗「赫連」[133]。
↑26.026.1燕惠懿帝高雲係高句麗族,本來係姓「高」,之後畀慕容氏撫養咗[123]。
所以,燕文成帝馮跋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
↑27.027.1根據燕惠懿帝高雲嘅王朝歸屬,北燕嘅建立年份可以睇成係公元407年或者公元409年,國祚29年或者27年。
↑北魏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拓跋」,但係魏孝文帝元宏喺公元493年北魏建立之後改姓咗「元」[137]。
↑西魏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拓跋」,魏孝文帝元宏喺公元493年西魏建立之前改姓咗「元」,但係魏恭帝拓跋廓又喺公元554年西魏建立之後復姓咗「拓跋」[137][140]。
↑隋朝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楊」,西魏賜姓「普六茹」,但係隋文帝楊堅喺公元580年隋朝建立之前復姓咗「楊」[146]。
↑唐朝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李」,西魏賜姓「大野」,但係喺公元580年唐朝建立之前復姓咗「李」[148]。
↑公元690年,唐朝畀武周滅亡。
公元705年,唐朝復國。
中國史學無對響公元690年之前嘅唐朝同復國之後嘅唐朝做出名號上嘅區分。
唐睿宗李旦係唐朝短暫亡國之前嘅最後一位君主,而唐中宗李顯係復國之後嘅第一位。
↑後唐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朱邪」,但係唐獻祖李國昌喺公元869年後唐建立之前改姓咗「李」[153]。
↑唐明宗李嗣源本來無姓,之後畀李氏撫養咗[154]。
所以,唐明宗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
↑35.035.1李從珂係漢族,本來係姓「王」,之後畀李氏撫養咗[155]。
所以,李從珂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
↑周世宗柴榮本來係姓「柴」,之後畀郭氏撫養咗[158]。
所以,周世宗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
↑37.037.137.2一啲史學家將公元902年吳太祖楊行密稱「吳王」呢件事作為楊吳嘅建立[161]。
如果係噉睇,楊吳嘅建立者係吳太祖,國祚35年。
↑因為朱文進唔係出自王氏,佢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164]。
↑荊南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高」,楚武信王高季興之後改姓咗「朱」,但係佢又喺荊南建立之前復姓咗「高」[165]。
↑南唐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李」,唐烈祖李昪之後改姓咗「徐」,但係佢又喺公元939年南唐建立之後復姓咗「李」[166]。
↑41.041.1漢英武帝劉繼元係漢族,本來係姓「何」,之後畀劉氏撫養咗[168]。
所以,漢英武帝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
↑42.042.1一啲史學家將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獲選成為契丹族部落聯盟首領呢件事作為遼朝嘅建立[170]。
如果係噉睇,遼朝國祚218年。
↑43.043.1屈出律係乃蠻族,本來無姓。
因為屈出律唔係出自耶律氏,佢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172][173]。
↑44.044.1北宋同南宋統稱「宋朝」[56]。
↑西夏嘅統治家族本來係姓「拓跋」,唐朝同宋朝分別賜姓「李」同「趙」,但係夏景宗李元昊喺公元1032年西夏建立之前改姓咗「嵬名」[177]。
↑46.046.1一啲史學家將公元1260年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登基成為蒙古帝國大汗呢件事作為元朝嘅建立[180]。
如果係噉睇,元朝國祚108年。
↑47.047.1綽羅斯也先係瓦剌族。
因為綽羅斯也先唔係出自孛兒只斤氏,佢嘅即位唔係正常嘅世襲繼承[182][183]。
↑48.048.148.2中國史學通常將公元1388年或者公元1402年北元取消咗「大元」國號呢件事作為佢嘅終結[185][186]。
但係,一啲史學家將公元1388年或者公元1402年到公元1635年之間嘅蒙古族政權(《明史》入便叫做「韃靼」)睇成係北元嘅直接延續[187]。
如果以公元1402年作為北元嘅終結年份,北元國祚34年,末代君主係兀雷帖木兒汗孛兒只斤鬼力赤;如果以公元1635年作為北元嘅終結年份,北元國祚267年,末代君主係孛兒只斤額爾克孔果爾。
↑49.049.149.2一啲史學家將公元1664年定武帝政權滅亡呢件事作為南明嘅終結[190]。
如果係噉睇,南明嘅末代君主係定武帝,國祚20年。
但係,史學界對於定武帝(史學家推測佢嘅姓名係「朱亶塉」或者「朱本鉝」,統治時期係公元1646年到公元1664年)係唔係真實嘅人物同佢嘅確切身份重有爭議。
↑公元1635年,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將女真族嘅名改成「滿洲族」[191][192]。
↑唔包埋喺公元1917年嘅張勳復辟。
↑呢個表顯示嘅地區表示中國王朝曾經統治過喺今日係屬於呢啲地方嘅全部或者一部分區域。
↑53.0053.0153.0253.0353.0453.0553.0653.0753.0853.0953.1053.1153.1253.1353.1453.1553.1653.1753.1853.1953.20淨係中華民國轄下嘅福建省。
↑54.054.154.2澳門喺公元1557年成為葡萄牙租界地,但係中國一直到公元1887年先至失去咗澳門嘅主權。
攷[編輯]
↑(英文)Skutsch,Carl(2013).EncyclopediaoftheWorld'sMinorities.p. 287.ISBN 9781135193881.
↑2.02.1(簡體中文)王也揚;趙慶雲(2016).當代中國近代史理論研究.ISBN 9787516188231.
↑(英文)Keay,John(2010).China:AHistory.ISBN 9780007372089.
↑(英文)Sadow,Lauren;Peeters,Bert;Mullan,Kerry(2019).StudiesinEthnopragmatics,CulturalSemantics,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inimalEnglish(andBeyond).p. 100.ISBN 9789813299795.
↑(英文)Bauch,Martin;Schenk,Gerrit(2019).TheCrisisofthe14thCentury:TeleconnectionsbetweenEnvironmentalandSocietalChange?.p. 153.ISBN 9783110660784.
↑(英文)Ruan,Jiening;Zhang,Jie;Leung,Cynthia(2015).ChineseLanguage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p. 9.ISBN 9783319213088.
↑(英文)Wei,Chao-hsin(1988).TheGeneralThemesoftheOceanCultureWorld.p. 17.
↑(英文)Adler,Philip;Pouwels,Randall(2011).WorldCivilizations:VolumeI:To1700.p. 373.ISBN 9781133171065.
↑(英文)Rowe,William(2010).China'sLastEmpire:TheGreatQing.p. 1.ISBN 9780674054554.
↑10.010.1喺《新華字典》入便「朝代」嘅解釋:「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連續統治的時期」
↑(簡體中文)"中國古代從古至今為何都沿用朝代的說法,不用"國"指代政權?".喺2020-08-02搵到.
↑12.012.1(簡體中文)"陸大鵬談翻譯:歷史上的"王朝"與"皇朝"".喺2020-08-01搵到.
↑(英文)Ebrey,Patricia;Liu,Kwang-Ching(2010).TheCambridgeIllustratedHistoryofChina.p. 10.ISBN 9780521124331.
↑14.014.1(英文)Chan,Joseph(2013).ConfucianPerfectionism:APoliticalPhilosophyforModernTimes.p. 213.ISBN 9781400848690.
↑祁志祥(2016).中國現當代人學史:思想演變的時代特徵及其歷史軌跡.p. 21.ISBN 9789869244923.
↑16.016.1(英文)Perdue,Peter(2009).ChinaMarchesWest:TheQingConquestofCentralEurasia.p. 6.ISBN 9780674042025.
↑(英文)Elleman,Bruce;Paine,Sarah(2019).ModernChina:ContinuityandChange,1644tothePresent.p. 19.ISBN 9781538103876.
↑(英文)Zheng,Yongnian;Huang,Yanjie(2018).MarketinState:ThePoliticalEconomyofDominationinChina.p. 83.ISBN 9781108473446.
↑(簡體中文)"我國古代改朝換代的方式不外乎兩種,哪種才是主流?".原著喺2020-07-31歸檔.喺2020-07-31搵到.
↑(簡體中文)樊樹志(2007).國史精講.p. 99.ISBN 9787309055634.
↑(英文)Wilkinson,Endymion(2000).ChineseHistory:AManual.p. 14.ISBN 9780674002494.
↑(英文)Perkins,Dorothy(2013).EncyclopediaofChina:HistoryandCulture.p. 1.ISBN 9781135935627.
↑(英文)DiCosmo,Nicola(2007).TheDiaryofaManchuSoldierinSeventeenth-CenturyChina:"MyServiceintheArmy",byDzengseo.p. 1.ISBN 9781135789558.
↑(英文)Elman,Benjamin(2006).ACulturalHistoryofModernScienceinChina.p. 46.ISBN 9780674023062.
↑(英文)Tanner,Harold(2009).China:AHistory.p. 335.ISBN 978-0872209152.
↑(英文)Pines,Yuri(2012).TheEverlastingEmpire:ThePoliticalCultureofAncientChinaandItsImperialLegacy.p. 157.ISBN 978-0691134956.
↑(英文)Mote,Frederick(2003).ImperialChina900-1800.p. 798.ISBN 9780674012127.
↑(英文)Skaff,Jonathan(2012).Sui-TangChinaandItsTurko-MongolNeighbors:Culture,Power,andConnections,580-800.p. 80.ISBN 9780199734139.
↑(英文)Stunkel,Kenneth(2012).FiftyKeyWorksofHistoryandHistoriography.p. 143.ISBN 9781136723667.
↑30.030.1(英文)Moody,Alys;Ross,Stephen(2020).GlobalModernistsonModernism:AnAnthology.p. 282.ISBN 9781474242349.
↑(英文)Grosse,Christine(2019).TheGlobalManager'sGuidetoCulturalLiteracy.p. 71.ISBN 9781527533875.
↑(英文)Wu,Bin(2019).GovernmentPerformanceManagementinChina:TheoryandPractice.pp. 44–45.ISBN 9789811382253.
↑(簡體中文)"歷史上的國和代到底有什麼區別?".原著喺2020-01-15歸檔.喺2020-07-31搵到.
↑(英文)Besio,Kimberly(2012).ThreeKingdomsandChineseCulture.p. 64.ISBN 9780791480496.
↑(英文)Baaquie,BelalEhsan;Wang,Qing-Hai(2018)."ChineseDynastiesandModernChina:UnificationandFragmentation".ChinaandtheWorld:AncientandModernSilkRoad.1(1):5.doi:10.1142/S2591729318500037.
↑(英文)Holcombe,Charles(2017).AHistoryofEastAsia.pp. 62–63.ISBN 9781107118737.
↑(英文)Yang,Shao-yun(2019).TheWayoftheBarbarians:RedrawingEthnicBoundariesinTangandSongChina.p. 63.ISBN 9780295746012.
↑(英文)Chen,Huaiyu(2007).TheRevivalofBuddhistMonasticisminMedievalChina.p. 24.ISBN 9780820486246.
↑(英文)Wakeman,Frederic(1985).TheGreatEnterprise:TheManchuReconstructionofImperialOrderinSeventeenth-centuryChina,Volume1.p. 446.ISBN 9780520048041.
↑40.040.140.240.340.440.5(簡體中文)劉浦江(2017).正統與華夷: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研究.ISBN 9787101125795.
↑41.041.141.2(英文)Lee,Thomas(2000).EducationinTraditionalChina:AHistory.p. 238.ISBN 9004103635.
↑(英文)Ng,OnCho;Wang,Edward(2005).MirroringthePast:TheWritingAndUseofHistoryinImperialChina.p. 177.ISBN 9780824829131.
↑(簡體中文)"宋和遼究竟哪個才是正統王朝?".原著喺2020-07-31歸檔.喺2020-07-31搵到.
↑(英文)Brook,Timothy;WaltvanPraag,Michaelvan;Boltjes,Miek(2018).SacredMandates:AsianInternationalRelationssinceChinggisKhan.p. 52.ISBN 9780226562933.
↑(英文)Biran,Michal(2005).TheEmpireoftheQaraKhitaiinEurasianHistory:BetweenChinaandtheIslamicWorld.p. 93.ISBN 9780521842266.
↑(簡體中文)"試論清人的遼金"正統觀"——以遼宋金"三史分修""各與正統"問題討論為中心".喺2020-07-31搵到.
↑(英文)Zhang,Feng(2015).ChineseHegemony:GrandStrategyand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inEastAsianHistory.p. 126.ISBN 9780804795043.
↑(英文)Brook,WaltvanPraag&Boltjes(2018).p.54.
↑(英文)Chan,Wing-ming(2000).EastAsianHistory,Issues19-20.p. 30.
↑(英文)Fang,Weigui(2019).ModernNotionsofCivilizationandCultureinChina.p. 30.ISBN 9789811335587.
↑(英文)Baldanza,Kathlene(2016).MingChinaandVietnam.p. 206.ISBN 9781107124240.
↑52.052.1(英文)Wu,Huaiqi(2018).AnHistoricalSketchofChineseHistoriography.p. 322.ISBN 9783662562536.
↑53.053.1(英文)Law,Eugene(2004).BestofChina.p. 11.ISBN 9787508504292.
↑54.054.1(英文)Li,Xiaobing(2012).ChinaatWar:AnEncyclopedia.p. 485.ISBN 9781598844160.
↑55.055.1(簡體中文)毛增印(2005).三字經與中國民俗畫.p. 90.ISBN 9787508507996.
↑56.056.1(簡體中文)王守法(2002).中國政治制度史.p. 80.ISBN 9787209030762.
↑57.057.1(英文)Li,Xiaobing;Shan,Patrick(2015).EthnicChina:Identity,Assimilation,andResistance.p. 5.ISBN 9781498507295.
↑(簡體中文)"經常提到的波斯帝國,那你知道波斯第一、第二、第三帝國嗎?".喺2020-07-31搵到.
↑(簡體中文)馮天瑜;楊華(2000).中國文化發展軌跡.p. 111.
↑(簡體中文)賈兵強;朱曉鴻(2015).圖說治水與中華文明.ISBN 9787517031246.
↑(簡體中文)王希隆(2009).歷史文化探研──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專門史論文集.ISBN 9787542114525.
↑(簡體中文)楊發興(2015).世界偉人傳記叢書(上).
↑(簡體中文)高奇(2018).傳統文化與治國理政.ISBN 9787101127669.
↑64.064.1"中國歷史上十個大一統王朝,其中四個國祚不過百年".原著喺2020-07-31歸檔.喺2020-07-31搵到.
↑"我國歷史上這兩大王朝均是大一統王朝,卻教科書上卻極少被提及".原著喺2020-07-31歸檔.喺2020-07-31搵到.
↑(英文)Graff,David;Higham,Robin(2012).AMilitaryHistoryofChina.pp. 70–71.ISBN 978-0813140674.
↑(英文)vandeVen,Hans(2000).WarfareinChineseHistory.p. 77.ISBN 9004117741.
↑(英文)Bulag,Uradyn(2010).CollaborativeNationalism:ThePoliticsofFriendshiponChina'sMongolianFrontier.pp. 56–57.ISBN 9781442204331.
↑(英文)Wilkinson(2000).pp.13–14.
↑(簡體中文)朱法元;吳琦幸(2000).中國文化ABC.ISBN 9787210045892.
↑(簡體中文)"南越國與南漢國".喺2020-07-31搵到.
↑72.072.172.272.3(簡體中文)"歷代王朝國號的分類".喺2020-07-31搵到.
↑73.073.173.273.373.4(簡體中文)"名不正則言不順:中國各朝代名稱、國號的由來".喺2020-07-31搵到.
↑(簡體中文)"唐朝的皇帝姓李,為什麼不叫李朝而叫唐朝?".原著喺2020-07-31歸檔.喺2020-07-31搵到.
↑75.075.1(簡體中文)"先秦時期的諸侯國名,哪些最受後世的青睞?".原著喺2020-07-31歸檔.喺2020-07-31搵到.
↑(簡體中文)"後周皇帝列表及簡介後周太祖世宗恭帝簡介後周是怎麼滅亡的".喺2020-07-31搵到.
↑(英文)Hung,HingMing(2016).FromtheMongolstotheMingDynasty:HowaBeggingMonkBecameEmperorofChina,ZhuYuanZhang.p. 13.ISBN 9781628941524.
↑(簡體中文)胡阿祥;宋艷梅(2008).中國國號的故事.p. 171.ISBN 9787807135999.
↑79.079.1(簡體中文)"明朝為何定國號為"大明",絕大部分人只知道五個原因中的一個".喺2020-07-31搵到.
↑(簡體中文)"遼朝國號考釋".原著喺2020-07-31歸檔.喺2020-07-31搵到.
↑陳學霖(2003).金宋史論叢.pp. 4–5.ISBN 9789629960971.
↑(英文)Wilkinson(2000).p.14.
↑(簡體中文)"為何中國古代的一些朝代前要加上"東西南北",比如"西漢"呢?".原著喺2020-07-31歸檔.喺2020-07-31搵到.
↑(英文)Loewe,Michael(2006).TheGovernmentoftheQinandHanEmpires:221BCE–220CE.p. vi.ISBN 9781603840576.
↑(簡體中文)"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南吳的發展史".喺2020-08-09搵到.
↑(英文)Chan,ChiChuen;Li,William;Chiu,Amy(2019).ThePsychologyofChineseGambling:ACulturalandHistoricalPerspective.p. 21.ISBN 9789811334863.
↑(簡體中文)"先秦、秦國、秦朝、前秦、後秦、西秦是什麼關係?".喺2020-08-02搵到.
↑(簡體中文)"漢分東西漢因為中間有新莽為什麼唐朝中間有武周卻不分東西唐".原著喺2020-08-02歸檔.喺2020-08-02搵到.
↑(簡體中文)"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混血皇帝,有人居然有黑人血統".原著喺2020-07-31歸檔.喺2020-07-31搵到.
↑(英文)Zhu,Weizheng(2015).RereadingModernChineseHistory.p. 301.ISBN 9789004293311.
↑李學勤(2004).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硏究.p. 358.ISBN 9789867938251.
↑92.092.192.2(英文)Ivanhoe,Philip;VanNorden,Bryan(2005).ReadingsinClassicalChinesePhilosophy.p. 385.ISBN 9781603844901.
↑(英文)Tan,KoonSan(2014).DynasticChina:AnElementaryHistory.p. 8.ISBN 9789839541885.
↑94.094.1(英文)Zheng,Wang(2012).NeverForgetNationalHumiliation:HistoricalMemoryinChinesePoliticsandForeignRelations.p. 44.ISBN 9780231520164.
↑95.095.1(簡體中文)尚瓏;楊飛(2005).中國考古地圖.p. 56.ISBN 9787801459169.
↑96.096.1(英文)Tan(2014).p.17.
↑97.097.1(英文)Westmoreland,Perry(2019).Life'sWonders.ISBN 9781644268346.
↑98.098.198.298.3(英文)Loh,ShenYeow(2019).DescendantsoftheBirdHuntersofOldChina.ISBN 9781543755633.
↑(簡體中文)吳東平(2013).名人取名的故事.ISBN 9787216072298.
↑100.0100.1(英文)Shaughnessy,Edward(2014).UnearthingtheChanges:RecentlyDiscoveredManuscriptsoftheYiJing(IChing)andRelatedTexts.p. 19.ISBN 9780231533300.
↑(英文)Earnshaw,Graham(2004).ChinaEconomicReview'sChinaBusinessGuide2005.p. 30.ISBN 9781933782768.
↑102.0102.1(英文)Zhang,Qizhi(2015).AnIntroductiontoChineseHistoryandCulture.p. 92.ISBN 9783662464823.
↑103.0103.1(英文)McLeod,Alexus(2016).AstronomyintheAncientWorld:EarlyandModernViewsonCelestialEvents.p. 85.ISBN 9783319236001.
↑104.0104.1(英文)Tse,Wicky(2018).TheCollapseofChina'sLaterHanDynasty,25-220AD:TheNorthwestBorderlandsandtheEdgeofEmpire.ISBN 9781315532318.
↑105.0105.1(英文)Pei,Kuangyi(2018).GaleResearcherGuidefor:TheThreeKingdomsandtheJin.ISBN 9781535865692.
↑106.0106.1戴梅可;魏偉森(2016).幻化之龍:兩千年中國歷史變遷中的孔子.p. 122.ISBN 9789629966485.
↑107.0107.1(英文)Fu,Chonglan;Cao,Wenming(2019).IntroductiontotheUrbanHistoryofChina.p. 123.ISBN 9789811382079.
↑108.0108.1周佳榮(2017).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p. 41.ISBN 9789620441660.
↑109.0109.1麥勁生(2017).近代中國海防史新論.p. 254.ISBN 9789620440472.
↑110.0110.1(英文)Wang,Eugene(2005).ShapingtheLotusSutra:BuddhistVisualCultureinMedievalChina.p. 13.ISBN 9780295984629.
↑111.0111.1(簡體中文)沈松英(2016).閒讀中國史.ISBN 9787210081692.
↑(簡體中文)周偉洲(2006).漢趙國史.p. 2.ISBN 9787563359943.
↑(簡體中文)徐俊元;張占軍;石玉新(1986).貴姓何來.p. 65.
↑114.0114.1(英文)McMahon,Keith(2013).WomenShallNotRule:ImperialWivesandConcubinesinChinafromHantoLiao.p. 123.ISBN 9781442222908.
↑(英文)Wong,Dorothy(2004).ChineseSteles:Pre-BuddhistandBuddhistUseofaSymbolicForm.ISBN 9780824827830.
↑116.0116.1(英文)Fan,Ru;Pan,Xinghui(2010).中外歷史大事年表.p. 213.ISBN 9789628931736.
↑117.0117.1(英文)Swartz,Wendy;Yang,Lu;Jessy,Choo(2014).EarlyMedievalChina:ASourcebook.p. 30.ISBN 9780231531009.
↑118.0118.1(英文)Whiteman,Stephen(2019).WhereDragonVeinsMeet:TheKangxiEmperorandHisEstateatRehe.p. 225.ISBN 9780295745817.
↑119.0119.1119.2119.3(英文)Duthie,Torquil(2014).Man'yōshūandtheImperialImaginationinEarlyJapan.p. 27.ISBN 9789004264540.
↑陳再明(2004).人物評話:古今人物逍遙遊.p. 82.ISBN 9789573253327.
↑(英文)Silk,Jonathan(2013).BuddhisminChina:CollectedPapersofErikZürcher.p. 589.ISBN 9789004263291.
↑劉學銚(2005).歷代胡族王朝之民族政策.p. 41.ISBN 9789867151018.
↑123.0123.1123.2劉學銚(2012).鮮卑列國:大興安嶺傳奇.ISBN 9789628904327.
↑124.0124.1(英文)Steinhardt,Nancy(2014).ChineseArchitectureinanAgeofTurmoil,200-600.p. 28.ISBN 9780824838232.
↑125.0125.1蕭世友(2013).後秦政治外交史簡論五篇.p. 69.ISBN 9789881278982.
↑126.0126.1(英文)Adamek,Piotr(2017).GoodSonisSadIfHeHearstheNameofHisFather:TheTabooingofNamesinChinaasaWayofImplementingSocialValues.p. 344.ISBN 9781351565219.
↑127.0127.1(簡體中文)趙永紅(2010).河西走廊藏文化史要.ISBN 9787542117083.
↑128.0128.1(簡體中文)劉醒初(2009).甘肅文史精萃1:史料卷.ISBN 9787999033417.
↑(簡體中文)呂撫(2017).歷代興衰演義.p. 154.
↑130.0130.1(簡體中文)秦大樹;袁旔(2013).2011:古絲綢之路.p. 153.ISBN 9789813206076.
↑131.0131.1萬國鼎;萬斯年;陳夢家(2018).中國歷史紀年表(精).ISBN 9787101133172.
↑132.0132.1張豈之;王子今;方光華(2002).秦漢魏晉南北朝史.p. 335.ISBN 9789571128702.
↑(英文)Kim,HyunJin(2015).TheHuns.ISBN 9781317340911.
↑134.0134.1(英文)Hong,Yuan(2018).TheSiniticCivilizationBookIi:AFactualHistoryThroughtheLensofArchaeology,Bronzeware,Astronomy,Divination,CalendarandtheAnnals.ISBN 9781532058318.
↑135.0135.1(英文)Tian,Hengyu(2018).InfamousChineseEmperors:TalesofTyrannyandMisrule.p. 180.ISBN 9789812299314.
↑136.0136.1(英文)Wang,Zhen'guo;Chen,Ping;Xie,Peiping(1999).History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 94.ISBN 9787030065674.
↑137.0137.1(英文)Xiong,Victor(2017).HistoricalDictionaryofMedievalChina.p. 613.ISBN 9781442276161.
↑138.0138.1(英文)Fairbank,John;Goldman,Merle(2006).China:ANewHistory.p. 73.ISBN 9780674018280.
↑139.0139.1139.2139.3139.4139.5139.6139.7(英文)Spring,Peter(2015).GreatWallsandLinearBarriers.p. 211.ISBN 9781473854048.
↑(英文)Holcombe,Charles(2001).TheGenesisofEastAsia:221B.C.–A.D.907.p. 140.ISBN 9780824824655.
↑141.0141.1(簡體中文)譚仲池(2013).長沙通史(古代卷).ISBN 9787999009009.
↑142.0142.1(英文)Kroll,Paul(2014).ReadingMedievalChinesePoetry:Text,Context,andCulture.p. 36.ISBN 9789004282063.
↑143.0143.1(英文)Nadeau,Randall(2012).TheWiley-BlackwellCompaniontoChineseReligions.p. 147.ISBN 9781444361971.
↑144.0144.1(英文)Katz,Paul(1995).DemonHordesandBurningBoats:TheCultofMarshalWeninLateImperialChekiang.p. 79.ISBN 9781438408484.
↑145.0145.1(英文)Cai,Zong-qi(2007).HowtoReadChinesePoetry:AGuidedAnthology.p. 152.ISBN 9780231511889.
↑(英文)Knechtges,David;Chang,Taiping(2014).AncientandEarlyMedievalChineseLiterature:AReferenceGuide.p. 1818.ISBN 9789004271852.
↑147.0147.1(英文)Lee,Mosol(2013).AncientHistoryoftheManchuria.p. 115.ISBN 9781483667676.
↑羅香林(1996).唐代文化史研究.p. 45.ISBN 9789570512540.
↑149.0149.1(英文)Adamek,Piotr(2017).AGoodSonisSadifHeHearstheNameofHisFather:TheTabooingofNamesinChinaasaWayofImplementingSocialValues.p. 348.ISBN 9781351565219.
↑150.0150.1蘇木子(2006).那些顛覆時代的女人.
↑151.0151.1(英文)Standen,Naomi(2007).UnboundedLoyalty:FrontierCrossingsinLiaoChina.p. 1.ISBN 9780824829834.
↑152.0152.1(英文)Schaeffer,Kurtis;Kapstein,Matthew;Tuttle,Gray(2013).SourcesofTibetanTradition.p. 338.ISBN 9780231509787.
↑(簡體中文)徐鐵生(2017).《百家姓》新解.ISBN 9787101125337.
↑臧峰宇(2012).中國歷史人物的讀心術.p. 154.ISBN 9789868825895.
↑(簡體中文)梁德;楊暘(1998).皇權興衰通鑑.p. 652.
↑156.0156.1(英文)Liu,Lydia;Karl,Rebecca;Ko,Dorothy(2013).TheBirthofChineseFeminism:EssentialTextsinTransnationalTheory.p. 164.ISBN 9780231533263.
↑157.0157.1157.2157.3157.4157.5(英文)Kuhn,Dieter(2011).TheAgeofConfucianRule:TheSongTransformationofChina.ISBN 9780674244344.
↑(英文)Lorge,Peter(2015).TheReunificationofChina:PeacethroughWarundertheSongDynasty.p. 45.ISBN 9781107084759.
↑159.0159.1(英文)Winchester,Simon(2008).Bomb,BookandCompass:JosephNeedhamandtheGreatSecretsofChina.ISBN 9780141889894.
↑160.0160.1(簡體中文)白至德(2017).大動亂:中古時代:五代遼宋夏金.ISBN 9787505141254.
↑(英文)Liu,Daochun(1989).EvaluationsofSungDynastyPaintersofRenown.p. 34.ISBN 9789004089662.
↑162.0162.1(英文)Lee,Lily;Wiles,Sue(2014).BiographicalDictionaryofChineseWomen:TangThroughMing,618-1644.p. xxi.ISBN 9780765643162.
↑163.00163.01163.02163.03163.04163.05163.06163.07163.08163.09163.10163.11龔顯宗(2014).臺灣文學與中國童謠.p. 172.ISBN 9789577398598.
↑(簡體中文)張惠誠(2018).天變:中國歷代宮廷政變全景.ISBN 9787801757135.
↑(簡體中文)高路加(2015).高姓簡史.ISBN 9787210077862.
↑(簡體中文)檀作文;萬希(2006).李煜.p. 7.ISBN 9787508510231.
↑167.0167.1(英文)Wu,Jiang;Chia,Lucille(2015).SpreadingBuddha'sWordinEastAsia:TheFormationandTransformationoftheChineseBuddhistCanon.p. 175.ISBN 9780231540193.
↑(簡體中文)陳華新(1990).中國歷代帝王大觀.p. 379.ISBN 9787218003474.
↑169.0169.1(簡體中文)馮先知(2006).中國歷代重大戰爭詳解:隋唐戰爭史.ISBN 9787999031499.
↑(英文)Leidy,Denise(2008).TheArtofBuddhism:AnIntroductiontoItsHistory&Meaning.p. 189.ISBN 9781590306703.
↑171.0171.1(英文)Thurgood,Graham;LaPolla,Randy(2003).TheSino-TibetanLanguages.p. 7.ISBN 9780700711291.
↑(英文)Hsu,Cho-yun(2012).China:ANewCulturalHistory.p. 272.ISBN 9780231528184.
↑(英文)Stone,Zofia(2017).GenghisKhan:ABiography.ISBN 9789386367112.
↑174.0174.1(英文)Szonyi,Michael(2017).ACompaniontoChineseHistory.p. 130.ISBN 9781118624609.
↑175.0175.1黃純怡(2016).北宋的外戚與政治.p. 3.ISBN 9789577399953.
↑176.0176.1(英文)McMahon,Keith(2016).CelestialWomen:ImperialWivesandConcubinesinChinafromSongtoQing.p. 24.ISBN 9781442255029.
↑(英文)Danver,Steven(2015).NativePeoplesoftheWorld:AnEncyclopediaofGroups,CulturesandContemporaryIssues.p. 244.ISBN 9781317464006.
↑178.0178.1(英文)Tuttle,Gray;Schaeffer,Kurtis(2013).TheTibetanHistoryReader.p. 562.ISBN 9780231513548.
↑179.0179.1(英文)Kessler,Adam(2012).SongBlueandWhitePorcelainontheSilkRoad.p. 77.ISBN 978-9004218598.
↑(英文)West,Stephen;Idema,Wilt(2014).TheOrphanofZhaoandOtherYuanPlays:TheEarliestKnownVersions.p. ix.ISBN 9780231538107.
↑181.0181.1(英文)Simon,Karla(2013).CivilSocietyinChina:TheLegalFrameworkfromAncientTimestothe"NewReformEra".p. 40.ISBN 9780190297640.
↑(簡體中文)黃如一(2017).帝國的慢性病:冰火大明.ISBN 9787540780319.
↑(簡體中文)邢春如;李穆南;竭寶峰;劉心蓮(2007).古代民族史(下).
↑184.0184.1(英文)Baumer,Christoph(2016).TheHistoryofCentralAsia:TheAgeofIslamandtheMongols.ISBN 9781838609399.
↑(簡體中文)劉醒初(2009).甘肅文史精萃2:學術卷.ISBN 9787999033424.
↑(簡體中文)謝選駿(2017).少數民族入主中國史略.p. 223.ISBN 9781387255351.
↑(英文)May,Timothy(2016).TheMongolEmpire:AHistoricalEncyclopedia.pp. 26–28.ISBN 9781610693400.
↑188.0188.1陳岸峰(2014).甲申詩史:吳梅村書寫的一六四四.p. 2.ISBN 9789888310111.
↑189.0189.1鍾國昌(2019).天崩地裂時代下的皇族.p. 3.ISBN 9789620773419.
↑(英文)Jenco,Leigh;Idris,Murad;Thomas,Megan(2019).TheOxfordHandbookofComparativePoliticalTheory.p. 96.ISBN 9780190086244.
↑(英文)Elliott,Mark(2001).TheManchuWay:TheEightBannersandEthnicIdentityinLateImperialChina.p. 71.ISBN 9780804746847.
↑(英文)Crossley,Pamela(2002).ATranslucentMirror:HistoryandIdentityinQingImperialIdeology.p. 193.ISBN 9780520234246.
↑193.0193.1(英文)Lee,Ji-young(2016).China'sHegemony:FourHundredYearsofEastAsianDomination.p. 236.ISBN 9780231542173.
↑194.0194.1(英文)Forêt,Philippe(2000).MappingChengde:TheQingLandscapeEnterprise.p. 13.ISBN 9780824822934.
↑葛劍雄;華林甫(2002)."五十年來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1950–2000年)"(PDF).漢學研究通訊.21(4):20.喺2020-07-31搵到.
↑(簡體中文)王宏英(2016).中國式民主的類型學意義——一種憲法學視角的闡釋.ISBN 9787516181829.
↑(簡體中文)林頫(2006).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pp. 142–143.ISBN 9787211050840.
↑(簡體中文)吳傳鈞;楊勤業;魯奇(2002).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地理學.p. 297.ISBN 9787533430221.
↑(英文)Wang,Fei-ling(2017).TheChinaOrder:Centralia,WorldEmpire,andtheNatureofChinesePower.p. 68.ISBN 9781438467504.
↑(英文)Gao,James(2009).HistoricalDictionaryofModernChina(1800–1949).p. xxxvi.ISBN 9780810863088.
↑楊益(2018).一本書讀懂亞洲史.p. 145.ISBN 9789863921165.
↑(英文)Wang,Zhenmin(2018).RelationshipBetweentheChineseCentralAuthoritiesandRegionalGovernmentsofHongKongandMacao:ALegalPerspective.p. 35.ISBN 9789811323225.
↑203.0203.1203.2203.3(英文)China:FiveThousandYearsofHistoryandCivilization.2007.p. 107.ISBN 9789629371401.
↑204.0204.1204.2204.3204.4張豈之;王天有;成崇德(2002).元明清史.p. 381.ISBN 9789571128696.
↑205.0205.1205.2205.3(英文)Gan,Chunsong(2019).AConciseReaderofChineseCulture.p. 26.ISBN 9789811388675.
↑(英文)Talmon,Stefan;Jia,BingBing(2014).TheSouthChinaSeaArbitration:AChinesePerspective.p. 186.ISBN 9781782253754.
↑207.0207.1(英文)Roy,Kaushik(2014).MilitaryTransitioninEarlyModernAsia,1400–1750:Cavalry,Guns,GovernmentandShips.pp. 86–87.ISBN 9781780938004.
↑(英文)Vu,HongLien;Sharrock,Peter(2014).DescendingDragon,RisingTiger:AHistoryofVietnam.ISBN 9781780233888.
↑(英文)Walker,Hugh(2012).EastAsia:ANewHistory.p. 134.ISBN 9781477265178.
↑(英文)Chansiri,Disaphol(2008).TheChineseÉmigrésofThailandintheTwentiethCentury.pp. 46–47.ISBN 9781934043745.
↑(英文)Zheng,Yangwen(2011).ChinaontheSea:HowtheMaritimeWorldShapedModernChina.p. 112.ISBN 9789004194786.
↑(英文)Minahan,James(2014).EthnicGroupsofNorth,East,andCentralAsia:AnEncyclopedia.p. 231.ISBN 9781610690188.
↑(英文)Kang,David(2012).EastAsiaBeforetheWest:FiveCenturiesofTradeandTribute.p. 102.ISBN 9780231153195.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夏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4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商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4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西周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5月2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春秋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戰國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4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秦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20.0220.1(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西漢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8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東漢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22.0222.1222.2(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三國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20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西晉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20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24.0224.1(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東晉十六國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21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東晉".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
↑226.0226.1226.2226.3(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成前趙前涼後趙".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21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27.0227.1227.2(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前涼前秦前燕代".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8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前秦".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20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29.0229.1229.2229.3229.4(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後秦後燕西秦後涼魏".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30.0230.1230.2230.3230.4230.5230.6230.7(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後秦魏南涼北涼西涼南燕夏西秦北燕".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31.0231.1(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宋魏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32.0232.1(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齊魏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33.0233.1233.2(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梁東魏西魏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8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34.0234.1234.2(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陳齊周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隋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8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唐時期全圖(一)".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4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37.0237.1(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唐時期全圖(二)".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4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唐時期全圖(三)".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4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梁晉岐盧龍等鎮".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唐".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8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41.0241.1241.2241.3241.4241.5241.6241.7241.8241.9(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五代十國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21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晉".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漢".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8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44.0244.1(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周北漢".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45.0245.1(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前蜀後蜀".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46.0246.1246.2(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吳吳越閩".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南漢".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48.0248.1248.2(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遼北宋時期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4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49.0249.1249.2249.3(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金南宋時期全圖(一)".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50.0250.1250.2250.3(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金南宋時期全圖(二)".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21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元時期全圖(一)".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9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元時期全圖(二)".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
↑253.0253.1253.2(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明時期全圖(一)".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4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54.0254.1254.2(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明時期全圖(二)".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5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55.0255.1(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清時期全圖(一)".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7月14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256.0256.1(簡體中文)譚其驤(1982)."清時期全圖(二)".中國歷史地圖集.ISBN 9787503118449.原著喺2020年6月18號歸檔.喺2020年7月31號搵到.{{citebook}}:Checkdatevaluesin:|access-date=and|archive-date=(help)
睇埋[編輯]
辛亥革命
漢字文化圈
中國皇帝
中國封建制
中國京城
節度使
天命
三皇五帝
天下
廿四史
出面網頁[編輯]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簡體中文)
中國朝代順序表(簡體中文)
由「https://zh-yue.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國朝代&oldid=1819015」收
屬於2類:好文中國朝代屬於1隱類:CS1errors:dates
導覽選單
個人架生
未簽到同呢個互聯網地址嘅匿名人傾偈貢獻開戶口簽到
空間名
文章討論
粵語
外觀
閱改睇返紀錄
多啲
查嘢
導覽
頭版目錄正嘢時人時事是但一版關於維基百科聯絡處捐畀維基百科
交流
說明書城市論壇社區大堂最近修改
架撐
有乜連過嚟連結頁嘅更改上載檔案專門版固定連結此版明細引用呢篇文維基數據項
打印/匯出
下載PDF印得嘅版本
第啲維基項目
維基同享
第啲話
العربيةবাংলাBrezhonegMìng-dĕ̤ng-ngṳ̄کوردیČeštinaDansk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فارسیSuomiFrançaisHausa客家語/Hak-kâ-ngîहिन्दीHrvatskiBahasaIndonesiaIdo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LatinaLinguaFrancaNova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नेपालीनेपालभाषाਪੰਜਾਬੀ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Kiswahili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中文文言
改拎
延伸文章資訊
- 1唐朝之前都有哪些朝代 - 百度知道
- 2唐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 百度知道
唐朝前面是隋朝。 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战争胜利以后改朝换代隋朝登上历史舞台。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 ...
- 3中国历代纪元表/歷史地圖 - Ole Miss
[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晋][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 ... 朝代, 名号, 姓名 ... 天宝, 15, 壬午, 正月, 74...
- 4中国朝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朝代指中國歷史上某一世系君主統治之政權及其相對應的歷史時期。「朝代」亦是以政權界定一個歷史時期之名詞,此等王朝之政權更替,構成中國朝代輪替。「朝」指以 ...
- 5唐朝之前是哪個朝代? - 雅瑪知識
唐前是隋朝,唐後是亂世,成為了五代,史稱“殘唐五代史”,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