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拖延心理學》|Pinky 有三種,拖延心態有五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心理學科普著作,內容兼具理論與實務,但理論不會讓 ... 少有過「害怕分離」而拖延的狀況;頂多來說,只有類似數位分心的症狀, ...
GetunlimitedaccessOpeninappHomeNotificationsListsStoriesWritePublishedinnoteson.tw導讀《拖延心理學》|Pinky有三種,拖延心態有五種。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心理學科普著作,內容兼具理論與實務,但理論不會讓人看到想睡著、作者用相當口語的方式闡述;實務的部分也不是像許多商管書那樣「憑經驗」,而是能與理論基礎做結合。
一本出版了三十五年的經典著作雖然這本書已經出版了數十年,但不需要太過擔心內容「落伍」了,因為認知心理學這個領域的研究較無時效性,此外,兩位作者也在2008年,也就是出版的二十年後作修訂,補足這一段時間內必要的環境變化與新的研究領域突破(如腦神經科學)。
此篇導讀文將會抽出本書最為關鍵的幾個概念,用我自己的方法與經驗重述,必要的時候會補充我認為重要、但書中可能沒提到的概念。
PARTONE|五種拖延心態基本認知:沒有拖延者,只有在拖延的人書中將拖延者分成了五種類型,但我建議讀者不要認為「我們『屬於』某一個類型」,因為這種思維容易把複雜的心理學問題簡單化,認為:我的問題對應到某個成因,只要把這個成因解決,問題也就解決了。
但事實上,我們可能同時屬於多種類型,在某個情境下,我們可能是類型①和③,在另外一個情境下,我們可能是類型③、④和⑤。
行銷上常需要「找出目標客群」,傳統上會傾向用外在因素(如年紀、居住地、職業)去做區分,而近年則導入越來越多心理因素上的分析;有一派的人認為,心理因素並非一種身份,而是一種狀態,即是「沒有開心的人,只有正在開心的人」。
這樣的思維我覺得正適合用來理解拖延。
畢竟我們不是總在拖延,而是「某些時刻會在拖延」,而每一次導致拖延的因素不一樣;也因此,以下的分類請記得以「處於這樣的狀態」的邏輯去理解,並在發現自己拖延的時候,更細緻地觀察自己處於何種狀態。
拖延心態①:害怕失敗這應該是最普遍的拖延心態,也是常常被提到的「完美主義」。
但「害怕失敗」的拖延心態,反映出的是一種「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就結果而言,這種心態並不會驅使我們把事情做到完美——對細節吹毛求疵,無法接受99.99分,一定要把事情做到100分——反過來,這總心態以「我無法做到完美」為出發點,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藉口來拖延。
如果你有類似的狀況,你可能就有過「害怕失敗」拖延心態:用「我現在沒想法、沒靈感」去拖延寫報告。
用「我還沒找到好的學習管道」去拖延學習設計軟體。
用「我現在還很忙碌」去拖延養成運動習慣。
簡單來說,他們不能接受「不是最好的狀態去做某件事」,因為「不是最好的狀態」讓他們聯想到「不完美」,而不完美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失敗。
處於這種心態的人,他們寧可「拖延」,因為拖延事實上是把注意力擺在其他事物上,即便理性上知道「什麼都沒做是最糟糕的」,他們還是寧可這樣,因為拖延可以「避免自己可能會失敗的恐懼」。
要對抗這種心態,光是告訴自己「失敗沒啥好怕」的勵志話語,效果其實有限(根據我的經驗是這樣);比較好的做法是拉近「想像」與「現實」間的距離,即是讓我們期望結果不要一次太大,把事情拆解、並逐步地完成,用「累積成就感」取代「對抗失望的感覺」。
【雜談】因為我算有在推廣自主學習,常常被問到「怎麼找到學習資源?怎麼有動力?怎麼空出時間?」之類的問題,我覺得這類問題都屬於「害怕失敗」心態的體現。
拖延心態②:害怕成功害怕失敗很好理解,但為什麼會有人「害怕成功」呢?在《拖延心理學》一書中對此心態的解釋,我覺得有點含糊,讀起來會覺得這兩種心態某方面上是一體兩面的,因此這裡我只聚焦在比較不一樣的心態上:害怕成功引來他人的嫉妒|這樣的擔憂幾乎是隱藏在華語文化中,例如「鋒芒畢露」一詞就是用來告誡他人不要太好表現;當這樣的意識融入整個社會,就會有人擔心因此受到非議。
害怕因為自己的成功,而排擠了他人|這和前者類似,不過前者是擔心自己受傷,後者則是擔心傷害到別人,甚至有著「排斥競爭」的情節,有所牽扯到競爭的事情都提不起勁去做。
【雜談】這種心態我幾乎是沒有體驗過,所以以上的舉例算是重述書中的案例,比較難根據自己的經驗作解釋;如果有人有感受到這樣的心態,歡迎補充更多的細節。
拖延心態③:反抗權威雖然有許多事情看似不能拖,尤其是那些工作、學業上受到指派、有限定期限的任務,我們仍然會去拖延它們,甚至我們特別想去拖延它。
這樣的感受,源自於「受他人指派、有時間壓力」的任務,給我們一種「自主權受到侵犯」的感受;拖延這類的事情則提供我們「拿回主控權的安全感」,甚至拖延還提供「報復」的快感——誰叫你要干涉我的自由。
這種拖延心態可以說是危害最大的,何以見得?第一點在於,我們只把前面的時間用來做其他事情以感受「好像拿回了主控權」而已,但實際上接近截止期限時,我們仍不得不做,而更緊迫的時間會讓我們更痛不欲生。
第二點在於,我們往往只是「秘密地報復」,因為對方可能是教授、主管或客戶,我們不可能明目張膽地報復,所以這種報復感受其實很空虛。
第三點在於,就算真的拖到對方時間了,拖延的後果往往我們也要承受一大半,甚至還會有衍生的愧疚感。
要對抗這種「自主權受到侵犯」的感受,就必須從「受限即侵犯」的邏輯跳出來,即是不要覺得接受這樣的限制,就是在向對方妥協,更不要把設下這個限制的對象視為敵人。
如果不得不有這樣的限制,最好是把這個限制看作自己給自己的要求,以勉勵的態度告訴自己:「我要挑戰在這時間之前完成。
」很多時候受限,也是時間上真的緊迫,這時候就需要更好的時間規劃,甚至是做必要的取捨、把一些事情捨棄或交給別人處理。
【雜談】我自己是一個很在意「自主權」的人,只要受到一點干擾(甚至只是有人很熱心地給我建議),我都會感到不愉快;因此我在錄製線上課程的時候,就強烈感受到「我不想錄課程、我想拖到下禮拜再開始」的情緒,我當時就能拖就盡量拖。
但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這樣做一點好處都沒有,反而讓我更痛苦;即便我發布「延遲更新」的公告,我還是感受到愧疚感、覺得自己很失敗,那樣的感受也相當不好受。
拖延心態④:害怕離開人際舒適圈在書中,作者將「害怕分離」與「害怕親近」這兩種類型合併在一個章節講,所以我也就把它們統稱為「害怕離開人際舒適圈」的拖延心態。
每個人習慣的人際關係都不太一樣,而每件事情與他人協作的緊密程度也不同,所以無論是太過緊密或太過疏離,都可能使我們抗拒進而拖延。
國小學生常會有人喜歡一起上廁所,這體現了「和別人一起行動會有安全感」的情感需求,這一方面是人類社會本來就相當重視與他人連結,但更具體的體現是:「擔心碰到狀況沒人可以幫忙」、「擔心做失敗的責任都歸在自己身上」、「自己缺乏獨立進行的經驗」等等。
除了前述「害怕分離」的情節外,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能排斥太緊密的協作,例如我就是一個傾向自幹的人,細探我自己為什麼喜歡自己作業,主要是因為「我希望擁有充分的自主權」、「我討厭扯人後腿或被人扯後腿」、「我不喜歡與人做密集的溝通」等等。
書中也提到「害怕功勞被搶走」、「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做錯事而被討厭(常常是已經有過相關經驗,害怕重道覆轍)」、「害怕付出了卻沒有獲得人際上的回報(例如主管的重視、追求者的青睞)」等等,都是屬於這一類「害怕親近」的情節體現。
【雜談】我自己因為極度重視自主權,所以這一塊的主要感受都在於「害怕親近」,很少很少有過「害怕分離」而拖延的狀況;頂多來說,只有類似數位分心的症狀,會不斷地刷臉書訊息,但這樣的害怕分離比較不會歸類在拖延中,真要說應該是因為分心所導致的拖延。
所以接下來,我要補充的就是數位分心式的拖延。
拖延心態⑤:用瑣事逃避大事前陣子,有一個概念很夯,叫做「低效努力」;這個概念的起火點大概是從〈如何避免低效努力〉(順帶一提,這篇文的作者正是讓「斜槓青年」一詞開始在華人世界火紅的人,真不愧是「意見領袖」)。
但如果你翻開一些時間管理相關的書,其實避免低效努力的概念處處可見;簡單來說,就是要我們不再只用「花了多少時間」和「做了多少事情」來衡量工作的產出,而是用「完成的事情有多大的價值」來衡量。
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會認為「花了整個上午回覆電子郵件」、「花了一整個週末找資料」或是「看數十篇網路文章」是很有生產力的事情,而後者未必。
為什麼這些事情未必是有生產力的?因為可能我們根本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花到整個上午回覆電子郵件,可能只是我們動作放慢、把信件打得很冗長、或想太多沒必要考慮的細節所導致的。
我們會花過多的時間在相對不重要的事情上,主要是因為這些事情相對容易做,很輕易地就可以給我們「有在做事情」的感受;但這就跟職場上,常被人詬病的「裝忙」類似,差異只在是欺騙主管還是欺騙自己而已。
要對抗這種拖延心態,要從「避免花過多時間在瑣事上」和「避免把大事情想得太困難」下手。
PARTTWO|改善拖延症狀的幾個方法這一部分以個人經驗為主,少部分書中內容為輔。
因為我實際上沒有在應用書中提供的方法(即便我知道他們是有效的)。
為什麼沒有應用?主要是我也讀過其他很多這類的書,也做過多次實驗(累積了不少失敗經驗),因此從理論、從經驗中,我更知道怎麼樣的做法適合我,也更知道這些具體方法背後是想讓我們無意中學習到什麼。
因此我更想分享我自己的觀點。
但也因為這是個人觀點,缺乏學術上的檢驗、樣本數更只有我,我必須在開頭前就先表明清楚這點,以避免各位誤以為這些作法是一定要遵守的;但我也有一定的自信,各位如果認真讀了以下內容,應該是會有一些收穫的(我也如此期待著)。
技巧1:應用「內在動機理論」。
對於第三種拖延心態而言,我們在乎的是「自主權」,拖延行為是為了重新感受到自主權(即便只是自欺欺人)而做出的防衛機制。
自主決定理論或許就是克服這種拖延心態的最佳良方,因為它提供了一個不需要拖延而是立即行動、但也能感受到自主權的方式。
在DanielPink的《動機,單純的力量》一書中指出:由自主、專精與目的所構成的「內在動機」,才是做出長期有效改變的關鍵。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第一章中,也談到:「最能帶來動力的選擇是做到兩件事的決定:(一)讓人相信主控權在自己上手,(二)賦予我們的行動崇高的意義。
」具體應用內在動機理論的方式,我寫在下面這一篇文章中,有興趣的人可以接下去閱讀:改善拖延的技巧1:掌握自主權,提升內在動機本系列總共有九個技巧,源自於我過去的閱讀所學和個人實踐的經驗。
medium.com技巧2:應用「操作制約理論」。
我們可以理解為,我們是因為某些行為連結到的「感覺會失敗」等負面感受,所以在操作制約的連結下使得我們做這些行為的動機被弱化。
而前面我們已經知道,該怎麼應用內在動機理論來增強行為的動機,那也許我們就可以反過來應用操作理論,將內在動機理論所連結到的渴望來自我操作制約。
具體怎麼做,寫在下面這一篇文章中,有興趣的人可以接下去閱讀:改善拖延的技巧2:應用「操作制約理論」本系列總共有九個技巧,源自於我過去的閱讀所學和個人實踐的經驗。
medium.com技巧3:先想好破除藉口的辦法。
如果你是拖延慣犯,你大概很常用類似的藉口來拖延不同的事情。
例如我很常用「沒有靈感」來拖延寫作或設計的事務(包括自發性的練習),也常用「我已經有以前的教學檔、應該花不了多少時間」來拖延備課。
這些藉口,反映得通常不是真實狀況,或者說,我們面對這些狀況有比選擇偷懶更好的應對方式。
但我們在當下很難直覺選擇這類積極的作為,因此我們要預先針對自己腦中常浮出的藉口,去設想面對這些藉口的辦法。
在下面這一篇文章中,我針對幾個我常面對的藉口,提供我會怎麼去積極地回應它,有興趣的人可以接下去閱讀:改善拖延的技巧3:先想好對抗藉口的辦法。
本系列總共有九個技巧,源自於我過去的閱讀所學和個人實踐的經驗。
medium.com技巧4:運用後設認知,意識到自己的行動抉擇。
我們可以簡單將後設認知理解為:「意識到我們自身在從事的行為、在想的想法,進而去想為什麼我們這麼做、我們應該怎麼做。
」優良的後設認知能力對於「行為改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角色,因為所謂的壞習慣,就是因為我們在行為的當下無意識地就做了、缺乏後設認知;我們要驅使自己去做某件困難、還不熟悉的事情,也需要透過後設認知,在心裡盤算該怎麼做、驅使自己去做。
我們可以如何培養後設認知,來改善拖延症呢?在下面這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個人的做法,有興趣的人可以接下去閱讀:改善拖延的技巧4:運用後設認知,意識到自己的行動抉擇本系列總共有九個技巧,源自於我過去的閱讀所學和個人實踐的經驗。
medium.com技巧5:事先設定好「神聖暫停點」神聖暫停點的概念,不僅在《拖延心理學》一書有提出,在其他本有關時間管理的好書,如《關鍵18分鐘》和《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都有提出相似的概念。
什麼是「神聖暫停點」呢?在我的理解中,它是「從A事情切換到B事情之前的短暫暫停」,目的是「幫助我們思考『我現在應該做什麼?』,進而讓自己把時間做更有效的運用」。
生活中有那些神聖暫停點可以捕捉,我在下面這一篇文章中有說明,有興趣的人可以接下去閱讀:改善拖延的技巧5:事先設定好「神聖暫停點」本系列總共有九個技巧,源自於我過去的閱讀所學和個人實踐的經驗。
medium.com技巧6:適當地評估擁有的時間與需要的時間。
但為什麼我們擬定的計畫往往會失敗呢?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我們說一件任務需要一個星期時,並非真的需要一個星期。
」這樣的現象;為什麼又需要、又並非真的需要?當我們說我們需要一個星期,我們需要的並非完整一個星期(時間量),而是「需要一個星期的彈性(時間區間),在找出能夠完成它的時間」。
就像收納一樣,我們得先清楚地評估自己擁有多少時間(事實上是評估有多少時間已經被佔去了),才能將要放入的事情給好好放入。
在下面這一篇文章,我將分享怎麼精準評估自己擁有的時間,以及追蹤自己將時間運用在哪裡,有興趣的人可以接下去閱讀:改善拖延的技巧6:適當地評估擁有的時間與需要的時間。
本系列總共有九個技巧,源自於我過去的閱讀所學和個人實踐的經驗。
medium.com技巧7:將事情拆解成具體的小項目/步驟。
這個技巧或許已經被說到爛了,但說到爛的技巧往往就代表「它很有用」。
所以這裡不多談為什麼它有用,而是分享我實務上怎麼運用這個技巧在不同類型的事情上。
所以在下面這一篇文章中,我僅以自己如何將這個技巧應用在寫作和設計的任務上,有興趣的人可以接下去閱讀:改善拖延的技巧7:將事情拆解成具體的小項目/步驟。
本系列總共有九個技巧,源自於我過去的閱讀所學和個人實踐的經驗。
medium.com技巧8:少,但是更好這不是要來推薦《少,但是更好》這本書(但這本書確實值得一讀),而是這句文案實在很適合拿來當作標題;這樣的概念或許也已經不稀奇,但我想從自己的經驗來重新闡述為何這樣的意識很重要,其實說穿了就一個理由:把事情完成需要的時間不多,但要把事情做到好需要的時間很多。
這個概念很多人都知道,但忽略了這個概念可以應用的範圍。
因此在下面這一篇文章中,我以聽講座、閱讀和閱讀網路文章為例,分享該怎麼不只是把這些事情做好,而是把他們做好。
有興趣的人可以接下去閱讀:改善拖延的技巧8:少,但是更好。
本系列總共有九個技巧,源自於我過去的閱讀所學和個人實踐的經驗。
medium.com不是不能拖延,而是不要讓拖延搞砸我覺得無論將拖延視為惡魔,還是將拖延視為一種結構力量,我們真正排斥的都是「因為某種行為而獲得的負面結果」。
事實上,我們也很難從單一行為就判斷這究竟是適當的休息,還是拖延?所以要判斷是不是拖延,或許我們只能從長期結果來判斷。
把這兩篇導讀文寫完,老實說也是拖延許久後才寫完;但是早半個月寫完就一定比較好嗎?或許為了不拖延,我反而沒辦法把文章寫得夠充實,所以這這半個月我既可以視為「拖延」,也可以視為「把事情做得更好」。
所以我覺得也不必去爭論拖延到底是好是壞,總之能讓自己過上理想的生活,那有沒有拖延都不是問題;每個人追求的理想也不一樣,有人就是喜歡挑戰自己的做事極限,也有人享受著自己的行程保有彈性、可以適當拖延的生活步調。
Morefromnoteson.tw對看見的風景所做的考察、整理與筆記。
Readmorefromnoteson.twAboutHelpTermsPrivacyGettheMediumappGetstarted金彥良3.4KFollowersTheauthorshouldbethelastmantotalkabouthiswork.FollowHelpStatusWritersBlogCareersPrivacyTermsAboutKnowable
延伸文章資訊
- 1「拖延症」該如何改善?95%大學生有拖延症,5個妙招輕鬆解決
今天讓儂編告訴你什麼是「拖延症」、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潛在的害處與解決 ... 半時間;或是利用「 醃黃瓜罐理論」排定今天必須完成的重要與瑣碎事項。
- 2拖延症 - MBA智库百科
拖延症(Procrastiatio)拖延症是指非必要、後果有害的推遲行為。 ... 關於”拖延”的界定,一直沒有一個研究者普遍接受的定義,也從未形成一個全面的理論。
- 3【Deadline Fighter】拖延症會摧毁你的人生- 心理學
心理學家根據時間動機理論(Temporal Motivation Theory)指出當拖延者認為工作限期離當下很遠時,再大的獎勵亦會被他們以輕描淡寫的態度看待;但當工作有迫切性時,再小的 ...
- 4從自我價值理論破解拖延症 - 方格子
7月9日,No. 190,從自我價值理論破解拖延症幾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拖延症,市面上也一堆解方,包括今天的猜招,都有點用,卻都沒法保證藥到病除, ...
- 5用心理學揭開拖延背後的原因 - YouTube