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正確嗎?爲什麼蔣介石的戰略最終失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攘外必先安內」並非蔣介石首創,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是在宋朝,出自宋朝宰相趙普給宋太宗的奏摺「中國既安,羣夷自服。

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意思是說,現在中原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攘外必先安內」正確嗎?爲什麼蔣介石的戰略最終失敗? 2020-09-10願者上鉤12 電影《八佰》熱播,很多人因此了解了國民黨軍隊抗戰史實,但在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之前,從九一八事變後,我們也知道蔣介石一直奉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對於日軍他執行不抵抗政策,對於紅軍進行五次圍剿。

我們最終知道在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的這一國策最終失敗了。

但是他執行失敗了,並不代表這一策略的錯誤,那麼這一策略是否正確?今天就想和大家從歷史中尋找答案。

歷史上的「安內攘外」「攘外必先安內」並非蔣介石首創,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是在宋朝,出自宋朝宰相趙普給宋太宗的奏摺「中國既安,羣夷自服。

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意思是說,現在中原地區已經平定,周圍少數民族政權也都臣服於我們,現在當務之急不是怎麼想辦法對付他們,而是怎樣維護中原地區的穩定。

但是事實是怎麼樣的呢?此時北方遼國勢大,宋遼後來交戰數十年最終在宋真宗時締結澶淵之盟,而此時的西方,西夏開國之君李繼遷正在厲兵秣馬,數十年後李元昊稱帝,大敗宋朝。

最終宋朝不像其他朝代秦亡於陳勝吳廣等農民起義,漢亡於黃巾起義,隋亡於瓦崗寨等農民起義,唐亡於黃巢起義,元亡於紅巾軍等農民起義,明亡於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清朝也有太平天國起義。

唯有宋朝並非亡於內部農民起義,北宋亡於金,南宋亡於蒙古,並非宋朝內部無農民起義,王小波李順起義,《水滸傳》也記載了方臘起義,但宋朝重於鎮壓這些農民起義,所以都沒有造成巨大的影響。

這一史實好像告訴我們攘外必先安內不那么正確。

再說一個明末的史實,明朝末年內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外有清軍叩關,明朝採用「內外並攘」的政策,內部鎮壓農民起義軍,外部打擊清軍,最終結果我們也知道明朝在兩線作戰之下最終滅亡。

這一史實好像又告訴我們攘外必先安內,只有消滅了內部的農民起義軍,才能更好地打擊清軍。

蔣介石的「安內攘外」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大致形成於九一八事變前後,九一八事變前,1931年6月先後發生了「萬寶山慘案」和「中山事件」,國內出現抗日活動高漲的趨勢,此時正在江西「剿共」前線的蔣介石,擔心因此影響他的剿共大業,於7月23日發表《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電》,稱:「惟攘外應先安內,去腐乃能防蠹。

此次如無粵中救變,則朝鮮慘案,必無由而生,法權收回問題,亦早已解決,不平等條約,取消自無疑義。

故不先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之統一,則不能攘外。

人之愛國,當有同心;鬩牆禦侮,古有明訓。

」這是蔣介石第一次正式提出「攘外應先安內」。

九一八事變後,11月30日,蔣介石在顧維鈞就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宣誓儀式上發表演講:「攘外必先安內,統一方能禦侮,未有國不能統一而能取勝於外者。

故今日之對外,無論用軍事方式解決,或用外交方式解決,皆非先求國內統一,不能爲功。

蓋主戰固須求國內之統一,即主和亦非求國內之統一,決不能言和。

是以不能戰,固不能言和;而不能統一,更不能言和與言戰也。

」此時已變成了「攘外必先安內」,一字之差卻說明了其將安內放在首位。

「攘外」很好理解,就是對外抗擊日本侵略。

「安內」我們過去一直以爲就是圍剿紅軍,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安內對象大致有四類:第一類就是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蔣介石五次圍剿紅軍根據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足以見其對中共的重視。

第二類是國民黨內部的反對派,蔣介石妄圖個人獨裁,在國民黨內部也是反對者衆多。

第三類就是地方軍閥,北伐戰爭東北易幟後,南京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了全國,中原大戰後很多大軍閥基本被消滅,但地方上很多軍閥,如雲、貴、川等省份的軍閥對於國民政府的命令陽奉陰違,所以也成爲蔣介石的「眼中釘肉中刺」。

第四類就是國內持不同政見者和民衆,國民黨一黨專政,蔣介石個人獨裁,壓制民衆抗日,也引起全國很多民衆的反對和譴責,這也是蔣介石安內的對象。

「攘內必先安外」的執行蔣介石制定「攘內必先安外」國策後又是如何執行的呢?對於日本,蔣介石執行妥協和退讓政策,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十九路軍奮起抵抗,蔣介石表面上貫徹「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對日主張,實際上就是追求對日妥協。

5月5日,簽署《上海停戰協定》,與日本達成三項「諒解」:一是中國政府同意取締全國的抗日運動;二是將堅決抵抗日軍進攻的第19路軍換防,調離上海;三是中國同意在浦東和蘇州河南部,以及龍華對岸之若干地區不駐紮中國軍隊。

中國人不能抗日,抵抗的軍隊換防,中國的地方中國軍隊不能駐紮,實乃喪權辱國!《上海停戰協定》簽訂不久,蔣介石又開始了他的「安內」政策,5月21日,兼任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發動對紅軍根據地的第四次圍剿。

1933年1月,日軍入侵山海關,中國人民發起了轟轟烈烈的長城抗戰,「用我們的血肉,鑄成新的長城」,但國民黨再次對日妥協,簽署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協定共5條。

主要內容有:中國軍隊撤退至延慶、昌平、順義、通州、香河、寶坻、林亭口、寧河、蘆台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不得越該線,不得有挑戰和騷亂行爲;日本軍隊爲確認第一項之實行情形,隨時用飛機及其他方法以行視察,中國方面應給予保護和方便;日本如確認中國軍隊遵守上述規定,不再越線追擊,日本自動歸還長城一線;長城線以南地域治安由中國警察機關負責。

實際上就是默認日本侵占東三省和熱河,助長日本氣焰。

對於長城抗戰,國民黨調集了20萬軍隊,對於革命根據地,蔣介石卻很大方,1933年下半年,蔣介石先後調集100萬軍隊,對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最終中央蘇區反圍剿失敗不得不進行長征。

在紅軍長征途中,蔣介石又對雲貴川等省的軍閥進行了收編,隨著國民黨的不斷妥協,日本得寸進尺野心越來越膨脹,開始漸進蠶食中國,1935年發動華北事變,國民黨政府繼續妥協,簽訂《何梅協定》和《秦土協定》,將北平天津在內的河北察哈爾拱手送給日本,12月9日,北平學生發起一二九運動,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一二九事變後,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發展,1936年5月,宋慶齡、何香凝、馬相伯、沈鈞儒組織召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大會」,7月沈鈞儒、陶行知等發表《團結禦侮的幾個基本條件與最低要求》:要求國民黨聯合紅軍共同抗日,指出先安內後攘外的方針對敵人有利,表示堅決站在救亡陣線的立場,爲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勝利而奮鬥。

在全國要求抗日的情況下,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卻逆潮流而行,1936年11月23日凌晨,以所謂「危害民國罪」的罪名逮捕了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時7人,史稱「七君子事件」。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西安事變最終和平解決,國共合作一致抗日。

也標誌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破產。

尾聲談了三個歷史史實,但好像都不成功,那麼有沒有成功實現「攘外」和「安內」的呢,我想那就只有新中國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還有很多地方沒有解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西方解放西藏,在西南進行剿匪,在南方解放海南島,在東南與蔣介石進行炮戰,在全國還進行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後來又參加抗美援朝,真正實現了「攘外」和「安內」。

爲什麼在中共領導下就能成功,在蔣介石的領導下卻最終失敗呢?首先「內」和「外」是相對概念,以國家論國內和國外,對於國民黨來說共產黨就是外了。

對於蔣介石的攘外安內來說,只要不支持他的都是要被安的內,而且他不是安內,而是滅內,卻最終反對他的越來越多。

其次,毛主席《矛盾論》論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當日本入侵時,日本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可以爲這個主要矛盾,可以放棄與國民黨數十年的仇恨進行合作,可以暫時放棄土地革命,一切爲了中華民族的勝利,然而蔣介石卻還只是爲了個人的權利地位,逆時代潮流而動,自然也會被人民拋棄。

蔣介石最後還要看一個政黨的執行力,蔣介石從四一二選擇和帝國主義合作,拋棄底層民衆,屠殺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時就已經決定他的未來,國民黨在基層已無執行力,因此他的內永遠也安不了,西安事變既是一個偶然,更是一個必然。

在寫這篇文章還看到一段史料,蔣介石一直對日妥協,希望通過當時的國聯調停,哪怕到後來日本全面侵華,首都南京被占領,蔣介石都沒有對日宣戰,直到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後,12月9日國民政府才正式發表《中華民國對日宣戰布告》。

我看到中華民國駐國聯代表顧維鈞致電南京政府的電報:「中國無力抵抗,各國亦無能爲力,唯有一面陳訴於國聯,一面盡力抵抗,以示我決心,而壯國聯之氣……但如我國不決心依靠自己行動來堅決捍衛我領土,則其價值即將消失,而歷時十七個月之外交努力亦完全付之流水。

」只能說一句:打鐵還需自身硬!謝謝大家閱讀,希望關注點讚!參考資料劉庭華.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與西安事變的爆發[J].軍事歷史,2019(06):35-47.李懷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辨析[J].桂海論叢,2007(05):24-27. 相關焦點 爲什麼還有人認可國民黨的攘外必先安內? 攘外必先安內是不是一個真理,這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

在討論之前,不妨先思考一個簡單的——被儒家文化浸潤千年的我們,是否認爲,「作兒女的一定要聽父母的話」是一句真理。

(注意,這裡說的真理,是要求它得亘古不變,百試百靈,沒有例外)這個問題,估計吵個三天三夜也沒有結論,爲什麼呢?因爲實際情況差別太多了,這句話適不適用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方針研究(之一) 一 「攘外必先安內」的提出研究「攘外必先安內」,對其本身語意首先應有一個清晰了解。

單純從語意來分析,「攘外必先安內」的基點是強調先安內,將安內擺到首要位置,以安內爲攘外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將攘外懸爲政策的基本目標。

汪精衛在回答人們對該口號的責難時,曾振振有辭地從語意上辯解:「攘外是目的,不是手段。

郭松民|蔣介石爲什麼堅持「攘外必先安內」? 如果只有蔣介石、國民黨的「抗戰」,那麼這種「抗戰」無非是不同的帝國主義集團爭奪中國的手段罷了——失敗則淪爲日本的殖民地,「成功」則淪爲美國的殖民地。

「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路線,具體體現爲「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大錯特錯」:蔣介石爲何要執意堅持「攘外必先安內」? 然而蔣政府卻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這一緊急關頭提出「攘外必先安內」,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共產黨,動用一切「資源」全力剿共,導致我黨的對蔣方針從「反蔣抗日」轉變爲「逼蔣抗日」,最終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日。

那麼,蔣介石如此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他的動機是怎樣的? 在面對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蔣介石爲何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 「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是「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制定的基本政策,並一直堅持這一方針,即便是在全面抗戰爆發後,老蔣也絲毫沒有放棄,「西安事變」後,老蔣的政策多少有了些變化,只是這一政策由公開變成地下,全面抗戰爆發後,面對日軍的咄咄緊逼,大有亡我之勢,蔣介石雖然也極爲憤慨,但他依舊沒有放棄他的這一政策,難道他不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蔣介石爲何要提出「攘外必先安內」?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這句話古已有之,意思就是先鞏固自身,再求對外。

但蔣介石最早提出安內攘外並非指的是共產黨和日本,而是針對馮玉祥和蘇聯。

1929年10月28日,蔣氏通電全國,聲討:「馮逆玉祥所部宋哲元、石敬亭等,當暴俄入寇之時,竟敢悍然作亂於西北,自古未有國賊在內不先去之,而能外御其侮者。

中正謹於本日赴漢督師,安內攘外,皆繫於今日之役。

「攘外必先安內「的前世今生 蔣介石其實也不是孫中山所指定接班人,其在國民黨黨內地位在孫中山剛剛去世那會兒,黨內地位最多排在第四位,但是能夠做到後來居上,後來還能夠形式上統一全中國,使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真正在中國主導一段時間的政治潮流。

可見蔣介石先生其政治手腕與軍事能夠確實還是異於常人的。

蔣介石有一個口號「攘外必先安內」爲人們所熟悉,「安內」是手段,「攘外」才是最終所要達成的目的。

「攘外必先安內」蔣介石拾民族英雄岳飛牙慧? >  不知何故,一提起"攘外必先安內",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蔣介石。

其實,"攘外必先安內"的首倡者並不是蔣介石本人。

蔣介石不過是繼承古代傳統,拾前輩牙慧而已。

  最初,"攘外"與"安內"是並舉的。

這一點,在儒家經典里有所體現,《毛詩·小雅·車攻序》中云:"宣王復古也,宣王能內修政事,外攘夷狄,復文武之境土。

"由此可以看出,"攘外"、"安內"既是中國儒家的政治理念,又是中國古代政府的政治傳統與執政本能。

楊嗣昌「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 首先,他提出了擺脫內外交困的方針,第一,必須先安內,然後才能攘外嗎,第二,必須先足食,然後才能足兵,第三,必須先保民,然後才能蕩寇。

這三點,是他的施政綱領,以後向皇帝提出的建議,都是圍繞這個綱領展開的。

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

山東聯通用蔣介石剿共的「攘外必先安內」紀念西安事變 中國聯通在山東的客戶服務平台在西安事變84周年紀念日於網上發布具有爭議的字句「攘外必先安內」,被中國網民炮轟,客服平台隨後將出現上述字句的海報撤下。

出現爭議的「攘外必先安內」最早出自北宋宰相趙普給宋太宗的摺子。

蔣介石1931年提出「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內,安內以攘外,剿匪以抗日」,以「安內」爲優先。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爲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方針、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

蔣校長爲何一直執迷於「攘外必先安內」? 蔣介石於1931年7月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攘外就是抗日,安內則有兩個,第一是共產黨,第二是地方勢力。

後來九一八事變爆發,蔣介石震怒,在日記中怒罵日軍,但這一切並沒有讓他下定決心抗日,反而更堅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對侵華日軍一退再退,一忍再忍。

蔣介石一生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第一次安內的矛頭指向是誰? 蔣介石在南京重組國民政府後,面對來自國內外的各種反對力量,一直將「攘外必先安內」定爲國策,而把安內確定爲首要任務。

那麼,蔣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最早出處究竟在哪裡呢?第一次安內的矛頭指向是誰?據現存於台灣的《大溪檔案》記載,1929年6月7日,蔣介石在致川軍將領的電文中,第一次明確無誤地提出和表達了「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內容,而此封電文的內容就是要求川軍迅速出兵討伐反蔣愛國的馮玉祥。

(馮玉祥)蔣介石在此封電文稱:「成都杜代表文淵兄勛鑒,轉劉主席鄧田劉各總指揮,諸同志來電均悉。

「攘外必先安內」如何走向國共合作? 本段視頻節選自《中國抗日戰爭對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啓示》點擊查看該場訪談整期視頻、圖文實錄訪談嘉賓:賀新城大校: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文字實錄】[主持人]:七七事變以後,蔣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不積極抵制日軍的策略,最後怎樣形成了國共合作的局面? 讀書筆記:爲什麼蔣介石一再強調「攘外必先安內」? 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的幾年,蔣介石的「對日政策」在絕大多數時間是消極的、被動的,從「攘外必先安內」中便可見一斑。

「攘外必先安內」「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大概率是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前夕的1931年7月提出來的。

所謂「攘外」,無外乎就是抗日;而「安內」則有兩個對象,一個是共產黨,另一個內部的地方實力派。

宋太祖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是否正確 宋太祖在宰相趙普建議下確定「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決策,決心通過戰爭創造統一局面。

宋建隆三年九月攻打荊湖之戰到開寶八年於十一月攻破江寧,李煜投降,南唐滅亡。

宋太祖用13年時間先後先後滅掉了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但在攻打北漢都城太原時吃了敗仗。

圖文:1932年蔣介石寫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手令 1932年蔣介石寫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手令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關東軍按照預先策劃,炸毀了南滿鐵路柳條湖段軌道,反誣中國軍隊破壞,炮轟東北軍駐地北大營,攻占瀋陽,製造了「九·一八」事變。

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是漢奸理論嗎?此語原來出自他的老師! 攘外必先安內是蔣介石抗日前的基本策略,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有其合理之處,但因爲不積極抗日,被淪爲漢奸理論。

事實上,蔣介石在中共成立之前就提出過攘外必先安內,那一年,蔣介石28歲。

(據說,28歲是一個神祕的年齡,它是你人生中的第一個黃金期。

第二個好像是28的倍數,56歲。

一生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蔣介石,第一次實施行動究竟是因爲誰? 蔣介石在南京重組國民政府後,面臨來自國內外的各種對立力氣,一向將「攘外必先安內」定爲國策,而把安內斷定爲首要任務。

那麼,蔣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內」方針的最早出處終究在哪裡呢?首次安內的鋒芒指向是誰?據現存於台灣的《大溪檔案》記載,1929年6月7日,蔣介石在致川軍將領的電文中,首次清晰無誤地提出和表達了「攘外必先安內」方針內容,而此封電文的內容即是請求川軍敏捷出動軍隊征伐反蔣愛國的馮玉祥。

(馮玉祥)蔣介石在此封電文稱:「成都杜代表文淵兄勛鑒,轉劉主席鄧田劉各總指揮,諸同志來電均悉。

內憂外患的明王朝直到最終滅亡才明白攘外必先安內的重要性 提起「攘外必先安內」大家似乎只記得蔣介石,但早在春秋五霸的齊桓公就提出了「尊王攘夷」,被世人稱爲朱子的朱熹也提出「必內修政事方可外攘夷狄」,到了明朝首輔張居正更是毫不猶豫的提出了「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等到了明朝末年內有李自成,外有八旗,崇禎的兵部尚書楊嗣昌更是毫不猶豫的提出了「必安內方可攘外」。

崇禎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他有勵精圖治之心,但可惜的是等他接手的時候明王朝早已經是內憂外患,明王朝早已經在風雨飄搖中搖搖欲墜了。

1636年滿洲八旗突破喜峯口,直逼北京城,當時的兵部尚書張鳳翼嚇得自殺,崇禎選擇了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

「攘外必先安內」有其合理性?抗日戰爭若干認識謬誤辨析 同時,蔣介石7月23日公開宣示的「攘外必先安內」方針,8月4日要求國民黨中央對民衆反對日本暴行的運動「應取慎重態度,免爲日方藉口」的電報,9月南京陸海空軍總司令部給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的「此時應以鎮靜態度相待,萬不可輕率行事,致啓戰端」的密令,都應該深刻影響了張學良九一八事變時的決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